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記載,在長右山上,有一種上古怪獸,長得像人形的猿猴,四隻耳朵,叫起來就像是在呻吟。長右山上不上草木,但是水很多,因為有這種神奇的異獸的存在,這座山就以它的名字來命名。
光禿禿的山上沒有食物,所以長右就生活在水中。根據山海經的描述,如果直接翻譯過來,其實長右就是「水猴子」,因為它生長的水中,長得又像猴子。向來關於它的說法也有兩種,一種是人面四耳的怪獸,一種是長得像猿猴的水怪。
而依據它一出現就會有大水的特徵,很有可能它就是傳說中的河伯。民間傳說中的河伯同樣是災難的象徵,流傳中的河伯並非什么正經的神仙,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而是一個有著各種惡趣味的老色鬼,他每年都要求當地人們選擇一兩個氣血旺盛長相端莊的童女作為貢品,如果不答應,就會洪水泛濫,大河兩岸就會變成一片澤國。
漢代學者郭璞曾註解說長右就是「水祥」,一旦出現當地就會發大水。可是水祥分明是一種鳥,他又怎麼能跟長右是一種東西呢?倒是水猴子在歷史上故事很多,《幽明錄》中描述:水猴子又叫水蟲或者蟲童、河精,裸形人身,五官清晰如人臉。它的頭頂上有一個碗形的水窪,裡面有水的時候,他就精力充沛,一旦其中的水幹了,水鬼就會變得很虛弱,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在日本,水猴子又被叫做「河童」。《幽明錄》成書於宋代,其中關於水猴子的記載,很可能就是根據山海經中的長右和民間傳說中的河伯形象加工而成。水猴子會將溺水之人拖入河底,用泥沙堵住他們的鼻孔,令其窒息而死。它最早來自於中國,大約在江戶時代前期傳入日本,很長一段時期,一直保持著原來的形象。
中國古代的鬼神在長相上其實差別不大,魔鬼怪獸和神仙都是長得比較奇葩,反正跟人不同。比如最初的王母就是一個人面豹身,長著尾巴的怪獸,還有各種龍王、山神也都是獸人或者各種野獸的結合體。
而長右正好的是人形的水怪,能夠掌握河水的漲落,興風作浪,這跟管理河水的河伯的能力正好互相重合。一山不容二虎,總不能有個管理河水的神仙,還冒出來一種野獸跟他搶著值班吧?所以後來出現的河伯很可能就是《山海經》中所記載的長右。
而因為它常常帶來水災,人們就企圖通過迷信討好他每年都進貢童女,又因為這樣的重口味,慢慢人們覺得再把他稱為河神河伯當成神仙供著不合適,索性打回原形,跟水鬼妖怪劃為一類,重新叫它水猴子、水鬼,到了日本就變成了「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