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誕妻子侮辱中國了嗎?「東亞病夫」牌匾掛在家裡

2021-01-21 寶寶有心得V

有網友挑出李誕老婆黑尾醬,在家裡掛了「東亞病夫」牌匾,這是網友在她直播時發現的。李誕在《吐槽大會》成名,是年輕一代脫口秀演員的主持人。他對黑尾醬汁的熱愛受到圈內外人士的羨慕,稱他們為郎才女貌的代表。

李誕的女朋友叫黑尾醬,據報導,她是日語愛好者,非常喜歡日本,她曾經說過她應該成為一個「東京人」,可見她有多愛日本,此外,她個人喜歡日本風格,她看起來很可愛,但心裡卻不知道。這塊牌匾是在李誕和他的女朋友的視頻中發現的,或許他們當時並不在意這些細節,但卻被網友抓到了。

認同日本文化是正確的,這是折衷的,多元文化的參與可以增加一個人的知識。然而認同日本文化並不意味著憎恨中國人,即使你是東京人。在某種意義上,四個字「東亞病夫」代表了中華民族中史的屈辱,一個中國人,當我們懸掛在國內已經被打破了近百年的品牌時,似乎我們對中國人極度蔑視。

成年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些事情確實要付出代價。如果從現在起李誕就是「黃了」,那是他自己的錯,畢竟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在享受公眾關注的同時,別忘了他的生活一直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李小龍證明了我們的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一腳踢打破了外國人帶來的牌匾,而李誕掛了牌匾,這也是一朵奇葩

才華橫溢的李誕和他的妻子黑尾不可能不知道這個牌匾是什麼意思,但年輕人喜歡追求新奇,這「東亞病夫」可能會自嘲。然而為了追求新奇,我們不能拿民族完整開玩笑,一些許多明星已經踏上了雷區。這對夫妻可能會被人氣弄得眼花繚亂,而這一基本常識也被忽略了。

黑尾醬叫什麼名字?是藝名嗎?乍一看,他們是哈裡人。哈薩克、哈薩克和韓國首都沒問題,像自己的偶像一樣,別人無權幹涉。這個日本名字和這塊牌匾會和很多東西聯繫在一起。這一次,這對李誕夫婦吸引了如此多的關注,他們將記住他們的一生,在流行了幾年之後,他們很可能被KO一個不小心的打擊擊中。

相關焦點

  • 李誕夫婦的黑色材料:在家掛「東亞病夫」牌匾
    這個名字李誕我們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是我們記不起來了,但我們都知道他參加過《吐槽大會》和《奇葩說》。雖然李誕的外表並不出眾,但他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妻子,被網友稱為「黑尾醬」。有網友在網上掛了爆料、黑尾醬汁的「東亞病夫」牌匾,並在微博上公開聲明自己是東京人。
  • 李誕夫婦黑料:家中掛「東亞病夫」牌匾,叫買不起衣服的人去死?
    李誕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都會覺得很熟悉,可是又想不起來,但是說道他曾參加過《吐槽大會》和《奇葩說》,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雖然李誕的長相併不出眾,但是卻有一個非常漂亮的老婆,被網友稱為「黑尾醬」。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爆料,黑尾醬家中掛著「東亞病夫」的牌匾,而且還曾在微博上公開表示自己本就是東京人,瞬間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隨後李誕回應這些都是別人仿造的,我們將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作為當事人的黑尾醬卻一直都沒有出來回應此事。
  • 該網紅出身於部隊,賺著國人的錢,卻在家中掛「東亞病夫」牌匾
    大家對李誕這個人熟悉嗎?他是內地脫口秀男演員、策劃人、作家、編劇,二狗不得不承認李誕確實是很有才華的一個人,而熟悉李誕的人都知道他的老婆黑尾醬,不熟悉李誕的人也沒關係,那麼就由二狗來介紹一下黑尾醬這個人吧。
  • 家中掛著「東亞病夫」牌匾,其妻子稱想做一個東京人!公然辱華?
    視頻中也隱藏著很多信息,在脫口秀演員李誕和其妻子黑尾醬的日常娛樂視頻中,網友發現其家中牆上掛有「東亞病夫」字樣的橫幅。「東亞病夫」這個詞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詞彙,對於中國人來說,它代表了一段中國的屈辱歷史。幾十年前的中國思想落後,是當時外國人用以來侮辱國人的貶稱,任何時候都不應拿出來作為調侃和娛樂的話料。
  • 家中掛四字招牌,妻子驚人言論被深扒
    似乎從1月6日開播開始,話題流量就一直沒有斷過,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從這檔節目裡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狀態,很真實。但是,李誕的出現卻引起了許多網友的不滿,就在去年的時候,還有許多網友要求封殺李誕,沒想到這才消停了幾個月,李誕再次翻紅,那麼,李誕是怎麼從「萬人迷」變成「萬人踩」的呢?
  • 當年李小龍一腳踢碎的「東亞病夫」又被小鮮肉們撿了回來,甚至還鑲...
    「東亞病夫」4個字對於中國人來說,稱得上是一個時代的悲傷。晚清國力羸弱,百姓身體素質普遍很差,所以遭到了外國人的鄙視,再加上亞洲人本身生理原因就比較矮小一些,所以很多西方國家將中國人稱為是東亞病夫。
  • 把「東亞病夫」鑲金邊的娛樂圈,這是一盛世還是一場災難?
    「鬱達夫《紀念魯迅大會上》我們中國是一個崇尚並盛產英雄的國度,自古至今湧現出數之不盡的英雄。近百年中,即使身體羸弱、木桿大刀,也敢對上槍枝大炮,誓死捍衛祖國的尊嚴,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史,才會成為世界最完整和燦爛的文明史。過去,對於英雄,全民都是緬懷崇敬的。我們所讀之書,所看的報,都是有關英雄。而然現在,尤其是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英雄不再是「英雄」。
  • 李小龍踢碎的「東亞病夫」招牌,小鮮肉們又撿回來,還鑲了金邊!
    上世紀因為清政府的腐敗導致鴉片開始在中國傳播,導致我國戰鬥力低下,受到外國人的侵略和侮辱也只能忍受下去,一度忍讓外國瓜分自己的土地,政府卻無能為力。 不過亂世出英雄,當時李小龍憑藉自己的武功打敗了不少的高手,創立了截拳道新的拳法,還通過一部部的電影宣揚中國功夫,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了打破外國人對我們民族的歧視
  • 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下的中國形象
    三十年前熱播的那部電視劇《大俠霍元甲》,讓不願以臣虜自認、擊碎「東亞病夫」稱號的霍元甲一舉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以此衍生出來的眾多或虛或實的故事,經過商業化的包裝與營銷,不但贏得口碑,也贏得了票房。近代以來的中國,由於深重的內憂外患,體育無可避免地與政治、國運之間緊密地糾纏在一起。奧林匹克一詞在二十世紀初曾被譯成「我能比呀」,這一佳譯背後浸染的悲情色彩足以讓人動容。
  • 「東亞病夫」這一刻板印象是如何成型的?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有關中國文化及身份的某些刻板印象——比如認為中國人是「東亞病夫」是如何能夠在美國及歐洲大行其道的?
  • 金一南:百年滄桑,從東亞病夫到民族復興
    早晚讀書講師金一南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夠給一個非常宏大的題目,做一個闡釋:百年滄桑,從東亞病夫到民族復興。近代中國歷經苦難,我們沒有勝過,我們一敗再敗。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南京條約的籤訂,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兩。第二次鴉片戰爭接著又失敗,對方都是很少的兵力。
  • 東亞病夫的帽子什麼時候甩掉的?中國人民站起來的立國之戰
    中國殘酷抗爭的十四年,犧牲了幾千萬軍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二戰結束了,中國終於贏得了勝利。但中國真的勝利了嗎?1945年,羅斯福、史達林、邱吉爾這三位國家元首分別代表二戰美蘇英三國的三巨頭就日本戰敗之後的遠東地區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進行了協商,最終搞出來一個《雅爾達協定》。
  • 此國用外號侮辱中國40年,中國幹了件狠事,對方立馬成縮頭烏龜
    就在這個時候此國給中國起了一個外號,一叫就是四十年來「侮辱」我國,對此,中國幹了件狠事,對方立馬成縮頭烏龜。對於支那這個稱呼,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聽說過。中國近代歷史是屈辱的,日軍在侵略中國的同時根本就不會直稱中國名字,而是將其稱之為東亞病夫,支那,這樣羞辱性的名字日本叫了幾十年。
  • 《後浪》:52歲何冰老師一席演講,承認這視頻很棒,真的很難嗎?
    瞧,這不也正是視頻中的年輕人嗎?可是,他在開頭為了展現自己的特立獨行,自己的不一樣,開門見山的說道:我覺得視頻中的年輕人不能代表我,更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國年輕人。你說,可笑不可笑?在一個人最應該勵志向前衝的時刻,在一個青年人最應該拼搏向上的時刻,難道我們不該是宣傳這種主流的文化精神嗎?拼搏、努力、奮鬥、向上……這有什麼不對的嗎?視頻很燃,很打動人心,但不該只是打動部分90、00後的心,也不該只是打動大多數70、80後的心。三、承認《後浪》很棒,有那麼難嗎?
  • 歷史上真的有「陳真」這個人嗎?他的歷史原型是誰?
    1972年《精武門》的面世,李小龍飾演的陳真獨自挑戰日本武館「虹口道場」,將「東亞病夫」牌匾交還,一直是年輕中國男性心目中的超級偶像。他為師報仇的故事更是感染了無數的觀眾,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回憶。但歷史上真有陳真其人嗎?對於歷史上是否真有陳真其人,一直爭論紛紛。
  • 鹿港天后宮中有很多牌匾,其中有三塊牌匾,一般人不知是什麼意思
    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們來說,鹿港天后宮更是必去的地方。建築精緻,香火鼎盛,門頭掛有許多牌匾,其中有三塊牌匾,一般人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鹿港天后宮是怎麼來的?與媽祖有關。「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人民的海神信仰。
  • 適合掛在家裡的名畫,名家山水畫旺財價值高
    中國人自古就有濃厚的山水情節,很多人喜歡在家裡掛一些山水畫,選擇幾幅書畫裝飾家中,偶爾欣賞,讓家人感到身心的愉快和放鬆,或許從中得到智慧感悟。家裡掛幾幅幅山水畫,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傳家至寶,還是精神上的傳家至寶。
  • 傳統牌匾文化展在廣州開幕 展出明萬曆年間牌匾
    1月1日至2月9日,廣州市越秀區博物館展出《雋永地棲居——傳統牌匾文化展》。 許青青 攝中新網廣州1月1日電 (記者 許青青)新年伊始,各大文博機構均推出不少文化大餐,廣州市越秀區博物館1月1日至2月29日展出《雋永地棲居——傳統牌匾文化展》,共展出27塊牌匾,上至明萬曆年間,下至民國,時間跨度超過400年,其中最早的「德重清評」匾,距今已413年。清雍正十三年【武魁(劉大受受)】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