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糰子姐
《三十而已》劇中顧佳一角,讓童瑤再次翻紅,流量和市場價值都提升了不少。
其實,原本這個角色最初定的是由佟麗婭來出演的,卻最終因為粉絲的強烈反對,佟麗婭幾經思量之後,以檔期衝突為理由辭去了這個角色。
粉絲反對和抵制的原因很簡單,認為顧佳這個角色有點兒慘,那麼用心和努力經營婚姻卻被出軌,活得卑微而隱忍。直白的說,角色人設不好,不夠颯,不夠硬氣。
另一方面,番位不夠好。《三十而已》這部劇,其實最初的女一號並不是顧佳,而是由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顧佳只能排在女二的位置。
辭演一部電視劇,其實算不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只不過,佟麗婭辭演顧佳一角後,卻接下了備受嘲諷,豆瓣評分只有3.9的《完美關係》。這部劇的劇本實在不敢恭維,人設也是失真的,不符合邏輯的。
佟麗婭在劇裡飾演的角色DL總裁江達琳,非常不討喜,堂堂一個公司總裁,行為舉止卻讓人覺得幼稚和無語,瑪麗蘇式的女主角完全不能帶給觀眾驚喜和共鳴。佟麗婭飾演這個角色也很吃力,用力過猛,演技完全發揮不出來,很多觀眾看完之後直接棄劇,甚至對佟麗婭粉轉路,路轉黑。
佟麗婭這次的選擇,實在讓人可惜。
我想,之所以放棄顧佳這個角色,一方面是粉絲們的反對,另一方面,也看出佟麗婭及其身後團隊的自我局限和束縛。
佟麗婭無疑是個大美女,但是很奇怪的,她卻始終給人不夠自信的感覺,特別是在跟陳思誠的婚姻裡,更是低姿態。接受採訪被問到,如果婚後另一半出軌了怎麼辦,佟麗婭的回答是「回家就好」。
這跟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
佟麗婭的爸爸是一個很傳統的男人,婚禮上還在叮囑自己的女兒,到了陳家多幹活,做飯,多伺候老公。
佟麗婭報考中戲,父母根本不支持,更不相信她有這個實力,覺得她沒什麼天賦和才藝。
可以看出,家庭的教育是傳統的,保守的,甚至略帶打壓式的。當然,根源都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和保護,不希望她受傷害,走彎路。
這樣教育模式和家庭環境成長起來的佟麗婭,有她倔強和叛逆的一面,也有順從和乖巧的一面。
當面對在乎的人時,她展露的,便是自己順從,迎合的一面。
跟陳思誠的婚姻便是如此,她仰慕、崇拜對方,覺得對方那麼優秀,自己配不上。
面對愛護自己的粉絲時,她為了照顧粉絲的情緒和感受,寧可推掉早就已經接下來的角色和劇本。因為怕粉絲失望,怕局面失控。
這樣性格的人,活在別人的注視和期待裡,潛意識裡就會不由自主地去迎合和滿足對方的要求。
如此,就會變得小心翼翼,自己就把自己框住了,局限住了。
角色,最好是正面的,美好的,沒有明顯瑕疵的,最好是討喜的,自帶路人緣的。尤其是在婚姻裡,被傷害過的佟麗婭,挑選角色時,一定要選擇獨立的,意氣風發的,姿態昂揚的。
仿佛這樣,才能滿足粉絲對她的期待,或者說意淫,才是對自己現實人生和婚姻的有力反擊。
顧佳那種,老公出軌了還忍辱負重的,一點兒都不颯,不夠爽,怎麼可以?
這樣下去的結果,就是接到的角色越來越同質化,無趣化,單薄、扁平,缺乏深度和內涵。《完美關係》裡江達琳一角,就是最好的證明。
確實可惜。
佟麗婭是有演技的,她也具備很好的可塑性,有很多的可能性。她是《平凡的世界裡》裡清純倔強的田潤葉,是《超時空同居》裡外在「拜金」內在純真善良的谷小焦,是《唐人街探案》裡風騷性感的老闆娘。
只是這樣的演技,也需要有好的劇本,需要立體的、豐富的,更有深度和複雜性的角色,才能發揮和展現。如果自己就把自己束縛和限制住,那真的是太遺憾了。
生活從來不是完美的,總是有缺憾的,唯其如此,才是我們真實、有質感的人生。
希望佟麗婭,更勇敢一些,自由一些,讓自己的人生經歷,去豐富和提升自己的表演和創作,而不是反過來掣肘自己的演藝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