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神經--動眼、滑車核展神經

2021-01-20 小吳每日所學


周圍性眼肌麻痺--動眼神經麻痺

1.上瞼下垂2.眼球斜向外下方3.瞳孔散大4.瞳孔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消失

常見於顱內動脈瘤、結核性腦膜炎、顱底腫瘤等。

周圍性眼肌麻痺--滑車神經麻痺

1.上斜肌麻痺2.眼球向外下方斜視時受限3.下視時出現復視

滑車神經單獨損害少見,判定較困難。

周圍性眼肌麻痺--展神經麻痺

1.外直肌癱瘓2.患側眼球內斜視,外展運動受限或不能3.復視

常見於鼻咽癌顱內轉移、橋小腦角腫瘤、糖尿病等。因為展神經在腦底行程較長,在高顱壓時常受損,而出現兩側展神經輕度麻痺,此時無定位意義。

核性眼肌麻痺

定義:是指腦幹病變(血管病、炎症、腫瘤)致眼球運動神經核(動眼、滑車、展神經核)損害所引起的眼球運動障礙。

核性眼肌麻痺與周圍性給眼肌麻痺的臨床表現相似

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可選擇性的損害個別神經核團。呈分離性眼肌麻痺(如動眼神經)

2.常伴有腦幹內臨近結構的損害(如展神經核病變時損傷面神經纖維)

3.長累及雙側

核間性眼肌麻痺-內側縱束

定義:病變主要損害腦幹的內側縱束,又稱為內側縱束徵。

內側縱束是很重要的結構

兩眼的共同運動無論是隨意的共同運動還是反射的共同運動永遠是同時的、協調的。眼球向各方協同活動,需要各眼肌間非常精細的協調,這就要求與眼球運動有關的所有神經核團間的相互緊密聯繫,完成這一功能是通過內側縱束來實現的。兩側的內側縱束,上自中腦背蓋,下至頸髓上端,緊靠近中線,沿腦幹下行。它連接眼肌運動諸神經核,並與皮質下的視覺中樞及聽覺中樞(四疊體上丘及下丘)發生聯繫,以完成由於視覺或聽覺刺激,頭及眼向刺激側發生的不隨意的反射性轉動。內側縱束還接受來自頸髓、前庭神經核、網狀結構以及來自皮層和基底節的神經衝動。

核性眼肌麻痺-前核間性麻痺

定義:病變位於腦橋側視中樞與動眼神經核之間的內側縱束上行纖維。

表現為:兩眼向病變對側注視時,患側眼球不能內收,對側眼球外展時伴有眼震;輻輳反射正常,由於雙側內側縱束位置接近,同一病變也可使雙側內側縱束受損,出現雙眼均不能內收。

核性眼肌麻痺-後核間性麻痺

定義:病變位於腦橋側視中樞與展神經核之間的內側縱束下行纖維。

表現為兩眼向病變同側注視時,患側眼球不能外展,對側眼球內收正常;刺激前庭患側可出現正常外展動作;輻輳反射正常。

核性眼肌麻痺-一個半症候群

定義:一側腦橋背蓋部病變,引起腦橋側視中樞和對側已交叉過來的聯絡同側動眼神經內直肌核的內側縱束同時受累,可出現一個半症候群。

表現為患側眼球水平注時,既不能內收又不能外展;對側眼球水平注視時不能內收,可以外展,但有水平眼震。

核間性眼肌麻痺和一個半症候群多見於腦幹腔隙性梗死或多發性硬化。

核上性眼肌麻痺

人在觀察物體時,雙眼總是同時向各方向運動,並伴有頭的運動。這種複雜的協同運動叫做雙眼同向注視,系Ⅲ、Ⅳ、Ⅵ對腦神經核受腦的同向運動中樞調節,使之相互聯繫、相互協調而完成的。

核上性眼肌麻痺亦稱中樞性眼肌麻痺,是指由於大腦皮質眼球同向運動中樞或其傳導束損害,使雙眼出現同向注視運動障礙。

臨床可表現為以下2種凝視麻痺:

核上性眼肌麻痺-側方凝視麻痺

①皮質側視中樞(額中回後部)病變時,可產生凝視麻痺:a破壞性病變(如腦出血)雙眼向病灶側共同偏視。b刺激性病變(如癲癇)雙眼向病對側共同偏視。

②腦橋側視中樞,位於展神經核附近的腦橋旁中線網狀結構,發出的纖維到達同側的展神經核和對側的動眼神經內直肌核,支配雙眼向同側注視,並受對側皮質側視中樞控制。

此處破壞性病變可造成雙眼向病灶對側共同偏視(圖2-8)。

核上性眼肌麻痺-垂直凝視麻痺

上丘是眼球垂直同向運動的皮質下中樞,上丘的上半司眼球的向上運動,上丘的下半司眼球的向下運動,因此上丘病變時,可引起眼球垂直運動障礙。

a.當上丘上半損害時,出現雙眼向上同向運動不能,稱帕裡諾症候群,也稱四疊體症候群。常見於松果體區腫瘤。

當上丘上半刺激性病變時,可出現發作性雙眼轉向上方,稱動眼危象。見於腦炎後帕金森症候群或服酚噻嗪類藥物。

b.當上丘下半損害時,可引起兩眼向下同向注視障礙。

核上性眼肌麻痺臨床上有三個特點:①雙眼同時受累;②無復視;③反射性運動仍保存,即患者雙眼不能隨意向一側運動,但該側突然出現聲響時,雙眼可反射性轉向該側。

復視

兩眼注視同一物體產生兩個影像謂之復視。患者主訴視物成雙。復視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當眼肌麻痺導致雙眼共扼運動障礙時,注視物不能投射到雙眼視網膜的對應點上,視網膜上不對稱的刺激在視中樞引起兩個影像的衝動,而出現真像和假像。

內、外直肌麻痺出現水平性復視,上、下直肌和上、下斜肌麻痺則出現垂直性復視。

瞳孔改變

瞳孔的大小: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纖維(支配瞳孔括約肌)和頸上交感神經節發出的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支配瞳孔散大肌)共同調節瞳孔的大小。

交大副小:損傷出現相反表現。

a當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纖維損傷時,出現瞳孔散大。

b當交感神經纖維損傷時出現瞳孔縮小。

在普通光線下正常瞳孔的直徑約3~4mm,一般認為瞳孔直徑小於2mm為瞳孔縮小,大於5mm為瞳孔散大。

瞳孔改變-瞳孔縮小

瞳孔縮小:一側瞳孔縮小多見於霍納症候群。

表現為病變側瞳孔縮小、眼球內陷,眼裂變小、面部少汗。霍納症候群是由於頸上交感神經徑路損害所致。

如果損害雙側交感神經的中樞徑路,則出現雙側瞳孔縮小,見於腦橋出血、腦室出血壓迫腦幹、鎮靜安眠藥中毒等。

瞳孔改變-瞳孔散大

瞳孔散大:見於動眼神經麻痺。

由於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纖維在神經的表面,所以當天幕疝時,可首先出現瞳孔散大而無眼外肌麻痺,多為單側。

當雙側視神經病變導致失明或阿託品類藥物中毒時,出現雙側瞳孔散大。

瞳孔改變-瞳孔光反射

是指受到光線照射後引起瞳孔縮小的反射。分為直接光反射和間接光反射,光照側瞳孔縮小稱直接光反射,光照對側瞳孔縮小稱間接光反射。

其傳導徑路為:光線一視網膜→視神經一視交叉→視束一中腦頂蓋前區一兩側E-W核→動眼神經一睫狀神經節一節後纖維一瞳孔括約肌。

瞳孔改變-瞳孔光反射、輻輳及調節反射

a.一側視神經損傷時,瞳孔光反射路徑的傳入部分中斷,若光照患側瞳孔時,兩側瞳孔均無反應,但光照健側瞳孔時,兩側瞳孔都縮小,即患側眼直接光反射消失,間接反射存在。

b.當一側動眼神經損傷時,瞳孔光反射路徑的傳出部分中斷,無論光照哪一側,患側瞳孔都無反應,即患側眼直接和間接光發射都消失。

c.因司瞳孔光反射的纖維不進入外側膝狀體,所以外側膝狀體、視放射及枕葉,視覺中樞損害引起的中樞性失明時,光反射不消失。

輻輳及調節反射:是指注視近物時雙眼會聚(輻輳)及瞳孔縮小(調節)的反射。

其傳導徑路可能是:視網膜一視神經一視交又一視束一外側膝狀體一枕葉距狀裂皮質一額葉→皮質橋延束一動眼神經E-W核和正中核一沿動眼神經一至瞳孔括約肌、睫狀肌(司調節反射);至兩眼內直肌(輻輳反射)。

瞳孔改變-阿-羅瞳孔

阿-羅瞳孔:表現為兩側瞳孔較小,大小不等,邊緣不整,光反射消失而調節反射存在。

是由於光反射徑路在頂蓋前區受損,而調節反射徑路未受影響。常見於神經梅毒,偶見於多發性硬化。

瞳孔改變-艾迪症候群

艾迪症候群:又稱強直性瞳孔。多見於中年女性,表現為一側瞳孔散大,直接、間接光反射及調節反射異常,伴有腱反射(特別是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所謂瞳孔反射異常,是指在普通光線下檢查病變瞳孔光反射消失,但在暗處強光持續照射,瞳孔可出現緩慢的收縮,光照停止後瞳孔又緩慢散大。調節反射也同樣以一般方法檢查瞳孔不縮小,但讓患者較長時間注視一近物後,瞳孔可緩慢收縮,停止注視後可緩慢恢復。


相關焦點

  • 動眼、滑車和展神經
    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動眼、滑車和展神經共同支配眼外肌,管理眼球運動,合稱眼球運動神經
  • 動眼神經
    右側動眼神經麻痺在眼球向該神經所支配各肌肉運動的方向注視時出現復視,且眼球愈向癱瘓肌運動的方向轉動,則復視愈明顯。向健側側視時,頭轉向健側,以代償眼球的異常位置而減輕復視。晶狀體調節受累使近視力模糊。另有瞳孔括約肌癱瘓而引起瞳孔擴大,對光反射及調節反應消失。
  • MRI圖像中可以看到的八條顱神經
    中文口訣: 一嗅二視三動眼 英文口訣: Oh Oh Oh To Touch And Feel Virgin Girl's Vagina And Hymen 腦神經的功能(S=Sensory, M=motor, B=both): Some Say Marry
  • 表現為單側動眼神經麻痺的5例患者臨床特點分析
    動眼神經也稱為第Ⅲ對腦神經(third cranial nerve,3th CN),含軀體運動及內臟運動纖維,支配同側眼瞼活動、眼球內收、上視、
  • 臨診——視神經及聽神經檢查
    【1】真題測試1.犬,3月齡,購回1月餘,對主人的呼喚無反應,飲食慾正常,該犬首先需要檢查的腦神經是
  • 醫學基礎知識:解剖學之神經考點分析
    自己隨緣中向下延續為一根無神經組織的終絲,下端附於尾骨背面。脊髓呈前後稍扁的圓柱形,表面有六條縱貫全長的裂溝。前面正中較深的前正中裂;後面正中較深的後正中溝,脊髓借這兩條溝分成大致對稱的左右兩半。脊髓的兩側還有兩側對外側溝,即前外側溝和後外側溝。脊神經的前根自前外側溝穿出,由運動纖維組成。後根經後外側溝進入脊髓,由脊神經節感覺神經元的中樞突組成。
  • 身體經常各種不舒服,很可能是因為神經衰弱在搗亂
    隨著現在生活壓力的增加,許多人會有神經衰弱的症狀。神經衰弱後,我們的思維、精神和反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及時規範,進行對症治療。神經衰弱的症狀是什麼?對內外刺激的敏感:一般的活動如讀書看報、收看電視等活動,看完後非但不能放鬆神經,消除疲勞,反而精神特別興奮,不由自主地會浮想聯翩;尤其是睡覺以前,本應該靜心入睡,卻不由自主地回憶、聯想往事,神經興奮無法入睡;此外,還有病人對周圍的聲音、光線特敏感。神經衰弱的患病因素是什麼?
  • 騎過大青蟲,不怕毛毛蟲——看「青蟲滑車」
    在杭州少兒公園裡有這麼一個「青蟲滑車」項目,以大青蟲豔麗的色彩,動漫特色的裝飾,吸引家長帶著孩子來玩。大青蟲實際上也是小火車類型的車廂,接通電源後,就會沿著軌道滑行,「咔嚓、咔嚓」很響,孩子騎在它身上感覺很威風,很有點得意感。大青蟲鑽入大紅蘋果的孔洞中去了,也符合孩子知道蟲要吃水果的思維能力。大青蟲你再厲害,也不是讓我騎在你身上,孩子就會有一種自豪感,會興奮起來。
  • 神經遞質掌控睡眠? 安定兒治療儀"撥亂反正"找回睡眠
    而大量研究和學說表明,失眠和神經遞質存在密切聯繫。20世紀初,著名"美國醫學會醫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埃裡克·布雷弗曼博士在《大腦邊緣風暴》一書指出,失眠存在與腦神經遞質活動異常有關。2010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神經生理學教授迪爾尼研究發現:失眠的"病根子"在於大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等失去平衡所致。
  • 二哈突然迷上腳滑車,每天都要出門玩,連家都不願意回了
    因為家裡添了一個小主人,所以多了很多小孩子玩的玩具,兒童腳滑車就是其中的一個,然而最近,自從哈士奇偶然自碰了一次小主人的腳滑車以後,它就徹底迷上了這個東西,每次主人不在家的時候,都會偷偷的在家裡玩,漸漸的它已經完全學會了玩這個腳滑車,因此它不再滿足於只在家裡滑了。
  • 騎過綠色的大昆蟲之後,我不怕毛毛蟲-看看「青蟲滑車」
    在杭州兒童公園裡,有這樣一個「青蟲滑車」項目,吸引家長帶著孩子們去玩大綠色昆蟲的鮮豔色彩和動畫特色的裝飾。甲殼蟲實際上是一種小火車類型的汽車,當電源打開時,他將沿著軌道「咔嚓、咔嚓」很響滑動,孩子騎在上面感到很有尊嚴和自豪。甲蟲進入了紅蘋果的孔洞,這也符合孩子們知道昆蟲想吃水果的思維能力。不管你有多兇,你都不想讓我騎在你身上,孩子會感到驕傲和興奮。
  • 專家:赤腳刺激腦神經發育
    光腳的好處1)刺激腦神經發育根據研究,兒童的腳底觸覺神經發達,當孩子光腳走路時,其實同時也促進了腦神經的發育,幫助改善孩子身體的協調性。當孩子光腳時,他們能更清晰的感覺到地面的情況,這些感受傳遞迴大腦,有助於寶寶的感官發育和觸覺神經發育,同時也刺激更多的腦細胞活躍,對記憶力也非常有益。
  • 失眠、焦躁、易怒,你可能有神經衰弱!去醫院做這些檢查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神經衰弱怎麼檢查?神經衰弱的治療。,主要是由於腦神經功能紊亂而引發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如果生活中出現失眠、焦躁、易怒、肌肉莫名酸痛等症狀時,除了做內分泌檢查外,建議還可以去醫院的神經內科看看。 目前,對於神經衰弱的診斷,並不需要進行實質的體檢,醫生主要是通過患者描述臨床症狀結合既往病史來判斷的。
  • 什麼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渾身不自在這是怎麼回事?
    神經紊亂是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以及生氣和精神受到刺激後所引起的一組症狀群。腦神經功能紊亂是一種常見病,遍及世界各地,居各種神經官能症的首位。神經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渾身乏力,腦子不清醒,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常伴有意識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