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母豬性慾竭,常餵大豆葉」,究竟是不是真的?

2021-01-08 老胡說三農

這兩年豬價比較高,養豬的利潤比較大,於是,許多人想到了利用養豬增加經濟收入。但養豬是需要豬崽的,而豬崽來自於母豬生產,因此,養殖母豬的經濟效益也相當不錯。基於此,李大哥便從別人手裡買回來了一頭母豬,試圖利用母豬下崽賺錢。

然而,李大哥買回來的這頭母豬著實令人失望。因為這頭母豬不發情,根本無法配種,所以,令李大哥苦惱不已。

上個月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自家母豬的身上,當李大哥講明自家母豬身上存在的問題後老農開了腔。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母豬性慾竭,常餵大豆葉」。你去找一些大豆的子葉飼餵一段母豬就行了。保準能夠解決你家母豬身上存在的問題。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大豆子葉真的能夠解決掉母豬身上存在的問題嗎?」李大哥疑惑地問。

老農說: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而且,大豆子葉真的能夠解決掉你家母豬身上存在的問題。如果你不相信,我就給你聊聊大豆和大豆子葉。

接下來,老農開始給李大哥聊起大豆和大豆子葉來。老農說:

大豆,俗稱黃豆。是一種豆科大豆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古稱「菽」,原產於中國,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後來,大豆傳入了世界各地,現在在全世界的多個國家均有栽培。

大豆中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而且含量也非常豐富。據資料介紹,大豆中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以及熱量等。同時,大豆的蛋白質中富含有動物體所必需的各種胺基酸,比如,賴氨酸、亮氨酸、蘇氨酸等的含量均比較高。另外,大豆的脂肪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尤其以亞麻酸含量最為豐富,對於維持動物體的神經、肝臟、骨骼及皮膚健康均有重要作用。

經研究發現,大豆中還含有大豆異黃酮,而大豆異黃酮屬於植物類雌性激素,能夠彌補動物體內的雌性激素匱乏或不足。而一旦動物體內有了充足的雌性激素,雌性動物的性慾就能夠恢復到常態。

美國珀杜大學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大豆子葉和大豆芽中也能夠提取到大豆異黃酮,而且,含量還比較豐富。因此,可以證明大豆子葉是能夠幫助雌性動物改善體內的雌性激素水平的。

從事實上來講,以前的很多母豬養殖戶就經常採用大豆子葉飼餵母豬,凡是經常利用大豆子葉飼餵過的母豬,從來不會出現母豬性慾不足的問題。同時,如果母豬已經出現了性慾不足的現象,只要對母豬飼餵一個月的大豆子葉,母豬的性慾就能夠恢復到常態。所以,我建議你對你家母豬飼餵一段大豆子葉,況且,大豆子葉無毒無害,哪怕不能夠幫助你家母豬改善狀況,但最起碼也不會對你家母豬產生身體上的傷害。你說是不是呢?

李大哥聽老農這麼一說,連忙點了點頭。同時,李大哥也決定利用大豆子葉飼餵母豬試一試。可誰知飼餵了一段時間的大豆子葉後母豬果然恢復到了常態。因此,李大哥逢人便誇大豆子葉好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公牛性慾竭,去找水龜鱉」,是啥意思?
    在咱們農村不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嗎?「公牛性慾竭,去找水龜鱉」,你只要利用水龜鱉對公牛調理一下就行了。「什麼?在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什麼是水龜鱉?它能夠解決掉我家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嗎?」李大哥疑惑地問。老農說:在咱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而且,水龜鱉也確實能夠解決掉你家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至於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水龜鱉,我我可以簡單給你聊一聊。
  • 農村俗語:「要想母豬養得好,趕快去找益母草」是啥意思?
    孫大哥這幾天有些心煩,心煩的原因就在於孫大哥養的一頭母豬剛剛產了一窩豬崽,但母豬的泌乳量比較少,小豬崽經常吃不飽。為了解決母豬泌乳量比較少的問題,孫大哥也想了許多辦法,但總是不湊效,因此,孫大哥是苦惱不已。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究竟啥意思?真的靠譜嗎?
    農村中的俗語,對於生活之中經常遇到的事物,都會有很多的描述或者比喻,這些描述也很貼切的符合這樣的特徵。轉化成為朗朗上口的俗語之後,更能讓人記憶猶新,也能夠更加的朗朗上口。雖然蛇和老鼠都很讓人討厭和恐懼,為什麼民間老話卻說: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呢?
  • 農村流傳的「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養豬戶根據豬的日常生活習性和豐富的養殖經驗,在養豬生產過程中總結出許多寶貴且非常實用的養豬俗語。「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就是其中的一個俗語經典,把養豬方面的技術通俗易懂、簡單明了地表達出來,並且讓人們難於忘記!那麼,「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究意具體是指哪方面的意思呢?母豬好在哪窩?公豬又好在哪坡呢?下面就跟鄉民鋒哥一起來了解吧!
  • 在農村,有人高價收購老母豬,是為啥?農民看完要當心!
    在農村,有人高價收購老母豬,是為啥?農民看完要當心!養豬業是一個全國性的養殖項目,養豬在農村地區一直比較普遍,雖然有越來越多的大型農場,但數據顯示散戶養殖的規模已達70%,其實這個數據也很正常,畢竟農村常年有5億多農民在村裡面,婦女和老人會在家養幾頭豬。
  • 農村俗語「中不餵狗,晚不餵貓」是什麼意思?餵了會怎樣?
    農村俗語「中不餵狗,晚不餵貓」是什麼意思?餵了會怎樣?文/農夫也瘋狂如今城裡很多人喜歡養寵物狗、寵物貓,把它們當做是家庭成員之一。其實在農村裡,很多人家裡也養有狗和貓的,但是和城裡養狗的需求不一樣,農村裡多數人加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而養貓則是為了抓老鼠的。農夫還小的時候,就自作主張去親戚家裡抓了一隻貓來養,當時爸爸就叮囑了我們要做到「中不餵狗,晚不餵貓」,由於是第一次養貓,所以對於這句老話一直是印象非常的深刻。當時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只記住了這句話。那「中不餵狗,晚不餵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如果餵了會怎樣呢?
  • 農村俗語「一個柿子十副藥」,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吃呢?有禁忌嗎?
    可是,農村還是很美的,也許你遠遠就看見道路兩旁的柿子壓滿枝頭,可謂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了。農村俗語「一個柿子十副藥」,作為應季水果,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吃呢?有禁忌嗎?當然是有的。在農村,柿子樹是非常多見的,農村庭院、道路兩旁,山坡密林等,比比皆是。每到秋冬豐收季節,一顆顆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枝頭,看著格外的喜慶。
  • 農村收的母豬死牛死狗都去了哪裡?真的是做火腿腸了嗎?
    我們農村的總是有收母豬,死牛死狗的甚至我們還會看到有在路邊撿死豬的,那麼到底這些動物都去哪裡了呢?有人說是做火腿腸了,有人說是宰殺了賣給消費者了,還有人說是製成滷味了,那麼眾說紛紜哪種說法最靠譜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我們先說以下最不靠譜的說法,那就是進入了火腿腸生產廠家。
  • 農村俗語「稻不見穗,麥不見葉」是啥意思?
    鄉村俗語是對農民在日常生活和農業種養過程中的一系列經驗和做法的總結。稻穗不收,麥不收,是古代先民對日常農業生產中禾苗作物的一種認識和看法,用以判斷作物的生長狀況和收成情況。這個農村俗語,稻不見穗,麥不見葉,是農民用來判斷糧食豐收的重要方法,是一個很實用的農業生產俗語。稻不見穗。
  • 「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此話何意,俗語其實有道理
    導言鄉村的俗語博大精深,他們凝固了老一輩人的社會經驗,在其中有許多俗語俗話依然對如今的小輩後生都是有教育指導意義。就鄉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而言,它的背後有什麼含義,你清楚嗎?針對這句俗語,廣為流傳是十分廣的。很多人也聽聞過,可是你確實搞清楚這句俗語的背後的大道理呢?這句俗語字面上的意思是說男生擔心吃柿子,女性則擔心吃梨,而老母豬則害怕吃西瓜皮。表層上這句俗語好像便是與「吃」相關,難道說確實就那麼簡易?
  • 土母豬、土雜母豬和二元母豬,哪種母豬更適合農村散戶飼養?
    土母豬、土雜母豬、二元母豬,哪種母豬更適合散戶飼養?養殖戶養豬自然是要的是效益,只要效益好了,其他的事情自然迎刃而解。而在農村養母豬,一些散戶的做法也是不同的,有的傾向於養殖土母豬,有的農戶願意養殖土雜母豬,還有的農戶善於養殖二元豬。
  • 客家人稱苦齋婆,俗語:苦齋葉苦,常吃好比人參補
    客家人稱苦齋婆,俗語:「苦齋葉苦,常吃好比人參補」苦齋,學名敗醬草,廣東客家人稱其為苦齋婆或苦齋麻,為野生草本植物,四季常見,可食,味極苦,因味道另類,聞起來有一股類似「臭腳丫子」的氣味,讓人很容易識別。歷史以來,客家地區一直流傳著貧苦農民以苦齋為生的農村俗語:「冷天無衣裳,熱天一身光。吃的苦齋飯,喝的苦齋湯。」客家人一直深信:「苦齋花香,常吃身體硬邦邦。
  • 農村老人常說「家有千擔糧,不餵癟嘴貨」,是什麼意思?
    有的時候感覺生活在農村真的挺有趣,因為可以從老人口中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看似不科學,其實都是老一輩人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像今天的這句「家有千擔糧,不餵癟嘴貨」就蘊藏著兩個道理,小面小捌就帶大家仔細品味這句俗語的含義。
  • 農村有句俗語:「牆上加牆,家破人亡」,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以往農村缺乏教育資源,很多人都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他們更講究的是如何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和人情社會,因為不論在生活方面還是生產方面,都需要人與人的配合。但正因為這樣,農民只有口口相傳,許多農民一生的智慧也就變成了傳世的俗語。俗語中不僅是一個農民智慧的結晶,更是蘊含了許多的老道理。
  • 農村俗語「趕豬三年成疲漢,當家三年狗也嫌」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用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幾句話總結,具有深刻的意義。「趕豬三年成疲漢,當家三年狗也嫌」簡單的兩句話,蘊含深刻的道理。「趕豬三年成疲漢」在農村在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養豬,有些人會養母豬,母豬發情了,就要請種公豬。這些趕豬的人,趕豬是個技術活,不會趕豬的人豬會亂跑。以前趕種公豬的人都是步行到農戶家中,路遠還得步行,種豬見到陌生人受到驚嚇會到處亂跑,有時幾公裡的路程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長期趕豬的人,還是會碰到豬受到驚嚇到處亂跑的狀況。趕一次豬,真的讓人心力憔悴。
  • 農村俗語「一雞二狗三貓四鼠五馬六羊」究竟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俗語,全句應該是「一雞二狗三貓四鼠,五馬六羊七人八谷,九果(了)十菜」,你聽過嗎?你知道什麼意思嘛?最重要的是,農村人春種秋收都是看節令和天氣變化來確定農時忙時還是閒時,自然而然看天氣狀況來預測來年六畜興旺和五穀豐登或者動植物「不收」和欠收。正月初一,農村裡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天氣晴朗陽光燦爛,寓意新的一年,公雞母雞都是「豐收」,不會有瘟疫或者災害。
  • 俗語:「中不餵狗,晚不餵貓」,說的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俗語:「中不餵狗,晚不餵貓」,說的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在生活當中就會出現很多耐人尋味的一些俗語,這些俗語伴隨著著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要說的這個俗語就是,「中不餵狗,晚不餵貓」,說的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 農村老人常說「家裡縱使有餘糧,不可多餵癟嘴貨」這句話啥意思呢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農民喜歡餵養幾隻雞,畢竟在以前的時候家裡都是比較困難,生活不好,那麼養上幾隻雞餵的話,雞能下蛋然後孵化,這樣循環開來也是讓農民的生活上有點依靠,但是在農村裡以前還有很多的農民在餵雞的同時也會餵上幾隻鵝鴨,但是對於鵝鴨來說,在餵養方面就是餵食的比較多,因為這樣,農村裡也有了這樣的俗語叫
  • 農村俗語「三月不見蛇交媾,四月不見人成雙」是什麼意思?
    村俗語「三月不見蛇交媾,四月不見人成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老話說得好:出門看天氣,進門看臉色。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今天大家都有一個求吉的心理,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如果一大清早就遇到倒黴事,那一整天都心情不會太好了。
  • 農村有句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這話是啥意思呢?
    在農村,不少人都喜歡講俗語諺語,大家對俗語諺語也都不陌生。其實平日生活中,我們總能有意無意的說出幾句俗語諺語,或者從別人口中聽到一些俗語諺語,這些俗語往往能夠起到點明說話的中心內容中心思想的作用,使得平常的語言交流有了「起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