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逛知乎的時候看到有一個關於「為什麼現在好多年輕人都這麼喪?」的問題,引起很多人的圍觀和探討。
高贊回答是:究其現在年輕人喪的原因無非就是,走著連自己都不知道想走不想走的路,但沒想法一味的走下去,這個叫鹹魚。走著自己不想走的路,卻無力改變現狀的人,會有一股前所未有的難受,無力感。那麼喪就來了。
是啊,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喪」突然變成一件很常見的事情。
生活中很多壞心情的事隨手可拎,譬如辛苦買來的咖啡還沒來得喝,就打翻在地;一個人吃飯時上了個洗手間,發現自己沒吃完的餐盤被收走;好不容易熬夜趕出來的文案,還沒發過去對方卻臨時通知要換個主題……
這些很多突如其來的小事都會讓人「喪」,讓人難過灰心,讓人懷疑自己,說實話,喪真的太容易了。
可人生在世,誰還沒有遇到挫折,誰還沒有感到悲傷的時候?你現在吃的苦,別人也吃過;你現在流地眼淚,別人也流過;你現在經歷的喪,別人也經歷過。
02.
昨天我把我一個初中同學的朋友圈給屏蔽了。
才22歲的人,往小點說早已成年踏入社會,往大點說成家立室也綽綽有餘,朋友圈還天天抱怨這吐槽那。
不是說他們公司領導怎麼怎麼擠兌他,就是說他們同事如何如何針對他。
這破公司太坑勞資拼死拼活幹了這麼久工資連五千都不到;
不就是遲到了30分鐘而已,被扣了錢就算還當著全公司的人數落;
我TM活得太累了,身邊連個知心朋友可以倒點苦水都沒有;
……
諸如此類的話,更讓我無語的是,但凡有人鼓勵他換份工作,他就會沮喪的說,我跟你不一樣,我沒有什麼大本領,畢業後只會給人推銷產品,幹不了其他活。
或有人安慰他,天天加班到半夜三更周末都無休的人都沒有嚷嚷累,這有啥想開點,然而他又會覺得你故意來顯擺,發酸道你每月拿多少錢我拿多少錢。
反正這些就是他的日常必修課,因為他就是這樣一個習慣性 「喪」的人!
真的看多這種消極負面的東西,不僅自己的情緒或多或少會受點影響,而且還會害怕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也會變成像他這樣「喪」的人。
在每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說著灰色的話,過著灰色的日子,悲傷逆流成河,漸漸活成大家眼中的怨婦!
說實話,我可真的一點都不喜歡這樣的人。
才20出頭,那是多美好多青春的年紀,蘊藏著無限的潛能與可能,每天卻活得那麼喪氣沉沉,就連植物都有向陽性,更何況是人,誰敢靠近你,與你相伴。
03.
大多數人在大四這個三岔路口上都會面臨一個「考研還是就業」的抉擇,阿諾就是在個學抉擇上栽一個跟頭。
身邊的同學宿友都選擇出去實習,在自己喜歡職業上嶄露頭角,而阿諾卻另闢蹊徑,帶著家裡長輩的期許,自己奮鬥的目標一直閉關籌備,結果考研成績很不理想,所有的一切都付諸東流,斷斷續續哭了一個月,消沉了一個月,喪了一個月。
可當阿諾回老家看到父親一夜白了很多頭髮之後頓然醒悟,二十歲出頭的年紀應該背負起更多,不能再像以前那麼任性再那麼自私,要為生活為家人為自己未來而奮鬥奔波了,既然考研這條路行不通,那就走另外一條路。
便痛下決心選擇工作,投了N份簡歷,回復寥寥無幾,面試不成功就算了,還一直被電話騷擾。
那時候的阿諾真的很負能量,面試的時候腦海裡就經常浮現失敗場景,總感覺自己毫無希望可言,過馬路時盯著路上飛快過去的跑車就在想:人生簡直糟透了,活著真的一點價值都沒有,要不直接被車撞了算了,父母還有一筆賠償金,不然還要被自己一直連累。
誰知道,手機突然收到了國內某大公司的錄取電話,激動到說不出話來。
好像一覺醒來這個寒冬就結束了,那時候阿諾就知道了生活總會好起來的,即使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但總有一天。
04.
電影《奇蹟男孩》裡有段臺詞:
真奇怪,你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個夜晚對別人而言卻再平常不過。比如說,在我家裡的日曆本上,我會把今天標記成我生命中最可怕的一天。今天和黛西去世的那一天。但對於世界上別的人而言,這只是普通的一天,或許是美好的一天。也許還有人今天中獎了呢。
要知道你的悲傷、你的難過、你的「喪」、在別人看來在大眾眼中甚至在這個世界面前有多麼渺小有多不起眼有多不值得一提,也就你一個人傻傻地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苦苦緊抓不放,何必呢?
特別當「喪」變成一種生活態度時,你越是沉浸在痛苦裡自傷自憐,越是容易陷入「每天都喪到不行」的怪圈裡,惡性循環無法找到突破口。
所以 ,如果你不想今後你的朋友都遠離你,你的人生都喪得如一片死灰,請逼自己遠離消極悲觀,活得正能量一點。
特別是那些還沒有畢業的大學生,那麼更要仔細看了。
1.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學會和自己做朋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人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明星、偉人也不例外。
不要經常拿自己與那些天差地別的人做對比,也不要過分的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更不要總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不足上,花費全部的精力去補短。
對於能夠改變的地方,那就竭盡全力去改善它,讓它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而不能改變的,無論多努力都無能為力的,比如家庭、容貌、過去、……唯有坦然接受,和這些不完美共處,才是最好的人生態度。
我們要學會承認自己的缺陷,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在自己的時區裡,不緊不慢、不慌不忙、不驕不躁、按部就班地成長,活出真正的自己。
2. 不要經常通宵熬夜,三餐不規律,保持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
身體健康真的是一切的前提,沒有健康的身體,事業、金錢、權力的意義都會大打折扣,甚至變得毫無意義。
看過一組大數據,我國近年來的疾病出現年輕化趨勢,七成人有過勞死的危險,身邊也經常出現那種90後通宵熬夜隔天猝死的新聞。
常常不是有人調侃當代年青人,用最貴的眼霜熬最長的夜,買最貴重疾險拼不要命的酒,一邊作死一邊養生的生活方式。
殊不知,那樣根本只是治標不治本,圖個心裡安慰,你對你身體所做一切傷害,等你老了時候它都會回饋給你。
千萬不要依仗自己還年輕,就不珍惜自己的身體,當你作的速度超出年輕的本錢,你才知道什麼叫做追悔莫及。
3.養成良好生活的習慣和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
當你正式進入社會,步入職場後,應該形成一些自己的良好工作習慣、生活習慣和思維習慣。
比如,養成讀書和學習的好習慣,要知道「讀書」真的是成本最低的一種自我提升方式,也是讓你獲取知識的高效途徑,而且還可以幫助你擁有更廣闊的視野以及胸襟。
思維習慣更簡單了,多動動腦不要讓它生鏽,凡事都要想想前因後果,說話做事都必須三思而後行。
生活中經常「喪」個不停的人,說到底還是太空閒太無聊了,才有時間去自怨自艾,相反那些成功有識之士的每天schedule根本緊密的連放空發愣的時間都沒有。
所以一定充分利用時間,不要讓自己時間都通通浪費在遊戲煲劇這種對自己沒有什麼幫助的事情上,節省時間用最小的代價讓自己收穫得更多知識更多的資源,讓自己變成更好更有資本的人。
另外可以再培養一些有益自己身心的興趣或愛好,軟技巧如溝通演講,硬技能如樂器舞蹈,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可以派上用手,人在社會上行走,有點技能傍身真的很加分,也令你增值。
不僅可以幫助你提升工作技能,而且也提升你的生活品質,何樂而不為。
成年之後,你要讓自己變成一個自律的人,得學會控制情緒,掌控時間,把握生活。
就像羅斯福所說:「有了自律能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05.
這世上本就沒有誰比誰活得容易,只是有的人在呼天喊地,有的人在默默堅守,活著本來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的煩惱。
有人為了插本考試背書背到哭,有人為了考本駕照被教練罵得臭頭,有的人為了活動策劃熬夜苦戰,每個人都在努力,都在奮不顧身,不是只有你受盡委屈。
如果你再繼續這麼喪下去、這麼頹下去,試圖將所有的心酸挫折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影響每一個人,即使是最親近的愛人同學朋友也往往愛莫能助,畢竟誰也沒有那麼多正能量拿來揮霍。
比起一味抱怨,無所作為,努力改變才是最好的選擇。很多時候,你的「喪」恰恰是你無能的表現!
總之,「喪」對於我們而言,不是一個好東西,所以別老動不動就喪,你要清楚地知道,小孩子可以任性撒嬌鬧脾氣,可你一旦成年了,那麼所有的一切託詞都將不值得一提,允許你可以喪一陣子,但是不可以喪一輩子。
特別當你還那麼年輕,才20出頭就活得這麼「喪」,有沒有想過30歲之後怎麼辦?四十歲呢?五十歲呢……餘生可還剩下好幾個20歲,如果你再這麼一直喪下去,這麼頹下去,那麼你的未來恐怕只剩下一片黑暗正在等著你。
沒有誰的生活會註定一帆風順?誰年輕沒有跌倒頹廢喪氣過呢?
重要的是你跌倒後有再爬起來的動力和勇氣,不要被生活的「喪」所影響所控制,在離開學校正式步入社會之前,你得逆風翻盤,重新掌控你的人生。
(知也生涯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