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情侶在口腔醫院門口鬧起了彆扭——
男生:「說好了,是陪你來洗牙的,我不洗,你怎麼還提前交了錢,這下不想洗也得洗了!」
女生:「我這是為你好,你經常抽菸,刷牙也馬馬虎虎,洗洗牙沒壞處。」
男生:「什麼沒壞處!去年聽你的,洗了一次,過程煎熬不說,牙齒還酸了好幾天,而且感覺牙縫都被撐大了……」
男生的這些顧慮,你是否也曾有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洗牙那些事兒。
洗牙,洗的是什麼?
洗澡洗的是身體上的汙垢,洗牙洗的則是牙齒上的汙垢——牙結石。
對於口腔清潔這件事,即使我們使出十八般武藝,把牙刷、牙線、牙間隙刷、衝牙器都用上,也難免留有死角。尤其是在牙縫、牙齦溝、以及排列不整齊的牙齒部位,特別容易堆積牙菌斑和軟垢,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牙結石。
牙結石几乎人人都有,可呈黃色、棕色、甚至黑色,可以說是口腔裡的垃圾堆。
對牙結石放任不管,不僅影響個人形象,還會帶來刷牙出血、牙齦腫脹萎縮、牙根外露、口腔異味等一系列口腔問題。
對付牙結石,日常清潔方式顯得「心有而力不足」,最有效的方式當屬洗牙。
超聲波洗牙是目前的主流方式,即通過超聲波振動,將附著在牙齒上的牙結石震下來。
打個比方,相當於人為在口腔裡製造一場「小地震」,但這個地震的破壞力是具有選擇性的——只針對「壞蛋」牙結石,而不會損傷牙齒本身。
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覺得洗牙會傷牙呢?
洗過的人(如本文開頭的那位男生)是因為洗牙過程不舒服,洗之後還有一些「後遺症」,如牙齒酸軟、牙縫變寬等。
沒洗過的人則是受「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影響。前段時間,一位年長的同事洗牙後,在朋友圈分享的感受是:在滋滋呀呀的刺耳聲中,嘴裡的不明物不斷被剝下吐出,還混雜著血液,有種泥沙俱下的感覺,洗完總覺得嘴裡少了什麼……建議:膽小者勿嘗試、怕痛者勿嘗試、沒錢者勿嘗試。
究其原因,還是對洗牙的原理和方式不了解,而造成的「偏見」。
洗牙過程,確實沒那麼舒服
洗牙的過程過說來也簡單:潔牙師使用超聲潔牙機的潔牙尖,挨個全方位清洗每顆牙齒;護士在洗牙者嘴裡放一根管子,及時吸走水、汙垢和牙結石;洗牙者根據潔牙師示意,時不時吐出髒東西,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的牙齒那麼髒;最後一步是牙面拋光。
最讓不舒服的是用潔牙尖「銼」牙的時候,牙齒會明顯感覺到酸軟,甚至還有些痛,尤其是在楔狀缺損或牙根外露的部位,感受更明顯。
但不用擔心,只要是正規的洗牙操作,是不會傷害到牙齒本身的。而且牙齒最外層的牙釉質(也稱為琺瑯質),是人體最堅硬的物質,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脆弱。
最舒服的步驟是牙面拋光,就像給牙齒做按摩,目的是讓牙面光滑,減少牙菌斑的聚集。
整個過程約需半小時,具體時間還要個人的口腔狀況而異。
口腔衛生好、牙周健康的人,洗牙過程是很少出血的,不適感也較輕,用時也較短,「後遺症」也不明顯。
洗牙的費用,一般300元左右。
洗牙後,牙齒酸軟、牙縫變寬為何故?
洗牙後,洗牙者需要重新適應新環境,加上有些人本身就有牙齒敏感的症狀,因此,牙齒酸軟是正常現象,一般都會在數天內緩解。注意短期內不要進食過冷、過熱、過酸、過甜的食物即可。
至於牙縫變寬,罪魁禍首還是牙結石。洗之前,牙結石堆積在牙縫中,洗之後,牙結石被去除,腫脹的牙齦回歸原位,就會帶來「牙縫變寬」的視覺效果。
洗牙後,牙齒沒變白,這不是騙嗎?
還真不是!
還是拿洗澡做對比,洗澡主要是為了去除身體上的汙垢,並不能改變膚色,讓皮膚變白。
洗牙也是為了去除牙齒上的汙垢,重在防治口腔疾病,並不能讓牙齒變白。
有些人覺得洗牙後,牙齒變白了,是因為去除了一些色素,比如煙漬、茶漬、咖啡漬等,牙齒恢復了本來的顏色和光澤,自然顯得比以前白了。
另外,要告訴大家的是,牙齒的顏色是由內層的牙本質決定的,本身就是自然的淡黃色。
所以,如果追求牙齒亮白,就不要為難潔牙師了,還是選擇專業的牙齒美白手段吧!價格也比較貴,一般要上千元。
堅持洗牙的人,值得被點讚
洗牙是口腔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對牙齒有益無害。牙科醫生建議,普通人最好每年洗一次牙,吸菸的人、牙周炎患者最好半年洗一次牙。
如果你準備去洗牙,那麼說明你的口腔保健意識又進了一步,值得點讚!
洗牙前,需注意這些情況:
1.女性洗牙要避開月經期,因為這個時候洗牙,可能會引起出血過多。
2.懷孕期間,尤其是前三個月、後三個月,最好不要洗牙,以免增加流產風險。
3.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感染,洗牙前要將病情告知醫生,根據情況服用消炎藥。
4.患有出血疾病的人,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症,應預先遵醫囑服用促凝血藥物。
5.傳染病發作期,應暫緩洗牙,以免影響病情控制。
6.一定要選擇正規、專業的潔牙機構,因為不規範的消毒措施、不當的操作手段可能損傷牙齒和牙周組織,或者帶來感染風險。
年底了,別光忙著給家裡大掃除,也給牙齒來場大掃除吧!少吃一頓火鍋,就可以給牙齒做一次保健,還可以及時發現一些口腔問題,早處理、少花錢、少受罪。
2019年,關愛自己,從洗牙開始!
小知識:牙齦出血,別一味使用止血牙膏
偶爾牙齦出血不用過於緊張,但如果長期牙齦出血,就有可能是牙齦炎,與牙菌斑、牙結石的刺激有關,應該到醫院治療。
用牙膏止血,雖然短期內有效,但別高興得太早,這其實是治標不治本,反而掩蓋了病情。
如果延誤了治療,牙齦炎會進一步發展為牙周炎,嚴重的會造成牙齒鬆動、脫落。到時候,治療成本豈不是更高!
作者:忍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