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不太愛發朋友圈的人,所以除了父母以及身邊的好朋友外沒人知道我有一隻狗子,並且它已經三歲了。
它是我撿來的,一隻白色的小土狗,三年前的某天晚上出門丟垃圾,幸虧那天的一袋垃圾輕飄飄的,當我投進垃圾桶正準備走的時候裡面傳來吱吱吱的聲響,當時我還以為是老鼠,嚇得毛孔都張開了,可是再細聽,好像並不是老鼠的聲音。
於是我壯著膽子,打著手機的手電筒,朝垃圾桶裡照去。
吱吱的聲音微弱的持續著,直到我把剛扔進去的垃圾提起來,才看到那個毛茸茸的小傢伙。說實話,當時我看到的生物不比老鼠大多少,滿身汙垢蓋住了它原本的毛色,我找了半天附近沒塑膠袋,於是只能硬著頭皮隨便揪住它的某個部位將它提了出來。
luck就這樣成了我的狗。
起先我有在朋友圈發照片問有沒有人願意養,但是千篇一律的回覆都是狗狗好可愛,有幾個私聊問我是什麼品種,我說太小看不出來,估計是串的吧,不然不可能被扔垃圾桶裡,這個回答斷送了luck被送出去的可能。
後來我才了解到,像luck這種品種不純的狗是很難被送養出去的。
送養計劃持續了很久,在此期間我給它買了籠子、窩、狗糧等等,想著到時候有人要的話一併送出去,可是隨著luck嘴部的越長越長,完全是個土狗的模樣,更是沒有人要了。
就連帶它打針的時候遇到的泰迪主人都說,這土狗還打啥疫苗。
就這樣我慢慢的絕望了,也才正式起了luck這個名字,決定要留在身邊了。
那個時候luck差不多五個月,體型小巧,可能不是大體型的土狗吧,這也讓我鬆了口氣,之前聽人家說大狗吃的多、拉的多,感覺會很麻煩。
都說土狗的身體素質好,luck自從被撿回家後從來沒有生過病,連感冒都沒有得過,長大以後居然連給它買的窩都不太願意睡了,老是喜歡四腳朝天的躺在冰涼的地板上打鼾,要麼就枕著我的拖鞋。
它基本上不太喜歡出門,但是並不代表它能在家乖乖的,最高的一次記錄是在短短的一天之內挖空了兩個花盆,啃掉了半棵幸福樹。
於是,以後我上班的時間就是luck進籠子的時間。
神奇的是,只要我在家,不論是在臥室睡覺或者是沙發上玩遊戲,luck也就不會做任何壞事了,可以特別安靜的睡在地上一整天,這或許就是人和狗關係的奇妙之處。
狗依賴人、信賴人,總是能在任何時間、狀態下表達出百分百的熱情,而人被狗的熱情打動、充實以及衍生出的被需要感、滿足感。
有些養狗人士以母親自居,雖然luck也是我一手帶大的,但是我卻並不覺得它是我的「養子」,隨著它的成熟我更覺得像是朋友關係,尤其是某些時候它的眼神、動作、吠叫......要是在狗自己的世界裡,它的這個壯年期應該也是像人類青年一樣天不怕地不怕並且充滿幹勁吧。
luck這一生只會有我一個主人,而我也不會再養別的任何寵物了,我們的故事很簡單也有點無趣。
有一句話是我常常對luck說的。
luck,我們會是一輩子的好朋友嗎。
(本文內容來自網友投稿,以第一人稱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