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有大象生活的地方,都有這樣一種說法:大象到了老年,能預知死亡何時來臨。即使它們距離自己象族的墳場再遠,也要趕回去。千百年來,那裡的象牙和象骨堆積如山。奇怪的是,事實上人們很少能發現大象的屍體和象牙……
處於旱季的非洲大草原,大多數動物都遷徙到有水的地方了。即使留下來的小體型動物,也都只在晚上出來活動。茫茫草原上,一片死氣沉沉,只有那隻非洲象,在烈日下移動著緩慢的步伐。
這隻雄性的非洲象名叫迪亞。它已經有80歲了,這在大象中,已經算是高齡了。它長長的鼻子懶懶地垂向地面;一支象牙已經斷掉了一半,另一支也磨禿了;無精打採的眼神,能看到的只有渾濁的眼屎;渾身皮膚早已乾燥皸裂。迪亞已經聽到了死神的呼喚,因此它獨自脫離象群,想讓自己安息在那個神秘的地方——大象墳場。
(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最高紀錄為一隻雄性非洲象:體全長10.67米,前足粗1.8米,體重11.75噸。)
誰都不知道大象墳場的具體位置,甚至不確定是否有這種地方。但迪亞堅信,在遙遠的草原深處,一定有能使自己靈魂得到安息的這個地方。因為迪亞的父親、祖父等先輩們,都是感到自己生命快要結束時,獨自前往了大象墳場。
夥伴們對迪亞的行為褒貶不一。有的勸迪亞不要去冒險,因為雖然有很多關於大象墳場的傳說,但那些畢竟只是傳說而已,並不確定是否有這個地方。而且現在象群中也有著就地埋葬死去同伴的習慣:
當一頭象倒在地上死去時,周圍的象會發出一陣哀嚎。為首的雄象會帶領眾象用長長的象牙掘土,然後用鼻子捲起土朝死象身上投去。當死象身上堆滿了土、石塊和枯草之後,眾象會去踏這個土堆,直到這個土堆成為一座堅固的象墳。最後,眾象會圍著墳轉幾圈,仿佛是和死去的同伴告別,很久之後才會離去。
還有夥伴警告迪亞: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大象墳場!那是人類的一些偷獵者杜撰出來的。20 世紀20 年代,一群大象遭到歐洲探險者們的重重圍獵,又不巧遇上森林大火,整個象群傷亡殆盡。探險者因此得到了大批象牙,為掩人耳目,他們就捏造了發現大象墳場的故事。而這個夥伴是那個象群倖存者的後代。
也有支持迪亞的夥伴。它聽過一個故事:一位非洲土著酋長打獵迷了路,無意中走到一個白骨累累的巖洞。從骨架的大小和形狀看來,應該是大象的。他還親眼看見一頭老象搖搖晃晃地走進來,倒在地上死去。後來兩位蘇聯探險家按照他指點的方向前去尋找,果真看見了一個堆滿動物屍骨的山洞。
夥伴們眾說紛紜,迪亞不知道該相信誰說的話,但它依然決定獨自前去尋找大象墳場。憑著自己的直覺,踏上祖輩們走過的路程。
夕陽下,火紅的太陽把迪亞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雖然它速度很慢,卻堅定地向著目標前進。內心無比欣慰的迪亞,能找到神秘的大象墳場嗎?
編後:科學家經過觀察發現,因為象群一般要移動很遠的距離來尋找足夠的食物,年老和患病的象很容易掉隊。這些象死後,很快就會被其他動物分食。如果遇到大雨或河水泛濫,屍骨和象牙也會被洪水衝散,或被埋在泥沙中。此外,成群鬣狗、豺、禿鷲等,兩天內就會把象的屍體吃得乾乾淨淨,甚至象牙也會被豪豬所齧噬。即使有留下的象牙,也會因炎熱、潮溼而被腐蝕掉。或許這也是人們很少發現大象的屍體和象牙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