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是指那些不按套路出牌,貪玩不幹正經事的孩子們!但在我們的明朝,有著接近300年的歷史裡,能有多少熊孩子?可能誰都沒有個準確的數據。要說在明朝誰排第一位?那肯定是皇帝。哪明十六帝裡面,誰符合熊孩子的標準?不用問,這個稱號,肯定是明武宗朱厚照最適合!
熊孩子這一稱呼來源於北方,泛指那些惹人討厭的孩子。也有暱稱的意思,表示對調皮孩子的愛稱。
按照現在人的習慣來分析的話,明武帝朱厚照應該是帝二代,出身家庭環境好。肯定會有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環境。按說,應該會被培養成,一個合格的三好學生。這一點其實也沒有錯!因為在他父皇朱佑樘在世的時候,他聰明好學,一教就會,可以說是一個標準的三好學生!
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諱厚照,孝宗長子也。母孝康敬皇后。弘治五年,立為皇太子。性聰穎,好騎射。
說起他的父親明孝宗朱佑樘,這是一位讓所有女孩子,都點讚的皇帝,在古代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時代,他居然只有一個張皇后。真的讓人敬佩!所以他一共只有兩個兒子,但小兒子夭折了。所以明武宗朱厚照是獨生皇子!這樣看來,明武宗朱厚照,是歷史上所有皇子裡面,集所有寵愛一身,最多的一位皇子了吧!
但朱佑樘36歲就駕崩了,這樣就導致朱厚照15歲就開始登基做皇帝!朱佑樘死的時候,給明武宗朱厚照,留下了三位顧命大臣。就是劉健、李東陽、謝遷。
五月庚寅,大漸,召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受顧命。辛卯,崩於乾清宮,年三十有六。六月庚申,上尊諡,廟號孝宗,葬泰陵。
15歲的年紀,還完全是一個孩子。而在一個孩子成長環境中,他所結交的朋友,和接觸的人。對他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而很不幸,15歲的朱厚照交的朋友,卻是明朝有名的八個太監。人稱八虎,而八虎裡面最有名的就是劉瑾,世人戲稱,朱厚照是坐在皇位上的皇帝,而劉瑾是站在旁邊的皇帝!
朱厚照這個熊孩子,從此就開始完美的學會了,培養出了,他貪玩的性格!這八個人,天天和朱厚照在一起。教這個15歲的孩子,玩鷹犬、歌舞、角低、美女孌童,誘導朱厚照成天沉迷在美色和孌童中。
東宮隨侍太監中以劉瑾為首的八個太監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稱為「八黨」,後又號作「八虎」。他們橫行無忌,利用皇帝的寵愛,肆行排擊反對他們的大臣,朝中內閣只有李東陽與焦芳二人。為討武宗歡樂,每天都進獻鷹犬、歌舞、角牴等戲,當時的東宮被人們戲稱為「百戲場」。年幼的武宗不能抵禦這些東西的誘惑,於是沉溺其中。後來讓人修建豹房,整日沉溺於女色,而且武宗在豹房的寵嬖中有為數不少的孌童,學業和政事當然也就荒廢了。
那只是一個開始,是遠遠不夠,在劉瑾的引導下,朱厚照又在皇宮裡面,模仿外面市集的模樣,在後宮裡原本的複製了一套,有酒肆、茶樓、青樓、肉鋪,讓宮女裝做粉頭,他自己美挨家挨戶的去喝茶聽曲淫樂,或者跟裝作肉鋪老闆的太監們討價還價。可以說這都是熊孩子朱厚照好玩的本性,不能就此說他是個壞人,但引導這個熊孩子做這種事的人,肯定不是好人!他最多只是個熊一點孩子而已!
作為一個合格的熊孩子,他們還有一個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不聽好勸,不服大人的管教。劉建、謝遷、李東陽,作為名明孝宗留給朱厚照的三位顧命大臣。看到朱厚照,在劉瑾八虎的慫恿引導下,只顧玩樂不顧政事。發動了集體彈劾八虎的進諫,剛上位的朱厚照雖然有些害怕,但看到劉瑾哭得很可憐就沒同意!
這裡有趣的事情就發生了,就像英國的首相一樣,如果他的政治策略不被採取的話,他們都會佯裝辭職為要挾!在我們幾百年前的明朝也一樣的民主,本來按著大明潛規則,這大臣辭職,皇帝要挽留一下,然後裝作很聽話的樣子,這種事大家叫心照不宣的就算過去了,結果朱厚照不按套路出牌。熊孩子的本性表露無遺,你劉健、謝遷要辭職是吧?我立馬就答應了!結果這兩位顧命大臣,就這樣輕輕鬆鬆的被熊孩子,給排除朝堂!
正德元年,冬十月丁巳,戶部尚書韓文帥廷臣請誅亂政內臣馬永成等八人,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主之。戊午,韓文等再請,不聽。以劉瑾掌司禮監,丘聚、谷大用提督東、西廠,張永督十二團營兼神機營,魏彬督三千營,各據要地。劉健、李東陽、謝遷乞去,健、遷是日致仕。己未,東陽復乞去,不允。
八虎完勝文人集團後,就更加變本加厲的誘導,朱厚照這個熊孩子,帶著他在貪玩這方面,走的更遠更強大,於是,非常有名的豹房,因此而誕生。
「八虎」在戰勝了群臣之後,氣焰更加囂張,擅權跋扈。劉瑾又建立了豹房,裡面藏有許多樂戶、美女供武宗日夜作樂,武宗更加肆無忌憚,劉瑾也靠著武宗的寵幸權傾朝野,
熊孩子朱厚照建豹房的時候也不過是16歲,到後來這種方式他已經沒有新鮮感了,已經滿足不了他了,然後他就四處尋花問柳。遇見鍾意的女孩子就搶回宮裡,他不但強佔女孩子,遇到漂亮的男孩子也不放過!可以說熊孩子在玩的這方面是花樣百出,口味有點重!
如果說有的熊孩子喜歡好鬥的話,熊孩子朱厚照這點也不差,除了在美色、生活、寵物這上面貪玩,他還喜歡領軍作戰,這本來是件好事。但是作為皇帝來說,卻是件太過危險的事!他卻不顧大臣反對經常偷偷跑出去,還自稱是大將軍朱壽,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調兵遣將馳騁沙場的機會。
正德十二年,聽說蒙古小王子伯顏扣關,本來就喜歡找各種理由,出紫金城玩耍的朱厚照,聽到這個消息,更為興奮,因為不光可以出去玩,還可以領軍作戰。朱厚照親自指揮大軍,採用添油戰術,真的在應州擊敗了蒙古小王子伯顏。還聲稱自己親手斬殺一人!不過這樣看來,熊孩子還是很有優點的!
十二年,如陽和,自稱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庚子,輸帑銀一百萬兩於宣府。冬十月癸卯,駐蹕順聖川。甲辰,小王子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
但是更為好玩的事情是,當年他自稱總兵大將軍朱壽,在取得應州大捷之後,還煞有其事地給自己封賞,一本正經的加封自己為鎮國公,不能不說這完全是熊孩子好玩的心理!
十三年,丙午,復如宣府。八月乙酉,如大同。九月庚子,次偏頭關。癸丑,敕曰:「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硃壽親統六師,肅清邊境,特加封鎮國公,歲支祿米五千石。吏部如敕奉行。
但是在他人生中,最能體現,他這永遠長不大、熊孩子本性的事情。就是寧王造反的事了吧!寧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但是他很不幸,遇到大明朝第一牛人王陽明,王陽明本來是去視察的,手上沒兵沒將也沒錢。靠著打心裡戰,成功的拖延了,朱宸濠攻打南京的時間,然後招兵買馬,一波神一樣的操作,把朱宸濠給撲滅了!
但熊孩子朱厚照看到這裡,萬般的不開心啊!因為他聽說寧王朱宸濠造反時,頓時就心花怒放了!對於他來說不僅可以帶兵剿滅寧王,可以南下去玩,他還約了,他寵愛了劉娘娘,在潞河相見!
誰知道他還沒出發,王陽明就把寧王給抓了!這難不倒熊孩子,熊孩子靈機一動,壓著戰報不發,依舊率大軍南下!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聖人的王陽明,智商勿庸置疑,想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節,然後就上書朱厚照,說所有的一切功勞都屬於大將軍朱壽!
但最後朱厚照還是不開心,因為自己沒有真正的打過一仗!就充分發揮自己的孩子心性,想了一出妙招,在鄱陽湖把寧王放了,然後自己再率大軍抓捕他,這樣就兩全其美了!(估計寧王也算是,造反派裡最受傷的人吧)。
十四年,六月丙子,寧王宸濠反,巡撫江西右副都御史孫燧、南昌兵備副使許逵死之。戊寅,陷南康。己卯,陷九江。秋七月甲辰,帝自將討宸濠,安邊伯硃泰為威武副將軍。帥師為先鋒。丙午,宸濠犯安慶,都指揮楊銳、知府張文錦御卻之。辛亥,提督南贛汀漳軍務副都御史王守仁帥兵復南昌。丁巳,守仁敗宸濠於樵舍,擒之。八月癸未,車駕發京師。丁亥,次涿州,王守仁捷奏至,秘不發。冬十一月乙巳,漁於清江浦。
熊孩子很貪玩,在回答的路上,也是不放過任何機會。在途經清江浦時,他看此地風景優美,就親自划船捕魚,但他是北方人不識水性,也不是很會划船。所以在收網時看魚很多,一時用力過猛,導致船體不穩左右晃動,把自己弄得掉入水中。救起來之後就生病得了肺炎,最終不治身亡。說句的不好聽的話,他可能算得上是,一個把自己玩死了的熊孩子!
朱厚照死時年僅三十一歲,雖然他的年紀,按照古人來說,是到了而立之年的標準!但縱觀他的一生,估計他的心理都是一個熊孩子的心理!熊孩子雖然說荒唐,但大事不糊塗,處事果斷剛毅,多次賑災免賦。名下賢臣能人也不少,側面反映他也是有很多優點的,最多只能說這個熊孩子太貪玩了!但作為一個平凡人來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作為一個皇帝來講,這就是個缺點。最後,總而概之,他做的皇帝還是基本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