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連長新上任不久,便趕上周指導員有急事休假。他一個人掌管連隊才發現,看似尋常的連務會,如果摸不清「套路」,還真開不明白。這不,有一次,安連長把連務會開成了片面的「連長會」。連務會究竟怎麼開才算好?請看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
連務會,想要開好真不易
■陳杰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吳科儒
5月初,某通信團機動通信二連指導員周學強休假一回來,就被連長安曉峰纏著「取經」:「你不在這段時間,我開了兩次連務會,都覺得差點火候。你可要好好給我上一課。」
安連長新上任不久,便趕上周指導員有急事休假。他一個人掌管連隊才發現,看似尋常的連務會,如果摸不清「套路」,還真開不明白。
第一次連務會時,安連長本想抓住機會好好表現一番,在連隊骨幹中樹起威信。他帶著精心準備的稿子,鄭重開講——
「上級專業抽考在即,各班排要抓好分層組訓,突出裝備操作……」「近期內務標準不高,下周將加強檢查……」安連長圍繞訓練、管理工作進行詳細部署,頗有幾分運籌帷幄的味道。
在確認骨幹清楚任務部署後,安連長準備結束連務會。可一旁的副指導員肖新春提醒說:「連長,連隊下周政治教育如何開展還沒明確呢!最近,個別同志對專業抽考不夠重視,思想上存在得過且過的苗頭。」
「呃,下周政治教育由副指導員負責就行了,至於有些同志訓練懈怠的現象,我們明天開會再研究……」面對意料之外的情況,安連長草草收了場。
會後,安連長立即對照條令反思:連務會研究的是連隊全面工作,軍事訓練、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和生活保障等方面一樣也不能落,不能指導員不在位就不抓教育,把連務會開成了片面的「連長會」。
吸取了這次教訓,安連長決心「扳回一局」。第二次連務會前,他詳細梳理了近期各項工作情況。會上,他認真記錄連值班員匯報的情況,接著讓各班排根據需要提出意見建議。大家踴躍發言,僅訓練方面的問題就有12條:「下周進行裝備操作訓練,可排裡電臺數量不夠」「有線專業的訓練場地不夠,與兄弟單位存在衝突」……
等大家一圈匯報下來,隔壁連隊傳來了點名哨音,安連長抬腕看表,已經20:40了,想著還要給排務會、班務會留出時間,他急忙說:「各班排回去有針對性地搞好協調,科學組訓。」
就這樣連務會結束了,安連長剛起身準備離開,卻被二班班長林建叫住:「連長,你剛剛講的我都明白,可是缺少電臺的矛盾,讓我去哪兒協調呀?」這一問,安連長有點囧:是啊,這矛盾需要連裡向上級協調,怎能直接甩給班長?這次連務會問題挖得不少,可沒拿出具體可行的辦法措施,還是白搭。
好在周指導員如期歸隊,他聽了安連長的介紹後真誠地說:「其實,兩次連務會的問題你都找準了。開好連務會,不僅講究『內容全』,還要講究『方法實』,拿出實在管用的辦法,把問題解決好最為重要。」
安連長虛心求教,第三次連務會主動當起學生。會前,他就看到周指導員找來其他幹部骨幹商量,有的問題還預先提示,督促大家做好思考和發言準備。
開會時,周指導員帶領大家逐一梳理重點事,排查重點人,分析薄弱環節和傾向性問題,想辦法出實招,一個個「金點子」應運而生。會後,安連長還跟著周指導員深入班排參加排務會、班務會,了解會議精神傳達貫徹情況,聽取官兵思想反映。
一個晚上下來,安連長時而陷入思考,時而認真記錄,記下一條條「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