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報導
新加坡今年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
截至目前
新加坡感染登革熱的病例已經超過20600例
成為與新冠肺炎疫情並重的社區威脅!
每年的5月份到9月份為登革熱高發期。一般不會致命,但出現嚴重併發症時可導致死亡。去年全年,新加坡總計出現20例登革熱死亡病例,但截至上周,新加坡今年的登革熱死亡病例已經達到19例。
據新加坡環境局官網數據,新加坡已經連續七周報告登革熱感染病例超過1000例,且有不斷上升態勢。截至7月25日的一周內,新加坡報告登革熱感染病例1793例,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單周數據,相當於2014年創下的原單周最高紀錄數據的兩倍還要多。
為什麼今年的情況格外嚴重?
新加坡著名的傳染病學專家梁浩楠說,主要原因就是,在四種登革熱毒株中,今年最活躍的登革熱3型已經有數十年沒有在新加坡佔據主導,面對病毒變異,民眾缺乏免疫,感染基數大,傳播快。此外,疫情期間的封鎖隔離措施,也助長了蚊蟲的繁衍生長和病毒的傳播。
梁浩楠說,當所有人都被困在家,蚊子就有了機會進行繁殖和感染,這也使得醫院床位變得緊張,因為很多感染登革熱的患者都需要入院治療,他們可能還需要輸血,但是,疫情之下,很多人都不願意獻血,這樣就形成了雙重打擊。
登革熱是什麼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以發熱、皮疹和全身疼痛為主要症狀的急性傳染病,通常在夏秋季節高發。
此外,登革熱潛伏期一般為3~15天,多數為5~8天,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來源,患者在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5天都具有傳染性。
「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熱病毒後,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發病,即隱性感染,但是同樣能通過伊蚊將病毒傳給其他人。」疾控專家表示。
疾控專家表示,目前登革熱尚無經審批註冊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法通過注射疫苗預防登革熱。同時,對於登革熱患者來說,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採取支持及對症治療措施,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防蚊隔離,「對於重症病例的早期識別和及時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無疫苗、無特效治療藥物
那麼應對登革熱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
防蚊滅蚊!
蚊子繁殖後代離不開水
也就是說滅蚊最重要的措施
就是清理一切無用的積水
管理好有用的積水
滅蚊很重要
防蚊也不可缺位
如何進行有效防蚊呢?
↓↓↓
在家tips
房間應裝置蚊帳或防蚊網。
使用家用殺蟲劑殺滅成蚊,並遵照包裝指示使用適當的分量。
避免在伊蚊(花斑蚊)出沒頻繁時段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做好環境治理工作,包括家居環境和周邊自然環境,及時清理家中花盆、水缸、廢棄罐子的積水。
儘量避免用清水養植植物,對於花瓶等容器,每3-5天至少清洗、換水一次,勿讓花盆底盤留有積水。把所有用過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桶內。
外出tips
上午8~10時和下午4~6時是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活動高發期,這段時間儘量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時,應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並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蚊蟲驅避藥物。
外出野營露宿搭帳篷時,要注意清除雜草、雜物,注意附近的汙水,遠離瓦罐、樹洞等隱蔽位置,在用蚊帳的同時,周圍噴灑驅蚊藥劑。
如到登革熱流行地區,出境前,到當地的國際旅行保健中心了解目的地登革熱流行狀況和防治知識,準備好驅蚊劑、藥物、蚊帳等。旅遊歸來後若出現突然發熱、眼眶痛、頭痛、關節肌肉痛或皮疹等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來源:廣西新聞網、健康八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