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等野生動物如何進入白名單?專家:需經檢疫且不影響野外種群

2020-12-05 網易新聞

牛蛙、中華鱉(甲魚)等動物日前獲得了農業農村部的「免禁金牌」後,一時讓許多「吃貨」和養殖戶鬆了口氣。

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決定只是正式修法前的臨時決定,業界有不少聲音呼籲,修訂後的相關法律文件可增設「白名單」,列入可供食用的動物。

那麼,哪些動物可以被列入白名單呢?繼牛蛙、甲魚之後,還有哪些動物可以登上餐桌?有專家認為,進入白名單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具有檢疫規程以及完整的檢疫體系,二是人工繁育不能對野生種群造成負面影響。

雖然不少地區將竹鼠養殖作為脫貧項目,但缺乏檢疫規程的竹鼠實際上仍處在「灰色地帶」。圖:新華社 官方明確牛蛙、甲魚等可食用

目前陸生野生動物在我國已全面禁食。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我國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在答記者問時明確,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

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食,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那麼蛙類、龜類、蛇類等兩棲爬行類動物究竟還能不能吃呢?

對此,農業農村部曾在2月2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養殖兩棲爬行動物,農業農村部部正在和國家林草局協商,調整完善相關的目錄和配套規定,進一步明確禁食的範圍。

3月4日,禁食範圍有了初步明確,牛蛙、中華鱉(甲魚)等兩棲爬行類動物可以食用。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明確對於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物種和該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要按照《漁業法》等法律法規管理。也就是說,位於這兩個名錄的物種按水生動物管理,不在禁食範圍內。

南都記者查閱上述兩份名錄發現,《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有166個物種,其中包括黃鱔、鱉、烏龜。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有215種,除了各種魚、蝦類,還包括牛蛙、美國青蛙,以及幾種龜鱉類,如鱷龜、清溪烏鱉等。

水生動物與人類親緣關係遠 食用較安全

同樣是野生動物,為何陸生的都不能吃,而水生的和部分兩棲爬行類的能吃呢?

「病原體通常感染特定的宿主,因此分類學上親緣關係越遠的物種越不容易相互傳染疾病。」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保護主任趙翔介紹,水生野生動物與兩棲爬行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係較遠,幾乎不可能將它們的傳染病傳播給人類。因此食用它們通常不會造成公共衛生安全隱患。但它們同樣會攜帶多種寄生蟲和沙門氏菌等病菌,雖不會在人群中產生大規模爆發的傳染病,但對於不小心的食用者還是可能產生寄生蟲病、腹瀉等疾病,因此食用時應該注意衛生安全。

值得關注的是,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的通知僅是對已有名錄的初步明確,按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的說法,正在調整完善相關的目錄和配套規定,趙翔表示,預計還會有新的名錄調整。

已在上述兩份名錄中的牛蛙、甲魚等被明確可以食用,未在現有名錄中的林蛙、蛇等養殖規模很大的兩棲爬行類物種將來也會進入白名單嗎?對此,趙翔認為,相信有關部門正在研究中,但如果將這些兩棲爬行類物種的大部分再算作水生動物管理,未免有「打擦邊球」之嫌,「不希望此次禁食的錘子高高舉起,最後卻輕輕敲下來。」

對於現有允許食用的兩棲爬行動物名錄,趙翔建議在向公眾傳播時有必要進行明確的物種介紹。例如,目前提到「中華鱉、烏龜等列入上述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媒體傳播中演變為「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動物均不在禁食範圍之中」。禁食目錄中的「烏龜」僅指烏龜(Maoremys reevisii)一個物種,但大部分公眾是把烏龜作為整個類群來理解的,如果不強調清楚,既會產生對公眾的誤導,也可能導致「打擦邊球」的現象出現。

畜禽遺傳資源名錄將儘快公布

在陸生野生動物方面,雖然目前已全面禁食,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還是開了一個口子,那就是「畜禽資源遺傳名錄」。《決定》提到,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屬於家畜家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規定。

這意味著,列入該名錄的動物,身份從野生動物轉變為家畜家禽,遺傳資源的保護利用、繁育、飼養、經營、運輸等活動屬於畜牧業生產,不受禁食的限制。

農業農村部在2月2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將儘快公布。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韓旭也介紹了哪些動物可以被算作畜禽:主要是指人類為滿足肉、蛋、乳、毛皮等需要,經過長期勞動馴化的各種動物。需要滿足四點:一是經過長期人工飼養,並在生產中廣泛地應用;二是其表型和野生動物發生了本質變化,有穩定的人工選擇經濟性狀;三是已經形成穩定的疫病防控體系;四是符合國際的慣例。

專家不建議竹鼠進入白名單 因檢疫標準缺失

這份相當於「白名單」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給眾多遭受損失的野生動物養殖戶帶來了一線希望。相關法律修訂後,若有類似白名單的規定,那麼動物進入白名單的標準是什麼呢?

趙翔認為,野生動物進入白名單,必須要滿足兩個要求:一是從公共安全的角度講,必須具有檢疫規程以及完整的檢疫體系,或者至少對以上工作有明確的時間計劃;二是從野生動物保護的角度講,人工繁殖對於野外種群不能有負面影響。

他介紹,目前我國對於野生動物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的規程普遍不足。一個物種的檢疫規程需要長期的科學研究,以及背後一整套檢疫體系的建立。「對於竹鼠等養殖不過數十年的野生動物,現有的科學研究基礎還是不夠的。」

鍾南山曾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源於竹鼠、獾等野生動物。趙翔認為,雖然諸多竹鼠養殖戶可能將遭到損失,但從公共安全的角度來講,不贊成將缺乏檢疫規程的竹鼠列入白名單。但各級政府還是應該按照決定的要求,及時給予養殖戶相應的補償。

另一方面,趙翔也表示,按照目前的科學研究,竹鼠的檢疫規程和屠宰規程短期內無法出臺。如果把竹鼠列入白名單,那麼在鼓勵養殖戶繼續養殖竹鼠而無法出臺標準檢疫規程的這段時間,養殖戶可能會蒙受更大的經濟損失。

除了要滿足檢疫要求,趙翔認為人工養殖還要避免對動物的野外種群產生負面影響。他介紹,由於一些野生動物的野捕成本遠小於養殖,不少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的動物,對其野外種群的獵捕仍在發生。舉例來說,目前國內養殖較多的王錦蛇、滑鼠蛇等肉用蛇類,銀星竹鼠、中華竹鼠、豪豬等「野味」獸類,雖各大養殖場可以無需依賴野生種群長期圈養,但山區民眾仍熱衷對其野捕。而小麂、果子狸這種飼養成本較高的物種,更難保不會混入野捕個體。至於豬獾、鼬獾等繁殖難度非常大的物種,要是純養殖不野捕,幾乎不可能盈利。

「在我國,另一大挑戰還有消費者對於野生個體的迷信。」趙翔稱。比起人工養殖的動物,人們願意出高價購買野生動物,因此無論肉用動物的養殖成本降到多低,野捕個體的利潤永遠更具吸引力。可見人工繁育並不意味著就能保護好野外種群。

為此他建議,從公共安全的角度,要及時修訂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動物防疫法等;從野生動物保護的角度,人工繁殖對野外種群影響較大的物種,不應列入白名單,同時加強監管執法的力度,對非法買賣野捕個體的雙方都進行嚴厲處罰,並加強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

南都記者 林方舟 發自北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竹鼠如何進入白名單?專家:需經檢疫且不影響野外種群
    繼牛蛙、甲魚之後,還有哪些動物可以登上餐桌?有專家認為,進入白名單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具有檢疫規程以及完整的檢疫體系,二是人工繁育不能對野生種群造成負面影響。雖然不少地區將竹鼠養殖作為脫貧項目,但缺乏檢疫規程的竹鼠實際上仍處在「灰色地帶」。
  • 竹鼠等野生動物如何進入白名單?
    專家:需經檢疫且不影響野外種群 牛蛙、中華鱉(甲魚)等動物日前獲得了農業農村部的「免禁金牌」後,一時讓許多「吃貨」和養殖戶鬆了口氣。有專家認為,進入白名單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具有檢疫規程以及完整的檢疫體系,二是人工繁育不能對野生種群造成負面影響。
  • 貓、狗、竹鼠不在特種養殖「白名單」,國人的餐桌有望徹底告別狗肉?
    2月份,影響幾千萬養殖戶的「禁養禁食令」出爐,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這讓不少特種養殖戶的心涼了半截。很快,農村農業部就發言,將制定《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在榜上的動物都將是「白名單」。大家都盼望自己所養殖的產品,可以進入這個白名單內。
  • 「最嚴禁令」下,竹鼠及其養殖者何去何從?
    華農兄弟並沒有在視頻直播中進行竹鼠的網上銷售,對此他們公開解釋過,在網上售賣肉類食品,需要《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但他們沒有。目前,《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只針對豬、牛、羊、雞、鴨、兔等常見食材。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野生動物交易在疫情期間被全面禁止,網紅竹鼠成為眾多等待審判的養殖類野生動物的典型代表。
  • 為動保出謀劃策|西浦學者參與撰寫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建議
    肖凌雲博士表示,「但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如何對待那些不在現存兩個保護動物名錄上的物種,這一點尚未明確。這兩個名錄也已經老舊了,野生動物受威脅狀況以及動物分類方法的改變,使得一些本應受到保護的動物沒有被列入名單。」  這兩個名錄分別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涵蓋了中國60%的野生動物。
  • 1800萬隻竹鼠判死緩:10萬養殖戶的生計和20億元生意
    如今在廣西,謝富傑、梁秋波以及許多小養殖戶把最後的希望寄託於 「白名單」 。農業農村部正在起草新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陸生野生動物,適用《畜牧法》的規定,不受「禁野令」限制。竹鼠禁不禁?如果禁,後續的補償方案,存欄的竹鼠如何處理?廣西的1800萬隻竹鼠和它們的主人依然在等待通知。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竹鼠、麂子、麻雀、娃娃魚都不能吃了!
    濫食野生動物是誘發亂捕濫獵、非法交易的重要因素,對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安全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所稱野生動物,是指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含人工繁育、飼養的)和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和家畜、家禽不在此列。
  • 高級畜牧師:人工養殖的竹鼠並不等於野生動物
    劉克俊從1994年開始主持廣西畜牧局竹鼠養殖實驗項目,2010年開始做特種動物營養方面研究,他的觀點是,「竹鼠此前主要消費市場在廣東、貴州、湖南、江西,湖北消費竹鼠的很少,而竹鼠養殖方式是以家庭為主,沒有放到野外養,沒有到處爬,我認為,養殖竹鼠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竹鼠、麂子、果子狸等不能吃了!
    濫食野生動物是誘發亂捕濫獵、非法交易的重要因素,對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安全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 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所稱野生動物,是指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含人工繁育、飼養的)和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和家畜、家禽不在此列。
  • 竹鼠還能不能吃?專家建議:非常時期不要食用
    野生動物是如何傳播疾病的  不少國人喜歡食用野生動物,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風險極大的行為。很多野生動物是國家保護動物,食用是違法行為。更危險的是,如果市場上所售的野生動物來源未知的話,極有可能攜帶致命病毒,有極大的健康風險。  那麼,野生動物是怎樣將病毒傳播到人類群體中的呢?
  • 專家解讀「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竹鼠、蛇等不要吃
    專家解讀「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  竹鼠、蛇等都不要吃了  2月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
  • 禁食「野味」的黑白名單:什麼動物可以吃?
    一千多條水律蛇(學名滑鼠蛇)再過幾天就要斷糧了,「我這個急啊」,眼看著蛇都瘦下來,離死不遠。 能否進入白名單,要看物種是否繁育技術成熟、健康風險可控、擁有大規模可持續繁育種群且無需從野外捕獲野生個體。
  • 野保法如何修訂 萬名網友在線熱議
    對於不同類群動物的科學分類和合理管理的問題,已經有很多專家提出了相應的立法建議,保護對於人工馴養繁殖利用的動物如何更好地進行標記管理和防疫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是否應該支持?會不會出現養殖場打著繁育的幌子,卻在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的現象?
  • 竹鼠養殖去留將迎定論:數十年無檢疫標準,養殖戶待新政
    區林業局的人告訴他,不光是竹鼠,所有養殖的野生動物都要禁止交易,直到疫情解除。羅利雄覺得可以理解。「疫情特殊時期,怕動物傳染病毒,封起來也正常。」他想。他還是像往常一樣,每天給竹鼠餵兩次飼料。閒暇時候,羅利雄上網看新聞,看到專家說引發這次疫情的病毒可能來自野生動物,還很有可能是竹鼠。
  • 水律蛇、竹鼠不能吃,公職人員違規食用野生動物要處分
    徐偉強表示,《廣州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條例》第二條對於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作了具體規定,包括野外環境中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和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法律規定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動物。同時,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製品。
  • 年底前竹鼠、豪豬等45種野生動物將停止養殖
    有專家指出,此次由主管部門明確對禁食的野生動物分成兩大類管理,是對此前全國人大出臺的禁食野生動物決定的細化,將更好地指導地方政府引導養殖產業良性地轉產轉型。  缺乏檢驗檢疫,監管存在空白   以竹鼠為例,近兩年,通過網紅博主「華農兄弟」的小視頻,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竹鼠這種憨胖可愛的動物,「竹鼠被吃掉的100個理由」成為熱門話題,竹鼠的新吃法也屢見不鮮。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竹鼠、麻雀……都不能吃了!
    01全面停止辦理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出售、購買為什麼要從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開始?《指導意見》解釋稱,濫食野生動物是誘發亂捕濫獵、非法交易的重要因素,對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安全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
  • 可食用野生動物白名單
    狗、蛇類、竹鼠、林蛙等面臨禁食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月24日制定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中提到,要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還能不能養竹鼠,不只是華農兄弟想知道
    從竹鼠到竹筍,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對華農兄弟來說,可能就是人生的一次大轉折。很難想像,要是當初沒有竹鼠的加持,本來默默無聞的華農兄弟如何能華麗轉身為「網紅」。至於華農兄弟吃竹鼠的理由不夠了、吃竹鼠的一百種理由、來自竹鼠最後的倔強等登上熱搜榜的話題,更是無從談起了。
  • 竹鼠等45種野生動物
    對45種野生動物引導養殖戶今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通知明確,其所指的禁食野生動物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發布前養殖食用、不屬於畜禽範圍的陸生野生動物,不包括水生野生動物和以保護繁育、科學研究、觀賞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