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師招聘試卷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12分)
1、「數學是一種文化體系。」這是數學家( )於1981年提出的。
A、華羅庚 B、柯朗 C懷爾德 D、J.G.Glimm
2、「指導學生如何學?」這句話表明數學教學設計應以( )為中心。
A、學生 B、教材 C、教師 D、師生
3、現實中傳遞著大量的數學信息,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爾係數」、預測天氣情況的「降雨概率」、表示空氣汙染程度的「空氣指數」、表示兒童智能狀況的「智商」等,這表明數學術語日趨( )
A、 人本化 B、生活化 C、科學化 D、社會化
a 當a>0時;
4、a=|a|={ a 當a=0時;這體現數學( )思想方法
a 當 a<時;
A、分類 B、對比 C、概括 D、化歸
5、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長的一半。其判斷形式是( )
A、全稱肯定判斷(SAP) B、全稱否定判斷(SEP)
C、特稱肯定判斷(SIP) D、特稱否定判斷(SOP)
6、數學測驗卷的編制步驟一般為( )
A、 制定命題原則,明確測驗目的,編擬雙向細目表,精選試題。
B、 明確測驗目的,制定命題原則,精選試題,編擬雙向細目表。
C明確測驗目的,編擬雙向細目表,精選試題,制定命題原則。
C、 確測驗目的,制定命題原則,編擬雙向細目表,精選試題。
二、填空題(每格2分,共44分)
7、在20世紀,數學學習理論經歷了從行為主義向 的發展歷程。
8、2001年7月,教育部頒發了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行)》而研製的 ,這是我國數學教育史上的劃時代大事。
9、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標準應體現基礎性、 ,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①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② ;③ 。
10、建構主義數學學習觀認為:「數學學習是 的過程;也是一個充滿 的過程。」
11、「數學活動」的數學教學觀認為: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 。
12、數學新教材實現從學科中心向促進 的價值取向。
13、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已有原來的主導者轉變成了學生學習活動的 ,學生探究發現的 ,與學生共同學習的 。
14、數學思維抽象概括水平分為三個層次: 、形象思維、抽象思維。
15、數學課程標準安排了空間與圖形、數與代數、 、 ,四個方面的學習內容。它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 感、 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學16、課程總目標包含: 、 、 等具體目標。
17、一種運算、能解一種方程、知道一個性質和定理……,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叫做 ;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會操作、思考、交流……,這種「看不見、摸不著邊際」的目標叫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