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美味是茶樹上的寄生,以前農村娃經常吃,如今很少有人認識

2021-01-08 山村孩子王

非常感謝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打開這篇文章,你們的每一次閱讀都是對筆者最大的支持。首先,在這裡要對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謝!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這種美味是茶樹上的寄生,以前農村娃經常吃,如今很少有人認識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事物,比如大自然中的一些植物,沒有根系也能生長,最佳的例子就是黃藤和桑寄生,它們都沒有根,卻能在其他植物身上旺盛的生長著,這得益於它們的寄生能力,它們寄生在別的植物身上,靠吸食其它植物的汁液為生,就像人肚子裡的蛔蟲一樣,屬於寄生物種。

在筆者的家鄉有一種非常好吃的美味,而這種美味是一種寄生生物造就的。這種生物主要寄生在油茶樹的葉子裡面,是一種真菌,它是茶樹的病害之一,被寄生的茶樹葉子,會發生變異,變成肥厚的白色葉片。對於茶農來說,白色葉片是有害的,因為這種被寄生的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茶樹生長會受到影響,寄生物大量吸食油茶樹營養,造成油茶樹營養短缺,生長受到抑制,最終會導致油茶產量降低。因此農民朋友都非常痛恨這些變異的白色茶葉,只要在油茶樹上看到它們都會摘掉。

這種白色葉片雖然影響茶樹生長,但是它同時也是一種野外的美味,因為這種白色的葉片可以食用。而油茶葉子可以食用,很多人可能都不太相信,因為這聽起來太不可思議了。不過它確實真真正正的能吃,而且還非常好吃,以前農村娃經常吃。這種變異的白色油茶葉子吃起來,甘甜細嫩,比很多野果都要好吃,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可以吃。一般能吃到這種變異油茶葉的多半是農村人,因為農村人從小農村長大,啥東西能吃,啥不能吃,他們都非常清楚。而油茶葉這種美味自然逃不過農村人的法眼。

筆者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記得那時俺們村的山坡上種植了大量的油茶樹,滿山坡都是密密麻麻的油茶,油茶林裡變異的白色葉子非常多,每當放學後總會約幾個小夥伴一起上山摘油茶葉子吃,不過如今已經很少看到有人吃它。主要原因還是人們的生活普遍提高,各種人工種植的水果非常豐富,只要花錢就能買得到,對於這種野外生長的野味,很多人都不屑一顧,漸漸的它也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今也很少有人認識它了。

文章的最後再一次感謝大家的細心閱讀,同時大家的每一次關注、轉發、收藏和評論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和肯定,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茶樹的「變異果」,林中滿樹長,曾是鄉下娃的水果,如今消失不見
    城市發展的越來越好,鄉下也有了一定的改變,許多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農村的植物沒有因為變化得到改變,只是小時吃到的東西都快慢慢找不到了,隨著土質的改變,就不會有生長了。年輕人想著會鄉下找小時候的味道,會發現都消失了,早就已經找不到了。在農村有一種果子很不錯,只是不過,它是一年只長一次,味道清甜,茶樹的「變異果」,林中滿樹長,曾是鄉下娃的水果,如今消失不見。
  • 以前在農村隨處可見螳螂,為什麼現在很少看得到螳螂了?
    以前螳螂還是非常常見的,在春夏之際的時候就會出現了,很多農村娃都會去抓螳螂玩,可以說是小時候的童趣了。不過現在為何螳螂去是越來越少了呢?以前在農村隨處可見螳螂,為什麼現在很少看得到螳螂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就算在農村生活,很多時候也難遇到螳螂了,而對於城裡人來說更加只能夠在電視裡看到了。
  • 這野果曾經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改名成高端水果,一斤能賣上百元
    以前在農村物質匱乏,想吃到水果特別困難,所以會去山上摘一些野果來吃,不像現在的農村,條件越來越好,想吃什麼直接騎個小毛驢去城裡就能買得到
  • 這種長著蛇皮紋的「龍眼」,以前賣上百元一斤,為何如今一文不值
    對於農村娃來說,小時候最常吃的零食並非薯片、辣條,而是純天然的野果,因為農村山裡一年四季都長有很多野果,每個季節的野果都不同,比如夏天的瓢子、春天的三月泡、冬天的竹節子等等,真是多到吃不完的,所以說這些野果就是陪伴農村娃整個童年的「零食」啊。
  • 農村名叫「爬地虎」的小魚,以前河溝裡撈不完,如今愈來愈少見了
    農村名叫「爬地虎」的小魚,過去沒人要,現在卻越來越貴,認識嗎文/農夫也瘋狂一晃眼,暑假就沒剩幾天了,馬上孩子們就要開學了。對於農村的家長們來說,孩子開學了也挺好的,這樣就不用每天都看著孩子了。畢竟在農村裡不同於城市裡,孩子們常常去山裡、河邊玩耍,有些甚至還會私自下塘下河洗澡,而這些地方都是比較危險的。農村孩子的暑假其實還是很豐富多彩的,在夏季的時候如果會玩的小朋友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樂趣。去水塘裡撈魚、河邊釣魚,就曾是無數70後、80後農村娃童年的美好回憶。
  • 這種魚以前被視為美味,如今在農村河裡到處都是,汙水溝都能生存
    以前的人們還是非常喜歡吃鯰魚的,但隨著近幾年環境的變化和一種外來鯰魚的入侵,人們開始厭惡這種魚類,如今在農村農村河裡到處都是,汙水溝都能生存。鯰魚在我國分布極為廣泛,北面到黑龍江,南面到海南島,都有鯰魚的身影,鯰魚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夜晚覓食活動頻繁,秋後居於深水或汙泥中越冬。
  • 河溝裡這種小魚專吃蚊子,小時候遍布南方各地,如今很罕見
    河溝裡這種小魚專吃蚊子,小時候遍布南方各地,如今很罕見在農村的河溝裡小魚兒特別的多,農村娃小時候都有抓魚的經歷,以前由於食物短缺,農村娃經常吃不飽肚子,所以農村的孩子就會經常到河溝裡撈魚吃。撈魚不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而且河溝裡的漁獲通常也是非常美味的,像鯽魚、鯰魚、泥鰍、河蝦、螃蟹,這些河裡的美味農村娃幾乎都吃過,不過在農村的河溝裡還有一些比較怪異的魚,這些魚通常沒什麼人去吃它,就像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小魚,河溝裡的這種小魚專吃蚊子,小時候遍布南方各地,如今很罕見了。這種小魚就是大肚魚。
  • 這種魚很像黑魚,以前敢吃的人很少,如今1斤80元,釣友:吃不起
    因為從小在農村長大,所以小編在很小的時候便開始接觸釣魚了,不過那時候是跟小夥伴們一起用最簡單的漁具垂釣。一根竹竿一根棉線一顆大頭針製成的魚鉤,外加一條剛從菜地裡挖到的蚯蚓,便可以很輕鬆低從水裡將魚兒釣獲上岸。在眾多的漁獲中,最讓小編影響深刻的卻是一種體型不大的小魚。
  • 這種連豬都不吃的雜草,市場上很少,城裡人視如珍寶,你認識嗎
    在農村有一句話總說,連餵豬豬都不吃的東西一定不是好東西。所以雜草也不例外的,餵豬豬都不吃那還有啥用呢?不過現在世道不一樣了,在農村有一種雜草,雖然連豬都不吃,但在市場上非常搶手,如今一斤8元成稀罕貨,市場上很少,城裡人視如珍寶,你認識嗎?
  • 農村這種植物你認識嗎?以前拿來做麻繩,如今30元一斤變保健菜
    農村這種植物你認識嗎?以前拿來做麻繩,如今30元一斤變保健菜不知道這種植物你可是認識呢?這個在農村叫做麻葉菜,在過去大集體生產的時候,這個都是沒有人吃的,都是用來做麻繩,編織袋之內的,不知道80後90後的孩子還有沒有印象,以前的時候還沒有出來蚊香,所以我們都是在床的上邊有一個蚊帳,就是用這個做的。在那個吃不起飯的年代,他們都是等麻的皮老了以後,在剝下來曬乾製成麻繩,在去賣了用來養家餬口。
  • 玉米地裡長的玉米筍,農村人拿它餵豬,如今城裡人當美味吃
    相信在農村裡長大的朋友對一些農作物都是比較熟悉的,今天小優要跟大家說的一種農作物就是玉米筍。玉米大家都認識,不過,這玉米筍估計有很多朋友就沒有見過了。玉米地裡長的玉米筍,農村人拿它餵豬,如今城裡人當美味吃朋友們看到圖中這一種野味就是玉米地裡長出來的玉米筍,過去農民不識貨經常用來它來餵豬。現在這一種野味卻被城裡人當成美味吃,在燒烤攤上也是十分常見。這玉米筍長得跟我們平時吃的玉米有些相似,只不過它的個頭比玉米要小很多了。過去農民都是把它當成豬飼料餵豬,現在在城裡非常受歡迎,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這一種野味呢?
  • 以前很普遍的沼氣,如今為何很少有人用了,其實離不開一個字
    文/濤聲依舊以前很普遍的沼氣,如今為何很少有人用了,其實離不開一個字環境治理人們越來越重視,農村也成為了重點改造的一個區域,現在農村普遍都開始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了,但是其實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很早以前農村就已經開始推行使用清潔能源,我以前用的清潔能源,並不是天然氣而是沼氣。
  • 以前農村小孩每年要吃打蟲藥,現在卻少有人吃了,為什麼?
    文/濤聲依舊以前農村小孩每年要吃打蟲藥,現在卻少有人吃了,為什麼?相信小時候在農村度過的人們一定知道打蟲藥這個東西,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吃一顆打蟲藥,比如說曾經的寶塔糖就是打蟲藥的一種,打蟲藥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消除體內的蟲,曾經幾乎每個農村小孩定期都要吃一顆,現在卻少有人吃了,為什麼呢?
  • 人稱「菊花菜」,下霜後是美味,如今少有人認識,網友:外來物?
    這是因為下霜之後,使得植物裡的澱粉在澱粉酶的作用下,轉換為麥芽糖酶,麥芽糖酶又會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是甜的而且溶於水,所以吃起來就會感覺特別好吃。而這也是冬季帶給人們不一樣的體驗,今天咱們也來說一種這樣的蔬菜,它在打霜之後也是一種美味。人稱「菊花菜」,下霜後是美味,如今少有人認識,網友:外來物?這就是烏塌菜,因為葉片排列緊密,也被人們叫做「菊花菜」。
  • 農村經常看到有人收購老母豬,目的是什麼?今天總算弄清楚了
    文/濤聲依舊農村經常看到有人專門收購老母豬,目的是什麼?今天總算弄清楚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農村如今有著很多的小商販過來,專門收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有收老物件的,有收各種野花野草的,還有著手老母豬的,前兩個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收老母豬這個行為卻是無法理解了,因為老母豬基本上都是繁殖次數過多了,已經沒有生育能力了,而且肉質也不好,為何要這麼樣做呢?下面給大家一一介紹。
  • 為什麼以前農村小孩每年要吃打蟲藥,現在卻少有人吃?看專家理解
    尤其是絕大多數的農村地區,這種變化真的可以用天翻地覆著四個字來形容。我們中國現在的農村,基本上村村都通了公路,自來水也進了村,整潔的廁所替代了原來的旱廁,網購的產品也通過快遞可以進到農村了。但是,隨著我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也會成為了發達國家,很多的疾病也會在我國慢慢地消失。那麼為什麼那個時候,大部分小孩子們體內都有蟲子哪?
  • 曾席捲農村的「蛔蟲病」,如今卻消失不見,農民:寶塔糖也消失了
    曾經風靡農村的「蛔蟲病」現在卻消失不見了,以前經常能吃到的「寶塔糖」也沒有了。在30年前,農村人不論男女老少幾乎都有「蛔蟲病」。最常見的就是小孩子沒來由的哭鬧,這時大人就會說孩子肚子裡有蟲了。所以當時小孩子隔一段時間就會去醫生那裡拿藥殺蛔蟲,而這寶塔糖就是當時最流行的殺蟲藥。雖然是糖,吃起來也比較甜,但是小孩們還是對它產生了陰影。
  • 農村這種草,有人叫它「血見愁」,有人叫它「牛奶草」,你認識嗎
    農村這種草,有人叫它「血見愁」,有人叫它「牛奶草」,你認識嗎?為啥叫血見愁呢?因為它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記得小時候拿著鐮刀去田地裡割草,把皮膚劃破是很常見的事情,很多小孩子經常被弄得鮮血直流。這時候爸媽就會去尋些鐵莧菜,把嫩葉揉碎了,往傷口上一敷,不大一會兒就不會流血了,而且還能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為啥又叫「牛奶草」呢?因為你若將它折斷,它莖幹中就會流出像牛奶一樣的液體,而且不光形似,它的營養程度也一點都不比牛奶差哦。剛生完寶寶的媽媽需要補充營養,可以用「牛奶草」燉點魚湯或是肘子湯,營養比牛奶都好!
  • 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
    導讀: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夏季到來之後,不僅天氣炎熱,還有特別多的蚊蟲,尤其是在農村野外,那簡直不要太多,每次吃過晚飯後去田邊散步,若是不噴點花露水,散完步回來保準被蚊子咬得一身是包。
  • 農村這種「毛毛蟲」,過去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價值很高30元一瓶
    我們都知道,住在農村的朋友一般都會在院子裡或者大山上種下一些果樹,農村朋友一般都比較注重種養殖,不管是莊稼啊還是水果,還是牲畜,他們都會涉及。那麼住在農村的朋友想必也對農村裡面生長的果樹也不陌生吧,其實農村的山上有很多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果樹,比如說杏子、李子、桃子、柿子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非常喜愛的果實。筆者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時候,每到夏天的時候,就會爬到樹上去採摘果實,像筆者就比較喜歡桃子,所以小時候經常會跑到桃子樹前,讓爺爺拿棍子敲打樹把桃子打下來,然後我再去地下撿,那時候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夠吃到自己採摘的果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