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一小區多隻流浪貓被他人殘害,每天投餵流浪貓的愛心居民無法接受,因為沒有監控找不到人,只能無奈忍受,這些愛心居民表示一年前就有貓咪被人陸陸續續打死,手段非常殘忍,有的貓咪還被開膛破肚,腸子都被戳破掏出。最少有十幾隻貓咪被殘忍殺害,連剛出生的貓仔都不放過。
有的流浪貓是寵物貓走丟或者被主人拋棄,也有的流浪貓是這些寵物貓生下來的貓,還有就是一些寵物市場在培育貓時,發現是雜交或者有生理缺陷等,因為賣不出去,會選擇遺棄。流浪貓較少出現在街道等人流量多的地方,大部分在管理較為寬鬆的小區,因為這些地方每天產生的垃圾量較多,方便尋找食物且不易被他人發現,沒有較大的危險性。
有一些流浪貓會出現在固定的地方,這些地方往往是好心人固定餵食或者專門打造的"窩",目的是為了流浪貓能活下去。
流浪貓的存活性較低,流浪貓的平均壽命在3到4年,而家養貓的平均壽命在12到15年,主要是餵養方式和疾病及生活環境的不同,有的愛貓人士為了貓的健康,還會給貓定期打疫苗和絕育,這是流浪貓所沒有的,流浪貓沒有遮風避雨的"家",最好的地方是能找到食物的垃圾堆。
每天除了要為食物困擾,還要為了不被他人驅趕而四處藏身,此外,流浪貓在冬天等寒冷季節,如果找不到溫暖的地方,只能凍死。而流浪過程中,如果不幸染上疾病,難以及時得到治療的流浪貓,只能苦苦忍受。
虐貓事件在近段時間頻頻出現,這和流浪貓等流浪動物的數量在逐年劇增有關,據調查,我國的流浪貓和流浪狗每年大約有近5000萬,大量的流浪貓狗讓社會秩序出現一定的問題,現有的流浪動物保護中心數量有限,能收留的動物數量遠遠不足,這些能輕易被看到又處於弱勢的流浪貓陷入困境。
有些心理壓力較大又無法正確釋放的人在看到這些流浪貓時,就會將這些壓力發洩在它們身上,有的人因為被他人暴力又無法反抗,便盯上了弱勢又無法反抗的流浪貓,這些虐貓行為都讓流浪貓更加難以生存。成都某一小區曾有令人髮指的虐貓事件,一隻流浪貓被他人刮腸破肚,還被懸掛在陽臺。廊坊市某一女士曾收養一隻流浪貓,她表示這隻流浪貓長期被人虐待,還被丟在水池中。檢查發現貓身上有很多細碎的傷口,多達二十多處。
流浪動物是各國都存在的現象,西方發達國家因為立法成熟,對流浪動物有值得參考的處理方式,美國和加拿大的流浪動物由民間救助組織負責,這些組織的經費分別由政府和民間捐款,兩國大約有7000個動物之家且每年收留近1500隻流浪貓狗,其中有近4%的流浪貓能與主人重聚。
此外,在保護動物上也有相關的立法,英國的《動物保護法》早已在1911年通過並在後續出臺多個專項法律,目的是保證動物不受虐待且鼓勵以最好的措施養寵,如寵物主人不慎遺失動物需繳納25英鎊罰金等。我國的動物保護立法一直呼聲高漲,旨在補足動物福利立法上的不足。
事實上,我國在相關的立法上離不開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其中,人們對動物福利和文明養寵的努力是關鍵。除了鼓勵立法外,大家可以以領養代替購買,避免二次遺棄。平時可以多扶持民間的流浪動物救助機構和保護基金會等,保證因為這些救助組織能有足夠的資金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