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後,飽經滄桑的王傑參加《魯豫有約》。
魯豫說,這麼多年,好像從來沒有見到王傑在媒體上笑過——年輕時他是「歌壇浪子」,酷酷的,不苟言笑;後來經歷了「被投毒」事件,笑容對他來說,就更成了奢侈品。
聽到這句話,節目中的王傑低下頭淡淡笑了一下。
現在的王傑,好像學會笑了。
接受採訪,對主持人表達謝意,他會笑;參加綜藝,看著新起的後輩,他還會笑。
微笑,或許成了王傑與這個世界,也是與自己和解的表情。
一、誰明浪子心
1962年,王傑出生於中國臺灣,他的父親是影視演員王俠,母親也是片場演員。
對王傑來說,他的出生或許是一段錯誤婚姻的錯誤產物。
3歲那年,王傑隨父親遷居香港,開始演戲。
在舞臺上,他是與成龍搭戲的童星,但回到家裡,他就成了父母相互發洩怨氣的對象。
王傑在節目中說,自己10歲之前,接受最多的擁抱竟是來自處理家暴問題的警察阿姨。
12歲那年,父母結束婚姻。母親去了臺灣,父親開始酗酒,無人看管的王傑被送到了寄宿學校。
說是寄宿學校,其實無異於孤兒院。
從那時候開始,王傑就養成了孤獨、憂鬱的性格;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嘗試把自己內心壓抑的情緒宣洩到音樂之中。
有時候所謂天才,就像牡蠣殼中的珍珠,是在生活的苦難中,用血淚粘合而成。
15歲的時候,王傑就寫下了後來大火的《安妮》,他的音樂之所以動人,是因為裡面有太多故事。
18歲的時候,長大成人的王傑到臺灣尋找自己的母親,但父母兩人早已各自成家,王傑依舊是被嫌棄的存在。
被迫獨自闖蕩社會的日子裡,王傑有一次在深夜回家的路上,救下一個被流氓欺負的女孩。
毫無懸念的,他們相愛了,而且,不久後年僅15歲的女孩懷孕了。
王傑用身上僅有的100臺幣,買了兩瓶酸奶和一個蘋果麵包,兩人在天下橋舉辦了一場「婚禮」。
19歲那年,女兒出生,當時的王傑因為幼年時就去了香港,所以他並沒有臺灣的居留證,為了給女兒一個穩定的戶口,他決定去服兵役。
3年後,服完兵役的王傑歸來,女兒有了臺灣戶口,但妻子卻早已不告而別。
後來王傑才知道,在他服兵役的日子裡,本來委託母親照顧已有身孕的妻子,但母親對妻子百般刁難,甚至經常在半夜將她叫醒,陪一屋子男人跳舞。
因為不堪忍受,妻子放下孩子,選擇離開。
為了照顧女兒,歸來的王傑做過各種職業:油漆工、小販、廚師、餐廳服務員、溜冰教練……
那時候,他一個人打4份工,但還是沒有足夠的收入讓女兒過上好日子。
成名後的王傑在節目中說:那是最難熬的一段日子。
看著女兒餓得瘦骨伶仃,王傑帶女兒去吃「霸王餐」:他們在臺北一家小餐館,點了一桌子菜,吃完後,王傑讓同行的朋友帶著自己女兒先走,剩下的王傑心臟狂跳,他看準時機,奪門而逃。
一路上,邊跑邊哭。
這世上所有的辛酸,都不及一個父親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吃一頓飽飯,而選擇這樣丟人的方式。
二、一場遊戲一場夢
1986年,24歲的王傑帶著自己寫好的歌,找到滾石唱片。
「音樂教父」李宗盛聽了幾首小樣後,對他說:「歌壇已經有了一個齊秦,不需要第二個。」
被拒絕後的王傑走出滾石,卻被太合音樂的李壽全籤下,帶入公司。
初入公司,旁邊的人都有點看不起王傑,有人拿他打趣:估計一下,你的唱片能賣多少張?
王傑想了一下,很認真地回答:30萬吧。
「30萬!你是想紅想瘋了吧?」
從此很長一段時間內,「三十萬」都是王傑在公司裡的代號。
1987年,王傑的第一張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發行。
其中的同名主題曲《一場遊戲一場夢》,在錄製時被李宗盛吐槽「沒有顫音是不會紅的」,結果,它霸佔臺灣流行歌曲排行榜達半年之久,而這張專輯的最終銷量,高達1800萬張。
王傑紅了。
他以一種誰都沒有想到的方式在火爆臺灣樂壇,隨後,王傑開始拓展香港市場。
那個時期,正是校長譚詠麟和哥哥張國榮「雙雄爭霸」的年代,王傑的進入,打破了平衡。
後來,張國榮宣布退出樂壇,譚詠麟也表示不再參加任何頒獎儀式。
於是,在這樣一個時間段內,王傑成了樂壇的一座山峰。
從1989年到1992年,他以「3年13張專輯」的速度,打開了市場,那一時期,王傑唱片的銷量,每張都爆火,他舉辦演唱會,場場爆滿。
1992年,香港樂壇推出了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四大天王」迅速填補了「譚張」之後樂壇的空白。
彼時,抗衡四大天王,王傑一人足矣。
據說,當時四大天王發布專輯,都要與王傑的專輯錯開,以此來躲避他的「殺傷力」。
當時近乎達到巔峰的王傑,除了興奮,他也隱隱感到來自外界的惡意。畢竟——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王傑開始深陷各種負面新聞,有人說他賭博,有人說他酗酒,總之在娛樂報導之中,他成了一個讓人切齒的「爛人」。
在魯豫的訪談中,王傑說:「他們害怕我將一些黑暗的內幕講出來,所以在輿論上,將王傑塑造成一個瘋子,整天胡說八道,所有說話才會沒有人信。」魯豫問:「為什麼是你?」王傑想了一會說:「你不願意和人家同流合汙。」
——正是這樣的經歷,讓王傑在現在的採訪中還會顯露出恐懼,但也有人將這抹黑為「他有受迫害妄想症」。
當年身心俱疲的王傑選擇了離開,期間他經歷過一次婚姻的失敗。1999年,他又帶著新的專輯歸來。
2000年初,王傑推出全新粵語專輯《GIVING》,主打歌《失敗者》,林夕作詞,謝霆鋒作曲。
當時英皇準備趁熱打鐵,為王傑推出國語版《因為愛所以愛》時,但後來不知為何,這首歌的歸屬權落到了謝霆鋒手裡。
2007年,王傑和經紀公司合約到期,因為之前的不愉快,他選擇不再續約。
隨後,就發生了「飲料投毒」事件。
據王傑說,他喝下了一杯別人遞來的飲料後,突然感覺嗓子發熱脹痛,眼球暴突,在緊急送到醫院後,他的聲帶已經受損。
對於一位音樂人來說,聲帶受損無異於致命打擊。
後來,王傑在很多場合談起「被投毒」事件,他說自己知道是誰,但不想毀了那個年輕人。
這樣模稜兩可的說法,以及當時風頭正盛的謝霆鋒曾與他有過一些交集,所以在很多報導中,謝霆鋒就成了王傑口中的那個「年輕人」。
但事情沒有真正結論之前,任何的推測都有偏頗。
三、忘記你忘記我
王傑在《魯豫有約》中,臉上有了淡淡的笑意,或許,這是經歷過滄桑之後的無奈,也或許是寬容。
在《奇葩說》中,有人問,一個心裡都是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填滿啊?
馬東回答說:一個心裡都是苦的人,有一點甜就夠了。
2018年,王傑發布了自己最後一張專輯:《我知道我是一個已經過氣的歌手》。
在這張專輯中,歌詞直白,哀怨婉轉。
人是生走過58年,經歷過種種艱辛和委屈,最後,他走過來了。
如果,你曾從黑暗的深淵爬出,但還能對這煙火人間充滿溫情,那我,敬你是條漢子。
曾經復出後,王傑開了一場演唱會。
他一個人站在臺上,有些歉疚地說:「我沒能請到嘉賓來助場,對不起。」
臺下的粉絲齊聲回答:「我們是來看你的!不需要嘉賓!」
那一刻,他哭了。
他心裡裝了那麼多苦,卻只需要這一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