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裝房在當下,應該算是一種趨勢了,雖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節省掉了非常繁雜的裝修環節,實現了拿房就能入住的便捷性。但空間效果這塊,卻始終難以滿足所有人的審美。因此,在精裝房的浪潮下,如何合理的改造空間,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比如在本期分享的案例中,屋主就為此感到糾結。因為從現有的空間效果來看非常優質,且比想像中的效果要好很多。不過也正因為空間效果比較大眾化,所以最終還是堅持用最少的改動,來對這套新房進行部分改動。而當最後效果出來後,全屋也盡顯法式浪漫,非常迷人。
平面戶型圖
新房建築面積145㎡,四室兩廳兩衛的戶型結構,雖說目前只有屋主夫婦兩人居住,但考慮到原戶型規劃比較實用,且能滿足多人居住需求。所以在空間改造上,也保留了原有的結構,僅對牆地面進行改動,從而儘可能的減少麻煩,以及降低改造預算。
同時,考慮到原空間風格比較偏向簡歐,所以選擇法式風格來定位,不僅能與原空間做到融合,也比較符合屋主夫婦的審美。接下來通過改造前後的對比效果,再慢慢給大家分析。
原客廳效果
原客廳硬裝效果比較大眾化,牆面滿鋪上壁紙,地磚採用拼花造型來鋪貼,吊頂上安裝了多層石膏線條等。雖說精裝房能這樣來設計,已經非常難得了,但對於年輕的屋主夫婦來說,顯然不夠時尚,且造型過於繁雜,色彩過於老氣。
改造後客廳
將原有的豬肝色大門重新噴上淺灰色的油漆,並將埡口做成拱形,立馬就時尚典雅多了。在原地磚上直接鋪上魚骨造型的地板,則解決了原地面的繁雜感,並讓入戶有了一定的延伸性。而在牆面的處理上,為了突顯出乾淨的線條感,拆除原牆面壁紙,刷上白色的乳膠漆,並安裝上石膏線條,則與頂部起到了呼應統一的作用。
原餐廳效果
原餐廳設計比較中規中矩,兩邊為開放式酒櫃,中間為一塊內陷式背景牆。雖說牆面安裝了大量的金色線條,但難免會給人一種俗氣的複雜感。
改造後餐廳
拆除兩邊的酒櫃,並選擇兩組造型精緻的餐邊櫃,立馬讓整個空間輕盈多了。中間的內陷牆體,則用石膏板拉平,並在底部安裝上壁爐,既高雅又能為空間增添一抹溫暖。同時,在頂部的處理上,也拆掉了多餘的線條,從而讓頂部看起來更加的乾淨流暢。
原電視牆效果
原電視牆與餐廳背景牆的設計比較類似,都是運用到了大量的金色線條來裝飾,看起來相當的老氣,且不夠純粹。
改造後電視牆
拆除原有的線條,並用波浪板來裝飾,不僅與頂部做到了呼應,層次感也十分的明顯。同時,在造型牆的比例上,也做了重新分割設計,以突顯出電視機的大氣檔次感。而旁邊的陽臺,則是將原有的移門拆掉了,使空間全部納入到客廳當中。
陽臺
陽臺的設計,完全突顯出了休閒及優雅。頂天立地式儲物櫃設計,既提供了大量的收納,墨綠色的櫃體飾面,也表現出了復古精緻。一張矮腳沙發以及一張屏風配置,讓生活更加愜意。
過道
過道的牆地面延伸了客餐廳的處理方式,頂部由於面積比較小,所以完全保留了下來,並能與客餐廳的吊頂形成統一。而墨綠色的端景牆,搭配上一幅抽象的油畫後,再次突顯出了復古元素。
原主臥效果
原有的主臥設計依然很老氣,尤其是大馬士革壁紙,雖說很經典,但對於年輕人來說,也確實很難入眼。再加上米黃色的床頭背景牆,以及深色的地板,氛圍也太過深沉了。
改造後主臥室
拆掉地板、牆面、以及床頭的軟包,選擇以灰色為基調,重新定義空間的色彩,立馬就改變了原有的空間氛圍,盡顯浪漫與舒適。
為提高空間的時尚及靈動性,衣櫃移門穿插彩繪圖案後,也提高了空間的活潑性,從而讓視覺感更加的豐富。
原老人房效果
老人房原有的設計和主臥類似,千篇一律的豬肝色地板,雖說符合老人的審美,但也加深了空間的壓抑感。
改造後老人房
重新設計後的老人房,以薑黃色乳膠漆為基調,為空間增添一抹平靜。床頭背景安裝上PU線條,則豐富了空間層次,且更加符合新房的風格定位。
縱觀整個案例改造的部分,個人認為還是相當不錯的,即做到了最少化改動,也融合了原有的空間風格,從而讓空間表現更加的年輕時尚。所以也希望通過本案例,能給大家提供一點改造思路。
圖源:觀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