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養兒方知母難為,別說正兒八經的教育孩子了,就拿洗澡這麼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來說,就存在有的孩子無論如何都不肯配合的情況,有很多孩子就像小貓一樣怕水,本來十幾分鐘就可以搞定的事情,硬生生花了半個多小時。本生照顧小孩子就勞心勞力了,洗個澡還這麼麻煩,著實讓諸位媽媽覺得頗為苦惱。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媽媽,小孩子平時都是很乖的,如果爸爸媽媽有事沒有時間去陪伴他,那他就一個人拿著玩具乖乖玩,一點都不像別的小孩子一樣鬧騰,我剛去他們家玩的時候也確確實實誇獎了一番,可是接著這位寶媽就向我大吐苦水:「眼見不一定為實啊,你覺得他很乖那是因為你沒有見過他洗澡時反抗的那個勁,就好像我們要把他怎麼樣了似的,現在給他洗澡就像要解決一個天大的任務一樣。」
我不知道是否有很多寶媽也和我這位朋友一樣對於孩子不愛洗澡這件事束手無策,是否也和她一樣感到不可思議——居然會有人這麼討厭或者害怕洗澡?其實就我看來,我覺得一定是事出有因的,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就討厭一個東西,討厭或者喜歡一定有它的理由。巴爾扎克曾說:「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我們要解決這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問題,首先要問為什麼?
孩子為什麼討厭洗澡?
第一,不愉快的經歷
我們有一句古話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認為孩子討厭洗澡也類似這句話說的那樣,因為某一次洗澡帶來了不愉快的經歷,所以從此以後就討厭上了洗澡。
這個很容易理解,很多寶媽寶爸都是新手父母,有了寶寶之後身邊沒有一個有經驗的老人幫襯著,那真的是會手忙腳亂,也許一個不小心就讓水嗆到了孩子的鼻子裡或者嘴裡,又或者把洗頭膏弄到孩子眼睛裡去了。等等這些不愉快的回憶和經歷都有可能會讓孩子因此討厭洗澡。
第二,和他喜歡做的事產生衝突
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比如說晚上某一個時間段電視裡都會定時地播放一些動畫片,同時孩子也很喜歡看,所以每個時間點都會守在電視前面,而恰巧每到這個時間點父母們才有空給孩子洗澡的話,那麼肯定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再比如說孩子每到飯後的時間點就會去玩自己喜歡玩的玩具,而父母又頻頻打斷他讓他去洗澡那麼也同樣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第三,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的人他們的生活習慣也是不一樣的,一則是天生的,二則是每個人成長的家庭環境不一樣,受到的教導也不一樣,所以行為習慣上就會存在差異。有的家庭很講究個人衛生,要求孩子一天一洗,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勤於洗澡的好習慣;而有的家庭則是認為天天洗澡對皮膚沒有好處,或者乾脆就不怎麼講究衛生,那麼孩子就會覺得洗澡可有可無了,想起來的時候洗一次,沒想起來的時候你突然叫他洗他反而會因為覺得事多、麻煩而不願意去洗。
如何讓孩子不討厭洗澡?
第一,下達指令要求
如果我們只是像一個複讀機一樣一遍又一遍的要求孩子去洗澡,那麼孩子聽多了就會煩躁,或者就隨便進去衝洗一下水就算完成洗澡這個任務了,這顯然不是父母們想要的。其實我們可以嘗試給孩子下達指令要求來讓孩子完美的完成這項任務。比如說要求哪裡哪裡都要洗乾淨,洗頭要用哪一個,洗澡要用哪一個等等都要明確,一則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二則可以讓孩子所做的結果更接近於我們的要求,這樣一來可以大幅減少因洗澡而產生的衝突。
第二,把洗澡變成好玩的趣事
《絕對小孩》裡面曾經提到過一句很經典的話:
「小孩通常只做兩件事,讓自己發笑,以及讓父母發瘋」。
我覺得這句話用來形容孩子真的是再貼切不過了,但是同時也可以作為一個靈感來幫助我們解決孩子「洗澡難」的問題——就是說我們為什麼不把孩子的注意力往「讓自己發笑」這件事上引呢?比如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洗澡的玩具,讓孩子不覺得洗澡無聊;或者說我們可以自行設計一個遊戲來和孩子進行洗澡比賽,看誰洗的又快又乾淨等等,這樣他們就不會做出讓父母發瘋的事情了。
第三,用動畫或繪本教育孩子
市面上一定有很多教育孩子的動畫片和繪本,我們可以去尋找有教育意義的繪本或者動畫片來讓孩子知道勤洗澡的好處和意義,或者通過動畫人物的洗澡經歷引發孩子對洗澡的興致等等。家長們可以去圖書館或者書店尋找一下類似的繪本。
第四,讓孩子「主動」做決定
父母們平常也要觀察一下孩子的時間規劃,然後結合自己的時間規劃來安排孩子的洗澡時間,不要打斷他們做喜歡做的事,而是既讓他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又能夠順利的完成洗澡這個任務,要讓孩子覺得是他們自己在做決定,沒有任何人去逼他們,這樣他們才不會出現叛逆的心理。
第五,養成習慣、習以為常
人對於一些突發狀況總是比較討厭的,因為那打亂了他們平靜的生活或者行事的節奏。如果孩子沒有養成洗澡的習慣,那麼就勢必很難讓他們每一次都執行父母們提出的要求,與其如此不如從小就培養孩子洗澡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洗澡就和吃飯睡覺一樣正常,等到養成了這個習慣就根本談不上喜歡或者討厭了,那對於他們來說就像一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一樣,哪天不做了反而會不習慣,這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洗澡時該注意哪些事情?
第一,環境
首先洗澡的環境是一定要注意的,孩子還小所以他們不會很好的照顧自己,但是父母不可馬虎大意,既要防止浴室太冷凍到孩子,又要防止浴室太悶讓孩子不舒服,還要防止浴室的地面太滑導致孩子摔倒;這些事項父母們都需要注意到並且要提醒孩子,比如不能走太快,不能在悶熱的浴室裡面呆太久等等,只有這樣,在孩子一個人洗澡的時候我們才會放心。
第二,體驗
對於一些還小的孩子,父母們肯定是不敢讓他們單獨洗的,這個時候就要輪到父母們注意自己的行為了。要認真也要仔細,既要洗乾淨,也要注重孩子洗澡的體驗,比如自己覺得合適的水溫孩子是否也覺得合適?比如有沒有保護好孩子的眼睛、嘴巴、耳朵等部位。給孩子好的體驗,孩子才會願意來洗澡。
第三,工具
孩子和成人不一樣,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尤其是嬰幼兒,我建議父母們不要買一些成人用的給孩子洗,專門買一些孩子洗的洗護用品。還有孩子的肌膚比較嫩,我們買的毛巾或者搓澡巾也要多多注意材質,不要傷到孩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孩子洗澡時候玩的玩具,這些玩具是否是安全的也要多多注意。
父母們不要覺得孩子視洗澡如「洪水猛獸」是一件不可思議以及令人頭疼的事情,他們討厭洗澡一定事出有因,要根據現象多觀察、多思考,只要找到了原因那麼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就像鮑波爾說的:「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觀察。」最後,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點,你還有什麼小妙招要分享給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