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坦克鴨嘴魚 ,跟它的鯰魚親戚一樣,可以長到非常大的體形和體重。不過跟別的鯰魚不同的是,這種河中怪獸只生活在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大卡裡河中,這裡的河水經常被用於處理印度火葬儀式後的屍體,所以這裡的坦克鴨嘴魚養成了吃屍體的習性。
2-吸血鬼魚,它們絕對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可以長到1.2米,它們主要以食人魚為食。它們的名字來源於那兩獠牙齒。牙齒能長到15釐米(六英寸)長,用來刺穿獵物。它們的毒牙太大了,事實上,它們在上頜骨有兩個特殊的洞來避免傷到自己。
3-黃金猛魚,又稱非洲虎魚,原產非洲剛果等地,體型巨大可到1米5。牙齒巨大與食人魚相像且十分兇猛 ,會攻擊人類。並非國人所說的金錢鰵,是兩種魚類。事實上黃金猛魚的習性遠沒有傳說中以及其外表所顯露的那樣兇猛。(有沒有注意到右下角的傑叔非常帥。)
4-哲羅鮭,一種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魚,主要分布在亞洲北部地區。哲羅鮭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水中,冬季在較深的水體如大江幹流、湖泊中越冬,春季向溪流洄遊產卵。性兇猛,體型大,身長在1米以上,但曾經有發現長達4米,重達90公斤的個體,捕食魚類及在依水生活的蛙類、蛇類、鼠類、鳥類等。中國新疆喀納斯湖水怪就疑似為巨型哲羅鮭。
5-尼羅河鱸魚,尖嘴鱸科尖嘴鱸屬的一個物種。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100種入侵物種中的一種,這種食肉性魚吃食很兇猛,上鉤後,它會不停跳出水面,試圖脫鉤。
6-電鰻,裸背電鰻科的鰻形南美魚類,能產生足以將人擊昏的電流,是放電能力最強的淡水魚類,輸出的電壓可達300~800伏,因此電鰻有水中的"高壓線"之稱。
7-鋸腹脂鯉,屬於食人魚的一種,但一般只吃落入水中的成熟果實和堅果。它長有一嘴像人牙一般的牙齒,還有一個可怕的綽號,切蛋魚。
8-白鱘,體長為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匙吻鱘科的物種。另名為中國劍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因為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為象魚。
9-淡水刺鰩生活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北部的河流,體型巨大,身長可達到5米,體重可達600公斤。
10-須鯰魚被冠以亞馬遜河最大的鯰魚稱號,而且其名聲也不佳,因為它會咬下遠超自己能咀嚼的食物(或者說是吞下去)。須鯰魚的大嘴超過40釐米寬(將近16英尺)。漁人們在這種魚的肚中發現過猴子、大鳥、貓、狗甚至其他鯰魚,顯示出須鯰魚是個快樂的水中清道夫。它還是一種很漂亮的觀賞魚。
11-巨石斑魚,俗名龍躉、鱸滑石斑。分布於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南至澳大利亞、北達日本南部以及南海諸島和臺灣等海域等,屬於暖水性底層魚類。其多棲息於礁盤內的淺海中以及最深達到6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紅海。長可達2.7米,重達440kg。
12-巨骨舌魚,體形巨大,成體長度可超過2.5米,最長達3米,重量高達200千克。長形,稍側扁。頭部骨骼由游離的板狀骨組成。口大,無須。無下頜骨,舌上有堅固發達的牙齒。鰾四周富有血管,內表呈蜂窩狀,常有特殊的鰓上器。常被養作觀賞魚。
13-六須鯰魚身長而無鱗,寬扁的魚頭上一張驚人的闊嘴,裡面長滿一排排砂紙般細細的牙齒,足有幾百顆之多。它們的上下頜上各長著一套觸鬚(像腮須一樣的器官),幫助它們在混沌的水域中捕捉獵物,因此它們的身影遍布歐洲的大湖以及水流不急的河流。
14-鬼頭刀魚,學名鯕鰍,一種廣泛分布於各大海洋之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的魚類。體延長側扁,前部高大,向後漸變細。
15-淡水魟魚是一種十分兇猛的淡水魚,他們的尾端有一根包含劇毒的芒刺,刺長約38釐米。它們可以長到5-8米長、600公斤重的龐大體型。雖然它們很少攻擊人類,但是曾經有過巨型魟魚掀翻船隻的報導。和海中的魔鬼魚是近親,不同的分支走向。
16-紅腹食人魚,有紅色的腹部和鋒利的牙齒,這些牙齒都是環環相扣的,使得它們很容易撕開獵物的肉。成群的魚會聚集在他們的不幸的獵物周圍,分分鐘連骨頭一起吃完,但這樣的攻擊是罕見的,通常是飢餓或挑釁的結果。
17-大眼利齒脂鯉,俗稱狼魚,又稱枯木牙魚、黑牙魚,為脂鯉目,虎脂鯉科,利齒脂鯉屬一種熱帶淡水魚類。大眼利齒脂鯉分布於蘇利南、法屬蓋亞那的亞馬遜河及奧裡諾科河流域,體型巨大,性情兇猛,為原產地著名的遊釣魚類及食用魚,可作為觀賞魚。
18-鋸鰩,分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淺水區,底棲,常出入於港灣、河口,有時可上溯江河相當遠的距離頭、體長而平扁,吻延長,很像鋸鯊那樣呈劍形,兩側緣具強齒。最大的體長可達7公尺。雖然一般不被當作危險魚類,但佔體全長1/3的吻鋸卻也令人生畏。吻鋸用於攝食活動,或用之發掘底層生物,或用以在魚群中揮舞,殘殺或擊傷群魚。
19-鱷雀鱔是北美洲南部特產淡水巨型食肉魚,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它的名字來源於吻部的外形,全身長硬鱗質的超硬琺瑯質魚鱗(硬度與人的牙齒相當)。化石始自上白堊統。古時遍布北美、歐洲、印度及非洲,現在僅見於北美東側、中美和古巴。為大型兇猛魚類。
20-小盾鱧,鱧科鱧屬的一種魚類。俗稱多曼魚,魚虎,大鉛筆,紅線鱧或紅鱧。原產於東南亞地區,包括印度、緬甸、越南、泰國、 馬來西亞等國家。成魚時體側有一寬黑縱帶,幼魚時體側則有兩條黑色縱帶中間呈橘色。棲息於水塘、池沼及溪流緩水域,耐汙濁缺氧的環境。
21-牛鯊體型較小,身體較其它鯊魚相對寬闊,軀幹粗大,整個身體呈紡錘型。體背呈側暗灰色,腹側為灰白色。雄性牛鯊可長到2.1米長,90公斤重。雌性則更大,達3.5米長,230公斤重。 牛鯊的頭寬扁,尾基上下方各長有一個凹窪。牛鯊眼睛很圓,瞬膜發達。前鼻瓣呈寬三角形;沒有口鼻溝或觸鬚。可以在淡水中生活。
22-叉尾鯰,和我們所熟悉的鯰屬魚類(例如土鯰、大口鯰和歐鯰)一樣,叉尾鯰的身體狹長側扁,長有兩對須,擁有極其發達的嗅覺、味覺和測線系統,是一種典型的夜行性伏擊型底層肉食性魚類。但和其他的鯰科魚類不同的是,叉尾鯰的口裂很深,牙齒也比較大,所以不同於其他的鯰科魚類,叉尾鯰的捕食可能會更依靠咬食而不是吸食,在捕食策略上可能也會更積極。
23-日本大鯢,又稱大山椒魚,體長可達1.5米,重45千克。頭扁平,眼小,口裂大。身體的背面為灰褐色,大都有花斑,背面有很多疣粒、軀幹部長筒形,兩側又很厚的皮膚褶;四肢肥厚而短,扁平狀;尾部短。體側有顯著的縱行皮膚褶;該物種形態上與中國大鯢非常相似,其主要差異是:在日本大鯢頭部背腹面疣粒為單枚,且大而多,尾稍短。
24-長鰭鰻,它們的背部有著一條長長的背鰭,通體深褐到黑色,生活在紐西蘭全國各地的河流和溪流中;根據研究長鰭鰻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鰻魚、也是紐西蘭最大的本土淡水魚類,它們可以長達1.75米,有記錄被捕捉到的最大長鰭鰻有24公斤重。長鰭鰻比較長壽,雄性基本能夠活到25歲,雌性35歲;它們在洄遊大海並交配生產後死亡;而部分長鰭鰻的壽命更可長達100多年。
最後曬兩張杰叔年輕時的帥照,是不是很陽光,很瀟灑。
看傑叔抱著這條大鯉魚,就像抱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看來他年輕時候就很喜歡魚。(乍一看,傑叔長得還有點像《權力的遊戲》中的狼少主羅柏·史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