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大熊貓「團團」和「圓圓」還記得嗎?

2021-01-07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小夥伴們還記得可愛的大熊貓「團團」和「圓圓」嗎?

今年,它們在臺北木棚動物園已經生活了數十年,就在2018年,「圓圓」一家又添了一位成員,實現了臺灣人們希望大熊貓在臺灣地區繁殖的願望。「團團」和「圓圓」一家在臺北生活十分愉快,成為許多國家人們來旅遊的「小明星」,成為了兩岸人民友好往來的信使。

關於「團團」和「圓圓」的故事廣為流傳,今天,咱們就一起重溫一下關於「團團」「圓圓」的感人故事吧!

為什麼會送「團團」和「圓圓」

臺灣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由於政治上的長期隔絕,導致在2008年以前,臺灣都還沒有國寶大熊貓,臺灣的人民特別是臺灣的青少年兒童做夢都想在臺灣看到大熊貓。這樣的願望,前後經歷了20多年,期間,有不少人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在臺灣,不僅是上層,就是廣大臺胞中,特別是小朋友,希望在臺灣家門口看到大熊貓,已經成為一種政治輿論。而且,臺北市每年在木柵動物園,舉辦少年兒童繪畫比賽活動。組辦方要求小朋友畫出自己心中喜愛的動物。幾百名兒童參加比賽,結果三分之二的小朋友畫的是大熊貓。

可見,臺灣少年兒童多麼渴望看到祖國國寶大熊貓呀!

選秀:最「適合」的大熊貓

最「適合」的大熊貓需要達到怎樣的指標呢?

2005年3月4日,主席發表了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為推進兩岸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並且在兩岸引起了廣泛響應,因此盼大熊貓來臺灣成為了兩岸人民不可阻擋的主流民意。

5月3日上午,受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委託,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雲林在上海宣布,大陸同胞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象徵和平團結友愛的大熊貓。

2006年春節晚會揭曉贈送臺灣同胞大熊貓乳名

6月1日,贈送臺灣同胞的大熊貓由臥龍中國大熊貓研究保護中心提供。8月9日,贈送大熊貓的挑選工作正式啟動,贈臺大熊貓選優專家組成立。8月19日,贈臺大熊貓五個方面選優標準宣布,分別是:年齡標準、身體健康標準,心理健康標準,外貿特徵標準,遺傳標準。

8月27日,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座談會在臥龍舉行,共同商討大熊貓赴臺有關事宜。10月13日,國臺辦公布贈送臺灣同胞的11隻入圍大熊貓,其中包括6隻雄性和5隻雌性。

2006年1月6日,經過218天的甄選,19號和16號脫穎而出,成為贈臺大熊貓。最後選擇贈送臺灣的大熊貓就決定是「團團」和「圓圓」,2004年生於大熊貓研究保護中心臥龍基地,是一對青梅竹馬。

「團團」,出生於2004年9月1日,父親靈靈,母親華美。團團的嘴粗短而大,黑眼圈較短,體形大,性格溫順,喜歡和人玩耍。團團有兩個乳名,剛開始叫小乖乖,後來因為他的嘴巴端聲音大,愛哼哼叫的撒嬌,被叫做大嘴,後起名為華靈。

「圓圓」,8月30日出生,父親琳琳,母親是斷掌野貓雷雷,圓圓的黑毛略帶棕色,丹鳳眼,性格剛毅,自主性強,發育好,體形健美,身手敏捷,喜歡獨處,善於攀爬,常攀高遠眺,在幼兒園時經常行走在平衡木上。

一波三折的赴臺之旅

常言道:好事多磨,一波三折。「團團」和「圓圓」的臺灣之旅可不輕鬆。

正當大家積極籌備「團團」和「圓圓」赴臺的關節眼上,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如其來的爆發了大地震,距離震中30公裡的臥龍大熊貓基地遭到了滅頂之災。一時間,天崩地裂,山石飛滾,大熊貓圈舍全被毀壞。「團團」和「圓圓」憑著動物天性知覺,在地震到來的那一剎那,衝破了圈舍圍欄,逃到了山上。

地震中損壞的大熊貓「團團」「圓圓」的圈舍

幾個小時後,人民發現了「團團」,他滿身泥沙,蓬頭垢面,呆呆傻傻的坐著。圓圓在外面遊蕩5天後,在離圈舍不遠的破碎山坡上被發現。飼養員徐婭琳一邊用電筒照一邊喊「圓圓」的名字,「圓圓」循著她的聲音慢慢走過來。

「圓圓」受到了驚嚇,緊張不安,身上很多泥巴,獸醫和領導開始檢查它的身體,慢慢用水洗、擦它的身體,擦乾後安撫它。大地震給大熊貓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圓圓一改往日的活潑,每走一步都儘量放輕腳步,人人都感到心疼。經過心理治療,團團和圓圓漸漸恢復常態。

震後臥龍基地不能再使用,2008年5月19日開始,臥龍人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出來的大熊貓分批次轉移到雅安碧峰峽基地,另一部分被寄養到國內其他動物園。6月8日,團團圓圓跟隨轉移車隊踏上他們祖輩生活的地方寶興縣,團團圓圓為代表的第三梯隊於5月24日到達雅安。

赴臺團圓 結局圓滿

2008年12月23日,團團圓圓乘坐封閉式貨車從雅安碧峰峽出發,在成都雙流機場起飛,於同日下午5時10分抵達臺北桃園國際機場,入住臺北市動物園。經過隔離檢疫期後,2009年1月26日,團團圓圓正式與遊客見面。

大熊貓「團團」「圓圓」赴臺歡送儀式

臺灣市立動物園給團團圓圓極為優厚的待遇。供他們使用的大熊貓館共1320平方米,包括了近700平方米的室外展示場、約482平方米的室內展示場,加上兩間欄舍和待產室。「團團」和「圓圓」隨時可以出去曬太陽,室內永遠保持20攝氏度恆溫,竹子倉庫可以儲存一個星期5噸竹葉。

為迎接大熊貓到來,動物園特地派17名飼養員前往美國日本等地受訓,在團團圓圓出發前派兩名飼養員前往雅安大熊貓研究保護中心和團團、圓圓互相認識,學習大熊貓食物調配,熟悉大熊貓的飼養管理。

2011年「團團」和「圓圓」第一次入洞房可鬧了笑話。通常雄性大熊貓的性成熟比雌性大熊貓要晚 2到3年,2011年「圓圓」發情,兩個小夫妻第一次入洞房。「圓圓」頻頻對「團團」放電,無奈「團團」卻個不解風情的小毛頭,只顧自己吃竹子,無奈之下,工作人員只能將團團麻醉,進行人工採精,於當天中午對圓圓人工授精。2013年7月6日,「團團」和「圓圓」的共同結晶圓仔出生。

團團」、「圓圓」不僅給臺灣同胞,特別是給青少年帶來了歡樂和吉祥,更在臺灣掀起了一股文化熱潮。以熊貓為題材的文化和商貿活動多彩多姿,有「團團圓圓詩歌朗誦會」、「團團圓圓書法繪畫展覽」、「團團圓圓專集郵票」,還有熊貓圖像樣式別致的服裝、食品和工藝品,等等。由此帶來的兩岸交流既自然高雅,又增加了家鄉親情的氣氛。

「團團」和「圓圓」為臺灣人們帶來了快樂,它們是連接海峽兩岸的友好信使,是兩岸情感交流的紐帶,這樣的一對萌物怎讓人不愛呢?

相關焦點

  • 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赴臺之路有多遠(組圖)
    如何來保護大熊貓這一古老珍稀的物種?  主持人:很快就要到農曆春節了,我們大家都還記得,在去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大陸同胞贈送臺灣同胞的一對大熊貓乳名被確定為「團團」、「圓圓」。如今,「團團、圓圓」的名字誕生快一年了,但是,對於臺灣同胞來說,現在要想看到「團團」、「圓圓」,仍然要不遠萬裡,到四川臥龍才能一睹它們的風採。
  • 臺北市動物園精心準備迎接大熊貓"團團"和"圓圓"
    「保姆」先赴四川與熊貓「親近」    記者在動物園看到,7月初整體完工的大熊貓「公館」共4層樓,「團團」和「圓圓」獨享一層所有房間,佔地近2000平方米。「團團」和「圓圓」有著各自的「臥室」,一間專設的50多平方米的「寢室」供「小兩口」團聚之用,還配有私密性很強的「產房」。
  • 大熊貓團團圓圓一家在臺北過大年
    呆萌暖男、霸氣美女與調皮公主:團團圓圓一家在臺北過大年 新華社臺北2月16日電(記者喻菲、祁星、李凱)冰制的大碗裡盛著胡蘿蔔條、水果和用竹粉做成的窩窩頭,中間兩片窩窩頭上分別寫著「福」字和「旺」字,拱衛著中間象徵「年年有餘」的魚型窩窩頭,冰碗旁邊還不忘擺上兩根竹筍和一個元寶形狀的窩窩頭。
  • 和平精英:國寶來襲,團團圓圓化身偶像,造型惹人注目遭吐槽
    這幾套時裝都是以動物為主題設計的,其中還有以國寶大熊貓「團團圓圓」這兩個小可愛來發售的時裝,可以說是把整個皮膚的主題都提升了一個檔次。這幾款皮膚都是可以用點券直接購買的,讓我來帶大家鑑賞一番吧。套裝-胖達圓圓這套時裝的外形非常可愛,同時也是用經典的黑白元素來搭配的,這就很貼合熊貓的主題。
  • 臺北動物園為大熊貓團團圓圓舉辦生日派對
    臺北市立動物園30日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舉辦生日派對。「團團」看到蛋糕後,先觀察一陣再拿起甘蔗蠟燭慢慢啃,相當秀氣。(臺灣「中央社」)「圓圓」相當豪邁,一掌把蛋糕拍落地面再吃。(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8月30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30日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舉辦生日派對,保育員親手為它們做蛋糕。只見「圓圓」相當豪邁,一掌把蛋糕拍落地面,反而爸爸「團團」吃法相當秀氣。
  • 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首次「親密接觸」(圖)
    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首次「親密接觸」(圖) 2011年02月11日 16:0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快訊 /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喜迎「二胎」
    臺北市立動物園大熊貓「團團」、「圓圓」近日喜迎第二胎!據臺媒報導,「圓圓」在今日(28日)早上8點58分破水,經過5小時的努力,終於在下午1點53分產下一隻大熊貓幼崽。團團圓圓生二胎,圓仔當姐姐了,圖中幼崽為圓仔
  • 「團團」「圓圓」過「五一」 臺北動物園大熊貓館人氣高
    "五一"假期第一天,不少臺灣民眾來到臺北市動物園,和憨態可掬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還有它們的寶寶"圓仔"一起過節。今年2月,臺北動物園為"團團""圓圓"實施人工授精,拼二胎,這個"三口之家"何時能再添成員?也成了最近大家關注的話題。
  • 江丙坤到臺北動物園了解大熊貓「團團」「圓圓」保育情況
    新華網臺北3月6日電(記者 王妍 李凱)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6日來到臺北市立動物園觀看了大熊貓「團團」和「圓圓」,了解「團團」「圓圓」保育情況。  江丙坤6日下午來到臺北市立動物園,首先觀看了大熊貓「團團」「圓圓」從四川來到臺北以及在臺北兩個多月生活的影片,並聽取了臺北市立動物園對大熊貓保育工作的介紹。   江丙坤在稍後的簡短致辭中表示,大熊貓「團團」「圓圓」的到來為臺灣創造了很多的商機,500多種熊貓商品為許多廠商提供了賺取利潤的機會,也給臺灣的小朋友們創造了欣賞的空間。
  • 臺灣大熊貓「團團」死了?!
    2008年,國寶大熊貓「團團」、「圓圓」帶著大陸人民美好的期許和祝福前往中國寶島臺灣。多年來,「團團」、「圓圓」為臺灣民眾帶去了太多歡樂。然而就在今天上午,臺灣媒體傳出稱居住在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大熊貓「團團」因發生犬瘟熱死亡,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界關注。報導中提到,這是大貓熊在臺第一起感染犬瘟熱的病例。
  •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一家三口很健康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一家三口很健康     4月3日,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內面向民眾開放據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發言人曹先紹介紹,「團團」「圓圓」一家三口非常健康、快樂。中新社發 李志全 攝       4月3日,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內面向民眾開放。據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發言人曹先紹介紹,「團團」「圓圓」一家三口非常健康、快樂。
  • 12月23日,團團,圓圓
    2008年的這一天,中國向臺灣省贈送的大熊貓「團團」「圓圓」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運抵臺灣。
  • 臺北市立動物園架電網,大熊貓團團圓圓中招觸電
    臺北市立動物園架電網,大熊貓團團圓圓中招觸電 盧佳靜/中國臺灣網 2017-10-26 15:02
  • 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大女兒「圓仔」迎來7歲生日
    7月6日,在臺灣出生的第一隻大熊貓「圓仔」迎來了7歲的生日。7年前的今天,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產下首隻幼仔,取名「圓仔」。時光荏苒,轉眼間,稚氣可愛的小女熊已出落成婷婷玉立的美少女。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個月28日,「圓圓」時隔7年,再次誕下一隻雌性幼仔,「圓仔」升級當了姐姐,可謂是雙喜臨門。
  • 臺北動物園為大熊貓團團圓圓實施人工授精 拼生二胎
    臺北市動物園大熊貓繁殖工作小組為團團圓圓進行人工授精。(圖片來源:臺北市動物園)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隨著步入春天,臺北市動物園的母大熊貓「圓圓」也正式進入發情期。保育員觀察,「圓圓」最近開始出現發情行為,繁殖工作小組嚴陣以待,為「圓圓」和公大貓熊「團團」進行人工授精,盼把握一年一度最佳繁殖時機。「團團」「圓圓」兩隻大貓熊2004年出生,2008年從大陸赴臺,考量當時兩隻熊貓年紀小,園方並未立刻安排人工受精,直到2011年,動物園才開始嘗試人工授精。
  • 大陸贈臺灣大熊貓團團圓圓迎來14歲生日
    昨天(8月30日)是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的14歲生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圓圓和比它小兩天出生的團團,一起慶祝生日。福建臺記者 王少丹:2008年12月,團團和圓圓從四川雅安來到臺北市立動物園安家。這只是團團,圓圓就住在他的隔壁。
  • 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將入洞房 錄音機放「情歌」(圖)
    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將入洞房 錄音機放「情歌」(圖) 2011年02月09日 07:4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視頻]團團 圓圓轟動臺灣
    今年春節的大年初一,也就是1月26日,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正式和臺灣民眾見面了。有大批臺灣民眾趕到臺北市動物園,專門就是為了一睹大熊貓的可愛模樣。據統計說,從26日到2月1日7天的時間裡,共有多達20萬人次到臺北動物園的熊貓館來參觀,臺灣南部的一些民眾甚至從凌晨2、3點鐘就起床,為的就是趕往臺北,看一眼熊貓,那麼團團和圓圓為什麼會受到臺灣民眾如此的歡迎?它們在遠離家鄉的臺北生活得還習慣嗎?
  • 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15歲了 奶爸奶媽盼二胎
    【解說】氣球和木馬形狀的冰雕,大熊貓造型的糕點,還有甘蔗拼成的「15」字樣……這是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的15歲生日蛋糕。    8月30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團團、圓圓舉辦15歲「生日宴」,與早早前來等待的遊客一起慶祝它們的生日。    【解說】上午11時許,保育員分別將團團、圓圓的「生日蛋糕」抬上桌,悉心調整裝飾。
  • 大熊貓團團圓圓順利抵臺臨檢一切正常(圖)
    大熊貓團團圓圓順利抵臺臨檢一切正常(圖) 2008年12月23日 22: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12月23日下午6時許,抵達臺北桃園機場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經過檢疫程序後,它們的箱籠從長榮航空專機出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