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再生資源回收平臺「小黃狗」宣布,獲得中植集團的 10.5 億元 A 輪融資,投後估值 60 億元。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設備生產、技術研發和智能回收機的鋪設投放。
小黃狗成立於 2017 年 8 月 9 日,隸屬於派生集團,註冊地址在廣東東莞,註冊資本為 1 億元人民幣。通過設立智能回收站來有償接收廢棄物,自有的廢品回收人員會進行可再生資源的回收。
具體來說,小黃狗會在小區、寫字樓、酒店、鬧市區等地放置無人回收機,用戶需要在交互界面上選擇回收種類,然後將廢棄物放入投遞口,目前接受廢紙、塑料、金屬、廢舊紡織品、玻璃等。機器會自動計算價錢並放入用戶帳戶,部分按件計費,部分按重量計費。
小黃狗回收機示意圖
在回收處理方面,小黃狗有自主管理運營的回收員車隊,全部採用新能源汽車,會將收集好的廢品統一轉運到分揀廠。然後再進行集中處理,定向送往造紙廠、冶煉廠、以及一些回收處理機構,其中可以捐贈的衣物還會打包進行捐贈處理。
小黃狗想用這套機制打通線上線下回收鏈條,將用戶、廢品回收商、再生資源產業、垃圾處理事業單位等整合起來,解決垃圾回收的最後一公裡難題。
目前,小黃狗團隊有 500 多人,設備生產代工廠有 700 多人。首批智能分類回收設備已經進駐東莞、廣州、重慶、北京、深圳等城市。其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四年將投資近 400 億用於設備研發、鋪設推廣、物流回收生態搭建等,在全國鋪設近 100 萬臺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主要廢棄物回收總量約為 2.56 億噸,總值約 5902.8 億元。而預計到 2021 年,我國主要再生資源利用總量將達到 3.25 億噸,未來價值或將超過萬億,市場空間巨大。
而回收的最後一公裡難題,正是由於前端有回收需求的人群龐大卻分散,傳統的 「撿垃圾」、「騎三輪收廢品」 式回收效率很低。在這一賽道上,36氪也報導過用 OMO 模式收廢品,連接回收人員和 C 端需求實現上門回收的「愛博綠」,主要能解決家電等大型物件的回收難題。在小黃狗 App 上,我們也看到了正在內測中的 「上門回收」 功能,未來或許會以小件進入無人機器,大件預約上門回收的方式來進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