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洗澡後沒做什麼事情竟致面癱呢?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了解面癱這種疾病,其實,導致面癱的原因有很多種,那麼,你知道面癱的症狀有哪些嗎?面癱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6歲美女洗澡後得了一種病
26歲的李女士新婚不久,正值享受幸福快樂的蜜月期,卻遇到了令她極其苦惱的事情:晚上洗了個澡,一覺醒來臉竟然不會動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幾天前,李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來到門診。近30度的高溫,她卻戴著帽子、口罩,捂得嚴嚴實實的。等她摘下口罩後才發現:原本精緻的五官如今卻不能直視。右側眉毛抬不起來,眼睛也閉不全,鼓腮的時候嘴角漏氣,一說話嘴就歪到左邊了。
檢查發現,李女士左右臉對外界刺激的感覺有差異。「她這麼年輕,怎麼就中風了呢?」丈夫著急的直叨叨,「這才剛結婚,可一定要給她治好呀……」
「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前些天晚上洗了個澡,頭髮沒擦乾就睡覺了,結果早晨起來就這樣了。半邊臉感覺木木的,都不會動了。大夫,是不是溼著頭髮睡覺的原因啊?」
「有可能,但也不一定,除了這個,你最近還有哪兒不舒服嗎?」李女士想了想,有些疑惑,「嗯……上個星期耳朵後面一直疼,以為就是上火了,吃了點消炎藥,也沒太當回事……」
事實上,李女士並不是「中風」,而是「面癱」了。不少人一遇到「口眼歪斜」,很自然地就認為是中風了,其實不然,在中醫學範疇,中風是指「腦梗死」、「腦出血」等腦血管疾病。
當然,中風後也會引起面癱,我們叫做中樞性面癱。而李女士所得的面癱是周圍性面癱,又稱面神經炎,顧名思義,就是局部面神經的病變。告訴大家一個簡單辦法來區別這兩者,看患者抬眉閉眼有無障礙,一般中樞性面癱的癱瘓部位不會影響到額頭和眼睛,而周圍性面癱患者的半個臉會全部癱瘓。
引起面神經炎的原因有很多,如病毒感染、免疫反應等等。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正氣虧虛、外感風寒後,面部經絡氣血阻滯、經脈失養,從而導致肌肉麻痺,可伴有耳後疼痛、味覺減退、鼻塞流淚、咀嚼困難等。
「大夫,那我妻子這個病該怎麼治啊?能治好嗎?」「中醫針灸配合中藥在治療面癱方面優勢較明顯。當然,面癱第一周屬於進展期,面部會水腫,咱們先消炎消腫,然後針灸治療,一般都會收到不錯的效果。」聽到這裡,李女士和丈夫才稍稍放鬆了一些。
提醒大家:天氣越來越熱,朋友們夏季切不可過度貪涼。開車、睡覺時開窗戶或吹空調,頭髮未擦乾就入睡或外出,都很容易導致面癱。此外,如果發現不明原因的一側耳後疼痛,也應該引起重視。面癱看似嚴重,但早期的有效治療對於完全恢復意義重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切莫留下終生遺憾啊!
面癱怎麼辦?三種方法幫你擺脫面癱
一般情況下,面癱的常規治療原則是促進局部炎症、水腫及早消退,並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如果是病毒感染,可採用抗病毒、營養神經、糖皮質激素、B族維生素等藥物的方法。
如果你很抗拒藥物治療,也可嘗試針灸療法,比如針灸專家總結出的「面癱十二針」。所謂的「面癱十二針」即穴位取「二百」(陽白、四白)、二竹(攢竹、絲竹空)、二風(鳳池、翳風)、地倉、頰車,均用患側,合谷、足三裡,均用雙側,總共十二針,用來治療面癱效果尚可。
另外,面癱患者平時可以做些簡單的面部按摩,能有效幫助恢復。按摩方式也很有講究,不僅動作力度要均衡,而且方向要從患側開始向健側移動,不要來回搓動。對於已康復的患者也可以堅持用雙手或者幹毛巾乾洗臉,從額部正中線沿著前額到眼角,再順著顴骨到嘴角;或者從面頰到嘴角,沿鼻唇溝向上,再沿眼下眶直到耳根,兩側相對,各自呈正反S形。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女人洗澡後沒做什麼事情竟致面癱了嗎?在生活中,很少有人了解過面癱這種疾病,其實,它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以上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的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