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兩岸怎麼辦?唐湘龍:回不去了!

2021-01-08 你不知道的臺灣

大陸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只見臺灣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見獵心喜,操縱「仇中」情緒,趁機「以疫謀獨」,而那些所謂的名嘴,更是不分藍綠,滿口謊話,嘴臉醜惡,毫無底線。

2月16日播出的臺灣知名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多位嘉賓不僅惡意解讀疫情下大陸的各項舉措,甚至造謠稱武漢方艙醫院只有一個廁所。國民黨籍新北市議員葉元之造謠稱,方艙醫院裡面1000個人,只有一個廁所,大家一個人上廁所兩分鐘,24小時都有人在排隊,光排隊上廁所就來不及。當說到「24小時排隊,每人只能上2分鐘廁所」時,葉元之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笑容。

新晉的民進黨籍立委高嘉瑜更是把矛頭對準了近日大火的「方艙醫院廣場舞」。 高嘉瑜無端指責稱病患們在院內跳廣場舞是「面子工程」,無利於養病恢復。

隨即,臺灣媒體人尹乃菁附和,稱跳廣場舞是精神勝利法,來振作精神,心理治療的。

武漢方艙醫院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初顯成效,廣受好評,但這卻堵不上島內部分媒體胡言惑眾的嘴,而且他們在討論大陸疫情時不是哄堂大笑,就是滿懷惡意的一口一個「武漢肺炎」。連世界衛生組織都表示,「武漢肺炎」充滿地域歧視,但這些所謂的名嘴和政客卻叫得歡。而自稱「精英藍」代表的主持人趙少康雖然提醒嘉賓不要叫「武漢肺炎」,目的卻是因為怕這麼叫節目在網絡上被屏蔽,這樣他就沒錢掙了!

都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這句話,大陸人不會再講了,就連一部分有良知的臺灣人,怕也說不出口了。

臺灣媒體人唐湘龍認為,臺灣的防疫措施強硬,禁止陸客來臺,還禁止防疫資源出口境外,不僅沒有對大陸的疫情雪中送炭,還落井下石!兩岸人民的感情已經造成了裂痕,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傷相對容易彌補,但是「人心的斷裂」恐怕將是這次疫情所傷的最重的!唐湘龍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種話,讓他難以啟齒。臺灣媒體人陳鳳馨也表示,「未來臺灣將會在世界左右碰壁!」

隨著疫情影響到臺灣,導致島內觀光業遭遇23年來最強寒冬。有業者表示,以前有大陸遊客時,忙到吃飯時間都沒有,陸客不來後生意每況愈下,現在疫情期間更慘,到晚上10點才「開市」做成第一單生意,生意幾乎可以說是23年來最慘。

除了旅遊業,島內的農民也遇到了困境。今年84歲的高雄「鳳梨伯」林益18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疫情爆發後,臺灣鳳梨產地收購價瞬間暴跌,如果對比去年同期每臺斤17、18元新臺幣左右,目前只剩4至6元,大嘆今年又得血本無歸。

對此,島內有識之士表示,即使疫情過後,島內的各項紓困,都有賴保持良好的兩岸關係。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聶建中表示:兩岸同文同種,臺灣的經濟貿易在垂直和水平整合等方面,要和大陸脫離關係是不可能的。然而,從這段時間來看,大陸爆發疫情後,只見臺灣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的 「仇中心態」和名嘴們的滿口謊話,這只會使得兩岸關係持續惡化,讓臺灣未來處境更為艱難。

不過話說回來,臺灣的政客和名嘴還是這麼蠢,大陸人民是不是可以放心了?

相關焦點

  • 唐湘龍:2021年兩岸隨時會開打
    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分析,儘管大陸官方仍不放棄和平統一,但「武統」聲浪越來越大。他很擔心2021年將成為兩岸武統和反武統對決元年,到時民進黨政府要如何因應?解放軍99A式主力戰車組成的隊伍正在進行閱兵儀式唐湘龍在臺灣政論節目上表示,雖然大陸官方還沒放棄和平統一,想用「九二共識」框架來訴求兩岸交流,但他從實務方面觀察,發覺大陸釋放的軍事鬥爭訊息越來越多,而且針對性越來越明顯,動作也越來越大。除此之外,唐湘龍也注意到,大陸解放軍機上周末時候,已頗為接近恆春,這可能是要對先前美軍偵察機靠近福建外海的一個反擊。
  • 臺灣疫情不容樂觀,唐湘龍:現狀和三月初的美國很像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臺灣在疫情發生之後,防範措施做得還算合格,不過近日臺灣島內的疫情日趨嚴峻,而且新增的病例均為境外移入,不過民進黨當局還想藉助疫情搞政治操作,稱疫情還不算嚴重。臺灣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唐湘龍;和三月初的美國很像在中國爆發疫情之後,民進黨當局立刻發公告不許口罩出口,而現在美國國內疫情形勢十分嚴峻,臺灣對美國依舊是大開門戶,對美國疫情毫不在意,將島內民眾的生命安全置之不顧。
  • 臺當局「拼了」,唐湘龍:算什麼東西
    而針對此事,臺灣地區的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則在一檔政論節目中表示:民進黨當局鎮壓「縣市首長」,讓人搞到摸不著頭腦。他呼籲綠營,不要通過打壓藍營地方「首長」的方法來緩解2022年選情壓力。除此之外,唐湘龍還稱:應該讓綠營地方「首長」們也出來表態。
  • 疫情過後,大陸會對臺灣有什麼動作?
    「疫情」後,兩岸關係回不去了讓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分子沒想到的是大陸「抗疫」之快,成效之顯著,令世人欽佩。據中國衛健委通報,3月18日,除去境外輸入病例外,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和生產建設兵團新增病例為0,特別是湖北和武漢地區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現有疑似病例三項指標均為0。
  • 唐湘龍:大陸如果不談「九二共識」,對臺灣來講絕對是一個災難!
    臺灣問題處理方式出現微調根據央視新聞5月25日的報導,臺灣地區資深媒體人唐湘龍針對大陸的政府工作報告作出分析,在他看來今年的報告涉及臺灣問題的部分比較簡短,甚至該部分還被放到了報告的最後。這種做法似乎傳達出大陸對於臺灣問題並不像以前那樣十分緊迫,反而選擇採用一種低調處理的方法來應對。
  • 唐湘龍:深綠是臺灣政治動能最核心力量
    鳳凰衛視11月25日《鳳凰全球連線》,以下文字實錄為臺灣評論員唐湘龍在節目中發表的觀點: 陳淑婉:要請教湘龍,長期在態度,追新聞同時也做時事評論,大家在關心扁案在這次五都選舉當中的效應,唐湘龍:目前看不出來,看不出來的原因是因為民進黨是在野的,深綠的力量,當民進黨在野的時候,深綠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在檯面上有怎麼樣的表現,因為它朝著執政的過程當中去邁進的時候,它只有一個選擇,民進黨把自己包裝成中性的,所以它會把綠色的旗幟收起來,它會把統獨的口號也收起來,它會把扁案邊緣化,讓這些即使是挺扁的人也找不到地方發洩。
  • 唐湘龍:什麼東西
    對此,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在政論節目上表示,民進黨政府鎮壓縣市首長,根本是莫名其妙,他也呼籲綠營不要用打壓藍營地方首長的方式來緩解2022年選情壓力,應該讓綠營地方首長們也出來表態。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唐湘龍28日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表示,萊豬問題在地方上面,藍軍縣市長很積極,但卻備受打壓,臺中市長盧秀燕還要受到AIT公開批駁,對於民進黨鎮壓地方縣市長,稱應該所有食安標準和防疫標準一致,他忍不住直言,「真是莫名其妙,那地方自治幹什麼?」
  • 唐湘龍選擇了為郭臺銘唱讚歌
    日前,島內媒體報導點名指出「原先一些力挺韓國瑜的資深媒體人,包括像黃光芹、唐湘龍等人,在這陣子的態度逐漸轉變」。並且還用唐湘龍10日在廣播節目《飛碟早餐》中,以普悠瑪翻覆是因為過彎車速太快為例,質疑韓國瑜過彎速度這麼快,是否真安全的評論來分析了唐湘龍的觀點。
  • 唐湘龍遭「中選會」重罰!羅智強批:唐湘龍有那麼可怕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因1月6日在廣播節目中提到「民調」,被檢舉違反「選罷法」,臺北市選委會建議不予裁罰,但到了臺灣「中選會」卻翻盤,最後重罰50萬元(新臺幣,下同)。對此,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痛批,民進黨直接當起法院,無視法律規定。
  • 選前談民調挨罰50萬 唐湘龍不服:才講20秒!不符合比例
    島內電臺主持人唐湘龍被臺選務部門開罰50萬(新臺幣,下同),緣由是2020「大選」投票前談民調,違反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與罷免相關規定,但唐湘龍認為自己沒違「法」,1小時的節目中,這段談話才講20秒,卻被開罰50萬,不符合比例。
  • 臺「大選」前夕談民調挨罰50萬 藍營名嘴唐湘龍不服
    島內電臺主持人唐湘龍@唐湘龍在臺灣被「中選會」開罰50萬,緣由是「大選」投票前談民調,違反「選罷法」,但唐湘龍認為自己沒違法,1小時的節目中,這段談話才講20秒,卻被開罰50萬元(新臺幣,下同),不符合比例。
  • 臺資深媒體人唐湘龍評川普彈劾案:他或連特赦自己的機會都沒有
    資深媒體人唐湘龍表示,如果彈劾案到1月20日之後才過,川普連特赦自己的機會都沒有。唐湘龍在政論節目中表示,當然川普現在最大的困難在於,因為參議院要到1月19日才開議,1月19日很尷尬,就是他要做一個賭注,到底彈劾會不會過。如果彈劾案到1月20日之後才過,他連特赦自己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他的特赦權就剩一天,所以川普最後的機會是,如果他真被彈劾,就定罪的部分來講,他要特赦他自己。
  • 唐湘龍:「臺獨」借勢美國欲反制大陸,後果嚴重
    據海峽導報社12月29日報導,島內學者唐湘龍近日對「臺獨」勢力跟著美國打壓中國大陸發表看法。他表示,如果說大家「劍拔弩張」,當美國壓著中國大陸打,而臺灣跟在美國的後面「加油添助」、「喊打喊殺」的,你就是再給大陸,給解放軍製造對臺灣動手的機會。2021年未必,但是你能夠想像未來十年會發生什麼事嗎?未來的十年,你認為兩岸的關係就只是像今天此時此刻大家「冰凍著」。
  • 疫情受控 兩岸重啟交流呼聲高
    香港中評社22日發表快評指出,自兩岸「小三通」2001年起開通以來新黨主席吳成典受訪時說,現在金門和廈門幾乎都沒有疫情,呼籲臺灣陸委會應該儘早重新恢復「小三通」,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金門再活過來。 快評指出,「小三通」對金門經濟民生的重要性容易理解,只有恢復「小三通」、恢復金門和廈門的交流往來,金門才能再現活力與榮景。
  • 藝術跨越疫情阻隔 兩岸少兒美術大展高雄舉辦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在高雄舉辦,吸引本地民眾參觀。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 路梅)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20日起在高雄舉行。這項連續舉辦11年的兩岸少兒美術盛會,在兩岸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種種困難,在兩岸都實現了線下展覽。
  • 兩岸衝突爆發怎麼辦?臺灣人在高雄開始討論了
    編輯:虎威軍 校對:查爾斯 近日,據臺灣媒體報導,在中美關係逐漸升溫的政治大背景之下,海峽兩岸的關係日趨緊張,引起了臺灣內部民眾對這種反常的現象的極大關注。倘若兩岸真的爆發衝突怎麼辦?近日,就此問題,臺灣人在高雄召開了論壇研討會。
  • 疫情放緩 臺灣各界盼更多兩岸航點開放
    大陸各城市都已復工,貨量增長;在客運恢復緩慢的情況下,將建議在不影響防疫情況下增加客機純載貨飛行的航點,也可藉此改善航空業營運狀況,減少虧損。《經濟日報》上月就發出社論稱,疫情暴發至今,全球貨運需求有增無減,尤其兩岸貨運艙位相當吃緊,當局卻對於完全沒有防疫疑慮的兩岸航空貨運,設有諸多限制,令人不解。
  • 唐湘龍指出一人
    最近這段時間,民進黨當局藉助疫情,再次刻意重申「獨」的重要性,多次做出挑釁大陸的舉動,導致臺灣出現了部分動蕩。如果地區不能正常發展,受到直接影響的就是生活在當地的民眾。如果民進黨當局真的有在為民眾考慮的話,就不會說出這樣不穩妥的話。
  • 專訪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疫情衝擊下,兩岸關係變了多少
    【環球時報記者 謝戎彬 吳薇】進入2020年以來,從蔡英文獲得連任到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從美臺頻繁互動到解放軍艦機多次繞臺,再到疫情下島內一些勢力「以疫謀獨」,兩岸局勢在迅速發生變化。在國際局勢發生深刻變革的大環境下,未來4年,兩岸關係將向何處去?《環球時報》就此專訪了原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