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丁琬瓔
8月,威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威創股份(002308,股吧)」,002308.SZ)發布了一份「倒掛」的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2億元,同比下降56.70%;歸母淨利潤為2.8億元,同比增長425.44%(見下表)。
此外,近幾年公司營收增速下滑、公司實控人清倉離場,公司對外宣布「無實控人」。
諸多狀況引發投資者關注。《投資者網》就相關問題致函威創股份,公司只稱「如果文章內容有瑕疵,我們保留一切追究的權利」,但對具體疑問,卻無言以對。
上半年營收腰斬淨利漲四倍
今年上半年,威創股份兩大主營業務受疫情影響嚴重,超高解析度數字拼接牆系統業務(下文簡稱「VW業務」)實現營收1.56億元,同比下降47%;兒童成長平臺業務則實現營收6029萬元,同比下降70%。
這樣一來,威創股份營收構成發生明顯變化,兒童成長平臺所貢獻的營收不足30%。而去年同期,這一業務營收佔比近40%(見圖1)。
對於下降原因,威創股份提到,「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兒童成長平臺業務的相關服務、商品的銷售、新業務的拓展受到了較大衝擊。」
另外,在上半年公司營收下滑近六成的情況下,威創股份靠「賣地」,實現了歸母淨利潤增長超四倍(見圖2)。
根據半年報,威創股份處置物業所得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高達3.42億元,其前三季度淨利潤預計較去年同期增長185%至 235%,而出售三處物業所帶來的收益依舊是業績變動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此,在股吧有投資者問:房產變賣告一段落後,威創股份將靠什麼業務提振未來業績?
近幾年營收增速一路下滑
根據歷年財報,從2015年開始,威創股份的營收增速一路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威創股份成立於2002年,原來主營VW業務,2012年上市,2015年,跨界進入幼兒教育領域。
通過威創股份營收及增速趨勢(見圖3)不難看出,在進入幼教業務之後,威創股份的營收規模有所增長,但營收增速卻逐年下滑:2015年至2018年,其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6.71%、12.11%、8.27%和2.82%,直到2019年出現營收負增長,降幅為5.79%,而今年上半年營收更是擴大降幅,下降56.7%。
通過對比新舊兩大主營業務的毛利率(見圖4)可知,同期幼教產品的毛利率略高於VW業務,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新業務毛利率高,卻在加入後公司整體營收增速下滑,這又是為何?
資深投資分析師鄭先生向《投資者網》表示,「新業務的加入,若不能同舊業務形成協同效應,勢必會加大上市公司的管理難度和管理成本」,而且,「幼教行業容易出現風險和紕漏。」根據公開資料,2018年,紅纓教育和金色搖籃陸續爆出事件。「此類事件的頻發,不只影響該園收益,更容易對上市公司和教育品牌造成不良影響。」上述分析師鄭先生補充道。
另外,2017年紅黃藍事件後,2018年11月15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部分民辦園過度逐利等問題,引起行業巨變。當晚,美股紅黃藍教育、博實樂分別暴跌52.97%、17%,次日,威創股份跌停。
今年9月7日,教育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與之前法規一脈相承,進一步明確幼教的社會公益事業屬性,監管持續加強勢必會對幼教上市公司產生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今年上半年威創股份旗下的四大幼教品牌遭遇「挫折」:
金色搖籃和紅纓時代,主要定位於中高端幼兒園,今年上半年金色搖籃虧損近200萬,紅纓時代收入49萬。同樣虧損近200萬的「鼎奇幼教」,在今年7月份因一則主題為「呼和浩特高端幼兒園退費難續:教育部門介入」的新聞受到關注,其定位似乎也跟「普惠性幼兒園」沒有太大關係。第四大幼教品牌「可兒教育」,已於去年12月27日籤署了《股權轉讓協議》,進入出售流程,據公告,轉讓原因是國內學前教育行業新政出臺,並在各地逐步落地實施,可兒教育未來的經營情況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實控人清倉離場
8月4日,威創股份發布公告稱,本次股份轉讓過戶完成後,公司原控股股東威創投資及其一致行動股東何小遠、何泳渝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原公司實控人清倉離場,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中數威科,根據官方公告,因為新的控股股東「中數威科」無實控人,所以威創股份目前變為「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對此,《投資者網》也專門致函公司詢問,同樣未獲回復。
對此,資深投資分析師鄭先生向《投資者網》提到,「容易引起控制權的爭奪,另外由於沒有實際控制人,公司的決策效率可能會打折扣,如果股東之間有紛爭,將導致任何的提案都很難在董事會上通過,這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方面,在投資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認真的對待這種類型的上市公司。」
原實控人已經清倉離場,威創股份交出了上半年這份「倒掛」嚴重的半年報。《投資者網》關注到自8月4日轉讓公告發布開始,威創股份的股價在逐漸下跌(見圖5)。
在同花順(300033,股吧)軟體上,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提議「希望公司新任高管們增持公司股份,以此向市場傳遞年輕的新領導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強大信心,同時增強投資者長期持股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7日的意見稿中,早教業務、服務幼兒園教育的相關業務暫未受到波及,業內人士指出,「能否打造優秀的教師團隊,研發優質的幼兒產品,設計優質的教學內容,擴展其收入的輻射範圍,是影響幼兒園長遠發展與立足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半年報提到,在「家庭+社區,線下+線上」教學體系基礎上,威創股份對線上教育平臺進行了重新開發和整合升級,另外,隨著疫情管控進入新階段,9月份幼兒園陸續開學,營收佔比30%的幼教產品及服務業務復甦在即。而目前營收佔比70%的VW業務,二季度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漸好轉,各項工作逐漸步入正軌,營收雖同比下降35%,但降幅收窄。
公司今年三四季度能否迎難而上,完成業績的可持續增長?《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