日常生活在大都市的越野跑愛好者如何備戰越野賽?怎樣創造環境來完成海拔爬升和下降的訓練呢?與動輒要到幾十甚至上百公裡外的山地訓練相比,找各種高樓跑樓梯是種不錯的替代訓練。但樓梯該怎麼跑?怎樣用樓梯訓練備戰越野賽呢?
最初開始跑樓梯是2012年初,因為上海的地理環境,對於想要練習越野跑的人來說實在是太艱難了(只在離市區幾十公裡外有坐100多米海拔的小山,佘山),沒辦法只好用跑樓梯這個看似有些相通的東西來代替。斷斷續續一年多下來,也對跑樓梯有了更多的認識,簡單總結一些經驗,希望可以給有同樣困擾的同學們一些借鑑。
相對於路跑,跑樓梯增加了高度變化,這很直接的增加了運動的強度和能量消耗,所以即使是有一定基礎的跑者,最初接觸時也不要想像著可以象在公路上一樣,連續跑上一兩個小時。由於跑樓梯訓練中上樓和下樓時有著明顯不同,所以這實際上更接近於間歇跑訓練,上樓梯時強度較大,下樓梯則用於放鬆、恢復。此外跑樓梯相對於路跑,受天氣影響較小,下雨天也可以安心練習,冬天時樓梯間的溫度相對戶外也更舒適些。
在樓梯上經常進行的訓練內容主要有兩個:
其一,上下樓梯時採用一步一級臺階的方式,頻繁而快速的腿部運動讓你的小腿肌肉更為紮實,同時心率也能達到一個恰好的範圍。
其二,上下樓梯時採用一步二級臺階的方式。雖然每步只比第一種方法多一級,但是難度確實幾何倍的增加,乳酸會迅速堆積,心肺壓力也會加大。
在準備2013北京TNF100的日子裡,我每周會安排一次跑樓梯的練習,前三周採用第二種方法訓練,每次1小時左右,第四周時用第一種方法,1.5小時左右,四周為一個循環。這些練習讓我在比賽中面對爬升路段時更從容,也更有信心。
除去上面兩種跑法,還可以加入一些類似素質練習的內容,比如,用單腳或雙腳每次一級臺階向上跳,這個練習難度更大,尤其是單腳跳,但通過這些練習可以有效的增強踝關節力量,這在越野跑當中非常重要。
很多人在訓練中採用一步兩級臺階快走的方式,這也是個不錯的訓練方法,和我的一步一級臺階跑類似,都是貼近實戰的方法,對持續性和勻速的要求都一樣,不同的只是調動的肌肉不一樣,在比賽中上臺階喜歡用大步走的同學也可以多嘗試。
關於下樓梯,很多人認為下樓會傷膝蓋,其實雖然下樓時身體所承受的力量大於上樓時,但這個力也是被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和脊椎一起吸收掉的,只要掌握合理的技術動作,並且肌肉有足夠的力量維持動作不變形,並不會造成損傷。相反,長期的練習不但可以逐漸改善下樓的技術動作,使之更合理,還可以有效提升相關肌肉的力量,從而達到保護關節的目的。
像所有的訓練一樣,如何避免受傷都是需要認真對待的,跑樓梯這種強度大、危險性大的項目尤其如此。首先不要給自己訂太激進的訓練目標,循序漸進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其次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一旦動作變形就要及時停止,否則在樓梯上摔倒造成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另外訓練時還要注意樓梯間的通風情況以及是否有雜物擺設,儘量選擇環境較好的地方,避免在密閉的樓梯間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