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頒布剃髮令,梳金錢鼠尾辮,孫中山怒斥這是奴役的象徵

2021-01-17 填鴨說勢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本文法老三叔原創創作,歡迎轉載分享

清軍入關,定都北京

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帝遷都北京,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兩個朝代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是元朝,是蒙古族,另一個就是清朝,就是滿族。中原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衝擊自然是避免不了的,尤其是在古代,對於長期在儒家文化下浸淫下的漢民族對於異族一向是抱有輕視和敵視的心理情緒。就清朝而言,即便是進入了康乾盛世,民間反清復明的呼聲還是很高。但是同時少數民族如何有效的管理漢民族也是少數民族統治者無法迴避的問題。尤其是在思想文化政策上,是接受源遠流長的儒家文化體系還是保留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清初幼主福臨繼位,無法理政,此時朝政的處理權主要由文武雙全的輔政大臣多爾袞把持。清朝入關後不久,多爾袞發布剃髮令,凡是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在十日內剃頭。這並非是多爾袞的原創,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就曾經強迫投降的漢人剃髮以表示服從。後金佔領遼陽後,成千上萬的漢人不願意剃髮自投鴨綠江而死。

發布剃髮令,血腥鎮壓

和他爹一樣,多爾袞此舉也引起了軒然大波,民間大多數百姓不願意剃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損毀。在朝中也引起了大臣的一眾反對,對多爾袞上書中多次引用應該以禮樂制度治理天下。多爾袞並沒有聽從卻表示不願意剃頭的也不必勉強。主要是目前南京尚未平定,局勢不穩,若是引起反叛就得不償失了。

不久之後,前方傳來捷報,江南已經平定。多爾袞不再聽從大臣的勸諫,於順治二年六月十五日正式向全國發布剃髮令,稱「自今布告之後,京師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若規避惜發,巧辭予辯,嚴懲不貸。」與剃髮令同時發布的還有易服令。

自從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周代禮樂制度的頒布,衣冠不再僅僅是遮羞的一塊布而更多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也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禮儀,道德規範的重要內涵,是一種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的體現。對於清朝此舉,無疑就是對中國漢族文化的一種叫囂,目的就是讓漢民族服從滿族的統治,消磨漢民族的反抗意識,傷害漢民族的自尊心。

發布剃髮易服也是為了最直接區分,哪些人是真的順從了清朝的統治,哪些人其實包藏禍心。據史料記載,在嘉定,江陰一帶,百姓因為不服從剃髮易服的命令而被清軍大肆屠殺,在清政府的「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血腥政策下,漢人只能改變髮型穿上長袍馬褂。清朝的歷代皇帝都在實行和漢民族不斷融合的政策,在思想上採用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官僚體系大致上和各朝代沒有什麼不同。唯一這服飾和剃髮的政策一直延續了下來。

在《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一書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孔飛力認為之所以在乾隆年間,「叫魂」的妖術能席捲大半個中國且長達數月,不僅僅是大臣為之疲於奔命就連皇帝也為之寢食不安的原因在於這個「叫魂」的妖術涉及到了滿族統治者內心最敏感擔憂的事。「叫魂」妖術最特別的一點是要竊取別人的頭髮,中招的人會被割掉一小截辮子。

他認為這與清初頒布的剃髮易服令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壓迫。因此,乾隆擔憂地點也在這,這會不會演變成一種反清的運動。他還指出乾隆之所以這樣重視,是源於自卑心理,相比較與漢民族,少數民族雖然一時佔領上風,但是在其他方面,北方的遊牧民族文化確實遠遠比不上中原文化,這就很可以威脅到滿族的統治。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孫中山認為小辮子是中國各族人民被滿清貴族奴役的象徵,既然推翻了封建帝制,清朝也不復存在了。為復漢族衣裳,改一國之風氣,讓中國人擺脫奴性,不再受等級制度的束縛,倡導一種人人平等的思想。

於是就發布了剪辮令,起初普通百姓還處於觀望狀態,畢竟時局變法太快,下一秒說不定清朝就捲土重來。好在同盟會會員帶頭剪辮,社會上一些開明的人也率先剪去辮子。經過他們這些人的宣傳和努力,老百姓才漸漸的都剪去了辮子。

相關焦點

  • 剃髮令的艱難推行和清朝統治架構的轉移
    現代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愈發開放,而辮子和長頭髮也不再是女性的專利,但是時間再往前推到古代時期,即使當時的男性也都是長發,當然這也是考慮到古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不願輕易剪髮的因素。不過,清朝時期男性的髮型與之前還是不同,而且當時男性的髮型特點,一度成為了西方人眼裡中國人的象徵,那麼清朝男性的大辮子都是怎麼留出來的呢?
  • 清朝流行的髮型「金錢鼠尾辮」和「陰陽頭」了解下,很有意思!
    其實清朝早期的髮型並不是這種「陰陽頭」,而是一種叫做「金錢鼠尾辮」的髮型,只不過後來隨著清軍入關之後,才開始逐漸轉變髮型的,而且是什麼時候從這種「金錢鼠尾辮」轉化為「陰陽頭」的呢?首先呢,小編給大家講一下什麼是「金錢鼠尾辮」,「鼠尾」顧名思義就是辮子像老鼠的尾巴一樣粗細。那麼什麼又叫做「金錢鼠尾辮「呢?
  • 多爾袞的雙面人生:手握重兵卻無異心,喜歡拍馬卻道貌岸然
    意思是說:這是到皇帝這兒來上朝,你們怎麼在這個地方向我行跪迎之禮啊?言外之意是說:如果皇帝不在跟前,你們的跪迎之禮我才可以接受。諸臣聽了,紛紛稱讚多爾袞是「賢明之王」。許多官吏紛紛溜須拍馬討好多爾袞。陝西道監察御史趙開心就是其中一個馬屁精。
  • 多爾袞與孝莊公主做了8年夫妻,為何沒有孕育一子?身體有點問題
    明末清初是英雄輩出的時代,為維護中原傳統先進文明不受異族侵擾而卓然突起的忠臣良將,史可法、袁崇煥等人悲壯的人生和英勇奮戰的精神,至今被人們盛傳不衰;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族人民,在其傑出領袖努爾哈赤、皇太極的統領下,擺脫了民族奴役和壓迫,一天天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 清朝的辮子就是清朝的象徵,直到1925年才被廢除
    進入清朝之後,攝政王多爾袞重新頒布「剃髮令」,當時更是讓清關巡邏檢查,不管是官員還是民眾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剃頭,當時更是一些朝中的太監在接到小巷喊口號: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但是這個剃頭政策是跟現代看電視劇中的髮型是由區別的,在清朝的時候是將腦袋的四周都剃光,不能留頭髮。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的只是剃上半部分。
  • 他自稱是多爾袞十世孫,大鬧火車站怒斥眾人:你們全是奴才
    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出現了許多名門望族,當舊時代滅亡後,這些家族也相繼衰落,正如劉禹錫的這句話「飛入尋常百姓家」。    然而有的人,卻始終放不下「皇室」身份,在廣州,就有這麼一位清朝「皇室成員」,他自稱是多爾袞10世孫,愛新覺羅·溥儀的堂弟,不僅如此,他出門都處著一身「黃馬褂」甚至因為買不到火車票大鬧火車站。
  • 為多爾袞和多鐸平反,為何乾隆不為多爾袞的兄長阿濟格平反?
    只要是提起皇太極就不得不說起他的這幾位兄弟們,畢竟在權力的爭奪戰中都不是一路平坦。其中多爾袞和他的兄弟們為大清朝的建立也留下了不可忽略的濃重一筆。但是在乾隆時期卻僅僅只是給多爾袞與他的弟弟翻案了,卻沒有幫助他的哥哥正名,這又是為什麼呢?
  • 自稱「多爾袞後代」,大鬧火車站,膽大妄言:都是奴才
    這架子體現在平日裡做事高調,大肆宣揚自己是當時皇室後代,但是真正的皇室後代真的是處處高調,甚至為所欲為嗎? 能讓他說出這種話,只因為家裡有一本《多爾袞世系族譜》,上面記載著很多後裔世襲的名字,而他的名字也在其中。 他在家中排行老七,他堅信自己就是"多爾袞十世宗","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弟。"
  • 清朝前中期髮型是金錢鼠尾,為什麼康熙畫像的耳邊卻有頭髮?
    眾所周知,清朝入關之後,曾發布過極為嚴厲的「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執行口號便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而從清朝髮型的發展來看,雖然留髮面積在逐步增多,但至少在乾隆以前還保留著「金錢鼠尾」的髮型,那麼為何康熙畫像的耳邊會出現頭髮呢?
  • 多爾袞和孝莊皇后到底什麼關係?
    多爾袞生前戰功赫赫,權傾朝野,同時也為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位居攝政王。那麼多爾袞和孝莊皇后到底有沒有關係或者說孝莊皇后有沒有下嫁多爾袞?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最近這幾年清宮劇比較多,電視上多爾袞和孝莊皇后糾纏不清,有人認為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的。
  • 孝莊與多爾袞到底有無私情?
    說起這段秘聞,多爾袞和孝莊幾乎同時嘆了口氣,海蘭珠則坐了下來,拿出紙筆記錄。孝莊首先開口道,「這件事其實最早是從我兒福臨繼位開始傳出來的,你去世之後,豪格與多爾袞爭奪皇位,兩個人勢力都很大,互不相讓,僵持不下的結果,就是選擇你的另外一個兒子繼承皇位,所以自然而然就落到了福臨身上。」
  • 多爾袞跟大玉兒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於是順治就這樣成為了大清的皇帝,其實對於當時只有九歲的順治來講,這件事真心是禍不是福,因為順治不管是哪方面的權勢都沒有,屬於三無人員。很明顯大家都只是用順治來過渡一下,畢竟多爾袞跟豪格之間的打鬥都對大清不利,現在也只是讓這兩方人馬都息事寧人而已,等將來某一方的實力能直接吞掉對方的時候,再來一較高下。
  • 江澤民評論孫中山
    江澤民:在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三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隆重的大會,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30周年。他廣泛聯合革命力量,發動多次武裝起義,終於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這是孫中山先生的一個偉大歷史功績。    受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鼓舞和啟發,在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孫中山先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聲勢浩大的工農運動是革命的堅定力量。
  • 袁世凱為什麼能從孫中山手裡拿到總統?我們分析孫中山的性格
    袁世凱身為北洋軍閥首領,其實力自然不用多說;但孫中山先生在人心這方面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那麼為何,袁世凱能從孫中山先生手中奪取大總統一職呢?我們來具體分析分析(當然要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