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都站半天了」,看到寶寶第一次獨立行走,寶爸高興地說不出話

2021-01-16 糖果的媽媽

寶寶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他們的每一步成長,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一種「驚喜」。

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寶寶的一絲細微的成長,都逃不過父母的「火眼金睛」。看到寶寶的進步,最欣喜若狂的莫過於父母。

爸爸看到娃第一次走路,高興的說不出話

浙江湖州的一位寶爸,早上剛剛圍上圍巾,拿起外套準備穿上的時候,習慣性地看一眼在客廳嬰兒區中不到一歲的兒子。

竟然意外看到,一直只能扶著旁邊圍欄還站不穩的兒子,自己獨自走到了嬰兒區的中央,還抬頭看著自己,臉上露出笑容,好像在跟爸爸炫耀:「看,我能自己走了!」

寶爸激動的一下子說不出話來,然後眼睛盯著兒子,急忙招手叫臥室裡的寶媽,急得都說不出完整的句子,一直說:「快、快、快、快點兒來!」

那種第一次看到寶寶會走路的驚喜感,感覺都溢出了屏幕。這就是有了寶寶之後,父母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刻吧,看著孩子一點一點的進步。

視頻裡的寶寶,好像被爸爸這樣激動的情緒嚇到了,直直地站在那裡,呆呆的看著爸爸。

估計臉上會露出一個「疑惑」的表情,畫一個大大的問號吧。

心裡嘀咕:「我都在這站半天了,有啥好激動的!」

只有為人父母的人,才能理解這種感覺

後來寶媽把這段視頻放到了網上,很多養娃的父母都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寶媽網友:我兒子是四個月的時候叫了一聲媽媽,感動的我哭了;寶爸網友1:我是剛下夜班的時候,閨女送給我一個大禮物,就在那一瞬間,閨女會走了,激動的我都流淚了!寶爸網友2:我閨女一歲生日那天下午,我剛買了蛋糕啥的回家,來到床邊我閨女也站起來了,走了好幾步,也把我激動的不行不行的。

看到孩子剛會走路,很多寶爸跟視頻上的這位爸爸一樣激動。

當年小糖果也是一歲左右,突然有一天自己站起來走了幾步,糖爸當時激動的大聲喊我,嚇得還以為出了什麼事兒了呢。

後來看了才知道,他是第一次看見小糖果會走路激動的。我很嫌棄的說了一句:「寶寶前幾天就會走了,也就你才看見!」

糖媽第一次看到小糖果能夠自己走的時候,激動的程度一點也不亞於糖爸,只不過他沒看見而已。

寶寶一般多大會走路呢?

根據嬰兒發展的規律,8-10個月的寶寶可以藉助外力站立,1歲以後可以獨立行走,2歲左右可以做到並腳上跳的動作。

很多家長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會有些焦慮,總有一種「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情節,在走路這件事兒上也不例外。

前段時間,糖媽還接到一個寶媽的諮詢,說鄰居家的寶寶10個月就能自己走了,她家寶寶8個月,是不是要訓練走路了?

關於寶寶多大會走路,是很多新手父母的知識盲區,看到別人家的娃會走,心裡難免有些焦急。

一般都會以「七滾八爬九扶立周會走」作為寶寶走路月齡的參考。

如果寶寶滿周歲了還不會走,家長就會陷入到自我懷疑中,是不是自己沒把寶寶照顧好,會不會發育遲緩……

據統計,大約只有一半左右的寶寶,會在1周歲左右學會走路,月齡在10-15個月之間學會走路的都屬於正常範圍。

每個寶寶的發育也存在個體差異,大部分寶寶10個月左右可以扶著東西站立了,13個月左右可以嘗試扶著寶寶走路,不過每次的時長不要超過半個小時。

寶寶什麼時候能走路,主要取決於這兩點:

0-2歲的寶寶會進入行走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對走路十分熱衷,行走也為他們感知事物提供了便利。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剛會走的寶寶,一刻不停地到處跑。

寶寶對世界的探索欲望,讓他們對走路這件事兒很有積極性,所以家長不要催著寶寶早點走,其實他們自己也急著走。

不過想要完成走路「這件小事兒」,還需要「硬體」條件達標才行。

條件一:大腦發育和身體協調能力達標

新生兒出生之後,大腦和身體的各項技能都處於不斷發育的狀態,從只能被抱著到可以自己獨立行走,需要大腦發育作為基礎,才能控制身體完成簡單的動作。

就像是新車需要「磨合」一樣,寶寶想要自己獨立行走,需要通過「爬」這個動作來磨合全身的肌肉,還有身體協調能力,為獨立行走打下基礎。

條件二:寶寶對走路的渴望

雖然寶寶處於行走敏感期,但每個寶寶都會有「初始化個性」,也就是心理學家說的寶寶的氣質。

有的寶寶好奇大於對陌生事物的恐懼,所以會表現出對行走的強烈渴望,即使得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遇到摔倒的問題,也會毫不畏懼的繼續練習。

這種氣質的寶寶,走路往往要比別的寶寶早一點。

有的寶寶可能遇到一點挫折就不敢嘗試了,需要家長更多的鼓勵,所以學會獨立行走的時間可能更長一些。

你的寶寶是多大會走的?讓你覺得驚喜嗎?歡迎分享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寶媽帶娃雞飛狗跳,寶爸帶娃氣氛祥和,有本事的寶爸卻被妻子狂吼
    話說帶孩子是寶媽的強項,可身為三個孩子的媽媽,趙美麗卻不敢認同。無論是鄰居還是長輩們都說她帶孩子不如寶爸帶的好。她一在家,三個孩子鬼哭狼嚎,家裡老熱鬧了,一分鐘都不得安生,不是老大被媽媽訓斥了,就是老二被媽媽罵哭了,總之,她帶娃真能用「雞飛狗跳」來形容。
  • 全家人歡慶龍鳳胎的誕生,寶爸不高興,只因為鄰居們說了這些話
    可以說,隨著孕期的推進,寶爸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了。本來,胡曉有幸懷上了一對雙胞胎,看著肚子比其他孕婦整整大了一圈。不僅行走不便,而且還會發生以下反應:一、早期妊娠反應更為明顯自6周前開始,胡曉的早孕反應就突顯出來,時常肚子餓,吃東西嚇人,可以看著她吐,也挺嚇人的。並且常常說自己困了,一眼看不見,躺在床上的媳婦也是一夜沒睡。
  • 爸爸帶娃睡覺,一覺醒來發現寶寶「不見了」,網友:表情太真實了
    導語很多媽媽在有了寶寶之後,睡眠就會變得很淺。寶寶一有小動作,比如:踢被子、突然醒來等等,寶媽都會第一時間發現。但是寶爸就不同了,寶爸帶寶寶沒有寶媽細心,平常也比較粗枝大葉,所以經常在帶娃的時候,發生一些"坑娃事故"。
  • 「不靠譜」爸爸帶娃新招式,孩子活著就好,但父愛同樣是偉大的!
    當爸爸跑近了,媽媽看到是舉著的是自己的寶寶,頓時又好氣又好笑,因為孩子戴著個小鹿的帽子,也不哭不鬧,甚至還有一點點興奮,看著十分軟萌可愛,乖乖地充當著爸爸的「雨傘」。這種一邊被雨澆、一邊保護著爸爸的體驗,估計不是誰都能有的。不過心疼孩子的媽媽卻不淡定了,等爺倆上車了,馬上就對孩子爸爸發火了。
  • 新手爸爸一次抱兒子,興奮得表情失控,成了行走的表情包
    初為人父母的喜悅,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當事人才能夠體會,都說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其實誰都知道,此時此刻捧著「明珠」的父母,才像個得到稀世珍寶的頑童。新手爸爸一次抱兒子,興奮得表情失控,成了行走的表情包今年有個詞比較火,叫表情管理,這次詞一般出現在形容明星等公眾人物身上,形容他們的音容笑貌的得當程度。但是,隨著這個詞越來越火,也逐漸出現在了形容普羅大眾身上。就比如最近在網上有一小段視頻,就形象地告訴了人們什麼叫做「表情管理失敗」。
  • 給寶寶剃頭,全家人驚出一身冷汗
    為什麼寶爸帶娃,往往會出現很多笑料呢?為什麼媽媽帶娃是天經地義的,而寶爸帶娃經常會讓人感覺到奇怪,仿佛有不好的事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其實不怪大多數人對寶爸爸帶娃有偏見,事實上寶爸帶娃,時時刻刻都讓人提心弔膽。我們家寶寶有一次讓爸爸帶著,還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就讓我驚出了一身冷汗。
  • 寶媽叫寶爸幫帶娃,忙完後看到的這一幕,讓媽媽捏了一把汗
    在大家的印象中,寶寶都是由寶媽帶大的,而寶爸帶娃卻是讓人一萬個不放心,所以大家對於爸爸帶娃總結出了一句話:「老爸帶娃,活著就好。」可見,大家對爸爸帶娃存在的刻板印象是多麼的深刻。
  • 寶爸沉迷遊戲,派「萌寵玩具」看守孩子,網友:父愛如山體滑坡
    這一自創的帶娃方式把孩子惹得大哭,這些恐龍玩具非但沒有起到陪伴孩子的效果,反而是把孩子嚇得不輕。網友們評價這位不靠譜的爸爸:父愛如山體滑坡。也有網友十分心疼寶寶,留言道:求孩子心理的陰影面積。而像這位寶爸這樣不靠譜的爸爸還有很多,他們往往都能想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帶娃方式,甚至有人調侃說:「寶爸帶娃的原則是『活著就好』。」
  • 發現女兒「臭臭」後,寶爸抱娃姿勢逗樂寶媽,網友:表情都凝固了
    在生活中,這些孩子與家人間的默契,大多好像都是和媽媽的,而突然讓爸爸面對這些,總是會出現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場面。發現女兒「臭臭」後,寶爸抱娃姿勢逗樂寶媽一位爸爸前段時間,就因為面對女兒突然的「拉臭臭」,而變得手足無措。被逗樂的寶媽在一旁拍下全過程後,分享到網上,也讓網友們很是歡樂了一陣,紛紛表示寶爸的反應太真實了。
  • 寶寶變成「小尾巴」,時時刻刻黏著媽媽,寶爸無奈出了「殺手鐧」
    連上個廁所也不例外,寶媽一定要跟寶寶對話才行。 看著妻子一點自由都沒有,一旁的寶爸也是想幫也幫不上忙,因為寶寶根本就不搭理他,為了讓妻子有點自由時間,寶爸也算是絞盡腦汁,最後終於給寶寶做了一個「假媽媽」。
  • 寶寶出生後第一次「出遠門」,出院回家誰抱娃最靠譜?建議收藏
    學會正確的抱姿,既能保護寶寶安全,也能給他感情上的撫慰。寶寶出生後第一次「出遠門」,抱娃回家也要挑人新生兒出生後,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都要跟媽媽一起在醫院觀察幾天,確定都很健康了,就可以出院回家坐月子了。很多人都覺得寶寶跟媽媽出院,不是應該寶媽抱娃嗎?
  • 寶爸再現「不靠譜帶娃」,讓電風扇代勞餵娃吃西瓜,懶出新高度
    在很多家庭中帶娃的任務都是靠寶媽一個人來完成的,寶爸們更多扮演的是家庭經濟的支撐。 再加上寶爸帶娃時笨拙的樣子,也常常會被貼上「不會帶娃」的標籤,所以寶爸在帶娃這件事上的參與度較低。
  • 柴犬原先拒絕帶娃,女主說了句「話」後,對寶寶態度就變了
    說到這事,筆者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為13年時我就養了只哈士奇,那時候父母都比較反對,首先是嫌棄狗狗不衛生,另外那時候自己也到了結婚的年齡,即將要娶妻生子,那有了孩子怎麼辦?長輩也因此一直勸我送走狗狗。有狗狗陪伴的童年,或許是個更有趣的童年。養了3年的柴犬,居然不喜歡小寶寶。
  • 小狼狗、小奶狗的男人都想要?讓你家男人帶一次娃就行了
    大家可以觀察帶娃的寶爸,不帶娃的時候他是工作上有擔當的小狼狗,等他帶娃的時候,你發現這男人把自己的溫柔特性都體現出來了,性格完全切換成小奶狗。但很多寶媽不願意丈夫帶娃,就是因為寶爸帶娃不靠譜。其實這說法就偏見了,現在有很多寶爸帶娃越來越靠譜,而且他們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
  • 新手爸爸第一次抱寶寶,奇怪姿勢惹人笑,勝在滿臉寵溺不輸其他人
    家人親戚朋友都很關心,著急的想看一看、抱一抱小寶貝。女人抱娃可能都很熟悉了。可面對可愛、軟萌、稚嫩的嬰兒,男人們會如何抱娃?先看看新手爸爸們第一次如何抱娃?1、捧寶式抱娃圖中爸爸小心翼翼地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像雙手捧著一件稀世珍寶一樣,端起寶寶認真地看著。爸爸一邊抱著一小步一小步地走著,一邊輕抬下巴逗引寶寶,高興地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
  • 寶爸帶娃時睡著,醒來後找不到孩子的反應絕了,一看就是親生的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都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提到爸爸帶娃,有不少寶媽的第一反應就是「不靠譜」,明明在寶媽眼中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情,放到寶爸手上都能出現不一樣的效果,經常弄得寶媽氣也不是笑也不是
  • 寶寶久坐,被檢查出「脊柱彎曲」你還在錯誤帶娃嗎?
    嬰兒小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在照顧嬰兒時需要大人們在各個方面都注意觀察。初出茅廬的媽媽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常常會有很多疑問,看著可愛的孩子,捧在手中怕掉,含在嘴裡怕化,手忙腳亂不該怎麼做好。小琴的寶寶已經四個月大了,在照顧寶寶方面,小琴也開始漸漸得心應手。近來小琴給小孩買了嬰兒車,有了嬰兒車後,小琴省去了不少麻煩,沒事的時候。
  • 寶爸晚上呼嚕聲那麼大,為啥娃還能睡那麼香?
    文|橘媽前幾天無意間看到一張圖片,是一位寶媽曬出自己寶寶耳朵的照片,耳朵整個把耳洞給蓋住了。寶媽說當時因為老公的呼嚕聲實在太大了,睡不著就說玩兒會兒手機,但是翻個身過來還在想孩子怎麼能伴隨著這麼大的聲音還睡這麼香,結果一看,孩子的耳朵竟然自己閉上了。
  • 寶寶走路不穩,胳膊總是抬起來正常嗎?專家:行走訓練這樣做更好
    從寶寶第一次嘗試站起,到扶著家具打轉,再到自己邁出第一步,直至熟練地行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說,學步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二年最主要的身體進步。在寶寶剛學步時,哪怕地面上有一塊很小的不平整都能將他絆倒。所以,寶寶就創立了區別於正常人走路的姿勢——兩腿大大得分開,雙腳外八嚴重,兩隻胳膊雙雙舉起到超過肩膀的高度。這些異於常人的動作,都在幫助寶寶掌握走路的平衡。
  • 寶爸不適合帶娃嗎?
    寶媽自己帶娃很辛苦,寶爸卻什麼都不管,發生這種情況,有沒有想過,我們有沒有給寶爸照顧孩子的機會呢? 我家寶寶是出生在冬季,正好在快過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