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趙麗穎、王一博領銜主演的古裝大劇《有翡》已經迎來了超前點播大結局,周翡和謝允兩人終於攜手白頭,在四十八寨過上美滿的幸福生活了。
劇中,作為南刀傳人,周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太費刀了,用一把斷一把,好幾把舉世聞名的名刀都折在了她的手中,讓人不免唏噓一番。
而在大結局劇情中,周翡用的刀是謝允親手打造、送給她的第二把,取名「幽篁」,而這個名字的意義其實很沉重。
至於之前用廢的那幾把刀,對周翡來說,都寄託著不同的情感,
第一把是望春山,是霓裳夫人送的。
當年的江湖,還是「雙刀一劍枯榮手」時代的時候,霓裳夫人曾和李徵、殷聞嵐一起闖蕩過一段時間,因仰慕之情本來想打造一刀一劍(飲沉雪)贈與兩人,可得知兩人都各自獲得了神兵利器後,便再也不願意拿出來獻醜。
誰知最終因世事變幻,未能如願,三人便再無相見之日了。
而如今,霓裳夫人將望春山贈送給周翡,既暗示著南刀得以延續、江湖得以傳承,又通過前輩們的故事激勵周翡在成長的道路上不畏困難,刀尖永遠向前。
第二把是碎遮,是周翡父親周以棠送的。
碎遮是呂潤打造的,是他生前留下的唯一一把刀,也是當時周以棠能找到的最適合周翡的武器。
雖然劇中對這把刀的描寫不多,但小說中倒是很詳盡。像周翡看著刀的時候,突然感受到好似在這刀身上觸碰到了一絲沉痛而絕望的先賢魂靈。
再結合這一段描寫:
人之一生,何其短、何其憾、何其無能為力、何其為造化所弄。又何以前赴後繼、為孜孜以求者、未可推卸者而百死無悔。
可以看出,非常符合周翡當時對謝身中透骨青卻無能為力的心境,一切都是造化弄人。
同時對於周翡來說,她絕對不會對謝允見死不救,哪怕希望渺茫,只要還活著一天,還有一口氣,便絕對不放棄尋找活下去的希望。
至於碎遮這把刀,則陪著周翡度過了沒有謝允陪伴的日子。
第三把是熹微,是謝允打造送給周翡的。
熹微名字的由來是謝允對生逢亂世、朝不保夕的感慨,他認為生在破曉之時的人最幸運,因為一生都在看著天一點點的亮起。
而當他的師叔問他古人不是「恨晨光之熹微」的時候,謝允回答「行將破曉,縱使天色暗淡,有什麼好恨的,別不知足了」,其實是對自己能夠有阿翡陪伴這剩下的時光,已經沒有遺憾了。
所以,熹微既代表了周翡在謝允心目中像一道晨光,雖然微弱卻勢不可擋,也代表了謝允對周翡的深情。
而這把刀既是謝允欠周翡的,也是兩人的定情信物。
第四把刀是幽篁,也是謝允打造送給周翡的。
「幽篁」一詞出自《九歌·山鬼》中「餘處幽篁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意思是我住在幽深竹林的深處,不見天日,而出來的道路又艱險難行,所以才姍姍來遲。
其實這一句不難理解,是謝允對自身命運的感慨,前半生過得太難,最後終於從中逃脫,但遇到周翡的時間太晚了,自己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但若是結合整首詞來看,《山鬼》這首首情詩敘述的是多情的山鬼,在山中與心上人幽會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一直未來的情緒。
而謝允想要藉此表達的意思則是,他不想讓周翡像山鬼一樣,白白的浪費自己的一生,耽誤了她的青春年華。
因為越到後面,時間拖得越久,謝允重生的希望就越渺茫,他開始害怕約定的20年之約,被一根筋的阿翡當了真。其實,他並不想自己死後,周翡依舊把自己銘記於心,他希望她能夠有自己的一段人生去走。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你我未曾白頭,便已經能算是相伴一生,有始有終」!
可惜,周翡是一個武痴,從小便不喜歡讀書,愣是沒有理解謝允的一番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