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提請審議:未牽繩傷人罰一萬,虐待棄養犬只...

2020-11-23 大洋網

大洋網訊 快樂養犬是犬主的希望,文明養犬是社會的期望。今天上午(11月19日),《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提請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已實施10年的原《條例》難以適應社會發展變化,亟需修訂完善。養犬登記問題、流浪貓狗問題、遛狗不牽繩甚至傷人的問題等等,不論你有沒有自己的狗,都是躲不開的問題。

寵物犬飼養數量快速增長,不依法養犬違法成本低

廣州市司法局局長廖榮輝指出,原《條例》自 2009 年實施以來,為廣州市養犬管理提供了制度支撐,推動了養犬管理的規範化與制度化。但隨著廣州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市民養犬越發常見,寵物犬飼養數量快速增長,產生了很多管理問題:如養犬登記率不足,流浪犬源頭控制難,不依法和不文明養犬現象多發,犬只傷人事故多發,違法成本較低,社會自律與參與不足及行政執法部門合力不足等。

同時,養犬市民對多元化生活方式的需求,與非養犬市民對人身安全、乾淨整潔生活環境的利益訴求之間的衝突越發明顯,犬只與人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爭奪日趨緊張。原《條例》一些規定難以適應上述社會發展變化,亟需從制度設計層面進行完善。

此次修訂主要對養犬登記制度、犬只強制免疫措施、社會主體參與共同治理措施、違法養犬行為法律責任、政府部門職責分工及執法措施等方面的內容做了修改。

養犬登記:提高登記率,升級安裝電子身份標識

養犬登記信息是提高養犬管理效率的基礎,為提升養犬登記率, 修訂草案採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規定犬只免疫點及其人員實施犬只免疫前,應當先通過養犬管理和服務電子信息系統查驗養犬登記情況,並於實施免疫後即時上傳免疫信息;二是實行養犬人辦理養犬登記告知承諾管理;三是增加網上在線辦理、受理養犬登記,遠程寄遞《養犬登記證》、犬牌等措施。

為了提高登記率,在進行犬只診療、美容、培訓等活動的經營場所,應當在為犬只提供服務前,查驗養犬登記情況,不得為未登記的犬只提供服務。犬只需要緊急救治的,動物診療機構可以先行診療,再查驗養犬登記情況;發現未登記的,應當協助其進行登記。

在登記之後,原《條例》將犬只植入電子身份標識與養犬登記捆綁,但實踐中養犬人對犬只體內植入電子身份標識看法和心態複雜,例如擔心影響犬只健康等,不少犬主對此存在抗拒心理,增加了行政管理部門執法的難度,是導致養犬登記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修訂草案明確,養犬人辦理養犬登記後,應當在規定期限內攜帶犬只到公安機關指定的地點安裝犬只電子身份標識。這意味著,體內和體外安裝都是可行的方式。據了解,目前,養犬行政主管部門正試行通過創新技術手段,裝置在犬只體外的腳環、頸環等電子身份標識,物理上不可拆卸,代替犬只體內的電子身份標識,減少執法工作的對抗性,並實現養犬管理信息化。

犬只電子身份標識從植入改安裝,為利用科技成果更人性化地管理犬只預留空間,有利於意外走失的狗狗增加被找回的機率,也將有效減少人們主動遺棄犬只的情形,減少流浪狗。

同時,修訂草案對養犬不登記行為加大處罰力度,規定必須現場登記,並直接處罰;拒不登記的,沒收犬只。對未按照規定安裝犬只電子身份標識的,補充法律責任,即責令限期改正並直接處罰,逾期不改正的,沒收犬只和吊銷《養犬登記證》。

限制養犬:每戶限養一隻,保留養犬管理費

修訂草案增強了限制養犬措施,並加大違法養犬行為的法律責任。 在原《條例》以徵收養犬管理費為行政手段限制養犬的基礎上,規定市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管理費收取標準。

對於此前爭論較大的是否取消收費的問題,修訂草案明確,養犬管理費的徵收標準為每隻犬第一年五百元,第二年起每年三百元。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徵收標準。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工委副主任嶽練介紹,之所以保留收費,相對於未養犬的市民而言,養犬人及其犬只佔用了城市公共空間,帶來行政管理需求,不能任其無序發展,要平衡不同人群的權益,養犬人要承擔一定的經濟義務,收費將用於環衛工及其他服務費用。

根據修訂草案規定,嚴格管理區內個人養犬的,每戶仍限養一隻。嶽練說,現實中可能有一戶養多隻狗的情形,並登記掛名在別人的名下。嶽練提醒,如果發生犬只侵害他人的事件,掛名者也要承擔責任。

如果家裡的寵物狗生育小狗,數量超標怎麼辦?隨意丟棄不可行。修訂草案明確,養犬人應當妥善處置,無法自行處置的,應當將犬只送到犬只留驗場所,犬只留驗場所不得拒絕接收。這一制度設計目的也是限制遺棄行為,減少流浪狗。

虐待、遺棄犬只是養犬人對犬只嚴重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對社會不負責任,「要麼不養、要養就得好好養」。為此,修訂草案明確,遺棄犬只的,由公安機關將犬只送到犬只留驗場所,吊銷《養犬登記證》,收回犬牌,處每隻犬五千元罰款。虐待犬只的,可以由公安機關沒收犬只,吊銷《養犬登記證》,收回犬牌,處每隻犬五千元罰款。

不文明養犬:遛狗不牽繩傷人「犬財兩空」

遛狗不牽繩是當前養犬管理面臨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群眾意見和訴求的焦點。市人大組織的調查問卷顯示,經常見到遛狗不拴狗繩的受訪者佔74.38%。在犬只傷害他人情況下,養犬人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增設行政處罰責任。為了增加違法成本,倒逼養犬人重視管理,修訂草案明確,攜帶犬只進行戶外活動未用犬繩牽領,或者未遵守本條例其他規定,導致犬只傷害他人的,公安機關可以沒收犬只,並對養犬人處以一萬元罰款。養犬人放任犬只恐嚇他人或者驅使犬只傷害他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

遛狗不能任性,修訂草案在原條例基礎上還進一步明確,在嚴格管理區內攜帶犬只進行戶外活動時,應當用長度為兩米以內的犬繩牽領犬只或者將犬只裝入籠內,還要為犬只佩戴口嚼或者嘴套。目前,住宅小區內群眾反映乘坐電梯被犬只驚嚇比較常見,修訂草案增加一款,規定在搭乘電梯時避讓其他使用電梯的人員。

對於帶狗出行的公共運輸需求,修訂草案明確,出租汽車、公共運輸工具和室具有客運功能的車站、機場、碼頭、兒童公園等區域,除專門為犬只提供服務或者開設專門的犬只服務區域外,禁止攜帶犬只進入。嶽練介紹,市人大監察司法委認為,要給予網約車一定的自主權,允許網約車為攜帶犬只外出的市民提供特定服務。

若推免費免疫每年約為市民省1200萬

維護合法養犬人權益加強服務

強制免疫可以大大降低犬只傷人帶來後續惡果,在此次草案的修訂中,市人大監察司法委還建議實行全市範圍內狂犬病免費免疫政策。據測算,犬用狂犬病疫苗10元/犬、免疫注射費20元/犬,按全市40萬隻犬計算,每年約需1200萬元。建議將犬只狂犬病免疫費用全額納入市區財政預算,為已登記犬只提供免費免疫服務。

養犬登記積極性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於登記後缺乏相應的服務。監察司法委建議,增加對已登記犬只提供服務的規定,如在登記辦證前,加強對養犬人的培訓教育,使之掌握最基本的養犬知識和技能;為已登記犬只免費注射疫苗,以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社會機構為已登記犬只提供一些體檢、美容、寵物活動等優惠服務。

市人大監察司法委還建議,要倡導鼓勵養犬人購買養犬相關保險,保障市民在受到犬只侵害時獲得及時的經濟補償。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洋

相關焦點

  • 廣州養犬擬出新規!養犬未登記罰2000元,虐待棄養犬只擬罰5000元
    11月19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了《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下稱《修訂草案》)。  該條款免疫點及其人員應當通過養犬管理和服務的電子信息系統查驗犬只過往免疫情況,並在犬只免疫後即時錄入犬只免疫證明信息;發現養犬人未進行養犬登記的,可以先協助其進行登記。養犬人可以通過養犬管理和服務的電子信息系統查閱或者下載犬只免疫證明。  會上,廣州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鄭烈城在作關於《修訂草案》審查意見的報告時建議,在實行全市範圍內狂犬病免費免疫政策。
  • 遛狗要牽狗繩!佛山市養犬管理條例已施行
    《佛山市養犬管理條例》已於5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規定,市民在城市市區範圍內遛狗應當遵守七種行為規範,譬如佩戴犬牌和牽狗繩。養犬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七日內到犬只留檢場所認領。不能查明養犬人或者養犬人自通知送達之日起七日內未予認領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第三十三條犬只留檢場所對接收的棄養犬只和無主犬只,應當建立接收犬只檔案。犬只留檢場所接收的具備飼養條件的棄養犬只和無主犬只,可以由個人或者單位領養。
  • 《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獲表決通過 遛狗不牽繩最高罰200元
    據合肥日報報導 12月24日,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表決通過。條例結合國家有關養犬管理要求,在現行法規的基礎上,對犬只免疫與登記、養犬者行為規範等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確保實現良法善治。
  • 廣州養犬管理條例再徵意見 養犬不登記最高罰2000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攝(資料圖片)大洋網訊 養犬不登記最高罰款2000元、遛狗不牽繩最高罰款200元、嚴格管理區內每戶限養一隻、餐廳風景區兒童公園等場所禁止犬只進入——《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已經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一審,擬於2020年5月下旬進行二審。
  • 養犬新政已出臺,遺棄、虐待犬只將重罰,養寵物犬的千萬注意!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現在養寵物狗的風氣盛行,男女老少都愛養狗,但是狗作為一種有攻擊性的動物,經常有新聞能夠看到惡犬傷人的事件,針對這一問題多地出臺了養犬新政。11月1日起,被網友稱為「最嚴養狗令」的新版《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 遛狗須牽狗繩!《佛山市養犬管理條例》5月1日起施行
    >(五)應當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牽領或者攜帶犬只;(六)在人多擁擠場合和電梯內應當懷抱犬只或者收緊犬繩,貼身攜帶犬只;(七)即時清除犬只排洩的糞便。養犬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七日內到犬只留檢場所認領。不能查明養犬人或者養犬人自通知送達之日起七日內未予認領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第三十三條 犬只留檢場所對接收的棄養犬只和無主犬只,應當建立接收犬只檔案。犬只留檢場所接收的具備飼養條件的棄養犬只和無主犬只,可以由個人或者單位領養。
  • 揚州警方發布文明養犬提示:遛狗不牽繩 最高罰200元
    近些年,寵物犬傷人事故頻發,近日在廣東佛山,一名老人被寵物狗的牽引繩絆倒後騰空摔下,經搶救無效死亡,更是引起了廣泛的熱議。揚州市民對「加強犬類管理、倡導文明養犬」的呼聲越來越高。昨日,揚州市公安局特別發布了文明養犬警方提示,遛狗不牽繩,最高可罰款200元。
  • 「溫州養犬管理條例」明起實施:犬傷人,養犬人擔責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媒體見面會,介紹《溫州市楠溪江保護管理條例》《溫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兩部法規的立法工作成果及經驗,並對兩部法規的貫徹實施工作進行部署。《溫州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7月1日開始實施。
  • 犬只擾民最高將罰500元,惠州養犬管理條例徵求意見
    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將傷人犬只疫病情況錄入養犬管理電子檔案。  第二十二條【攜犬外出行為規範】 養犬人攜帶犬只外出應當遵守下列行為規範:  (一)攜帶已免疫證明或者為犬只佩戴相應犬牌;  (二)用長度兩米以下的犬繩牽領並佩戴口嚼或者嘴套等防護器具,或者裝入籠內;  (三)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牽領或者攜帶犬只;  (四)主動避讓行人,尤其是避讓老弱病殘孕等;  (五)在人多擁擠場合和電梯內
  • 杭州整治養犬:大犬不得出戶 遛犬不牽繩最高罰1千
    原標題:鏟屎官看過來:守規矩的狗狗更可愛本周四起杭州開展專項整治,市民發現無證養犬等可向城管舉報個人無證養犬罰3000-5000元,犬只暫扣收容……龔子皓/製圖11月3日晚,杭州西溪永樂城,一條沒有牽狗繩的寵物狗追逐著幼兒。為保護孩子,媽媽用腳驅狗遭狗主人金某毆打。媽媽就此在網上發帖,引發熱議。
  • 《寧波市養犬管理條例》6月1日起施行 遺棄、虐待犬只最高罰2000
    央廣網寧波4月15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寧波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從6月1日起正式施行。按照條例規定:個人在重點管理區內飼養犬只,每一戶籍且每一固定居住場所限養一隻;養犬人存在遺棄、虐待犬只行為的將最高罰款2000元。根據《條例》,寧波市將按照重點管理區和一般管理區實行分區域養犬管理。
  • 文明養犬,從牽繩做起
    11月29日,下羅派出所民警在轄區某小區進行日常巡邏時,發現一無繩牽領小狗在小區內四處遊蕩,且未發現狗主人,民警立即聯繫分局養犬輔助隊將其抓獲。,下羅所民警依據《南昌市養犬管理條例》對其處以罰款200元。
  • 市人大今審議《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草案)》
    市人大今審議《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草案)》 2010年11月10日   上海的養犬管理條例有望對「惡犬傷人」處罰從嚴,而對於滬上違反「一戶一狗」的「超養戶」,擬增加相應的法律責任條款予以遏制……今天上午召開的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聽取了
  • 遛狗不牽繩、不及時清理犬類糞便?多地出臺「最嚴」犬類管理條例
    遛狗不牽繩、不及時清理犬類糞便等不文明養狗行為以及犬只傷人致糾紛頻發多地出臺「最嚴」犬類管理條例不文明養狗行為致糾紛頻發近年來,隨著養犬家庭越來越多,犬類傷人、因養犬引發鄰裡糾紛的情況也越來越常見此後,當地醫院按照犬傷診療規範對小朋友進行了傷口衝洗、注射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等處理,並做了清創縫合,兩處傷口一共縫了16針。11月2日,重慶某麻將館飼養的馬犬突然發狂,咬傷一名3歲女童。因麻將店老闆未及時告知女童父母孩子被咬的消息,孩子父親一怒之下叫人砸了麻將店。除此之外,因遛狗不牽繩、不及時清理犬類糞便、狂吠等不文明養狗行為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
  • 淄博就養犬管理條例徵求意見:限養區內每戶限養一隻犬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1月21日訊(記者 王鎮)11月20日,淄博市司法局發布關於徵求《淄博市養犬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稱條例草案)立法意見建議的公告,將針對條例草案內容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12月20日。根據條例草案內容,淄博將劃定限養區,該區域內每戶限養一隻犬。
  • 西安男子出門遛狗不拴繩 被罰抄《限制養犬條例》寫保證書
    6月1日,西安市公安局限制養犬管理辦公室針對有狗證、但有不文明養犬的行為,制訂了整治辦法:凡出門遛狗不牽繩、狗大便後不清理,首次被查到,將現場責令狗主人抄寫《西安市限制養犬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規定,並寫保證書。
  • 《海口市養犬管理條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大部分市民支持重罰不文明養犬行為
    《條例》規定,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將養犬管理納入文明城市創建和社會治理的內容,建立由公安等部門參加的養犬管理協調工作機制,組織、指導、監督和保障養犬管理工作,協調解決養犬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條例》明確,飼養犬只必須取得犬類免疫證明,並以此作為重點管理區養犬登記和延續的必備條件;對外地犬只、境外犬只的免疫、檢疫、備案和登記管理等作出規定,避免出現管理空白;規定重點管理區內辦理養犬登記、延續、變更和註銷手續等相關內容,取消養犬管理費;本著便民利民原則,要求公安機關利用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為辦理養犬手續提供便利,並建立養犬管理電子檔案,為公眾提供相關管理和服務信息。
  • 廣州:累計登記犬只14萬隻 730名養犬人被依法查處
    市民在街頭遛狗 記者 邱偉榮攝 截至8月29日,各級公安機關對730名存在「遛犬不牽繩、不攜帶犬牌、養犬不登記及犬吠擾民」等不文明養犬行為的市民,依法予以罰款、責令限期改正等處理;依法沒收涉案犬78隻、救助流浪犬253隻,均送往廣州市犬只留驗所。
  • 廣州養犬管理條例實施一年多 遛狗不拴繩現象仍常見
    金羊網記者 宋昀瀟 實習生 白潔近日,全國各地發生多起惡犬傷人事件,多地多部門相繼開展不文明養犬集中整治行動,並出臺具體養犬條例,飼養犬種、遛犬要求、罰款金額等均有明確規定,堪稱「史上最嚴」。廣州、珠海此前已分別出臺了養犬管理條例,羊城晚報記者近期在兩市實地走訪調查,卻發現現實情況仍不樂觀。
  • 730名養犬人被罰!廣州養犬管理費或將取消
    截止8月29日,各級公安機關對730名存在「遛犬不牽繩、不攜帶犬牌、養犬不登記及犬吠擾民」等不文明養犬行為的市民,依法予以罰款、責令限期改正等處理;依法沒收涉案犬78隻、救助流浪犬253隻,均送廣州市犬只留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