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恐龍》:不吼不叫不說教,輕鬆養成好習慣!聰明的媽媽都在這麼做

2021-01-21 海豚父母

寫在前面


孩子不好好吃飯、入睡困難、亂發脾氣、在課堂上搗亂,社交困難……相信無論是哪一條擺出來,都挺讓媽媽們心生煩惱。處理不好的話,還可能引起一場「親子」大戰。


有沒有一種方法不需要吼叫,也不僵硬地說教,就能幫孩子養成日常生活的好習慣呢?


今天海豚君給大家推薦一套習慣養成繪本——《家有恐龍》,它曾入選《紐約時報》和《出版周刊》最暢銷書、《學校圖書館雜誌》選定的年度最佳圖書,在《書單》雜誌中入選「編輯推薦書」,被認為是「每個人都應知道的100種圖畫書之一」……當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套非常有效的兒童情緒管理和行為養成指導書。





套裝信息:《家有恐龍習慣養成圖畫書》(共11冊,10本故事書+1本貼紙書),開本:16開,平裝,磨圓角。價    格:原價180元  現價115元(其他家團購價都是124元哦)開售時間:4月30日(庫存告急,售完即止,一定要下手快哦)


這套《家有恐龍》系列每一本書都解決一個讓媽媽們頭疼的問題,在輕鬆幽默、妙趣橫生的故事中,每個孩子都能從恐龍的身上看到正確的示範,找到自己的影子,從而學會愛、學會交往、學會守規矩。除此之外,這套書的還有一下特色非常值得一提:

 

●100多隻恐龍演繹妙趣溫馨的故事

●樹立兒童行為規範的啟蒙典範

●以獨特的對話形式來幫助語言學習和閱讀積累

●暗藏觀察遊戲讓孩子在閱讀時感受尋找樂趣、發展觀察力

●畫風明亮,圖畫誇張而細緻,充分刺激孩子的感官及運動機能

●包括10本圖畫書+1本貼紙遊戲書,內含超過70張貼紙

●全球銷量超過1400萬冊、榮獲20餘項國際大獎

●作者約倫被譽為「美國的安徒生」和「20世紀的伊索」,曾兩次榮獲美國凱迪克獎和星雲獎。

 

100多隻身軀龐大、充滿力量的恐龍,生動地演繹出現實中孩子活潑好動、頑皮淘氣的特點。當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這些場景時,他們真的會這麼做嗎?


故事以問句開啟,通過一問一答的有趣互動,由恐龍帶領孩子完成一次次正確行為規範的引導。作品輕鬆幽默、妙趣橫生,每個孩子都能從恐龍的身上看到正確的示範,找到自己的影子,從而學會愛、責任和如何與別人相處。


這套書幾年前海豚君就入手了英文原版的,這也是吳敏蘭書單中重點推薦的一套原版繪本,只不過我覺得英文原版難度還是有點大,所以此前一直沒有推薦過這套書。


▲ 英文原版系列,《恐龍是怎樣說晚安的》(How Do Dinosaurs Say Good Night)


這不,國內出版社終於引進中文版了,作為恐龍主題的繪本中,這套書可以說是最棒的之一,無論是對話的形式,還是演繹的主題,還是引人入勝的情節等等,推薦給小寶貝們閱讀,相信會把孩子帶入一個新的境界。



說起這套《家有恐龍》,它的作者可說是繪本界象牙塔尖裡的頂級高手,這是人家的簡歷:


簡•約倫(Jane Yolen):美國詩人、文學教師和兒童文學評論家,被美國《新聞周刊》譽為「美國的安徒生」和「二十世紀的伊索」,迄今已出版250多部著作,作品曾榮獲凱迪克金獎、考爾德科特獎、世界童話獎、女王獎、克蘭獎、克里斯多福獎、星雲獎、金風箏獎、世界幻想文學獎、神話幻想文學獎等諸多獎項。




稍安勿躁,再聽我說一個溫馨的故事:


15年前的一天,美國Scholastic出版社的一位編輯打電話求助簡·約倫:「我兒子每天晚上都不肯上床睡覺。不過他很喜歡恐龍,可不可以給我的兒子寫點睡前故事看看?」


約倫雖然早已獲獎無數,但這位年輕的編輯媽媽的請求,還是立刻喚起了她的創作熱情。畢竟,她一手養大了三個孩子,儘管他們早已成年,但幼年時代的睡前」拉鋸戰」,每一個經歷過的爸爸媽媽都再熟悉不過。很快,一篇朗朗上口、以恐龍為主題的睡前故事便寫出來了。


這位編輯十分滿意,於是找到插圖作家馬克· 蒂格(Mark Teague),為這篇故事配圖。蒂格的手稿一出來,編輯媽媽又一陣喜出望外,因為這些巨人一樣的恐龍,表情和肢體語言都跟小孩100%神似,實在可愛極了。誇張明亮的畫風,再配上朗朗上口的文字,好像圖文合奏一樣,產生了一種特別有趣、幽默而且溫馨的效果。就連作家約倫本人也驚呼,這樣的配圖風格簡直給她的文字插上了翅膀,瞬間飛抵大小讀者的內心。


就這樣,童書史上的一本經典在機緣巧合中誕生啦。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恐龍是怎樣道晚安的》(How Do Dinosaurs Say Good Night)

這本圖畫書在2000年剛一問世,就獲得了家長、老師以及媒體的無數好評。它到底有多受歡迎呢?這麼說吧,作者約倫到目前為止,共創作了差不多300部作品,被美國《新聞周刊》讚譽為「美國的安徒生」和「二十世紀的伊索」。在此之前,她有兩部作品獲得過美國最具權威的兒童圖書獎——美國凱迪克大獎。對於一般的童書作家來說,這樣的成就也算是事業巔峰了。但是,《恐龍是怎樣道晚安的》這本圖畫書,仍舊超越了約倫的巔峰紀錄,成為她所有作品中獲得獎項和榮譽最多的一部作品,其中包括:


1、《紐約時報》和《出版周刊》最暢銷書

2、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


儘管這本恐龍睡前讀物大獲好評,但學樂的編輯顯然覺得不過癮。在她的鼓動下,兩位作者再次合作,聯手打造了一系列的 「家有恐龍」(How Do Dinosaurs)圖畫書,而幾乎每一本恐龍書都獲得了巨大成功。


一、我什麼要推薦這套書?


1、100多種恐龍,讓孩子一次認識個夠,讓孩子在閱讀時感受尋找樂趣

 

經常有媽媽在後臺詢問,海豚君給我家兒子推薦一套恐龍繪本吧,小傢伙對恐龍太好奇了……


我相信,每個孩子心裡都住著一隻恐龍,幾乎每個孩子對這個神秘的、有著巨大身體但已經絕跡的物種有著超乎尋常的「痴迷」,特別是小男孩,最喜歡做的遊戲之一可能就是恐龍角色扮演。




可能會有媽媽認為,只有那些男孩子才會喜歡這種動物吧。


其實,這就像很多媽媽給我留言,讓我推薦幾本男寶寶喜歡的書,在我看來,孩子就是孩子,尤其對這個階段的小朋友來說,其實在選擇閱讀讀物、興趣愛好等方面,差異雖然有,但並不是最關鍵的。


而最關鍵的,其實是我們需要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習慣、興趣、行為準則、價值觀等等,其實這些終極問題的答案並不會以為性別差異而有不同。

 

有心理學家認為,恐龍力大無比,是小朋友們對力量渴望的一種體現。


另外,恐龍已經絕跡了,我們對恐龍的認知僅僅依靠推測,這又極大地滿足了孩子們的想像力。

 

在這套書中,一共有100多種各種各樣不同的恐龍,翼龍、暴龍、三角龍、鐮刀龍……


也許有些媽媽會說,這樣龐然大物的故事是否適合在睡前閱讀。


但正如美國「父母選擇獎」評《恐龍怎樣說晚安》所言:「繪者蒂格奇蹟般地讓異龍、暴龍以及八隻小夥伴們變得如此和藹可親。作者約倫的配文充滿韻律,孩子會不自覺地對家長說『再讀一遍吧』」。


這種閱讀的渴望,不僅僅是對恐龍世界的熱情和興趣,更恰恰是小朋友希望自己變成的樣子——強大有力、無所不能、調皮搗蛋又單純可愛……

 

老實說,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難道不是都住著一隻恐龍嗎?

 

2、好習慣不是誇出來的,通過日常瑣碎事,引導孩子行為規範,既有趣又少說教

 

美國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對習慣的經典注釋:「種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由此可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習慣的力量是多麼強大。

 

「家有恐龍習慣養成圖畫書」就是能夠給孩子習慣養成力量的圖畫書。



 


在這套書中,恐龍就是家中的一個成員,恐龍就是我們的「淘氣包」、「小公主」,孩子會在閱讀中發現,哈哈,原來恐龍和我一樣,恐龍也不願意去上學,恐龍也會在不高興的時候把玩具丟得很遠很遠,恐龍也不願意和陌生人打招呼,恐龍有時候也不喜歡吃飯……


而這套恐龍繪本中,恐龍會生病,恐龍也會生氣,恐龍也要上學,恐龍也要交朋友……於是,孩子就和故事的主角走近了,孩子在故事中就找到自己了。

 

恐龍是故事中的主角,同時,它們也是孩子們的朋友,甚至就是孩子自己。


孩子通過繪本中恐龍的故事,認識友情、了解規則、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等等,在這一個個幽默有趣的小故事中,,在潤物細無聲中,潛移默化融會貫通,收穫習慣、收穫性格……

 

3、鮮有的問答形式,以獨特的對話來幫助語言學習和閱讀積累

 

這套繪本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鮮有的問答形式,特別適合你和孩子一起來閱讀,兩人在一問一答中翻頁。

 





▲ 《恐龍怎樣吃東西》


比如在《恐龍怎樣吃東西》中,恐龍是怎樣吃飯的?他會不會打飽嗝兒,會不會粗魯地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他會不會嫌麥片很難吃,還弄翻自己的碗?他會不會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東倒西歪,坐立不安?他會不會把麵條扔著玩,拋向天花板?他會不會嚼兩口就把西藍花吐掉……

 

畫面中那些恐龍真的就在這麼做。可是到底這些可愛的恐龍會不會這樣呢?


和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讓孩子猜一猜,他們會很認真地想一想,然後回答:會吧、可能吧……然後,等翻到下一頁,從那一頁開始的那些頁——不,不會……他會說「請」和「謝謝你」。

 

他會安安靜靜地坐好,非常有禮貌。他會面帶微笑,把給自己的食物全吃掉。他吃東西不會很大聲——因為那樣很沒禮貌。他從來不把食物掉在地上……


讀到這裡,孩子會看看你,笑了。這時你再告訴孩子,這就是他,這就是那個會好好吃飯的我們家的寶貝,小恐龍可能就是跟他學的呢!


你可以幫孩子再翻到那一頁和後續的頁面,讓孩子自己再看看那個會好好吃飯的自己,這不就為孩子播下了一顆良好的行動和行為的種子了嗎?這不就為收穫一種良好的習慣打下了一點點基礎了嗎?

 

4、畫風明亮,圖畫誇張而細緻,還有一本貼紙書內含超過70張貼紙

 

美國《學校圖書館雜誌》評《恐龍怎樣吃東西》這本書說,「蒂格的插圖包含著大量的細節和智慧,插圖尺寸夠大,適合在睡前與孩子閱讀分享。即使是低齡兒童也可以依靠插圖完全自己閱讀。」

 



美國《學校圖書館雜誌》評《恐龍怎樣說我愛你》,「在這本書中,小恐龍們的淘氣行為之後是一連串可愛乖巧的表現,讓它們的人類家長又想起為什麼這麼愛自己的孩子。大師級的插畫十分具有幽默感,目中無人的青島龍讓水流得滿屋都是,調皮的厚頭龍在媽媽開車時拼命踢凳子。大幅的彩色插圖配合有韻律感的文本,無論孩子閱讀多少次也不會覺得膩,實在是講故事時間的好選擇。精妙設計的插圖和文字吸引著剛剛學習閱讀的孩子們,他們試著挑戰自己,在文中找到相應的恐龍名稱。在經歷了書中一樣吵鬧喧囂的一天後,這本書會帶來笑聲、親吻和擁抱。」

     對了,還有一整本的貼紙,裡面有70多張各種恐龍貼紙,這些可愛的貼紙無疑是小朋友的福音,如果你不擔心孩子到處去貼(小拍喜歡貼在自己的衣服和枕頭上),就讓孩子盡情去玩吧,一撕一貼中也有無窮樂趣,作為孩子,這難道不就是最開心的嗎。             

 

5、全球銷量1400多萬冊,獲獎無數

 

這套繪本是美國學者出版社(Scholastic)經典童書,版權已售至中、法、意、英、韓、葡、以色列等七國,全球銷量超過1400萬冊。入選美國圖書館協會優秀圖書、《紐約時報》最暢銷童書,榮獲美國父母選擇獎、克里斯多福獎等20餘項國際大獎。




作者簡·約倫,美國詩人、文學教師和兒童文學評論家,被美國《新聞周刊》譽為「美國的安徒生」和「二十世紀的伊索」,迄今已出版300多部著作,曾兩次榮獲美國凱迪克獎和星雲獎,以及考爾德科特獎、世界童話獎、女王獎、克蘭獎、克里斯多福獎、金風箏獎等諸多獎項。

 

還是那句話,給孩子閱讀,就要選經典,選擇精品中的精品,這不僅僅是質量的保證,更是飽含著愛、情感和尊重。

二、分冊簡介 


《恐龍怎樣說晚安》

《恐龍生病為什麼好得快》

《恐龍怎樣吃東西》

《恐龍怎樣去上學》

《恐龍怎樣說我愛你》

《恐龍怎樣過燭光節》

《恐龍怎樣過聖誕節》

《恐龍怎樣不生氣》

《恐龍怎樣保護自己》

《恐龍怎樣交朋友》

《恐龍怎樣快樂過一天》


《恐龍怎樣說晚安》

 



世界上最有名的睡前故事之一,引導孩子如何美美的入睡。

 

當爸爸走進房間關燈時,恐龍會怎樣說晚安?他會不會亂甩尾巴,而且噘著嘴?他會不會到處亂扔泰迪熊?一邊叫著「我就是要再多聽一本書」?

 

《恐龍怎樣去上學》




 恐龍怎樣去上學?走路?還是和大家一起拼車?他會不會拖拖拉拉?會不會搭車遲到?會不會大呼小叫弄得一團糟?

 

告訴孩子要準時上學,如何與同時和平友愛的相處,如何在學校流過快樂的集體生活。

 

《恐龍怎樣吃東西》



 

恐龍怎麼吃東西的?他會不會打飽嗝兒?會不會粗魯地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呢?看看你就知道啦。

 

《恐龍怎樣保護自己》




 孩子們很喜歡探索世界,挑戰自己。但有時候,就算出發點是好的,好奇心也會讓他們面臨危險。


這本書的恐龍們幽默的舉動,不僅為孩子帶來歡樂——我們也希望如此——也能夠給家長和老師提供一個與孩子討論安全問題的機會。也許這本書能幫助你家的小恐龍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和安全地玩遊戲。

 

《恐龍生命為什麼好得快》

 



要是恐龍感冒了怎麼辦?他會不會一邊打噴嚏一邊哭鼻子,還哼哼唧唧?他會不會不肯吃藥,把藥瓶丟到門外去?

 

《恐龍怎樣交朋友》




要是恐龍和最要好的朋友吵架了該怎麼辦?他們的友誼也許會完蛋?他會不會把朋友的午餐飯盒直接扔進湖裡?來看看小恐龍是如何處理的吧。

 

《恐龍怎樣不生氣》




告訴孩子怎樣面對自己的情緒,生氣時如何做才能讓自己舒服。

 

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包括小朋友,還有爸爸媽媽。


就像書裡的恐龍,有的恐龍會數數數到十,有的恐龍會平靜一下情緒,有的恐龍會深呼吸。然後呢?等小恐龍們冷靜下來,他們會把自己的爛攤子收拾乾淨,說聲「對不起」,再來一個大大的擁抱——就像你一樣。

 

《恐龍怎樣說我愛你》




小恐龍起床後心情不好,坐在桌邊對早餐發牢騷……小恐龍偷偷從午休的床上溜走,也沒合上眼睛睡一會兒午覺……後來呢?小恐龍和爸爸媽媽有沒有和好?他們為什麼說「我愛你」……

 

《恐龍怎樣過聖誕節》



告訴孩子如何面對讓自己興奮的時刻,如何管理自己激動的情緒。

 

在世界各地,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度過聖誕節。相信沒有任何兩個家庭會用一模一樣的方式來度過這個節日。那恐龍又是如何過聖誕節呢?

 

《恐龍怎樣過燭光節》




小恐龍告訴你,伴隨著愛、快樂、記憶與感恩,如何與家人在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怎樣去體驗家的溫馨和親情。

 

《恐龍怎樣快樂過一天》



 

貼紙書,內含超過70枚貼紙。

 

恐龍的日子過得快樂還是多愁善感?恐龍的行為有時也會讓人有點討厭。恐龍會不會垂頭喪氣?會不會發脾氣?會不會一肚子牢騷?


不,不會……請你一邊貼一邊往下看,很快你就會發現,恐龍每天都過得非常棒!


套裝信息:家有恐龍習慣養成圖畫書(共11冊,10本故事書+1本貼紙書),開本:16開,平裝,磨圓角。開售時間:4月30日(庫存告急,售完即止,一定要下手快哦)郵費&寄送:全國包郵,5月2號統一發貨(五一小長假倉庫放假)


發票:若需要發票,請在下單時備註發票(發票明細為實際銷售產品),留下發票抬頭。


特別說明:如果有產品出現質量、快遞導致的破損及丟件問題,統一由代理商負責調換或者重寄,請直接聯繫客服處理。非質量問題七天內無理由退換貨,退換貨郵費需自行承擔。


購買中有任何問題可以聯繫微信:danny511


相關焦點

  • 面對熊孩子,怎麼「不吼不叫」?
    面對熊孩子,怎麼「不吼不叫」?答案可能會有點失望,那就是:不可能。我們沒必要,也不可能,用非理性期待去進行自我折磨。一旦我們否定了孩子的品性,並且經常脫口而出,那就相當於是給孩子做了長期催眠。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受到重創,他真的會覺得自己很差勁、很糟糕,心裡會想「既然爸爸媽媽都說我笨,那我肯定就是笨,爸爸媽媽都說我壞,那我肯定就是壞」。
  • 什麼樣的好習慣,最早養成越好?
    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手裡的炸雞奶茶,瞬間怎麼也不那麼香了呢??無論對抗食慾還是困欲,都是我們經常要面對且最不情願做的事。但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多喝水,堅持運動,少熬夜,通過健身和鍛鍊,改善形體姿勢和不良習慣。很多人都慢慢發現,許多不正確的坐姿,走路姿勢,甚至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大多從我們童年時期起就開始養成了。
  • 寫作業不磨蹭、做事不拖拉,黑科技幫你養成自律小學霸!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有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寫作業太磨蹭,媽媽催無數次都不管用,心態非常爆炸。有次在媽媽的怒吼中,孩子竟被嚇到下跪,哭喊著求媽媽放過自己。  的確,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是媽媽們最頭疼的事。  為了讓孩子寫作業快一點,媽媽們真是把心都操碎了。
  • 2020好媽媽,白天丟玩具,晚上不睡覺,這三招治熊孩子妥妥的
    每天下班回到家發現,玩具滿地丟,晚上十點鐘,孩子像貓一樣精神,你是不是覺得頭大得要命?這個場景在孩子3-6歲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往往會引起媽媽的大吼大叫,而且每次吼完每次犯,哪怕打屁股都不管用?今天就來說說,我怎麼用不吼不叫這三招,把熊孩子的這些問題治的妥妥貼貼。
  • 做父母"不吼不叫"的六種方法
    方法二,家長與孩子「做個交換」。當孩子的行為讓家長無法接納時,家長可嘗試用孩子能夠接納的行為來代替。比如孩子只想著玩遊戲、不願意寫作業,家長可以讓孩子用戶外活動的方式來代替玩遊戲。方法三,調整環境。如果你給一個正在哭鬧的孩子拿來橡皮泥、繪本等,孩子就會安靜下來開始玩耍,這叫做豐富環境。
  • 家有恐龍迷必看|BBC經典恐龍科普紀錄片全6集+原版英文繪本《家有恐龍》系列全3冊PDF+MP3音頻免費領
    美國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對習慣的經典注釋:種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由此可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習慣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
  • 【團購】最佳兒童系列成長繪本:《家有恐龍-How Do Dinosaurs系列》6冊
    大人們總是希望繪本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能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養成好習慣;而孩子們只喜歡有趣的、好看的、能把話說到他們心裡的書。一般來說,想要同時滿足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客戶需求簡直是不可能的。不過,「家有恐龍」做到了!既能把孩子們逗樂,又是入門級恐龍迷必讀,還能解決各種令家長們頭疼的問題,完美地把家長和小孩的訴求融合到一起,畫風還這麼可愛!哦對,還能學英語。請讓我擦擦口水,我下單去了......
  • 家有恐龍繪本全3冊 PDF+MP3
    《家有恐龍》全3冊--最佳情緒管理和習慣養成繪本 美國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對習慣的經典注釋
  • 家長試試這4招,輕鬆叫他起床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無論是對於大人還是小孩,早起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而孩子自律意識都比較薄弱,讓他自己主動起床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通常都是家長來督促孩子起床。媽媽每天費勁地把小寶叫醒之後就得哄著他起床,可是他這個耍賴皮的功夫可真是厲害,無論媽媽是暴躁地吼還是溫柔地哄,他都能以各種方式對抗。一來二去就耽誤工夫,結果不可避免地錯過幼兒園校車,再等媽媽緊趕慢趕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時就已經遲到了。為此老師私底下找過小寶媽媽幾次,希望她能夠督促孩子早點出門,避免遲到。於是小寶媽媽在媽媽群裡問大家,有沒有叫醒孩子的好辦法。
  • 愛美高•有聲繪本館——Mickey老師講故事《媽媽不是我的傭人》 好習慣 受益一生
    🌙每晚8點哄孩子入睡 | 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性格培養、行為糾正 | 用故事代替說教
  • 吼孩子不管用,5個方法幫他擺脫拖延症
    家裡有個有「拖延症」的寶寶是什麼體驗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 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 其實,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
  • 家有小孩子不適合養狗?實則恰恰相反,有這麼多好處你不知道
    誰家不想擁有一條勇敢聰明,乖巧可愛的小狗狗呢,在這個生活單一的社會,每天除了工作,在家中只有柴米油鹽,感覺生活很無趣,不妨養一隻小狗試試,或許能夠改變你對人生的看法。但也有很多人還保持著老傳統,認為狗狗們身上很髒,養狗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自己無暇照顧它們,所以始終邁不過去心裡的坎。
  •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被別人說教?
    今天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因為晚上有事可能回家比較晚,於是就讓孩子的姑姑去給孩子做晚飯,結果孩子的姑姑看到孩子的行為做法覺得不好,於是就開始說教孩子,於是孩子被說教的崩潰大哭,給我打電話,讓姑姑以後再也不要來了。
  • 愛說教的「勤快媽媽」,再累也難養出優秀娃,3種懶媽媽更受歡迎
    母性本身具有一種「犧牲精神」,她們願意為了自己的孩子卻做很多事情,造物主之所以設計母性的存在,是因為照顧孩子真的太辛苦了,如果沒有「犧牲」精神,是很難將孩子健康地撫養長大的。但現實卻是,母親的這種母性表達得越誇張,孩子越是難以接受,因此就會出現一種不和諧的現象,愛說教的「勤快媽媽」,往往很難養出優秀的娃,但那些看似「很懶」的媽媽,卻更受歡迎。
  • 這些事,只有聰明的泰迪犬才會做,很多人的狗都做不了!
    泰迪就是貴賓犬,它們是智商排在第二的狗狗,那麼真正聰明的泰迪犬究竟是怎麼樣的呢?下面的幾件事,只有聰明的泰迪犬才會做,只能說很多人的狗狗都做不了,你家的呢?1、你不開心就變得「懂事」大部分狗狗都懂得去判斷主人的情緒,這不可以說都是聰明的狗,真正聰明的狗狗,是懂得在什麼情況下做什麼樣的事。如果你家泰迪犬日常是比較調皮的,但是在感知到你不開心的就是就會變得格外安靜和懂事,會靜靜在你的身邊陪伴你,安慰你,有的甚至還會做一些動作哄主人開心,難道這不是聰明的表現嗎?
  • 「貓愛抓沙發,打一頓不就好?」:了解貓咪天性,養成磨爪好習慣
    前幾天有位家長跟我抱怨說,自家貓咪平時都特別乖,但就是有個壞習慣「喜歡抓沙發」。給它買貓抓板,它都不用,就是對沙發情有獨鍾,家裡的沙發都給抓的稀巴爛,怎麼阻止都阻止不了。相信很多鏟屎官都會有這種煩惱,沙發,窗簾、椅子、地毯、其它家具等,總有一處被貓咪撓的破爛不堪。
  • 狗吃屎的習慣一旦養成,往後,真的就是狗改不了吃屎了
    我們有一句老話,叫「狗改不了吃屎」,當然這句話現在一般用來形容人。但是既然說是狗改不了吃屎,而不是貓或者兔子啥的,那就證明狗狗自己肯定是有這種行為的。的確,就是現在,狗有時也會吃自己的粑粑。而人們看到了也會說一句「狗改不了吃屎」。可是狗真的改不了吃屎嗎?
  • 多和孩子說五句話,家長不吼不罵,輕鬆養出懂事孩子
    都說帶娃第一年最難熬,要一天24小時圍著孩子轉,給他餵奶、換尿布,弄得寶媽心力交瘁。可真等孩子長到兩歲之後你才會發現,照顧孩子可比教育孩子輕鬆多了。兩歲之後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各種調皮搗蛋,不管你說什麼他都當耳旁風。為什麼家長苦口婆心教育孩子,孩子卻總不愛聽呢?
  • 孩子愛磨蹭,光靠吼叫有用嗎?學會這3招,比你吼100句都有用
    最後還有可能就是孩子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因為平時的生活環境、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本身有拖延的習慣,都會導致孩子也養成一個慢吞吞的性子,做什麼事情都是喜歡磨蹭、不緊不慢的。一味的吼叫並不能解決孩子愛磨蹭的問題」棍棒下面出孝子「、」不吼不叫管教不了孩子「都是很多家長所信奉的教育孩子的一個」準則「,所以當孩子不聽話、犯錯了的時候,父母們最習慣採用的辦法就是給孩子一頓打罵、批評。
  • 孩子愛做小動作,不專心,家長除了吼還能做些什麼?(附方法)
    平日的學習中,你的孩子是否有: 做作業慢,邊做邊玩、 爸媽吼一句,認真一兩分鐘、 上課小動作多,心不在焉等行為? 相信很多家長會說,這不是活脫脫的我家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