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一只的賽鴿 讓國內土豪紛紛玩上癮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前不久,一隻歐洲鴿子被中國買家以160萬歐元價格買下的新聞上了熱搜,這隻折合人民幣1247萬元的兩歲鴿子,起拍價只有200歐元,之所以被推上高價,是因為兩名中國競拍者相互加價的結果。

在微博這條新聞的評論中,網友們驚嘆於千萬元買鴿子的驚人舉動,其實,鴿子很早就開始與資本逐利深深關聯,在一擲千金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中國男人用金錢來投資興趣放飛自我的奇特現象。

和我們熟悉的貓狗等家庭寵物相比,鴿子似乎是古早時代的寵物,更不用說信鴿,在通訊發達的今天,飛鴿傳書似乎是武俠小說裡的橋段,跟現代人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人人眼中的古老現象,也是給一些人帶來巨大利潤的「鑽石」級投資機會。當你在城市中抬頭看到一群鴿子划過天空時,別以為他們是哪個胡同大爺圈養的普通鴿子,很有可能是某位富豪們從歐洲進口,身價上萬美金的信鴿及其後代。

看鴿子的男人眼神

人類利用動物來為自己服務有很長的歷史,鴿子就是其中的一種,「飛鴿傳書」其實是利用了野生鴿能返回自己的鳥巢和配偶會合的習性。於是,人類開始馴化野鴿,用於傳遞信息。

在通訊不發達的古代,除了騎馬驛站傳遞信息之外,用「飛鴿傳書」可以說是一種速度極快的聯絡方式。

有人用科學方法測定過信鴿在中等距離下的飛行速度,大概為每小時48千米,最快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95公裡,已經很接近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小汽車了。而信鴿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達到驚人的速度。美國賽鴿聯盟的記錄顯示,一隻信鴿可以以162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從約164公裡外返回。

信鴿還能長距離飛行。一位國內愛好者的鴿子曾經創下飛3500千米後歸巢的紀錄,而這些紀錄曾一次次被其他的信鴿們打破。2006年,一位浙江人士還申報了自家信鴿飛行距離最長的吉尼斯世界記錄。他從新疆喀什放飛後,信鴿用了83天,穿越沙漠和高原從新疆回到浙江蒼南,直線距離達到了驚人的4308.3公裡。

據鴿子主人講,鴿子從新疆飛回浙江後,體重瘦了200克,是原先體重的一半。之後,主人試著拋起鴿子,在飛行了10多米後,這隻創下紀錄的信鴿累的跌落到了地上。

有了信鴿比賽和國內各地的信鴿協會,也就有了資本的介入。在全世界,賽鴿都是一項略帶有博彩性質的體育項目,有人將它和賽馬相提並論。雖不能和賽馬的規模相比,但賽鴿的背後,也有著上千億的經濟規模。

在國內賽鴿活動最為發達的上海,有不少信鴿協會會員養鴿數十年,除了出於興趣愛好的養鴿人外,還有不少以養鴿盈利的職業賽鴿者,不少信鴿品種優良、身價不菲。

在上海信鴿協會的官網上,可以實時觀看各類信鴿比賽的直播,還有各種養鴿知識的交流區,滿足各類養鴿人士以鴿交友的需求。

還有各種在賽鴿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冠軍鴿」展示,每個頁面上都有養鴿人的信息,當然每個信鴿都有一個霸氣的名字和它們的實力搭配:「沙塵暴」「天德女王」「閃電號」「金團皇后」……

偶爾,養鴿人還可以在這裡書寫自己的養鴿小心得和情懷,以博得圈內同好們的共鳴。特別是比賽過後,更是這些中年男人們難得的表現機會,畢竟看到鴿子在天空飛翔,心裡感覺放飛的不是鴿子,而是自己。

這些渾身寄託著養鴿人希望的信鴿,參與的則是國內最為競爭激烈的公棚比賽。顧名思義,所謂的「公棚」就是信鴿和愛好者們的集中地,他們將自家的幼鴿交到公棚,統一飼養和訓放,並進行比賽,因有公證機構介入,可以有一個相對公平平臺進行賽事,公棚賽就成了很多賽鴿人首選的賽鴿形式。

在全國據統計有超過500多個公棚,有將近40萬正式註冊的賽鴿會員,他們都屬於官方背景的中國信鴿協會和各地的分會,各種比賽設有獎金,賽鴿的衡量標準是飛行距離,比賽多分為200公裡、320公裡、430公裡、530公裡等資格賽,總獎金據說超過1億元。

如此獎金豐厚的比賽,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加入養鴿的行列,畢竟暴富機會比買彩票中獎機率要高。一羽信鴿拍賣的最高價格,也從幾萬漲到了上千萬:2018年11月20日,北京開創者信鴿俱樂部將一隻鴿王拍出了2200萬元;一年後,比利時的雄性信鴿被一名中國商人以近1000萬元的價格買下。這些高價購買的信鴿,只要奪一次冠就可以買下一套房子,一夜暴富的消息,如同買彩票暴富一樣,刺激著人們的神經。

養鴿人的炫富時刻

為了在比賽中獲得高昂的獎金,信鴿比賽成了一些人看重的下一個撈金機會。2018年,在國內賽鴿活動最為頻繁的上海,就發生了這樣一件讓人驚訝的作弊事件。

當年春天,作為比賽的既定路線,上海信鴿協會將所有參加當年比賽的鴿子在上海一公棚內飼養,養到一歲時,就讓這些鴿子從745公裡外的河南商丘放飛,回到上海的棚內。

比賽開始後,鴿子飛回上海的鴿棚,但其中四隻卻飛回商丘,兩名男子抓住鴿子後,將它們藏在包裝盒子裡,用高鐵運回了上海,到上海後,各自被放飛,可以預想的是,這些鴿子到終點時,都打破了比賽的紀錄。

因為正常的賽鴿飛完整個路線需要8個小時,而高鐵只需要3小時18分鐘,不用飛,乘坐現代交通工具就可以贏得比賽,估計信鴿自己都不會相信這種奇蹟。

涉嫌作弊的兩人在比賽結果被質疑之前,就跟警察自首,因為認罪態度良好,被從輕處罰,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並處罰金3萬元。但最慘的不是養鴿人,而是鴿子。在作假行為被發現後,無辜的信鴿被做賊心虛的養鴿人弄死,作為證據被消滅,成為人類逐利的犧牲品。

從養鴿到賽鴿,背後不僅僅是男人們「豐富業餘生活,陶冶情操」的需求,潛意識裡的金錢利益更是推動著賽鴿的價格水漲船高,為此,賽鴿也成了中國的一些富人們爭相爭奪的資產增值新領域,正式成為賺錢的「工具鴿」。

先來康康來自賽鴿愛好圈子裡的富豪養鴿數據。

被稱為「北京新一代賽鴿名家」的高先生是一位房地產公司董事長。2002年開始養鴿,因為非常痴迷,專門在北京密云云佛山下買下四十畝地,蓋起豪華鴿舍。

據說各種「世界名鴿」他看中都會花大價錢買下,曾從歐洲的拍賣會上買下一隻名叫「博爾特」的鴿子,在2012年和2013年兩次獲得「全國鴿王」的前三。職業生涯贏得數千萬獎金,通過賽鴿比賽入手獎金和勞斯萊斯等豪車不在話下。

「博爾特「的名片

除了地產大亨,還有身兼六家礦業集團老總的廣西柳州某礦業公司周姓董事長。在國外買下的種鴿,產下的後代在各種國外賽鴿比賽中獲得冠亞軍,並在各種拍賣會上屢屢創下高價。

還有北京一家印刷公司荊姓董事長,從國外引種高級鴿子,其介紹文案中曾這樣寫道:「秉著『要麼不買,要買就買最頂級的』的引種理念,不斷斥巨資引進世界頂級銘鴿」,在十幾年前就數次以幾十萬元的價格從歐洲引進鴿子。

上面這些鴿子都因為血統純正,身體素質高,在各種賽鴿比賽中多次獲獎,為主人贏得了巨額獎金,對這些國內土豪們來講,鴿子是大概率不會讓他們失望的寵物和賭注,一位鴿主曾這樣講:「好鴿子就像那女人衣櫥裡的衣服,總是缺少那麼一件」。

男人買衣服要去海瀾之家,養鴿富豪們買鴿要去歐洲。比利時是賽鴿運動的「麥加」,這裡是信鴿交易的世界中心,擁有世上最密集的賽鴿愛好者,有2萬名鴿友在線上以高價互相競逐。雄性賽鴿比雌性價格更高,買家可以藉此繁育更多的後代,也引起了中國買家趨之若鶩前去購買,畢竟一隻雄性鴿子就能繁衍出很多高價信鴿,非常划算。

原本,在賽鴿的發源地歐洲,賽鴿本來是一件興趣賽事而已,並非有錢人的遊戲和投資方式。最著名的賽事冠軍的獎金是一個獎盃和250歐元(約合人民幣不到2000元)、 第二名是125歐元(約995元)、第三名是100歐元(折合人民幣約795元)、第四、第五名獎勵75、50、35歐元,以此類推,靠著賽鴿來發家致富幾乎不可能。

而在一部關於賽鴿的紀錄片中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兩位退休的礦工,為興趣愛好,參與各種賽鴿比賽,獎金非常少,獎品就是象徵性的各種盤子和勺子而已,賽鴿似乎是那裡老年人人生暮年的遊戲,寄託著他們的夢想,為退休生活增加一點樂趣。

不過,亞洲富豪們的到來,給這裡帶來了更多的商業氣息。中國富商胡振宇曾以25.4萬歐元的價格,購得了荷蘭人拍賣的一羽名為」特殊灰」的賽鴿。此交易額也創下了當時賽鴿拍賣史上的新紀錄。據統計,一些拍賣行拍賣的幾百隻鴿子裡,有50%的買家是中國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漸增加。

外媒《金融時報》報導的中國養鴿富豪們

而鴿子的價格也逐年被推高:2013年,一名中國商人以31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45萬元)在比利時的一個賽鴿拍賣會上,購得一隻賽鴿。2014年,一位國內醫藥大亨用200萬拍得一隻賽鴿......

中國富豪們對鴿子的愛已讓歐洲人驚嘆不已,在一些國家,養鴿業已經朝著非常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比利時的一些高級信鴿飼養場為鴿子搭建了高科技的鴿棚,其中安裝了攝像頭,有專門為鴿子準備的淋浴和桑拿,以及各種「大保健」設施。鴿場主人們毫不諱言自己這麼做是為了瞄準中國客人:

」中國人很看重價值的增長。就算他們不育種,不參加比賽,他們還是會買只奢侈品一樣的鴿子,就像對待魯本斯或倫勃朗的藝術作品一樣」。

其實,賽鴿並非是唯一吸引中國富豪的動物。除了天上飛的鴿子外,水裡遊的錦鯉價格也被推高,可以說是下一個值得中國富豪們投資的「潛力股」。

和歐洲信鴿們的命運一樣,日本最近幾年成了中國錦鯉愛好者們的重點關注的國家。日本最大的錦鯉養魚場社長說目前一條錦鯉的價格已經高達38萬美元,而中國買家對於日本的錦鯉市場最為重要:「他們是最大買家,重要的是願意出高價。」

作為2018年國內的「十大流行語」,錦鯉在當年就獲得了極大的曝光量。這個勢頭給日本養魚戶帶來了「福利」,一名中國臺灣的女性在日本以兩億日元的價格拍下一條錦鯉。日本人還舉辦各種錦鯉「選美」比賽,吸引海外買家前來觀賞購買,一條賣出幾十萬美元的高價都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情。

當歐洲信鴿拍賣還在堅持興趣為主的原則時,日本的養殖戶和拍賣行顯然更懂國人的心理。選美比賽上,評委們正裝出席,手拿筆記本,仔細評鑑每一條錦鯉的大小、體型、花色、品種等等,就連它遊動的曲線也被當做評分的標準,因為這和它能買多高的價錢息息相關,代表著它的魅力和身價。

而在拍賣會的現場,中文、日文、英文三種語言交錯,更能看出錦鯉人氣的火爆,而在這樣的選美比賽上,中國人從日本購得的錦鯉在這幾年經常獲得冠軍。

錦鯉選美現場

據統計,日本目前90%的錦鯉都被拿來出口,一條兩歲的錦鯉可以賣到30萬美元,但在十年前,價格還不到三分之一。

而隨著國內富豪們的增加,信鴿和錦鯉也加入了富豪奢侈品消費的名單中。在養鴿人錦鯉人面前,說自己有錢很有可能成為班門弄斧的笑話,因為他們也許是家纏萬貫的隱形富豪,每年各種諮詢機構調查的奢侈品消費增長數據中,可能就有他們貢獻的一份子。

有人說,賽鴿比毒品還毒,玩上了癮,甩都甩不開,但隨著更多的富人出現,不知道又有多少人還會抱著保值暴富的夢想為這些動物而赴湯蹈火呢。

相關焦點

  • 千萬一只的賽鴿,讓國內土豪紛紛玩上癮
    美國賽鴿聯盟的記錄顯示,一隻信鴿可以以162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從約164公裡外返回。信鴿還能長距離飛行。一位國內愛好者的鴿子曾經創下飛3500千米後歸巢的紀錄,而這些紀錄曾一次次被其他的信鴿們打破。上面這些鴿子都因為血統純正,身體素質高,在各種賽鴿比賽中多次獲獎,為主人贏得了巨額獎金,對這些國內土豪們來講,鴿子是大概率不會讓他們失望的寵物和賭注,一位鴿主曾這樣講:「好鴿子就像那女人衣櫥裡的衣服,總是缺少那麼一件」。
  • 賽鴿成土豪遊戲,一隻鴿蛋3萬,冠軍賽鴿竟然吃蟲草
    今年3月,一隻比利時冠軍賽鴿賣出125萬高價(折合人民幣942萬元),這一價格也創造了賽鴿新的最高身價。而它的新主人是來自中國的張強。據悉,近幾年,歐洲各大信鴿賽事的「名次鴿」,多數被中國買家買走。比如去年年初河北房產大亨邢偉花費40萬歐元,購買的一隻比利時雌鴿。
  • 1250萬買一隻賽鴿,是人傻錢多嗎?「賽鴿圈」不得不說的秘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遠明一隻鴿子能值多少錢?最近的一則新聞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據外媒報導,11月15日,在一場拍賣會上,一個神秘的中國買家以160萬歐元(約合1250萬人民幣)的創紀錄價格拍下了一隻名為「新金(New Kim)」的比利時賽鴿。這條「天價鴿子」的消息迅速引發熱議,網友的評論中有吃驚、有質疑、也有感嘆。
  • 一開始玩賽鴿公棚怎麼做更合適?
    這幾年來看到很多鴿友開始玩賽鴿公棚,但是多數都玩得不怎麼樣,失敗的居多。還有幾位地方賽事玩得很好的鴿友,進軍賽鴿公棚,結果是慘不忍睹。損失很多,交了很多的學費,但是實際也沒有學到多少東西。當然,玩上幾年,總會有一些東西的,但是對於很多玩一玩的鴿友來說,花費就大了一些。所以如果你一開始玩,可以試試這麼幾個做法。
  • 創紀錄:一個賽鴿竟拍出1千萬人民幣天價
    一個賽鴿竟拍出1千萬人民幣天價賽鴿,累積出輝煌戰功之後,身價就可能水漲船高,可望遇到賞識的伯樂買家。據《THE SUN》報導,日前,比利時一隻參加過短程、中程、長程比賽的賽鴿「NewKim」,目前2歲的它賽果輝煌,表現可圈可點,在拍賣會上以180英鎊(約人民幣1575元)開始競標,也吸引一些玩家、買家的目光,據悉,距離競標時間結束還有幾天,在前後經過300次的報價之後,最高價來到117萬8705英鎊(約10313315人民幣)。
  • 一隻賽鴿賣千萬,又一產業鏈曝光,這個賺錢生意,普通人也能發財
    當然這裡說的鴿子,和以前農村人在家裡養著玩的鴿子是不同的。因為在11月15日賽鴿天堂的拍賣會上,有一位中國買家花費160萬歐元的天價買下了一隻賽鴿。要知道160萬歐元已經相當於1244萬人民幣之高了,高達1250萬的價格還是令人有些震驚的。有人按照同期的房價進行計算,僅憑這一隻鴿子,就可以在北京買上200平的豪宅了。
  • 如何讓你的賽鴿價值過千萬
    這20年的時間,汗水和淚水不知流了多少,經驗教訓也買了不少,可以講中國賽鴿20年的進化史完全是用金錢鋪出來的一條道!回顧這20年間走過的路,加上現在行業的趨勢,以及歐洲和臺灣賽鴿的發展歷程與現狀,絕活賽鴿分析一下中國賽鴿的5點行業趨勢:一、職業化職業化賽鴿是中國賽鴿走向成熟、走向產業升級所必定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 起底天價賽鴿背後:產業規模破百億,一場比賽獎金動輒上千萬_國內...
    11月15日,一隻名為「新金」(New Kim)的比利時雌性賽鴿被中國買家以16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47.9萬元)天價拍賣成交,打破了世界賽鴿拍賣的最高紀錄,而它的起拍價格僅為200歐元。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在天價賽鴿的背後,是著一個龐大的信鴿行業,一隻血統純正、比賽成績優秀的賽鴿售價甚至高達數十萬元。
  • 【新聞】臺灣賽鴿是賭博還是投資?臺灣賽鴿產業近七百億
    這裡,賽鴿吸引全國各地的人爭相投入,因為一次比賽,就可能造就一個千萬富翁…」這是由沈可尚執導的「賽鴿風雲」(The Pigeon Game)記錄片開場白。「……一個在臺灣存在很久的比賽,卻從來沒有人好好紀錄過它……,」沈可尚說明以「賽鴿」做為紀錄片題材的原因……。「嗶-,」比賽開始,哨音響起。
  • 臺灣賽鴿是賭博還是投資?臺灣賽鴿產業近七百億
    「世界上有一個地方,一隻鴿子的身價就足以超過二十萬美元,那就在臺灣。這裡,賽鴿吸引全國各地的人爭相投入,因為一次比賽,就可能造就一個千萬富翁…」這是由沈可尚執導的「賽鴿風雲」(The Pigeon Game)記錄片開場白。「……一個在臺灣存在很久的比賽,卻從來沒有人好好紀錄過它……,」沈可尚說明以「賽鴿」做為紀錄片題材的原因……。「嗶-,」比賽開始,哨音響起。
  • 天價賽鴿刷新世界紀錄!中國買家豪擲1247萬拍下一隻比利時賽鴿
    據美聯社報導,11月15日,一隻名為「新金(New Kim)」的比利時雌性賽鴿以16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47.9萬元)天價拍賣成交,打破了世界賽鴿拍賣的最高紀錄。去年,一隻名為Armando的4歲比利時雄性賽鴿以12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972.55萬元)創下了最高紀錄。這兩筆最高紀錄背後,據稱是同一位中國買家。
  • 小小的賽鴿,背後是怎樣一片江湖
    上個月,一隻比利時冠軍賽鴿以逾125萬歐元(約942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賣成交。賽鴿的新主人是中國人。如此昂貴的價格,也創造了賽鴿新的最高身價。據悉此前的最高身價,是去年年初河北房產大亨邢偉花費40萬歐元,購買的一隻比利時雌鴿。近幾年,歐洲各大信鴿賽事的「名次鴿」,多數被中國買家帶走。
  • 中國大陸賽鴿已經是全球賽鴿的中心
    為什麼中國賽鴿已經是全球賽鴿的中心?幾年前網上就開始談論一個話題:中國賽鴿何時能成為全球賽鴿的中心?百度一下「中心」的含義:中心,字面解釋為與四周距離相等的位置,常用來指在某一方面佔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區。怎樣才能形成中心呢?簡單來說就兩個方面:人的聚集和錢的湧進。
  • 一隻鴿子憑啥賣千萬元?了解這些知識後我驚呆了
    天價「新金姆」的前世今生信鴿按其用途的不同分為賽鴿和種鴿。據多家媒體報導,11月15日,一隻名為「新金姆(New Kim)」的比利時雌性賽鴿在比利時一家名為pipa的賽鴿拍賣網站以16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50萬元)的天價成交,打破了賽鴿拍賣的世界紀錄。去年,一隻名為Armando的4歲比利時雄性賽鴿以125萬歐元(近千萬人民幣)創下了當時的最高紀錄。
  • 中國買家1247萬拍下一隻比利時賽鴿
    天價賽鴿刷新世界紀錄!  中國買家豪擲1247萬拍下一隻比利時賽鴿  據美聯社報導,11月15日,一隻名為「新金(New Kim)」的比利時雌性賽鴿以16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47.9萬元)天價拍賣成交,打破了世界賽鴿拍賣的最高紀錄。
  • 這些土豪們玩的寵物,抓到一隻就是幾十萬!最後一個我震驚了
    印象中,土豪揮金如土,住洋樓養番狗,但這都是過去土豪的玩法。對新時代的土豪而言,洋樓、番狗現在不入流了,比如玩寵物,番狗簡直就弱爆了。那麼,現在的土豪們都在玩啥寵物?草泥馬(沒罵人,真的是人稱「草泥馬」的羊駝)、白獅子、黑猩猩、巨蟒... ...「喪心病狂」吧?並且這些寵物很貴,一起來瞅瞅。
  • 中國買家花1250萬買下比利時賽鴿 真正的大鴿大一隻貴過別墅
    中國買家花1250萬買下比利時賽鴿 真正的大鴿大一隻貴過別墅時間:2020-11-17 12: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買家花1250萬買下比利時賽鴿 真正的大鴿大一隻貴過別墅 說起一隻鴿子值多少錢?
  • 馬斯洛需求理論:孩子玩遊戲上癮是貪玩?他們在意的也許不是玩!
    01隨著網絡的興起,很多遊戲紛紛出現。不管是那個年齡階層的人,接觸了遊戲之後,都會覺得有趣,甚至會上癮。尤其是自控力差的孩子,更容易沉迷其中不可自拔。陳先生和妻子都是白領,他們的兒子樂樂今年8歲了。和很多孩子一樣,樂樂非常喜歡玩遊戲。
  • 賽鴿眼砂與眼志你真的懂嗎?賽鴿鴿眼眼志圈是怎麼個看法?
    歐洲專門研究眼志【神鳥區】結構的強豪認為,【神鳥區】是鑑別賽鴿優劣的重要標誌。在中國職業賽鴿界,眼志【神鳥區】和【億元線】的魅力幾乎徵服了所有人。很多人在【神鳥區】上下了不少功夫,他們都希望在鴿眼中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眼砂的砂形分為底砂和面砂,深砂和淺砂,粗砂和細砂,滿砂和稀砂。砂形結構以色彩鮮明,有立體感雞黃略細,桃花粗者為上品。砂形色彩又分為黃眼、砂眼、牛眼三大類。
  • 中國賽鴿身價飆升:一隻冠軍鴿能賣300萬元
    中國賽鴿身價飆升:一隻冠軍鴿能賣300萬元 賽鴿身價達到創紀錄高點。 資料圖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一個精英賽鴿愛好者群體推動賽鴿身價達到創紀錄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