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災難性降雨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極端天氣持續

2021-01-08 中國僑網
乾旱、災難性降雨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極端天氣持續

  中新網7月21日電 據外媒報導,世界氣象組織20日發表報告稱,在度過有史以來氣溫第二高的六月之後,七月北半球依舊在極端炎熱、乾旱和災難性降雨等具有高度影響天氣的控制之下。

  氣象組織表示,由於滯留鋒面和颱風「派比安」所帶來的大量水汽,日本在六七月份遭遇了幾十年來最為嚴重的洪水和山體滑坡,多地的日降雨量最高紀錄均被打破,西部和北海道地區的降水尤為集中。

當地時間7月9日,日本岡山縣倉敷市民眾走在被水淹沒的街道。

  根據日本政府統計,災害性天氣共導致200多人喪生,近1萬間房屋被毀。緊隨洪水和山體滑坡而來的則是一輪嚴酷的熱浪,7月15日,日本全國的927個氣象站中,有200個記錄下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氣象組織表示,熱浪在7月3日到10日期間席捲北非地區,摩洛哥在7月3日經歷了43.4攝氏度的創紀錄高溫。7月5日,阿爾及利亞沙漠地區的一個氣象站錄得51.3攝氏度的最高氣溫,可能創下該國歷史紀錄。

  美國西海岸也受到炎熱天氣影響。7月8日,加州的一個氣象站記錄到52攝氏度的極端高溫。洛杉磯地區則創下一連串新的高溫紀錄,平均夜間氣溫達26.1攝氏度 ,郊區最高氣溫48.9攝氏度。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炎熱天氣已造成多人死亡,尤其是體弱多病者和老人。

英國度假勝地布萊頓海灘,遊客在享受日光浴。

  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的異常高溫從六月一直延續到了七月。7月9日至16日期間,該地區連續五天經歷了超過30度的高溫,導致森林火災風險加劇,電力供應受到影響。位於西伯利亞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氣溫比往年平均高出7攝氏度,山火已經影響了超過8萬公頃的森林。

  而在歐洲部分地區,持續的異常反氣旋現象導致降雨稀少,氣溫升高,對穀物和乾草的生產帶來影響。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遭遇持續高溫,北極圈氣溫達到30攝氏度,挪威和芬蘭分別報告了33.5和33.4攝氏度的創紀錄高溫,瑞典則在七月中旬發生了大約50起森林火災。英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為乾燥的夏天,6月1日到7月16日之間的降雨量僅有47毫米。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剛剛過去的六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氣溫第二高的六月,而今年也是有史以來最為炎熱的「拉尼娜年」。「拉尼娜」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降溫現象,該現象會擾亂正常氣候規律,為部分地區帶來劇烈暴風雨,在其他地區則引發乾旱,出現「拉尼娜」現象的年份即為「拉尼娜年」。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雖然目前通過研究確認人類活動與極端天氣之間的直接聯繫仍然較為困難,但持續酷熱和大規模降雨等極端天氣的產生是氣候變化的結果,與全球溫室氣體積聚的長期趨勢相符。

【責任編輯:吳侃】

相關焦點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現象增加
    中國經濟網紐約11月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根據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11月8日在日內瓦總部發布的題為《全球氣候2011-2015》報告,通過對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的全球氣候以及極端天氣事件中的人類足跡進行分析後發現,創紀錄的溫度伴隨著海平面上升、北極海冰範圍縮小、大陸冰川和北半球積雪減少;所有這些氣候變化指標都確認了溫室氣體所造成的長期變暖趨勢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再破紀錄
    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該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
  •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加劇
    新華社聯合國3月28日電(記者尚緒謙)世界氣象組織28日發布的《2018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過去一年全球變暖仍在加速,為全球帶來諸多經濟社會方面的挑戰。  當天,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一起,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布了這份報告。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極端天氣加劇疫情...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  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
  • 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 6月以來,南方地區降雨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點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流域洪水等狀況◆ 氣候模式的預估結果表明,如果不控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到21世紀末,陸地區域高溫熱浪事件的發生概率將是現在的5~10倍,極端強降水事件的發生頻率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區也將有所增加◆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強調 應對氣候變暖面臨更大挑戰
    人民日報駐比利時記者 張朋輝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的最新氣候預測報告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度」可能在5年內出現。世界氣象組織警告稱,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溫控目標面臨巨大挑戰。
  • 全國天氣丨中東部大部雨雪稀少 華南氣象乾旱持續
    根據中國天氣網消息,預計今天(12月4日)西南地區仍被陰雨籠罩,難見陽光。中東部大部降水稀少,華南大部未來幾天依然缺乏有效降水,氣象乾旱還將持續或發展,廣西、廣東、福建還要警惕森林火災的發生。氣溫方面,今天南方多地氣溫繼續「下探」,上海、杭州、貴陽等省會級城市迎今年下半年來最冷清晨。
  • 拉尼娜現象使美國西南部地區持續乾旱,惡劣天氣恐將持續到明年
    美國西南部地區持續乾旱在各類自然災害中,氣象災害是最為常見的,主要的氣象災害包括洪澇、暴雨、乾旱、寒潮、沙塵暴、高溫、冰雹、颱風、龍捲風等類型,其中洪澇和乾旱是最為常見的氣象災害。就我國這樣一個國土面積十分巨大的國家來說,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洪澇和乾旱災害,同樣道理,地處北美洲國土面積和我國幾乎相當的美國,也是一個洪澇和乾旱頻發的國家。2020年春季以來,美國西部地區發生了持續的旱災,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美國如此嚴重的旱災?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 俄專家對罕見高溫乾旱天氣成因意見不一
    新華網莫斯科8月17日電 (記者劉愷)近兩個月,俄羅斯罕見高溫炎熱天氣引發旱災和森林大火,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於這種極端天氣現象的成因以及未來趨勢,俄專家眾說紛紜。從6月至今,俄羅斯歐洲地區持續高溫,氣溫比往年平均值高出4攝氏度至7攝氏度。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極端天氣加劇疫情影響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 澳洲迎來最乾旱的夏季,長達7個月,隨時40度以上!
    而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sation,)的研究人員認為,厄爾尼諾現象通常在冬季出現,但是今年預計會推遲到夏天才來臨,而未來幾個月內在未來幾個月內,澳洲將出現持續的高溫天氣氣溫將高於全年平均日間氣溫。
  • 厄爾尼諾現象回歸,全球變暖或讓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
    由於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全球氣候模式將會遭到破壞,導致某些地區出現暴雨、乾旱、洪澇等極端天氣。動植物疾病的爆發、森林病蟲害以及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也會層出不窮。對於我國來說,厄爾尼諾使我國沿海登陸的颱風減少,北方易出現高溫乾旱,南方易出現暴雨洪澇。例如,我國在1931年、1954年、1998年出現的嚴重洪水,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影響造成的。
  • 嚴重乾旱影響六大洲
    從北半球到南半球,無論正在入夏還是即將入冬,一段時間來,乾旱的陰影籠罩在許多土地之上。甚至世界上某些地方還遭遇了數百年一遇的旱災。  北美洲  美國  過去幾個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經歷了持續乾旱。
  • 澳洲乾旱的那些事
    農業乾旱造成的問題是,如果土壤含水量不足的情況持續到作物生長期,或持續時間過長就沒有供牲畜所需的飼料了。3水文乾旱這種類型的乾旱發生時,徑流會減少到威脅水資源的程度。在澳大利亞,我們說起水文乾旱時通常指水壩水位變低或乾涸。
  • 全球氣候變暖,為何寒潮頻頻來襲?權威解析來了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為何寒潮頻頻來襲?具體來看,近日的寒潮受「一北一南」兩大因素雙向夾擊影響。首先是北極海冰因素。北極是冷空氣的「老家」,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由於全球氣候變暖,2020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第二低值,極地渦旋減弱,難以「固定」冷空氣。
  • 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現,弱國承受最重災難
    除開小部分的人為縱火因素,更多討論指向了潛在的背後元兇:全球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被譽為「野生動物庇護所」的澳大利亞袋鼠島,在炎熱乾燥多風的天氣中火勢兇猛| 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據氣象局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正在經歷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同時,上個月的熱浪打破最高氣溫記錄,這一切讓原本平常的山火愈演愈烈。而極端天氣和氣候變化之間,關係千絲萬縷。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圖片來源:新華社)報告顯示,極端高溫、野火和洪水等高影響事件以及創紀錄的大西洋颶風季影響數百萬人,加劇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健康、安全以及經濟穩定的威脅。儘管各國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採取了封鎖措施,但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仍在持續上升。鑑於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存留時間較長,地球在未來幾代人的時間裡將進一步變暖。
  • 澳大利亞持續乾旱(組圖)
    據澳大利亞氣象部門預測,乾旱還將持續。新華社發(潘翔越 攝)這是8月11日在澳大利亞喬治湖地區拍攝的乾涸的湖床。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剛過去的7月是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氣溫第二高的7月。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維多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等地部分地區已連續15個月降雨量低於歷史平均水平。據澳大利亞氣象部門預測,乾旱還將持續。
  • 雲南持續高溫,雨季推遲,80%監測點初現乾旱,而立夏當日全國多地卻爆冷...
    ,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持續偏高幹旱程度較常年偏重高溫低溼大風天氣導致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持續偏高,部分地方已超過一個月持續處於4級以上高危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麗江東南部和楚雄北部一度達到5級(極高)。此期間高溫少雨, 日照時間長,空氣相對溼度小,蒸發量明顯加大,土壤失水率大,乾旱和森林火險情況加劇,紫外線強。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高溫天氣預計將持續致12日,無明顯強降水、降溫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