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身背GPS的蒼鷹「偷鴿」被逮,今日放歸藍天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冉/文 施向輝/攝)上個月,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接收到一隻特殊猛禽。經救護人員鑑定,這是一隻亞成年的雄性蒼鷹,而且背上裝有GPS衛星追蹤器。在經過了近一個月的救助餵養後,12月16日,這隻蒼鷹在紫金山山頂被放歸大自然。

冒險「偷鴿」只因太餓

蒼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世界瀕危物種之一,一種中到大型的猛禽,廣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據了解,身背GPS追蹤器的這隻蒼鷹是11月19日由派出所民警送到救護中心來的,它是因為跑到居民家的鴿子籠裡抓鴿子吃而被逮到的。

送來時,獸醫首先給它做了全面的體檢,體檢結果發現這隻蒼鷹輕微脫水,但精神尚可,羽毛完整,無外傷無骨折,比較嚴重的情況就是脂肪度極低,證明著這隻蒼鷹很久沒有吃到飽飯了。

來歷曲折,身背GPS肩負重任

檢查中,救護人員還在這隻蒼鷹的身上,發現了一個衛星跟蹤定位設備。根據定位設備上的信息,救護人員用很快找到了安裝衛星跟蹤設備的人——南京林業大學的在讀博士生閔霄。

閔霄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隻蒼鷹最早是由江蘇省江陰市公安局從非法偷獵案件中繳獲的,2019年11月11日,江陰市公安局將這隻蒼鷹交給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魯長虎教授實驗室,希望配合相關科研課題研究。

「當時這隻蒼鷹體況良好,很健康,所以我們在給它安裝了GPS追蹤器後,當天下午便放歸野外了。自此,它也肩負起了為研究猛禽的遷徙規律、活動範圍收集數據的使命。」閔霄解釋,動物GPS衛星追蹤技術是研究野生動物生態和行為的重要技術手段。給蒼鷹佩戴GPS衛星追蹤器,能夠幫助他們了解它的飛行軌跡以及活動區域和範圍。

獸醫針對性救護,幫助體能恢復

接收了這隻蒼鷹後,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認為,按照當時這隻蒼鷹的身體狀況,顯然無法迅速放歸野外,所以救助要做的首先就是營養支持,讓它吃飽吃好的同時,又不能吃得太多,還要對人保持戒心。根據以往的救助經驗,這種體況要恢復理想需要大約3-4周的時間。

或許是因為太餓了,這隻蒼鷹也是非常爭氣,傍晚來到救護中心的它,當天就開始吃東西。救護人員給蒼鷹提供完整的解凍白鼠為食。救護中心工作人員陳月龍解釋,提供完整老鼠是因為完整老鼠除了肉還帶有皮毛、骨骼和內臟,營養全面且符合猛禽的自然食譜,另外完整的食物需要猛禽自己撕扯和處理食物,這也讓被救助的猛禽有機會表達自然行為,有更多鍛鍊的機會。選擇冰凍的白鼠是因為猛禽在圈養條件下捕捉活體食物容易在籠網上撞傷自己,因此提供死食,這也是猛禽救助的國際慣例。

但吃死食的蒼鷹回到野外之後會沒有捕食能力麼?「不會的,因為這隻蒼鷹救助來的時候已經是亞成體,它有過在野外生存的經驗,已經具備捕食能力,因此不用練習。在救助過程中,救護人員要做的就是讓它儘快恢復體能,以更好的營養情況去接受大自然的挑戰。」陳月龍說。

放歸紫金山,繼續佩戴GPS展翅翱翔

12月16日,經過獸醫的體檢,救助團隊認為這隻猛禽已經達到放歸野外的標準,也相信營養情況良好的它能有更多的機會成功重返藍天。放飛前,南林學者檢查了蒼鷹GPS衛星追蹤器的佩戴情況,它將重新背負研究使命,展翅翱翔。

放歸地點選擇在有蒼鷹分布的紫金山。陳月龍表示,這裡山林、平原相間,是蒼鷹青睞的棲息環境。每年11月下旬,蒼鷹會飛臨南京越冬,紫金山、江寧方山、寧鎮山脈都有它們的身影。作為一種頂端物種,蒼鷹對整個生態鏈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連結:

今年南京有近千隻野生動物得到收容救護

2019年,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共收容救護陸龜、蜥蜴、蟒蛇、野豬、蜂猴、鸚鵡、貓頭鷹等野生動物共計89種943(頭)只。其中經執法部門查處由本中心收容救護動物656(頭)只,同比下降52.70%;由市民及公安救護送至本中心隔離飼養動物共有287隻,同比上漲5.90%。隔離飼養動物達943(頭)只,同比下降30.41%。

在全年救護動物中,兩棲爬行類動物總量為564(條)只,佔救護總量的59.81%;禽鳥類總量為291隻,哺乳類動物總量為88(頭)只;外來物種共計647隻,主要包括:蜥蜴、陸龜、蟒蛇、蜂猴及鸚鵡等,佔救護總量的68.61%。

經隔離治療後具備放生條件的動物共計87隻,佔本土救護動物總量的29.39%,放生動物主要有:貓頭鷹、鳳頭鷹、黑眉錦蛇、鴿子、雀鷹、夜鷺、斑鳩等。

(來源:現代快報)

相關焦點

  • 背上GPS定位器 南京一隻蒼鷹「1119」重飛藍天
    11月19日,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接收到一隻蒼鷹,這隻蒼鷹是因為抓鴿子吃而被逮到。據紅山森林動物園介紹,原來,這隻蒼鷹最早是警方從非法偷獵案件中繳獲的,後來交給南京林業大學,希望配合鳥類佩戴GPS全球定位追蹤器的相關科研課題研究。後來,相關學者安裝GPS追蹤器後將其放歸野外。
  • 「鳥中老虎」現身南京,白尾海雕身背GPS重返大自然
    1月6日下午,一隻曾受過救助的白尾海雕在南京六合區龍袍溼地成功放飛,它身背的GPS將監測它的整個遷徙過程,幫助人們更好地保護這一物種。 「對於如此野性的鳥兒來說,儘早放歸才是最好的歸宿。」陳月龍說。 身背「小書包」,GPS將監測它的遷徙過程 「海雕屬於大型猛禽,一隻成年的海雕接近一米,翼展可以達到兩米,是猛禽裡的『巨無霸』。全球目前大概有8種海雕,我們國內有4種。」
  • 3隻鳳頭蒼鷹被放歸自然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林清容/文 丁慶林/圖)昨日,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技術人員來到位於坪山的田頭山市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野外放歸活動,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救護後,3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蒼鷹被該中心技術人員放歸自然。記者了解到,這3隻鳳頭蒼鷹有的為市民拾獲,有的則是被執法部門繳獲的。 「這3隻鳳頭蒼鷹是去年12月份移交過來的。」
  • 「鳥中老虎」現身,身背GPS重返大自然!
    1 月 6 日下午,一隻曾受過救助的白尾海雕在南京六合區龍袍溼地成功放飛,它身背的 GPS 將監測它的整個遷徙過程,幫助人們更好地保護這一物種。 對於如此野性的鳥兒來說,儘早放歸才是最好的歸宿。" 陳月龍說。 身背 " 小書包 ", GPS 將監測它的遷徙過程 " 海雕屬於大型猛禽,一隻成年的海雕接近一米,翼展可以達到兩米,是猛禽裡的『巨無霸』。
  • 野外放歸,讓它重歸藍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1月6日下午,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在南京市六合區的野外被放歸自然。去年12月,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接收到這隻被異物堵住頸部的白尾海雕,經過一個月的救治,自主採食和飛行恢復正常,進行了科學野外放歸。
  • 裝上GPS,這隻白尾海雕重返藍天……
    對於如此野性的鳥兒來說,儘早放歸才是最好的歸宿。 此次放歸紅山森林動物園繼續和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魯長虎教授動物生態學實驗室的學者們合作。南林大學者們之前為蒼鷹,紅隼,赤腹鷹安裝過GPS追蹤器,此次也是他們第一次為白尾海雕安裝GPS,通過這個方式,學者們可以追蹤這隻白尾海雕的飛行軌跡和活動區域,具體穿越哪些省份,了解它在中國的繁殖地、越冬地在哪裡,以便更好的進行研究和保護。
  • 廈門市民家中飛來蒼鷹吃掉三隻鴿子 動物園建議放歸大自然
    市民希望有動物園收養 動物園建議放歸大自然吳先生說,侄子幫他在網上查閱資料,通過照片對比,得知這隻「不速之客」竟然是蒼鷹,屬於猛禽,是食肉性鳥類。由於蒼鷹的小喙鋒利,因此吳先生也不敢輕易伸手去捉,只好暫時讓它待在鴿籠中。一些鴿子不知道蒼鷹的厲害,一靠近就被逮住了。「蒼鷹肯定是肚子餓了,所以跑來偷吃我家的鴿子。」吳先生說。
  • 偷雞被逮正著,沒受懲罰反而飽餐8天後放歸
    因為肚子餓,一隻雕鴞潛入房山閻村鎮一戶農民家偷吃家禽被逮了個正著。在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飽餐8天後,11月8日,工作人員在密雲霧靈山自然保護區將這隻雕鴞放歸。
  • ​受傷的蒼鷹 獲救了
    ​受傷的蒼鷹 獲救了 2020-12-24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陷枯井的蒼鷹被救助
    經鑑定,此「老鷹」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蒼鷹,因不明原因墜到井下,導致翅膀受傷無法飛行。隨後,民警將這隻蒼鷹帶回局機關安置,並於11月16日將其送到森林公安野生動物救助站,待傷勢恢復,放歸大自然。蒼鷹,俗稱黃鷹,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系中小型猛禽,主要捕食鼠類、小型鳥類及野兔等,善於飛翔,視覺敏銳,叫聲尖銳洪亮,性甚機警,常單獨活動,且因「蒼鷹換羽,喋血重生」的勇敢、堅強蛻變之路被人讚揚。(攝影/張超慧)【來源:正北方網新聞】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帶著GPS,「鳥中老虎」回歸自然
    它身背的GPS將監測整個遷徙過程,幫助人們更好地保護這一物種。   通體褐色,尾羽雪白,雙眼目光如炬,鷹爪十分鋒利,雙翼展開近兩米。昨天下午,記者在六合區龍袍溼地一處開闊處,見到了這隻有「鳥中老虎」之稱的白尾海雕。當救助人員打開救護箱,白尾海雕撲閃著翅膀,瞬間飛了出來,稍做盤旋,就展翅飛向高空。
  • 蒼鷹換羽,喋血重生,蒼鷹艱難的蛻變之路
    蒼鷹是中小型猛禽。體長可達60釐米,翼展約1.3米。蒼鷹是森林中肉食性猛禽。視覺敏銳,善於飛翔。白天活動。性甚機警,亦善隱藏。通常單獨活動,叫聲尖銳洪亮。棲息於不同海拔高度的針葉林、混交林和闊葉林等森林地帶,也見於山施平原和丘陵地帶的疏林和小塊林內。
  • 翱翔於南海的一隻蒼鷹
    早晨,一隻蒼鷹向南飛去; 飛呀飛; 漸漸地,豔陽高照,晴空萬裡,蒼鷹翱翔於藍天碧海間; 飛呀飛; 累了,飛的低一點; 傍晚,一隻蒼鷹向北飛去;
  • 放歸自然 小猴子撒嬌不願離去
    放歸自然 小猴子撒嬌不願離去 成都今年救護野生動物1132隻,放歸46隻 鳳頭蒼鷹。今年3月29日,成都林業部門已經在都江堰大熊貓國家公園放歸了小熊貓、獼猴、藏酋猴、黑熊、普通鵟(kuáng)、貓頭鷹等8種18隻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這次放歸的動物中,有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盤羊是市民從館子裡救出來的。」
  • 天長民警救助一隻受傷蒼鷹
    天長民警救助一隻受傷蒼鷹 2020-11-27 09:46:42   來源:滁州網
  • 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救助受傷蒼鷹短耳鴞
    近日,石市野生動物救護站接到了市民電話,一隻蒼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捕獵過程中撞上酸棗樹受傷,眼睛裡面扎進一根長刺兒。救護站鄭利強趕到鹿泉區救回這隻受傷的猛禽。蒼鷹的眼睛明顯受傷,無法全部睜開,而且眼球內已經發炎,需要救治。鄭利強開始給蒼鷹做治療,從它的眼睛裡面取出了一根一釐米長的刺兒,還好這根刺兒沒有傷及它的大腦,消炎處理後,蒼鷹脫離險境。
  • 警民攜手救助國家級保護動物蒼鷹
    該警務室民警立即與拜城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聯繫,經鑑定,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鷹。 隨後,拜城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將蒼鷹送往野生動物救助站,對其進行療養,待其痊癒後放歸大自然。
  • 蒼鷹長時間飛翔太疲勞墜落 安徽休寧縣森警及時救護
    鳳凰網安徽從休寧縣了解到,近日,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蒼鷹意外墜落休寧縣城,該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及時救護,蒼鷹重返藍天自由翱翔。經救護中心專業人士介紹,「大鳥」名叫蒼鷹,是中小型猛禽,墜落的原因可能是長時間飛翔疲勞所致。經過醫護人員專業的穴位按摩,一會兒,蒼鷹眼睛緩緩睜開了,正當醫護人員準備給它餵食時,醒過來的蒼鷹突然從醫護人員的手中掙脫,展開1米多長的翅膀,伴隨尖銳洪亮的叫聲衝向藍天。(程玉芳)(來源:鳳凰網安徽綜合黃山市人民政府網)
  • 猛禽白尾海雕食物中毒「趴窩」治好後攜定位裝置重返藍天
    當時,小傢伙無法正常活動,隨後,它跨省來到了南京紅山動物園收容救護中心,經過一個多月的照料,1月6日下午,這隻白尾海雕背上衛星定位裝置,重返藍天。 救助的時候,白尾海雕不能飛行,趴在地上動不了。人們發現它的嗉囊裡有很大的東西,在檢查過程中它把這個東西吐掉了,大家一看:是個斑鳩。「懷疑可能是吃了斑鳩引起的中毒。」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救護中心工作人員陳月龍說。
  • 齊齊哈爾克山:救助受傷蒼鷹 珍視每個生靈
    齊齊哈爾克山:救助受傷蒼鷹 珍視每個生靈 2020-08-10 0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