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克斯辭世哥倫比亞默哀三天 歐巴馬柯林頓緬懷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生於1927年3月6日,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等。

  北京時間18日凌晨,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歲。哥倫比亞總統曼努埃爾·桑託斯表示:「對於史上最偉大的哥倫比亞人的去世,感到千年的孤寂與悲傷。」作為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曾被翻譯超過25種語言,銷量超過5000萬冊,他被公認為是塞萬提斯之後最重要的西班牙語作家。

  京華時報記者高宇飛

  □各方悼念

  哥倫比亞默哀三天

  據國外媒體報導,馬爾克斯1999年就被查出罹患淋巴癌,在美國接受化療後,腫瘤縮小,康復出院。由於受家族遺傳、癌症化療等因素的影響,馬爾克斯晚年也罹患老年痴呆症。今年3月,馬爾克斯因肺部和尿道感染再次在墨西哥一家醫院接受治療,此時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和肝臟。4月8日,馬爾克斯出院回家做保守治療。

  馬爾克斯的妹妹瑪格麗特·馬爾克斯以及哥倫比亞駐墨西哥大使在當地時間4月17日向媒體宣布了馬爾克斯去世的消息。

  哥倫比亞總統曼努埃爾·桑託斯宣布全國為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逝世默哀三天,各公共機構降半旗致哀。桑託斯發推特說:「對於史上最偉大的哥倫比亞人的去世,感到千年的孤寂與悲傷」。

  墨西哥總統培尼亞·涅託說:「我謹代表墨西哥,對於本時代最偉大作家的去世表示悲痛。」

  歐巴馬柯林頓緬懷

  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聞訊後發文寫道:「世界失去了一位睿智的偉大作家,他也是我自幼開始最愛的作家之一。他最開始備受矚目是因為傑作《百年孤獨》,我曾有幸在墨西哥見過馬爾克斯,他送給我一本《百年孤獨》,我至今還珍藏著。我希望馬爾克斯的作品在世代流傳中能夠不朽。」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也對馬爾克斯的去世表示哀悼:「得知加西亞·馬爾克斯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痛。四十多年前閱讀《百年孤獨》時,我就為其獨特的想像力、清晰的思維以及帶有情感的誠實而折服。無論在現實還是魔幻主義中,他都捕捉到了人性普遍的痛與樂。」

  □文學成就

  紮根於現實的魔幻

  作為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馬爾克斯主要代表作有小說《百年孤獨》《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霍亂時期的愛情》、《枯枝敗葉》《沒人給他寫信的上校》《惡時辰》《族長的沒落》《客途異事》,演講集《我不是來演講的》,以及新聞作品集《水兵貝拉斯利歷險記》等。

  馬爾克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為《百年孤獨》以及《霍亂時期的愛情》。這兩部書2010年起前後被引進到中國。《百年孤獨》描述了布恩迪亞家族百年七代的興衰、榮辱、愛恨、福禍以及文化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則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

  「孤獨」一直貫穿於馬爾克斯的整個創作過程中,馬爾克斯作品多揭示20世紀上半葉哥倫比亞乃至整個拉丁美洲所處的封閉、落後、腐敗和獨裁的社會現實。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在表現手法上多被認為是魔幻現實主義,用魔幻的、離奇的、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現象反映、體現、暗示現實生活。但是,被問及自己作品的魔幻色彩時,馬爾克斯常常強調他更多關注的是「現實」而非「魔幻」:「生活本身就是靈感的源泉,對於夢幻,在我看來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現實帶給我的才更加豐富。」

  □記者生涯

  從未放棄做新聞

  1927年3月6日,馬爾克斯生於哥倫比亞的小鎮阿拉卡塔卡,為家中長子,有10位兄弟姐妹。8歲前,馬爾克斯一直居住在外祖父家。1940年,馬爾克斯遷居首都波哥大,後入大學攻讀法律,開始文學創作。

  1948年,馬爾克斯因哥倫比亞內戰中途輟學,不久後任《觀察家報》記者。1955年,他因連載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難而被迫離開哥倫比亞,任《觀察家報》駐歐洲記者。馬爾克斯稱自己從未放棄做記者,他曾告訴《巴黎評論》:「我真正的職業是記者,我之前不喜歡記者的工作狀態,而現在成為一個小說家後,我獲得了經濟獨立。」

  1961年,他移居墨西哥,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工作。1975年,他為抗議智利政變舉行文學罷工,擱筆5年。

  □家庭生活

  「黃玫瑰」伴其一生

  馬爾克斯在1945年的一次舞會上邂逅後來的妻子梅賽德絲,當時梅賽德絲年僅13歲,他當晚便要求女孩嫁給他。馬爾克斯與妻子梅塞德絲·巴爾查恩愛半個多世紀,每天妻子總會在他書桌上擺上一支新鮮的黃玫瑰。今年3月6日,馬爾克斯在妻子陪伴下度過87歲生日。

  《每日電訊報》稱,馬爾克斯在優雅的郊區度過晚年,每天的寫作效率是一天24行。他在哥倫比亞、巴塞隆納、巴黎都擁有住宅,好友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還給了他一棟在哈瓦那的別墅。馬爾克斯曾說他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他的兩個兒子,他的兒子都被送去英式學校讀書。

  □外媒評價

  馬爾克斯被普遍認為是《堂吉訶德》的作者米格爾·德·塞萬提斯後最重要的西班牙語作家。事實上,詩人聶魯達也曾告訴《時代》周刊,他認為《百年孤獨》是《堂吉訶德》之後西班牙文學界最有成就的作品。——CNN

  馬爾克斯最知名的身份是諾獎作家、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先驅,然而他同時也和電影有著不解之緣。馬爾克斯的作品為一些改編電影提供了靈感,他也寫過很多電影劇本。但諷刺的是,馬爾克斯的作品被搬上熒幕後經常和原著大相逕庭。他曾被問什麼樣的作品可以改編為電影,馬爾克斯說:「我難以想像好小說可以真的改編為電影,我認為好的電影都是從糟糕的小說改編而來的」。——《洛杉磯時報》

  馬爾克斯的小說主題是愛、孤獨、死亡和權力。他將現實主義和寓言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充滿魅力的文學樣式——魔幻現實主義,捕捉到正逐漸腐爛衰敗的南美城鎮生活中的神秘色彩和那些平凡的細節。馬爾克斯為很多作家和讀者理解國家、理解自我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華盛頓郵報》

相關焦點

  • 「死後150年都不會給中國版權」,馬爾克斯為此與中國人鬥了30年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哥倫比亞著名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是拉丁美洲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作為一個天才的、贏得廣泛讚譽的小說家,被譽為「二十世紀文學標杆」,馬爾克斯將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創造了一部風雲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歷史。
  • 南美神鷹哥倫比亞是個怎樣的神秘國度?該國的兩大名人你一定認識
    1985年,卡塔赫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文明財富」除此之外,卡塔赫納也是拉丁美洲和哥倫比亞歷史的見證者。1812年,拉丁美洲獨立領袖玻利瓦爾在加拉加斯起義失敗後,來到這裡總結失敗的教訓,發表了著名的《卡塔赫納宣言》,東山再起,助拉丁美洲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據說,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霍亂時期的愛情》,就發生在這裡。
  • 《百年孤獨》:馬爾克斯的天才構思與偉大孤獨
    情節荒誕,構思精巧第一,馬爾克斯將百年故事僅僅定格在馬孔多小鎮,看似荒誕,實則想以空間上的隔離輝映出時間上的孤獨,以空間襯時間,更將這孤獨之深,孤獨之久刻畫的淋漓盡致。激發著讀者的興趣,為此,馬爾克斯也想要突出這一點,在書中故意將一對孿生兄弟身份互換,而他們的命運也自然而然地改變了,從生至死,人們也一直沒有認清這兩兄弟究竟誰是誰。第三,就是馬爾克斯用那些預言式的構思,使全書情節首尾呼應,完美呈現。
  • 彌勒全市降半旗,默哀!全天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彌勒城各街道車輛鳴笛,市民默哀 彌勒各鄉鎮降半旗,市民默哀三分鐘 彌陽鎮
  • 30年前馬爾克斯在南京被要籤名,看到書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
    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頒獎辭是這麼說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擾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人民的富足與貧困。」很多人將百年孤獨的開篇都背爛了,但是對於作者馬爾克斯卻不是很熟悉。1990年,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來到了中國訪問。
  • 《馬爾克斯訪談錄》:魔幻現實主義是更銳利的眼睛看到的日常
    訪談不同於創作,它純然是解釋性的,但對馬爾克斯來說,它也是敘述性的。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傾向,索爾·貝婁的訪談總是在談抽象觀念,馬爾克斯的訪談總是在講趣聞軼事。切莫以為後者是一種智性不足的表現。《馬爾克斯訪談錄》顯示了作家和採訪人是如何合作構建一種陳述的。《弒神者的故事》前半部分即有關傳主生平部分,也是這種合作的一個案例,巴爾加斯·略薩基本上是在馬爾克斯框定的形式中講述後者的生平故事。
  • 「2020·清明緬懷」陽穀外國語學校線上深切哀悼逝世英雄
    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我們一直都是最幸運的因為每當災難來臨總是會有一群最勇敢的人挺身而出他們身先士卒 鞠躬盡瘁用血肉之軀鑄就國之脊梁2020年新年開始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把我們所有人的生活節奏打亂我們暫時性的被困在了家裡而有些人卻被永遠留在了這個冬天為哀悼逝者 緬懷英雄
  • 對話| 馬爾克斯與黑澤明:電影、寫作、遺忘
    馬爾克斯年輕時曾經一度做過電影編劇,他的作品也被多次改編成電影上映,所以這次漫長而充滿洞見的談話也就從文學和影像之間的矛盾展開,兩位大師由電影、寫作一路談到原子彈、戰爭和遺忘。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關於核能和戰爭的擔憂似乎已經開始變成堅硬的現實。這次談話過後8年,黑澤明逝世;24年後,馬爾克斯去世。
  • 重慶市2019年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
    4月1日上午10點, 在繼「2019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之後,「重慶市2019年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也在璧山區如期舉行。本次紀念活動由重慶市紅十字會主辦,璧山區委、區人民政府、區紅十字會協辦,重慶福壽園西苑實業有限公司承辦。這一天,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千人肅立,音樂低回。
  • 「高舉警旗 砥礪前行」眉山高新(甘眉)公安象耳派出所舉行緬懷先烈...
    四川新聞網消息(廖寧 文/圖)在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為充分體現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對英烈的崇高敬意,眉山高新(甘眉)公安象耳派出所組織全所民輔警深情前往烈士陵園開展緬懷公安英烈
  •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用4句話,寫盡孤獨,說透人生
    原本我喜歡熱鬧的生活,害怕孤獨,在讀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這本書候,深切體會到,既然孤獨是生命的一部分,生活的本質就是孤獨,為何不去接受這份孤獨,享受孤獨,尋覓到久違的祥和平靜。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小說中發人深省的4句話吧。
  • 浙江舉辦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緬懷紀念活動
    2019-03-24 18: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晨輝 通訊員 李伊平大家向捐獻者默哀致敬。獻上一束鮮花,表達無限的敬意。3月24日上午,省紅十字會在杭州錢江陵園舉辦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緬懷紀念活動。當天,以緬懷紀念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為主題的浙江省「生命禮敬」紀念園、紅十字「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項目也先後啟動開工建設。
  • 昆明:市民街頭肅立默哀
    昆明:市民街頭肅立默哀 (41/81) "← →"翻頁
  • 大豐區創新英達學校組織小學生祭掃烈士陵園 緬懷革命先烈!
    緊接著由學生代表向烈士敬獻花圈,全體師生致默哀緬懷先烈,許多師生在莊嚴的烈士墓碑下都紛紛留下了感動的淚水。第三項議程是該校團委書記任瑋佳帶領所有同學宣誓,場上聲音洪亮,久久迴蕩,體現出了學生的朝氣蓬勃和青春活力。在徐部長的組織下現場還進行了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即興演講比賽。從同學們的演講中可以聽出對於祖國的熱愛以及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 兩會默哀:肅立中的溫度和力量
    在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慶黎的提議下,委員們集體肅立,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一分鐘。據有關報導,這一分鐘的默哀環節,來自全國政協委員馮丹龍的一份名為《關於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會默哀的提案》提案。
  • 清明節緬懷遺體捐獻者 「大體老師」大愛無聲
    2017年4月1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在遺體捐獻者紀念碑前,遺體捐獻者家屬等社會各界人士緬懷這些令人尊敬的捐獻者。  4月1日,陝西省紅十字會、西安市紅十字會、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西安市眼庫等單位,首次聯合舉行「奉獻大愛傳承生命2017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儀式」,在交大醫學部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前,家屬代表及大學生代表向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敬獻花籃、鮮花,擺放千紙鶴,表達崇敬之情。
  • 天津醫科大學學子肅立默哀
    天津醫科大學學子肅立默哀 (77/81) "← →"翻頁
  • 清明節前到校園感恩碑和動物碑前默哀 醫學生致無言感謝
    今明兩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醫學生們自發來到校園裡的感恩碑和動物碑前默哀,在清明來臨之際,緬懷這些不平凡的生命,向他們道一聲感激。   沉重而遲疑的第一刀   解剖課是每個醫學生的必修課,然而即使書本上的知識已經爛熟於心,面對真實的人體要劃開這第一刀卻並不順利。
  • 馬爾克斯與妻子9歲定情,婚後助他賺1100萬,她到底棒在哪裡
    一、6歲時情竇初開,暗戀父親的緋聞情人馬爾克斯6歲入學,啟蒙老師是一位叫做羅莎·埃萊娜的女子。羅莎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女性,曾經兩次在小鎮的嘉年華會上獲得「皇后」的稱號。她也是馬爾克斯父親的緋聞情人,父親曾經聲稱要與這位美麗的女子結婚。那時候,馬爾克斯的學習成績並不優秀,但卻非常喜歡上學。因為上學就可以見到羅莎老師了。
  • 西安消防舉行3·5祭奠活動緬懷英烈
    3月5日上午,西安消防支隊在西安革命烈士陵園舉行「緬懷紅門英烈·傳承英雄遺志」主題祭奠活動。1998年3月5日,位於西安市大寨路、全市最大的液化氣儲存區的液化氣罐洩漏並連續多次發生閃爆。2019年3月5日,是消防救援隊改革轉隸後的第一個3·5紀念日,消防支隊黨委常委、3·5參戰官兵代表、英模代表、機關各部門和基層指戰員代表等80餘人緬懷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