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播到現在,說實話,我還蠻喜歡陳嶼的,真實,這種人,要用心、慢慢去交流,才會發現身上的寶藏,做事認真,做人踏實,多好。他說的話也沒錯,誰過日子不是想踏實呢?
難道就不能踏實平靜的去愛和關心,儀式感並沒有那麼重要。如果三十歲還追求愛情上的滿足,那我覺得不是男方的問題,而是女方太幼稚。
24歲的時候覺得我先生木訥無聊,還是喜歡前男友的花俏;25歲事業上升期,開始反思到底什麼才能給自己真正的滿足,家,真的是渴望平靜與安寧的避風港;26歲先生也獻身事業,我們才走向共同經營生活的正軌。他也在慢慢改變,但不善言辭只默默付出的性格,一直在堅持,當然,倘若他在這個年紀還是滿心思浪漫,我會覺得他不夠成熟。
感情,還是要互相交流與了解的,包括工作。我先生的工作內容和壓力我都很清楚,甚至我們會相互分擔、取長補短,除了情感上的摯友,我們還有工作同盟的關係,當然我們更是利益集團,所以三重保障更加穩定。
幸福是靠理解和讓步的,甚至要用委屈來換,但一切都值得。
陳嶼,從泥潭一樣原生家庭掙扎著長大,抗拒複雜的情感牽扯,看劇開始我並不討厭他,他有冷漠的一面,但絕對不是個壞男人。這裡的「壞」是說德行,好多女人被毀在老公的菸酒賭黃上。
且再說,鍾曉芹成熟嗎?顯然不!她也是天天追劇,沒劇可追時才想起捉弄一下陳嶼。她的工資都是陳嶼在管理,微信裡的零花錢都是陳嶼在三百兩百的給。
早餐時,一個吃麵包牛奶,一個豆漿油條。這算不上原則問題吧,也不需誰向誰妥協。
婚姻就像放大鏡,陳嶼的冷漠並不是無法捂熱,他也在想給未出生的孩子做嬰兒床,他也有過憧憬,他開始慢慢走出陰影。我相信他會是個好父親,可暫時可能不會是一個體貼的老公。
兩個人過日子,漫長又瑣碎。其中必須有一個人是有趣的、跳躍的。才能保持鮮活的生活。鍾曉芹在辦公室裡快十項全能了,獨獨家裡的那把門鎖指望著陳嶼來換,她需要從陳嶼那裡得到回應。一次次失望攢積,最終爆發。
相比徘徊在鍾曉芹身邊的那個小鮮肉,我其實更願選擇陳嶼。比起失去這個人,我更願陪著他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