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頭魚」頻現錢塘江流域,肉質細嫩但性情兇猛,外來物種?

2021-01-09 長江君說野生魚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也是鹹淡水交匯的水域,其中的野生魚資源十分豐富,備受釣魚愛好者青睞。

然而近日,許多杭州釣魚人反映,在錢塘江水域垂釣時,碰到一種罕見怪魚:其相貌極醜、滿嘴尖牙,長得有些像黑魚,但體型更小,並且肉質細嫩,非常的鮮美.....

「怪魚」現身錢塘江

「這魚太兇了,釣的時候還以為是條大魚,沒想到是條那麼小的魚,長得也比較兇。」

釣魚愛好者李師傅(化名)介紹到,他是在錢塘江的一條小支流裡釣到這條魚的。

本以為是一條黑魚苗,打算放生,後來仔細觀察,覺得應該不是,就用手機將它記錄了下來。

(注意區分其與外來物種沙塘鱧的區別,主要在頭部、魚鰭和體色花紋上)

其頭部扁、尖,很像是黑魚,但魚鰭尾鰭寬大,顯然同大家熟悉的黑魚迥異。

事實上,並非這一位釣魚人釣獲這種「怪魚」,在近年杭州周邊,有不少釣獲、捕獲這種「怪魚」的記錄。

有杭州周邊的村民,在當地河道裡用地籠捕魚時,甚至捕獲「一窩」這種怪魚。

這個怪魚到底是不是黑魚?或者其變種?

黑魚一種常見的淡水掠食魚,學名烏,生性兇猛,繁殖力強,在錢塘江以及周邊的支流塘河裡數量很多。

但經驗豐富的老釣魚人就能清楚辨別,黑魚和這個「怪魚」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是黑魚苗。

黑魚的體型明顯更大

那麼這個到底是什麼魚呢?

其實,這個魚是錢塘江的土著魚,學名叫中華烏塘鱧,和黑魚有近親關係,但黑魚屬於鱧科,而中華烏塘鱧則屬於塘鱧科。

烏塘鱧本是錢塘江的土著魚,但在近年來卻近乎消失

中華烏塘鱧一般棲息在近海口鹹淡水沿岸,是之前錢塘江比較常見的一種本土魚。其性情兇猛,可進入淡水中,攝食小魚、蝦蟹類及一些水中昆蟲等。

那為什麼釣魚人連這個本土魚都不認識了呢?

(烏塘鱧曾是江浙、東南沿海一帶的家常美食)

這是因為近年來江河過度開發、酷撈濫捕,我們各大江河水系的野生魚資源銳減。

錢塘江也不例外,在這些年有許多土著魚已不見蹤影,而烏塘鱧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說是十分罕見。

禁漁效果明顯,漁業恢復很快

烏塘鱧的再次出現,某種程度上,說明錢塘江水域的禁漁期的有了成果。

在今年錢塘江發布禁漁通告,時間從三月一日到六月三十日,為了更好的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全水域開啟禁漁模式。

而烏塘鱧的再次出現,無異於就肯定了禁漁的成效。

烏塘鱧再次出現,但如果濫捕仍可能令其消失

雖然長相很兇,但烏塘鱧的肉質十分鮮美,烏塘鱧自古就是備受吃客們喜愛的魚鮮佳品。

再加上中華烏塘鱧魚營養價值高,是名貴的滋補品,因此其食用價值、經濟價值都非常高。

然而,在其野生種群薄弱的今天,如果不加限制的濫捕,仍然可能令其再次消失......

因此,如果在大家在垂釣、捕撈時,碰到這種魚,建議還是放生為上策。

當然,烏塘鱧的再次出現,還是給了我們信心,表明當前的保護生態環境政策有成效,希望生態環境在全民的關注和參與下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天山鱈魚」長江流域頻現,新物種?
    長江又現新魚種? 起先,是湖北宜昌一位釣魚愛好者,在長江釣魚時,釣起一條「銀鱗短鬚」的怪魚,兼具草魚和鯉魚的特徵。 這位在長江邊釣魚幾十年的老釣友,一眼就認出這並非本土魚。
  • 美國「鴨嘴魚」出現在長江,明明是外來物種,卻沒辦法活過童年
    現如今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個國家愛之間的交流是越來越密切,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避免不了會出現一些物種入侵或者是物種引入的事件。而對於物種入侵和引進物種人們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覺得引進物種是不好的,可能會造成物種不可控制的情況,當然也有人會覺得這物種的引進有時候是可以創造比較高的經濟價值的。今天小編又要來跟大家聊一聊外來物種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外來物種名叫——長吻鱘,因為它的頭較長,頭長為體長一半以上,而嘴巴長得好像是鴨嘴,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鴨嘴魚"。
  • 錢塘江退潮,江邊水坑魚群擱淺,釣魚人發現「怪魚」
    扁平似樹葉、渾身無鱗看起來頗為奇怪,這還是一條魚嗎?這樣體型的魚,在錢塘江裡確實非常的奇怪,跟大家熟悉的鯉魚、鯽魚、鰱鱅等完全不是一個類型。這位釣魚人將其發到朋友圈,也是引來許多人的點讚和熱議:有人驚呼是外來物種,然而也有人表示不奇怪,這種魚錢塘江裡早就有!這條怪魚到底是本土魚還是外來物種?
  • 世界上的兇猛淡水魚
    世界上的兇猛淡水魚世界上的兇猛淡水魚有哪些呢,跟隨百科校園主題團的腳步去看看吧。主產於中國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幹支流中,錢塘江和黃河下遊也有發現。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現資源量逐年明顯下降,面臨瀕危,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大頭魚水中清道夫鱅(yōng)魚是胖頭魚的學名,又稱鰱鱅,中國著名四大家魚之一。此魚魚頭大而肥,肉質雪白細嫩,是魚頭火鍋的首選。胖頭魚頭大,佔體長的三分之一,體側發黑且有花斑,眼位較低。
  • 長江現兇猛食肉魚 網友直呼:和恐龍同時代
    長江現兇猛食肉魚 網友直呼:和恐龍同時代時間:2016-07-18 17:08   來源:東北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江現兇猛食肉魚 專家鑑定確認屬於外來物種-----來源:東北網 【長江現兇猛食肉魚】近日,長江現兇猛食肉魚事件被當地的漁民曝光出來,據悉,7月16日上午8時許,武漢新洲區雙柳漁業隊漁民張傳洲
  • 南京長江流域頻繁有人釣起「尖頭魚」,網友:放心吃
    因此南京的釣魚人,常常釣起一些長江裡的「奇魚、怪魚」……比如近日,在南京有多名釣魚愛好者反映,在長江流域(幹支流)釣魚時,頻繁釣起一種「尖頭長尾」的怪魚。——這種魚個頭不小,但卻沒幾個人敢帶回家中食用,紛紛將其丟回江中……(南京周邊的長江支流、塘河裡都有這種尖頭魚出沒)原來,這些頻繁出沒、尖頭有須的怪魚,其獨特的外形,非常像是傳說中的長江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 兇猛「變種羅非魚」入侵紅水河流域,種群增長很快,將成禍害?
    然而,近日有許多人發現,在雲南的江河裡,又出現一種「變種羅非魚」,其體型像羅非魚,卻長滿黑斑、個頭更大且性情更兇猛,在當地種群增長速度很快! 應該說不大可能,羅非魚屬於慈鯛屬,而鱸魚屬於花鱸屬,完全是兩個種屬的物種,從生物學上來說,幾乎是不可能進行繁殖雜交的... 那麼這些魚,真是如一些釣魚愛好者所說的,屬於「變異了的羅非魚」嗎?
  • 兇猛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 缺少天敵將威脅土著魚類
    兇猛入侵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外來物種鱷雀鱔如果真來到白雲湖,會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鱷雀鱔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系統。
  • 它是外來入侵的物種,現在成了大眾美味,肉質細嫩比豬肉還好吃
    它是外來入侵的物種,現在成了大眾美味,肉質細嫩比豬肉還好吃終於把炎熱的夏天給熬過去了,迎來了涼爽的秋天。今年的夏天時間格外長,因為今年是閏月,所以夏天要比每年的夏天時間還要長,可以說最熱的天氣有四十多天,總算是把這最熱的天氣熬過去了,秋高氣爽,現在的天氣就連呼吸都是那麼順暢。
  • "生態殺手"巴西彩龜入侵錢塘江 系市民放生擴散
    「生態殺手」巴西彩龜入侵錢塘江專家判斷:這種外來有害生物在杭州大江流域已建立種群最近,由於食人鯧引發的外來物種入侵話題,廣受關注。最近,記者了解到,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100種最危險入侵者之一的巴西彩龜(紅耳彩龜),也頻現錢塘江。「這種被稱為生態殺手的巴西彩龜已在杭州一帶的大江流域建立種群,還將不斷擴散。」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兩棲爬行動物專業研究者陳蒼松說。陳蒼松研究發現,巴西彩龜的野外分布路線,正悄悄發生可怕地「擴散」。
  • 杭州河道頻現血紅色「蛇魚」,似蛇似鱔,罕見的「邪鯁」?
    這是什麼怪魚?有人說是魚種罕見的血鱔魚,有人說外來物種......不過,一位家住錢塘江邊的有捕魚經驗的網友認為,這種魚名叫「邪鯁魚」、「狼牙魚」,非常兇猛,經常有咬人的記載。邪鯁魚雖然看起來了古怪,但其實是一種本土海魚,但是也能在淡水裡生存,以前錢塘江入海口附近很多,上了年紀的老漁民、釣魚愛好者應該都見過,但現在卻比較少見了。
  • 廣東河道現許多大嘴怪魚,掠食兇猛,有人擔心其破壞生態
    廣東河道現許多「大嘴怪魚」,掠食兇猛,有人擔心其破壞生態近日廣東茂名一位釣友,在當地一口池塘裡釣魚時,釣起許多奇特的「大嘴怪魚」,模樣兇惡,顯然不是常見的本土野生魚!鱸魚?「吃鉤兇的很,腥餌比較好釣,大的有一斤多的..」當地釣友小胡介紹說,幾年前就偶爾能釣到這種魚,但如今數量越來越多了。
  • 南方河流屢現太陽魚,形似羅非魚但更兇猛,現令日本人慾哭無淚!
    外來物種入侵在當今全球貿易密切的趨勢下已屢見不鮮,有些是人為引入,有些則是意外。甭管人為還是意外,很多外來物種在沒有天敵抑制的情況下,都對各國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不過太陽魚的體型比羅非魚要小很多,成魚體長一般為20釐米左右,體重不到1斤。太陽魚屬雜食性魚類,性情兇猛,會吞噬其他魚類的魚卵和幼魚,具有築巢和護幼習性。通常一條雌魚可產下50000顆卵,一周左右的時間便可孵化。孵化後的小魚以浮遊生物及藻類為食,成魚則以蝸牛、蠕蟲、蝦、水生昆蟲、小龍蝦和其他魚卵魚苗為食。儘管它們是淡水魚,但它們可以耐受高達18%的鹽度。
  • 警惕惡性外來物種入侵
    祖籍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食人魚驚現珠江上遊廣西柳江河段,一下把人的手啃下一塊肉。原來,這兇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帶入中國,由於它們生命力強,在遷徙地無節制地繁殖、掠食,成為當地生態環境的改變者,也被科學家們掛上外來入侵物種的標籤。中國人好客,沒想到在動、植物界亦如此。
  • 注意,湄江河有疑似外來兇猛物種出沒!
    河道辦人員在進行捕撈據了解,鱷龜是屬於外來物種。它生性兇猛,咬合力極強,長像和鱷魚有幾分相似;四肢粗壯有力,指甲彎曲尖利。因為沒有天敵,它的出現會影響湄江河的水域環境,破環生態平衡。人如果不小心靠近和接觸到,也會受到攻擊,造成傷害。
  • 湄江河有外來兇猛物種出沒?勿盲目放生……
    ▲河道辦人員在進行捕撈據了解,鱷龜是屬於外來物種。它生性兇猛,咬合力極強,長像和鱷魚有幾分相似;四肢粗壯有力,指甲彎曲尖利。因為沒有天敵,它的出現會影響湄江河的水域環境,破環生態平衡。人如果不小心靠近和接觸到,也會受到攻擊,造成傷害。▲鱷龜而巴西龜也是一種較為兇猛的掠食者,原本被當做寵物、觀賞水族被引入養殖。
  • 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
    導讀: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國內的淡水魚之中,黑魚是比較受歡迎的一個種類,它的肉質緊實,味道鮮美,在市場上常年暢銷。黑魚的外形較為獨特,在淡水魚之中很難找到和它相似的魚,然而近些年來,在南方一些地區,卻經常能在野外釣到一種長得像黑魚的「新物種」,不少人表示就是最近幾年多起來的,以前都沒見過。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魚呢?為何近些年突然開始在野外河流之中大量出現?這種酷似黑魚的魚叫做「白邊烏鱧」,它和黑魚同是鱧屬,的確存在「親戚關係」。
  • 南通長江段,多人釣獲「無眼怪魚」,外來物種?
    近期頻繁有人釣獲,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我就釣到一條,但是聽說很多人都釣到了,以前是從來沒人見過的……」南通網友周師傅(化名)介紹說,這個「怪魚」看起來就像一片樹葉,也不知道是什麼習性——有人用路亞假餌釣起來過,也有人使用蚯蚓、商品餌釣起來過
  • 兇猛「變種羅非魚種」入侵紅水河流域,種群增長很快,將成禍害?
    它的體形像羅非魚,但它充滿了黑點,更大更兇猛。當地人口的增長速度很快!「這種魚有點像鱸魚和羅非魚的結合體。兇猛無比。只要附近有一個,魚鉤就會來……」紅河釣魚愛好者郭先生說,普通的羅非魚只有2-3兩左右,但有很多觀點認為,這種「變異羅非魚」從半斤長到一斤。有人懷疑這是羅非魚和鱸魚的雜交……鱸魚和羅非魚可以雜交嗎?
  • 此魚全身光滑,幾乎不長鱗片,肉質細嫩,口感好,釣魚人最喜歡
    此魚全身光滑,幾乎不長鱗片,肉質細嫩,口感好,釣魚人最喜歡生活中喜歡吃魚人並不在少數,魚不僅好吃,而且營養價值高,品種也極為豐富,不一樣的魚口感味道都不同。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口味也越來越挑剔,現在人們吃魚都挑選味道最好的吃,比如三文魚,長江刀魚,桂魚,芝麻劍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味道極好的魚,這種魚全身光滑,幾乎不長鱗片,肉質細嫩,口感好,而且釣魚人最喜歡它。這種魚在我們當地叫做野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