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 湘僑著作《無影燈外》
@易問醫askdr 已獲授權刊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正是無數的小劉使我堅定我的行醫信念:對信任我的患者,再怎麼好都不為過。正是無數的小劉讓我面對患者的誤解與無禮時,內心仍充滿了信心。
《門診的那些事兒(10)》
作者丨湘僑
孕婦小劉
今天一開診就忙。
忙著跟病人溝通時,隱約看見一個大肚子的孕婦笨拙地悄悄地進來了,沒說什麼,過一會兒又笨拙地悄悄地出去了。
瞟了一眼,是一個找我看過病的孕婦,有印象,覺得奇怪,問:「有事嗎?」
她幸福地笑著:「沒事。袁醫生,我要生了。」
「哦,好事。」
她挺著大肚子很幸福地走了。
我繼續我的戰鬥。
圖片來源:易問醫繪製
一上午結束。準備走時,推開座位碰到一物件:一個小袋子,袋子裡一小盒茶葉、一小包幹蘑菇,一封折好的信。信中寫道:
袁主任:
您好!
我在妊娠時因肝功能異常,低置胎盤反覆出血保胎好久,後期又因關節痛不適來找您就診,感謝您的細心、關心和理解,加上用心的治療讓我獲得充分的休息時間才順利地妊娠至足月,萬分感謝!
短短幾句話令我很是感動,感動世上有如此知恩的患者。
其實與她之間都談不上真正的醫患關係,我沒有給她做過任何檢查,也沒有給過她任何實質性的治療,總共兩次,每次聊天大約3~4分鐘。
兩次卻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是2017年3月10日,我在《門診的那些事兒(6)》中記錄了她:「一個孕婦挺著個大肚子很艱難地走到我的診室,右髖很痛有段時間了,如今睡覺翻個身都不行。」
圖片來源:易問醫繪製
人世間熙熙攘攘,總有那麼些人讓我不能忘懷,她便是其中一個。
我是一個直覺不錯的醫生,很為她那天的狀態擔心,真怕她有什麼事兒。母親為了胎兒不要性命的事時有報導,作為醫生、作為從小失去母親的我,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就鑽心地痛。
一個月後當她再次出現在門診時,我竟然有點小激動。她氣色較前好多了,尤其她告訴了我:右髖不疼了!很為自己的錯判而高興。那次她不小心摔了一跤,老天保佑,寶寶平安,但她屁股摔疼了。
這個好辦。我給她開外用藥時順便聊了幾句,大概知曉:這是她第三次懷孕,頭胎早期流產,二胎快足月時死胎。
明白了這胎對一個36歲女人的意義,明白了她的執著與忍耐,內心很是敬佩、感動。
這是一位很有修養的知識女性,懷孕帶來身體的臃腫依然掩蓋不了她內在的美麗與優雅。
她紅著臉輕輕地問我:「能不能開兩周假?」她不敢去上班了,太怕寶寶再出意外了,她想躺在床上讓寶寶好好休息兩周,過了32周就相對安全了。
我說:「為何產科不開呢?」
「產科醫生說,可以上班,問題不大。」
圖片來源:易問醫繪製
相信我同事的判斷,不知為何那一刻我卻突然衝動起來,立馬開出假條:建議休息4周。
她很有禮貌地激動著,挺著肚子如釋重負般地走了。
但今天她的禮物令我很是意外,絕沒想到。
這樣一份看似簡單的禮物,我想她一定在心裡準備了好久。她讓我很真實地明白了「禮輕情意重」的含義。
記住了您,小劉。
正是無數的小劉使我堅定我的行醫信念:對信任我的患者,再怎麼好都不為過。
正是無數的小劉讓我面對患者的誤解與無禮時,內心仍充滿了信心。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易問醫ask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