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瑩
在近日的單位體檢中,劉女士又檢出輕度貧血。去年,劉女士也被檢出貧血,醫生診斷為臨床上最常見的缺鐵性貧血,遂開了琥珀硫酸鐵、維生素C兩種藥物治療,20天後驗血恢復正常,劉女士停藥。為何今年劉女士又得了貧血?反覆貧血是什麼原因?應該注意些什麼?持續貧血有何最壞結果?近日,記者採訪了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郭志強。
記者:從血檢報告中的哪幾項可以判斷得了貧血?
郭志強:貧血就是指外周血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量(HGB)、紅細胞數(RBC)及(或)血細胞比容(HCT)低於正常參考值,一般都以HGB低於正常參考值95%的下限作為診斷標準。
劉女士的HGB為105,正常參考值為115~150;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為24.8,正常參考值為27~34,這一指標提示缺鐵。一般而言,HGB在90以上即為缺鐵性輕度貧血。
記者:去年劉女士也檢出貧血,吃了一個月的藥物,20天後驗血恢復正常,今年卻又得了貧血,請分析原因。另外,為什么女性更易貧血?
郭志強:首先,劉女士愛喝茶、咖啡,而茶葉、咖啡影響鐵的吸收,缺鐵性貧血患者應少喝或不喝,如果特別想喝可以在口服鐵劑2小時後再喝。其次,劉女士貧血的病因尚未去除,如月經過多等,在沒有去除病因的情況下,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後仍會貧血。最後,貧血糾正後需要繼續治療3個月使「貯存鐵」(也就是「鐵的倉庫」)補足,而劉女士在貧血糾正後並未繼續服用鐵劑,
致使貧血復發。
女性較男性更易貧血,這是女性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的,而月經過多是主要原因,另外,盲目減肥、懷孕時供鐵不足等也是女性多發貧血的原因。
記者:除了藥物治療,補血的最佳方法是什麼?郭志強:食療就很不錯,但食療時要知道什麼樣的食物裡含鐵較多,怎樣吃才能達到補血效果。一般含鐵較多的食物有豬肝、海帶、黑木耳、魚、雞、牛肉、蛋、菠菜、芝麻、紅棗、豆類等。平時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及蔬菜,這樣更有助於鐵質的吸收和利用。另外,應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飲食應有規律有節制,嚴禁暴飲暴食。勞逸結合,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
記者:貧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郭志強: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簡單可以分成三個方面:第一,生成減少。造血細胞、骨髓造血微環境和造血原料的異常影響紅細胞生成,可形成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白血病等疾病。蛋白質、脂類、維生素、
微量元素等任何一種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礙都可能導致紅細胞生成減少。第二,破壞過多。溶血性貧血即是紅細胞破壞過多而發生的貧血。第三,失血過多。失血性貧血根據失血速度分急性和慢性,慢性失血性貧血往往合併缺鐵性貧血。
記者:反覆貧血有何危害?
郭志強:反覆貧血及貧血嚴重者可引起心血管方面的症狀,如體力活動後感到心悸、氣促等,慢性貧血患者心臟常常擴大。貧血嚴重時,神經系統症狀亦多見,尤其是老年患者,常見症狀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眼前出現黑點或「冒金星」,精神不振,手腳發麻、發冷或有針刺感等,甚至發生昏厥。另外還會出現消化、生殖和泌尿系統疾病。食欲不振是最常見症狀之一,亦可出現腹脹、噁心、便秘;女性患者常月經不規則,閉經最為常見,嚴重貧血患者多有性慾減退;嚴重貧血患者尿中可出現少量蛋白,發生急性血管內大量溶血時,尿色可呈紅茶或醬油樣顏色(血紅蛋白尿),如果同時有循環衰竭,可發生少尿、無尿和急性腎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