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行後官湖大橋看鷗鷺展翅
過府河大橋觀江堤風光
再到青山長江大橋賞天興洲晚霞美景
……
武漢四環線沿途跨越長江和漢水
經過大大小小20餘個湖泊
以及多個公園和溼地
一路是景
即將貫通的它
被譽為「武漢最美環線」
(請將手機橫屏)
串起眾多湖泊
在世界大城市環線中獨一無二
驅車馳騁在即將貫通的四環線上,從風光優美的湯遜湖到鷗鷺棲息的後官湖,從碧波蕩漾的後湖到波光粼粼的北湖,武漢四環線跨越多個湖泊,沿途風景旖旎。
作為湖北最寬高速公路,四環線沿線穿越區域水網密集、綠楔相間,串起眾多湖泊,在世界大城市環線中獨一無二。
西四環後官湖特大橋球形全景。
最美環線為生態讓路
繞行7大湖多建6公裡
東四環跨北湖。 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李巍 攝
南四環湯遜湖大橋。
道路如何與環境相容,為設計建設者帶來挑戰。
「我們在選線中重視對湖泊、河流、森林公園、生態綠楔的環境保護,不進入、不破壞核心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等,儘量減少對生態環境保護不利的影響。」
規劃設計方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院相關工程師介紹,四環線選線時非常謹慎,為生態讓路。
自2009年起,歷時6年多的踏勘與反覆的路線方案比較,經過了多次修改。
東段,繞行嚴西湖與北湖,以最大限度維持大東湖生態水網完整;
南段,為儘量減少對湯遜湖影響,線路向南繞道2公裡;青菱湖因受制沌口長江大橋橋位,無法繞道則選擇最短垂直穿湖方案,減少湖中橋墩;
西段,為避免直接從後官湖中央穿越,利用後官湖東側大、小半島的岸線布設橋梁,在後官湖上形成一條「S」形的曲線在湖面蜿蜒向前,同時少佔水面,避開對知音湖的影響;
北段,方案中特意繞道避開後湖、盤龍遺址。
比如,行駛在四環線西北部可以看到,環線向北繞開後湖,避開了盤龍城遺址。雖然線路繞遠1公裡,貼近繞城高速公路,但取得了更好的生態效益。
西四環與東風大道交匯立交橋。
據悉,為給湖泊讓道,四環線綜合裡程多繞6公裡,綜合投資多出十數億元。
當時為四環線專家評審組成員的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認為,為生態讓步是城市建設一大進步,既體現城市對湖泊的尊重,也是社會共識的凝聚。對武漢這樣有山有水的江湖城市來說,建設代價巨大,而生態價值無法換算。
最美環線上
兩座高顏值大橋為它加分
在四環線全線,最難、最有代表性的工程莫過於新建的兩座長江大橋,各有千秋,集顏值、科技感於一體,成為長江武漢段上的璀璨明珠。
沌口長江大橋:鑽石型主塔造型優美,多項新技術加持
遠望沌口長江大橋,如長虹臥波,藍白相間的雙索斜拉橋橫臥長江,兩座高233.7米的主塔高聳入雲,形似鑽石,稜角分明的主塔線條流暢。引橋根據城市景觀需要,設置為造型優美的花瓶墩,整個大橋氣勢宏偉,是一道亮麗景觀。自通車運營以來,目前日均車流量約一萬輛,形成武漢西南方向「環線+射線」快速路。
沌口長江大橋。
沌口長江大橋全長8.599公裡,為主跨760米的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橋寬46米,是目前國內設計載重量最大的重載橋梁之一,大橋建成用鋼量相當於6座艾菲爾鐵塔。
青山長江大橋:一跨過江創多項世界之最
沿東四環一路向北行駛,遠遠看去,一座巨型斜拉橋聳立於長江之上,藍白色彩交相輝映,氣勢磅礴。這是武漢市第十一座長江大橋——青山長江大橋。
青山長江大橋。
百層樓高的荼白色主塔上,伸出252根藍色的斜拉索,吊起整座大橋,雄偉壯觀。青山長江大橋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為大武漢增添一座新地標。
青山長江大橋項目公司總經理付曉鵬介紹,該橋的配色經過細緻考量,斜拉索的藍色,按照武漢跨長江橋梁「上遊暖色、下遊冷色」規則設計,代表藍天;主塔的荼白色,代表白雲;草綠色的防眩板,代表綠水青山,3種顏色搭配在一起,意味著「藍天白雲間的綠水青山」。
青山長江大橋。
最美環線為城市添「快車道」
市民出行將更便捷
這條即將到來的武漢「最美環線」
不僅是一條城市流動風景線
還一線串三「谷」
全線設置有18處互通立交
與多條國家高速公路相接軌
將武漢市分布在外圍的
鐵路樞紐、站場、機場
緊密地聯繫到了一起
市民出行
將更加省時省心省路程
01
高速路網連接全國
四環線位於武漢繞城高速公路與三環線之間,是武漢市「環形+放射」的道路骨架網絡一部分,與多條武漢市快速出口路、武漢市城市圈城際鐵路、武漢市軌道交通線、國道、省道等相銜接。
四環線全線多出口通過武英高速、武鄂高速、漢蔡高速、滬渝高速等公路貫通東西,通過青鄭高速、京港澳高速等暢通南北,連接全國。
02
18處互通立交組成城市脈絡
四環線串聯武漢六大新城組群,沿線與各幹線道路進行了交叉。市民可以看到,沿線設置了多處互通式立交,通往城市內外各個方向,未來市民出行也會因此更加方便快捷。
小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詳細梳理了四環線沿線互通立交,共有如下18處,看看有你家附近嗎?
03
省時省心省路程
市民胡德軍是一名貨車司機,他的車隊有十餘臺載重40噸以上的重型直卸車,主要業務是將嘉魚縣附近石料場的砂石料送到漢陽、東西湖、漢南等地。
「原來,我們通過京港澳高速或國道,轉到三環線過白沙洲長江大橋再去往漢陽和東西湖方向,去漢南則是選擇繞城高速。現在西四環和南四環通車後,可以直接從武深高速嘉魚北段上高速,通過四環線去目的地,有時我們還會從鳳凰山、梁子湖上四環線去漢陽、東西湖方向,也比走武漢繞城高速近不少。相比之下,現在走四環時間成本最低,經常可以一天跑兩個來回。」
04
一線串三「谷」
四環線途徑武漢三大國家級開發區:「網谷」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車谷」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光谷」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05
緊密聯繫外圍鐵路樞紐、站場、機場
四環線的建設對鞏固和提升武漢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打造成為中部地區現代物流基地具有十分突出的意義。
三環線與繞城高速之間有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及綜合運輸樞紐項目,包括橫店、鄭店、陽邏、舵落口等11座客貨運主樞紐,關山、常福、空港等地的6大物流園區,後湖、北湖等6大物流中心,以及沌口、陽邏、青山等武漢新港範圍內規劃重點建設的現代化港口。
在武漢主城區外圍、繞城高速與三環線之間建設的四環線,不僅能發揮路網整體功能,緩解繞城高速與三環線的交通壓力,而且將有效銜接新城組群的交通樞紐、物流園區、產業園區;同時四環線全線「畫圓」將為武漢市綜合運輸設施布局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將武漢市分布在外圍的鐵路樞紐、站場、機場緊密地聯繫到了一起。
四環線貫通在即
你期待嗎?
關於武漢道路環線
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
留言區一起來討論
文字 | 記者王謙
攝影 | 記者李子云 任勇
編輯 | 胡維佳 版式/製圖 | 金莎
統籌 | 夏瓊
出品 | 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地鐵傳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