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區記錄到95種野生鳥類(組圖)

2021-01-10 搜狐網

  上海城區綠地公園裡有野生動物嗎?市綠化管理局今天發布的綠地公園野生動物多樣性調查報告顯示,那裡不僅記錄到了95種野生鳥類,共青森林公園、中山公園還生存著從不知何處逃逸的赤腹松鼠;徐匯綠地和康健公園則有被放養的巴西龜生長繁衍。

  市綠化管理局去年4月起開展此項調查,選擇了本市共青森林公園、黃興綠地、楊浦公園、魯迅公園、閘北公園、大寧綠地、長風公園、中山公園、天山公園、上海植物園、龍華烈士陵園、康健公園、徐家匯公園、靜安公園、延中綠地、復興公園、人民公園、世紀公園18個公園綠地重點調查研究。

近1年的調查顯示城區公園綠地內——

  鳥類以本地留鳥為主,共記錄到31種;夏候鳥相對較少,在本市繁殖的僅10種

  因缺少合適的水域或溼地環境,這些地方的鳥類以樹棲和地棲為主,水鳥稀少。這次調查僅在大寧綠地、植物園、共青森林公園記錄到磯鷸等10種水鳥

  食蟲性鳥種類多但數量較少。本次調查記錄到林鳥共81種,其中2種是依賴於河溝水塘栖息的翠鳥,其餘79種均為樹棲或地棲鳥類,以昆蟲等為主食的有57種,以草籽、樹木種子等為主食的有22種

  植物園、共青森林公園、長風公園多樣的樹種、喬灌結合的綠化配置和成熟鬱閉的樹木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條件。世紀公園和大寧綠地面積很大,部分區域未設園道,結果形成了局部鳥類集中點

  外來物種在本市有逐漸擴散的趨勢。上海沒有自生的灰喜鵲,現有的野外灰喜鵲均為逃逸種群或放養種群。根據前些年的觀察結果,灰喜鵲僅在植物園、共青森林公園內有少量棲息(世紀公園有近年放養種群),但這次調查人員在黃興綠地發現了灰喜鵲的蹤跡

  人為幹擾影響野生鳥類棲息。在相對寧靜的共青森林公園、植物園、大寧綠地,野生鳥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更多些,而面積不小的魯迅公園、延中綠地,由於人為幹擾因素較大,野生鳥就少。

  受高壓控制 申城氣溫漸上揚

  渝懷鐵路4月18日起全線開通

  四月申城果市品種增價格穩

  48所高中自主招生方案公示

  鑽系統漏洞 病毒艾妮泛濫

  Vista用戶別裝google輸入法

  頂級遊船繽紛登場 習近平看望董寅初、錢偉長、談家楨三位黨外老同志上海全力當好東道主向世界奉獻成功難忘特奧盛會醫保全覆蓋申城51萬大學生看病醫院開通綠色通道銀行卡ATM跨行查詢不再收費?四大行尚未接到通知申城首家有機食品超市:產品多為進口價格貴到關門滬將集中整治攤販、加工窩點吳江路將被堵兩頭揭秘化妝師的8小時毆死小偷視頻引紛爭宣洩內心暴不利心理健康老太丟戒指以為遭搶劫來了四輛警車發現虛驚一場老夫妻乘91路走散續:失散8天終與家人團聚圖靜安自助銀行兇殺案告破持刀行兇嫌疑人年僅15歲巴士集團推星級考核 司售人員收入與服務質量掛鈎跨度和次數均達歷史之最申城度跨年度鹹潮高發期

相關焦點

  • 共記錄130種野生鳥類 上海首屆高校觀鳥大賽成功舉行
    原標題:共記錄130種野生鳥類 上海首屆高校觀鳥大賽成功舉行  金秋十月,第一屆上海高校學生觀鳥比賽在南匯東灘成功舉行。來自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的11支隊伍44名同學,在切磋、交流技藝的同時,傳播、推廣觀鳥這項兼具觀賞性與知識性的戶外活動。
  • 上海新記錄暗綠背鸕鷀等六種鳥類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部門獲悉,本世紀以來,光顧、青睞上海的鳥類越來越多,上海新記錄的鳥類達到64種。僅去年,上海就新記錄了6種鳥類。  去年,「打頭陣」的是暗綠背鸕鷀,由上海野保站工作人員在橫沙島發現。此前,暗綠背鸕鷀在上海還從未被記錄過。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副站長袁曉表示,暗綠背鸕鷀是東亞特有鳥類,分布北起千島群島、薩哈林島,沿俄羅斯遠東沿岸一直到日本中部。
  • 武漢觀鳥會首發野生鳥類觀察報 涵蓋306種野生鳥類
    年報共收錄了全年「武漢市重點區域鳥類監測計劃」的233份監測記錄和武漢觀鳥協會會員及觀鳥愛好者的155條鳥類觀察記錄,觀察地點包括五個中心城區和五個新城區,涵蓋了武漢市70%行政區範圍,觀察地點包括溼地、公園、郊野、校園等不同功能區域,以及河流、湖泊、溼地、山林、草地等不同生境類型。
  • 上海哪座島珍稀植物最豐富?哪家城區公園鳥類最多?
    原標題:周日品「區」| 上海哪座島珍稀植物最豐富?哪家城區公園鳥類最多?  這幾天,魔都開啟「春暖花開」模式,走到哪裡都是春風拂面,心情大好。準備到哪裡去玩呢?借著春光,許多人背起行囊說走就走,想找一個遠離上海的地方度假休閒。
  • 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天津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根據近期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對全市鳥類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30日,天津市共記錄鳥類已達到452種,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 上海有記錄的鳥類已達476種 第36屆愛鳥周上午開幕
    原標題:上海有記錄的鳥類已達476種 第36屆愛鳥周上午開幕圖說:活動現場 新民晚報 金旻矣 攝  東方網4月8日消息:鳥類是人類的朋友,也是自然生態系統組成的重要部分。今天上午,以「依法保護候鳥,守護綠色家園」為主題的第36屆愛鳥周拉開帷幕。
  • 上海已形成至少四類野生動物生存環境 遷徙鳥類開始常駐
    原標題: 遷徙鳥類開始常駐,小區裡動物排隊「遊街」,上海已形成至少四類野生動物生存環境遷徙鳥飛到上海便不走了前年年底和去年年初,上海出現3次觀測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禿鷲的記錄,距離上一次觀察記錄竟然時隔150多年。2015年12月底,一名觀鳥愛好者在世紀公園上空發現一隻黑色巨鳥,拍下照片後經多方確認為大型猛禽禿鷲。
  • 初中女生「追鳥」 一年多記錄55種野生鳥類
    都知道嘉興綠化做得好,但是樹林裡究竟穿梭著多少種野生鳥類呢?有個初中女生在節假日裡跟著爸爸去公園追尋鳥的蹤影,歷時1年零3個月,寫下了一份有趣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嘉興市區至少有55種野生鳥類。  清朝時的48種鳥還在嗎?  阮小伊是嘉興一中實驗學校的初三學生,她的爸爸是我市著名的專門拍攝鳥類的攝影師阮翔。「我懂事起就常和爸爸一起去觀鳥。」跟著爸爸一起看到的鳥類太多了,阮小伊特別想知道在嘉興到底可以看到多少種鳥。
  • 在南匯發現一隻雨中的中賊鷗鳥 -何鑫,賊鷗,上海,鳥類,記錄,調查...
    快到中午了,何鑫在保護區的招引區池塘外架起望遠鏡。何鑫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就加入了上海野鳥會,早已是資深的觀鳥人。儘管天色不算晴朗,單筒望遠鏡的視野中仍可見不少候鳥。有隻鳥停歇在水面上,何鑫察覺到一些異樣———是賊鷗!  在此之前,上海尚未有過任何一種賊鷗的觀察記錄。  根據其形態特徵來看,這是一隻成鳥,正在更換羽毛。
  • 65種野生鳥類在此棲息 上海迪士尼成"新天堂"
    原標題:上海迪士尼:野生鳥類的「新天堂」  「昨天還是63種,今天又觀測到了兩種,那麼,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星願公園已經有65種野生鳥類在此棲息。」來自美國佛羅裡達州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區的環境保護項目負責人、鳥類研究專家賈森·費希爾博士對記者說,一些只在中國西部或北方經常出沒的鳥類,在越冬時選擇南飛至上海迪士尼。
  • 萌萌山鷦鶯現身雲頂山 廈門野生鳥類記錄更新至387種
    林鴞攝  市觀鳥協會首次在廈觀測到,廈門野生鳥類記錄更新至387種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彭怡郡)身著褐色「大衣」,抖動著棕色尾巴,矮胖的山鷦鶯模樣萌萌噠。它的聲音奇特,似鋸片被磨刀石打磨。這吸引了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林鴞的注意,「這是首次在廈門觀測到山鷦鶯,刷新了廈門野生鳥類鳥種紀錄」。  林鴞表示,山鷦鶯是他6月2日早上在同安雲頂山巡山觀鳥時發現的。
  • 神農架新發現7種鳥 全區野生鳥類記錄增至438種
    (山西野保協會隊發現記錄)▲鱗胸鷦鶥。 (視界網 李斌 攝)▲灰喉山椒鳥。 (視界網 盧國成 攝)▲綠背姬鶲雌鳥。 (視界網 黃雄 攝)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漢澤、通訊員王欣、鄧凱)10月15日,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落幕。經專家評審,大賽共記錄鳥種219種,其中新發現鳥種記錄7種。
  • 2020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第...
    白喉紅臀鵯--三聖鄉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是造福子孫後代的百年大計。受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委託,成都觀鳥會於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啟動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工作。一季度內,主要開展了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春季鳥類遷徙調查、新冠肺炎疫情鳥類疫病監測等重點活動,動員協會人員和廣大觀鳥愛好者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開展日常觀鳥活動,並收集匯總和分析觀察記錄數據。
  • 東莞記錄到128種鳥類 11種列入重點保護動物
    東莞陽光網訊(記者 吳金華)3月20日至26日是廣東省「愛鳥周」,東莞開展了第35屆愛鳥周宣傳活動,以及打擊破壞野生鳥類資源專項行動,提高公眾保護野生鳥類的意識。  東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副局長朱文非介紹,東莞通過調查,共記錄到128種鳥類,數量較多的有暗綠繡眼鳥、紅耳鵯、白頭鵯、家燕、樹麻雀等。
  • 天津市野生鳥類種類達到452種
    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野生鳥類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級巡視員路紅介紹,2014年發布的《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隨著天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這裡遷徙,到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 新記錄到兩種鳥類!保山鳥類增至673種 居全省第三
    原標題:【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其中,白頭鷂和灰背椋鳥是保山首次記錄到的鳥類。
  • 武漢去年觀察到306種野生鳥類 喜鵲和我們天天見
    4月1日至7日是「武漢愛鳥周」,武漢觀鳥會今天將正式發布的《2016年武漢野生鳥類觀察年報》(以下簡稱「年報」)說,全市去年共觀察到306種野生鳥類,其中最常見的是喜鵲。武漢去年新增8種鳥這是來自武漢民間觀鳥愛好者組織的首份野生鳥類觀察年報,長達259頁。
  • 山鷦鶯現身雲頂山 廈門野生鳥類記錄更新至387種
    林鴞 攝  市觀鳥協會首次在廈觀測到,廈門野生鳥類記錄更新至387種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身著褐色「大衣」,抖動著棕色尾巴,矮胖的山鷦鶯模樣萌萌噠。它的聲音奇特,似鋸片被磨刀石打磨。這吸引了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林鴞的注意,「這是首次在廈門觀測到山鷦鶯,刷新了廈門野生鳥類鳥種紀錄」。
  • 「愛鳥周」啟幕 「雲觀鳥」上線 上海記錄的野鳥種類已達501種
    記者獲悉,上海新近陸續發現了多種從未到訪過的鳥類身影,目前本市記錄「在冊」的野鳥種類已達501種。圖說:主辦單位海報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鳥類新記錄記者獲悉,今年年初以來本市觀鳥愛好者記錄到了多種新鳥種。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達495種!新增短趾雕等4個新記錄
    7月5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2020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報告(第二季度2020.04.01—06.30)》(以下簡稱《報告》)出爐。報告顯示,2020年二季度調查共記錄到鳥類193種8614隻,相較一季度170種不重複記錄96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