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塊去旅行(ID:TravelTV)
我們都見過給人織毛衣,
或者給寵物織毛衣,
這或許已經沒有什麼新鮮感。
可這位姑娘她用自己的雙手,
一針一針給全世界織毛衣,
就連一座百年老屋也穿上她織的毛衣…
房子穿上毛衣前
▼
房子穿上毛衣後
▼
穿上毛衣後的老屋太漂亮太夢幻了,凡是看到這房子的人都非常喜愛!而給老屋織毛衣的就是這位織女——鉤針藝術家 Agata Oleksiak,1978年出生于波蘭。
17歲時,因為剪了光頭而感冒,她想:「肯定是因為我沒戴帽子……那我可以自己織一個帽子啊。」沒想到朋友看到她隨便織的帽子,都覺得好好看,都來問她要一件編織的東西。
2000年,她從波蘭來到紐約,學校的老師讓她為其做一些雕塑。她就去99-cents store(美國的便利連鎖店,相當於中國本土的2元店),買了一堆粗繩、毛線、麻線、細繩回來。她在家擺弄著這些粗細不等的「線」,還用膠水將它們粘合在一起。
一個通宵,她嘗試了一切可能的辦法和物品。最後,我發現了編織,就將所有東西都用編織的形式做成一件作品,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她先是織了一扇門。
然後,她開始織牆,後來整個家裡都被她的毛線覆蓋了。
但她仍感覺不過癮,想繼續提高技能,就慕名來到家鄉波蘭一個擅長於編織特殊圖案的小村莊,請教村裡的手藝人,不僅掌握了雙針法的技巧,還推陳出新,自創了一種迷彩圖案的編織法。
掌握技能之後,她開始外出試驗,於是有了她的「街頭藝術」。
蒙眼編織超級霸氣!
隨著技藝的提升,她的手部力量也強大起來!在保證雙手不受傷的前提下。同時要求自己編織的速度更快一些。
給海邊矗立的人像織個外套。
給汽車覆上彩衣。
給孩子們的遊覽車織個童話屋頂。
給度假的躺椅織個花床墊。
給Scott Taylor的雕塑Walk Man也穿上了毛衣。
華爾街紐交所門前的大金牛,也成了可愛的粉紫牛。
波蘭領事館外面,二戰英雄雕塑也穿上金色線裝。
她還辦了個人展覽。倫敦蘭開斯特宮針織藝術展上的行為藝術。
波蘭街頭藝術節。
邁阿密野馬藝術博覽會。
Olek來到波蘭老家,將火車包裹了起來。
她就這樣一直織,越織越大,也越來越有名氣,BBC、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等都紛紛跑來採訪她。
Olek的想法很簡單:被關注就有可能帶來改變。
她一直用她的鉤針,說著自己想說的話。她從陸地潛入海底,希望有人能看到那些正在被殺戮的魚類。
Olek來到墨西哥穆赫勒斯島附近的淺海,在海底創作了一組美輪美奐的針織藝術;其中創作了 5 套美人魚服裝。
美人魚,美到窒息……
Olek想要引起大眾對會對水生生態系統產生影響的破壞性捕魚行為和活動的注意,她渴望創造一副能夠開闊人們對海底世界認識的作品。
當她穿著那一身迷彩的毛線衣服,或者給別的東西織毛衣,就會聚集到一大波目光。毛衣織到哪兒,哪兒就受到關注,即使那些被忽略的小東西。
她說:「如果是這樣,那織毛衣,是不是可以讓被忽略的東西,重新回到人們的眼前。」比如,大山裡被砍伐的樹;比如,被獵殺的野生動物;比如……
於是,她到墨西哥穆赫勒斯島附近的淺海,在海底創作了美輪美奐的編織藝術,並為水雷穿上了彩色的外套。為了提高人們對像鯨鯊之類的水下瀕危物種的關注度。
希望人們關注陸地動物的保護,就給一對馬兒母子穿上衣裳。
希望人們保護樹木,就給樹做了外衣。
後來,Olek關注的領域越來越寬泛。
Olek想讓觀眾記住埃爾西德的名字,象徵榮譽和勝利,同時也成為塞維亞這個城市的一個特色景點。
Olek在俄羅斯支持人-權活動,為活動搭建了這個作品,作品倡導自由,友誼,獨立,自由,平等的權利。
一個人的力量也許卑微,但去做一點,就可以溫暖這個世界一點。
她給印度流浪者的收容所編織了一件色彩光鮮的外套,Olek希望他們看到這個世界充滿愛和希望。
她組織印度婦女一起為新德裡廣場建築編了一件毛衣,呼籲大家提高婦女的地位,保護在印度備受歧視的婦女。
後來,她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敘利亞小孩兒剛從轟炸區被救出來,滿頭的血,但卻並沒有哭。不是戰爭沒有傷害,而是戰爭在他的生命裡早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如果不是報導,可能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不會知道。
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卻在承受著和他年齡極其不相符的戰爭。
敘利亞只是戰爭的一角,全世界又有多少戰爭在荼毒人的心靈。Olek感到痛心,她覺得要為飽受戰爭之苦的人們做點什麼了。於是,她來到芬蘭。在那裡,她找到了一座二戰時期被轟炸過但卻保存下來的老房子。
然後,她開始織毛線……
那段時間,她一起床就到這個小房子裡織、織、織……
當地很多婦女自願加入進來,其中還包括敘利亞難民。他們都想為這個美好的願望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
在選擇圖案的時候,Olek想到了因為戰爭犧牲的戰士,以及無辜的百姓,於是,她設計了鮮花和人形頭骨的圖案,表達對因戰爭而遇難的那些人的紀念。她不斷在房子周圍爬上爬下。每一處,都小心仔細的編織。
終於,看著屋子漸漸地,被粉色的毛線一點一點覆蓋。不出所料,這個粉色房子,吸引了很多人跑來參觀,媒體也紛紛前來報導。
美得就像一座夢幻的童話小屋!
這個織女,用色彩斑斕的毛線,
織出溫暖的作品,
撫慰著受傷的心,
帶給世界一絲柔情。
願我們都能用自己的方式,
去愛這個世界,
也能被這個世界溫柔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