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聰斑點狗學會「手語」 可與人正常交流(組圖)

2020-11-25 搜狐網

  新快報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日報導,一隻叫佐伊的斑點狗出生時就失聰了,多虧了動物協會工作人員的幫助,它學會了「手語」,終於過上正常生活。

  18個月大的佐伊出生時雙耳就失聰了,與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絕,無法與主人交流,迫不得已主人把它遺棄了。後來,這隻小斑點狗被位於德文郡首府埃克塞特的一處動物收容所收養,在管理員的悉心幫助下,它終於學會了手語。經過管理員的精心訓練後,佐伊已經掌握7種手語了,它們分別是:伸出手表示「坐下」,用手掌按地表示「臥倒」,手背朝外、五指向上擺成一個角度表示「停住」,手心舉向天空意味著「跳躍」,手心朝外、五指向下擺成角度則是「握手」的命令,撅起嘴唇表示「親吻」。

(責任編輯:徐永剛)

相關焦點

  • 失聰幼犬逆襲!被聽障小夥收養,學會手語,一人一狗用手勢交流!
    養寵物的人也有很多,但是我們在養寵物的過程中很少遇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收養存在缺陷的寵物……前段時間,國外一小夥和狗狗的故事走紅網絡。在美國,一位先天性失聰小夥兒偶然機會,收養了一隻跟他同病相憐的狗狗。而無法理解和表達的狗狗在小夥的教導下,學會了用手語交流。於是一人一狗之間,可以熟練地用手勢溝通的。下面這隻小狗患有先天性失聰,跟它同一窩的狗狗都很健康,而且都被收養了。只剩下它還留在收留所,獨自等待著願意收養它的家庭。
  • 用手語交流讓孩子更聰明
    從事嬰兒成長研究的專家公布,簡單的手語不僅可幫助父母與還不會說話的嬰兒進行「交談」,還可促進父母與嬰兒間的關係,更為重要的是可提高嬰兒長大後的智商。  生活中,做父母的常常有這樣的經歷:當知道還未學會說話的嬰兒用「咿咿呀呀」表達時,自己卻不能理解寶寶究竟要做什麼。這種「不方便」的狀況要持續一年左右的時間。為此,專家給嬰兒提供一種類似啞語一樣的手勢語言。
  • 手語翻譯毛董萊 3000字臺詞,她得先背出來
    殘運會開幕式的8名手語翻譯中,毛董萊是唯一的聽力障礙者。也正因為這樣,同伴可以聽著主持人現場解說同步打手語,而毛毛卻比別人更辛苦:要把稿子都背出來。全部解說詞超過3000字,毛毛記性好,都能背下來。邊上的人讚嘆道:老天還是公平的,她聽不見,卻有那麼聰明的一顆心。毛毛早就是杭州知名的手語主持人了。
  • 特種部隊手語解密(組圖)
    特種部隊在人質解救作戰中是獨一無二的驕子,在幾乎不許發出聲音的險惡環境中,戰友之間的交流成為戰鬥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因此,各種手式的變換就起到特殊的作用。    手語:已成為當今警察的一項基本技能,作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與犯罪分子打遭遇戰的警察,熟練掌握手語的含義並能運用自如,不僅可以提高實戰效果,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的安全,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 怎麼和耳聾的狗交流?要怎麼判斷狗個的聽力有沒問題?
    普通小狗的聽力比人好得多,有時外面一點小動靜,都能讓它們特別緊張。但隨著狗狗的老去,老年犬通常會有聽力衰退,有些還會完全耳聾。但是小狗在任何年齡,都可能因耳朵感染、耳蟎或慢性中耳炎而失聰。噪音造成的損傷會加速狗狗聽力衰退,就像長年暴露在戰爭環境下的狗,雖然它們的聽覺依舊很靈敏,但如果不是整天聽槍聲,它們的聽力遠不止這樣。一隻普通的狗通常會聽到和人類一樣的低音,以及高達10萬Hz的聲音,而人只能聽到高達2萬Hz的聲波。所以對聲音反應遲鈍的狗狗,可能是是聽力衰退。
  • 與寶寶用心交流:必學嬰兒手語
    >與寶寶用心交流:必學嬰兒手語2011-11-29 10:32:1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嬰兒手語好處多  好處1·提升溝通便利性  嬰兒手語可幫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享受溝通樂趣,減少因互動不良造成彼此的焦慮與挫折情緒。
  • 最受人喜愛的大猩猩可可離世:能用手語與人交流
    北京時間6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可可,這隻以能用美國手語與人類交流而聞名世界的大猩猩,於2018年6月19日逝世,享年46歲。她是世界上最受人喜愛的靈長類動物,為人類打開了一扇前所未有的、了解其他物種內心世界的窗口。▲可可和她的照顧者佩妮·帕特森正在與小貓玩耍。
  • 鐵嶺28歲失聰女孩用手影減壓(組圖)
    近日,鐵嶺失聰女孩高路輝一組手影減壓的圖片在朋友圈走紅,許多看過的人表示,手影玩出了意境。  5歲女孩高燒後失聰  說到減壓,我們每個人也許會選擇不同的減壓方式,如選擇發呆、看喜劇電影、外出旅遊等。但對於一個失聰的人來說,她又會用什麼方式來減壓呢?
  • 和他們交流,需要學點「嬰兒手語」
    文丨福林媽咪手語作為一門溝通語言,一直廣泛應用在聾啞人中間,幫助很多聽不到和說不出的人,擁有了同樣和別人交流的機會。這幾天天,我正興致勃勃的學手語。嬰兒手語,最早是由美國加州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發明的,就是為了讓還沒有學會說話的孩子提前接觸與人的交流。
  • 紅毛猩猩夏特克離世 與人類生活9年 會手語交流
    它的死引發世界媒體廣泛關注,因為它是第一隻可以用手語與人類交流的紅毛猩猩。  1977年,出生在亞特蘭大一間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夏特克只有幾個月大時,就被送去了田納西大學,供這裡的人類學家研究一個新課題。人類學家琳恩把夏特克當小寶寶來撫養教育。讓人沒想到的是,夏特克非常聰明,很快就學會了使用美式手語,可以用手語表達包括食物、玩具等十多種東西。
  • UCLA團隊演示手語翻譯系統原型 設計更緊湊 每秒翻譯1個單詞
    海倫·凱勒說:「失明阻礙了人與物之間的交流,失聰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項目都渴望突破這種人際交流的障礙。近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支生物工程師團隊推出了全新的手語翻譯系統,比此前的設計更緊湊和輕便。
  • 多數人養狗時並不會選擇斑點狗,是因為它缺點多?還是另有隱情?
    提起大麥町犬,可能大家都很陌生,但是換成斑點狗,大家就很熟悉了。不少80、90後都看過個主角是只斑點狗的動畫片,當時這部動畫片特別火,斑點狗也隨著這部動畫片而家喻戶曉。可是到了現在,多數人養狗時並不會選擇斑點狗,是因為像網上說的那樣,它的缺點太多了嗎?還是另有隱情。
  • 學習手語注意事項
    一、手語需要練習手語是需要練習的,並不是自然而然就學會了。無論是聾生、聾青少年還是聾成人,還包括聾校教師和手語翻譯工作者在內,如不經過訓練,他的手語決不會規範。身為聾校教師就都有這種體會,和自己班的聾生交流還容易,和別班的聾生或不熟悉的聾人交流就不容易,錯譯,誤譯是常事。這就是手語不規範所致。二、注意手語的細節很多初學者不注意手勢的細節。所謂「差之毫厘,繆之千裡」,手語裡很多詞語的手勢很相近,如果打得不標準,就很容易造成歧義,引發誤會。
  • 美國大猩猩會近千種手語,能與牙醫交流病情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在一批科學家的精心培養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隻名叫可可的大猩猩掌握了近1000種手語,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用手語與人類交流的大猩猩。據美聯社8月10日報導,當可可牙疼的時候,它會通過手勢讓人幫它請醫生,而牙科大夫給它看病時,這隻聰明的大猩猩甚至會和大夫進行「交流」,告訴大夫病根在哪裡,疼得多厲害。
  • 新手飼養斑點狗要關注飲食與健康
    初次飼養斑點狗是非常開心的事情,我們想要養出一隻健康的斑點狗也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在初次決定飼養斑點狗的時候,因為沒有任何的飼養經驗,所以我們在飼養它們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但是飼養斑點狗價格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科學的飼養斑點狗呢?
  • 世界上唯一一隻考上大學的猩猩,可用手語與人交流,無奈被囚籠中
    琳恩在撫養夏特克期間,教會了夏特克用手語和人類交流。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為了讓它能夠更好地融入人類社會,琳恩將它帶入了大學,並且它還被學校承認了大學生的身份。在大學的學習期間,夏克特也要進行考試。它會在期末的時候測試用手語表達不同的物體,辨認顏色和使用工具。結果它都表現得很好,從來都沒有不及格過。科學家琳恩也完成了她的課題,證明了人類的社會化行為是可以在後天學習而來的。
  • 舟山一聾啞學子留學韓國攻讀國際手語翻譯研究生
    盧葦介紹,去年7月,他和同學一行到韓國進行交流訪問,此行讓他開闊了眼界,更讓他看到國內外聾啞人文化和手語研究的差異。於是,他下定決心去韓國讀研究生。  但籤證、語言、考試——要順利邁過這三道坎,對普通人而言已是不易,何況對一個不能正常言語的聾啞人。但第一次能和健全人一起參加升學考試,享受和健全人一樣的平等與尊重,這讓盧葦充滿動力。
  • 【中國夢•踐行者】手語律師唐帥:再累也要把聾人的難處講出來
    ◎因為雙親,他精通兩類手語唐帥今年33歲,是重慶鼎聖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律師。他和大多數律師一樣,考進政法類大學,通過司法考試,成為執業律師;他也和大多數律師不一樣,他精通手語,能夠無障礙地跟幾乎每一個聾人進行交流。而後一點,即使在手語界,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 她們用手語比畫賣貨 無聲主播撐起一片新天地
    紫薇每天會在直播間,用手語連續比畫3小時,偶爾藉助寫字板,對每件產品做展示與介紹,方便聽障群體網購。她也是國內第一批聾人主播之一。手語比畫加上寫字板 無聲女孩很有成就感下午兩點,「紫薇無聲」直播間準時開播。這天粉絲不算多,只有百來個。
  • 斑點狗真的是斑點狗嗎?斑點狗的學名叫什麼呢?
    斑點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的時候就經常看到關於斑點狗的動畫片至今記憶猶新。現在我才知道那是由道奇.史密斯的《101條狗》改編的迪士尼動畫。如今直到我見到了斑點狗真實的樣子,我確信它是我見過最帥氣的狗狗,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