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月奇蹟彈的琴跟郎朗彈的鋼琴是不一樣的,她的琴叫電子管風琴,前身管風琴是公認的樂器之王。
1.管風琴外形
管風琴是一種鍵盤樂器,屬氣鳴樂器類的混合型樂器。現代管風琴在所有機械結構的傳統樂器中,是體積最龐大、結構最複雜、性能最多的樂器。
管風琴的種類很多,小的只有一隻手提箱那麼大,如歐洲過去常被街頭乞丐行乞用的手搖管風琴。正規管風琴都很大。這裡介紹的,主要是正規管風琴。
管風琴有臺階般的多層鍵盤,有用手彈的鍵盤,還有用腳踏的鍵盤。手鍵盤少則2層,一般為4-5層,多的有6-7層;腳鍵盤一般為1層,也有2層的。在鍵盤周圍,還有許多變換種種音色、音高、音量和多種音響效果的音栓與踏瓣等裝置。音栓少則數十數百個,多則一、二千個。這許多鍵盤和音栓均由一人彈奏和操縱。
2.發音原理
管風琴的發音「器官」,是多種不同結構和長短的音管。最大的管風琴有上萬支音管,最長的低音管達64英尺,直徑近3英尺,像根大煙囪;最短的高音管只1/3英寸,像支小哨子。
琴鍵和音栓通過複雜的槓桿系統,新式的通過複雜的電路系統,控制哪些音管發音、哪些音管不發音。最多時可使約2700多隻音管同時發音,聲聞數公裡之外。
使大量的音管發音需要足夠的風力,過去用風箱全靠人力鼓風,大型管風琴常備有幾十個棺材般大的風箱,同時由十多以至幾十名強壯勞力踩水車那樣鼓動風箱送風。現在則多數用電力鼓風機。
3.造價昂貴
這樣巨大的樂器,都是和高大的廳堂構築在一起,固定於講臺或舞臺後牆上。成排的音管高聳林立,有三、四層樓房那麼高。如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的管風琴,有200多排共1萬多根音管,整個樂器高達15米、寬14米、井深7米,重約37噸。耗資百餘萬美元。
4.音色多樣
管風琴的音域最寬達九組;音量變化幅度大,聲聞數裡之外;音色變化多,除管風琴多種特有的本色,還能模擬各種管弦樂器的音色,以及傳統樂器之外的所謂「天上人間」的各種音響。
5.名家輩出
很久以來,管風琴在歐美主要被用於宗教音樂,幾乎所有教堂都有或大或小的管風琴。
文藝復興期以後,尤其是18世紀後,出現不少傑出的管風琴作曲家和演奏家,巴赫尤為其中最突出者,亨德爾、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孟德爾頌、李斯特、勃拉姆斯和聖桑等,都有管風琴作品,其中多數人還是演奏能手。
6.現代傳承
從16世紀以來,還有不少專門的管風琴作曲家。管風琴音樂作品數量之多,在鍵盤樂器中僅次於鋼琴。至今,歐美有些國家還常舉行管風琴音樂會。
自16世紀以來,歐洲有些國家和後來的美國,均設有專門的管風琴製造學校,一些較大的音樂學院設有管風琴演奏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