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日漸低下,馬丁靴成了很多女孩子度過寒冷天氣的選擇。但其實,馬丁靴一開始是一名醫生發明的,還被當做軍方專用鞋子,後來受到熱愛搖滾的年輕人喜愛,最後才輪到女孩子們穿,這一路的故事不要太精彩,趕緊來看看吧。
在1945年,德國有一名醫生,叫做一馬。他在阿爾卑斯滑雪時不小心將腿摔壞了,覺得穿著之前的鞋走路實在是太疼了,於是一馬大夫就靈機一動把輪胎拿過來改造一番,並且在輪胎裡面充氣DIY充氣氣墊鞋。事後一馬大夫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創新,於是便申請了專利,並且將專利賣給了英國的R.Griggs集團。
R.Griggs一直是給英軍做制服和軍用皮鞋的,在一馬大夫賣掉這個專利這之後,這種軍靴的梆子氣墊底的式樣開始流傳下來。在1960年,為Docklands巡警而設計的Dr.Martens命名的8孔的1460款式馬丁靴走向世界舞臺成為時尚單品種不可缺少的一種元素。
馬丁靴的這個標也就由此確立下來,Airwair loop代表的就是一馬大夫的專利,而鞋邊的黃色線是馬丁靴的標誌。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時裝設計師將馬丁靴帶入了時尚界,頓時馬丁靴成為了時尚潮流單品。來自世界各地的時裝設計師開始了馬丁靴文化復興,並且對1460款馬丁靴進行了新的解讀和定製。
起初馬丁靴其耐穿、耗損的品質是為了瞄準工人階級才生產的,但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倫敦出現了「光頭黨」。便產生了光頭黨文化,他們穿著牛仔褲聽著搖滾音樂,男生們開始剃平頭,喝酒看球,女孩子們則穿著迷你裙配上絲襪,當時的年輕人瀟灑又自由。
馬丁靴也成為了光頭黨的文化標識。後來到了70年代的英國,朋克風、街頭風出現在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怕髒、不怕水的馬丁靴便成為了朋克族最愛的一款鞋。在流行音樂的搖滾時期,馬丁靴與搖滾融合在一起,自由又瀟灑。
在那個年代,只要你年輕、憤怒,那麼馬丁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馬丁靴後來的風靡也離不開The who的靈魂人物吉他手兼詞曲家Pete Townshend,在他一生的演藝事業中一直都在為馬丁靴做宣傳。《監獄風風雲之少年犯》中還有專門為馬丁靴歌頌的曲子。
馬丁靴造型簡單,色彩低調,絕對不會搶了身上服飾搭配的風頭,具有極強的包容性,是馬丁靴文化風靡的原因。讓身著馬丁靴的人盡情的展現自己的時尚品味。再來就是馬丁靴的實用性,從一開始馬丁靴是為了工人階級才生產的就可以知道,馬丁靴既柔軟耐穿,在工廠中上班的工人們穿著馬丁靴也能防止油、酸、鹼、腐蝕,從而增加鞋子的使用壽命。
而在現代的街頭時尚中也常常看到馬丁靴出現,舒適好看是一大原因。而現在依舊對於馬丁文化傳承飛揚的原因也是因為馬丁文化曾經在英國掀起了一股青年文化,強烈的自我表達,不妥協,向自由的情感就是現在每個年輕人依舊在傳遞的。最後就是馬丁靴個性、有品位的特質讓馬丁靴依舊熱潮,馬丁靴不僅僅只是一雙鞋,也是一種自我態度的表達,每個人都想要展現自己真正的魅力,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這就是馬丁靴的態度。
馬丁靴流傳至今,離不開它本身的舒適耐穿,也離不開英國當時的社會氛圍,讓每一個年輕人勇敢獨立的尋找自己的本心,馬丁靴既是一個代表也是一種精神。不隨波逐流穿上馬丁靴感受自由、真實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