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童年缺愛的人,長大後會有這3個特徵,難以體驗到幸福

2021-01-08 心理學簡安娜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關係即命運,一個人會遇到怎麼樣的人,會開展怎麼樣的關係,就會有怎麼樣的命運,這樣的觀點在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那裡也存在,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內在關係模式,可是這種內在關係模式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呢?根據發展心理學的觀點,這種最初的關係模式形成於一個人的童年期,並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心理學:命運

沒有安全感

童年時期缺愛的人,成年之後的一個最大特徵就是沒有安全感,於是他(她)會是敏感、猜疑的,因為在他(她)的潛意識裡隱藏著最初的內在關係模式,在那個模式裡面缺少了回應,缺少了關愛。

於是在成年之後的各種關係裡他(她)不會體驗到幸福,對於普通的人際關係,他(她)覺得難以應對,不能很好的處理,更別說親密關係了,由於這種心理上的缺乏安全感,使得他(她)總是把別人「推開」,他(她)的敏感和猜疑在不斷地破壞現存的各種關係,與此同時自己也時刻體驗著孤獨。

心理學:孤獨

自卑

人生來都是弱小的,不自信的,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他(她)是有生命,有意識的,於是他(她)要尋找一種確定性,他(她)要相信自己不會受到威脅,他(她)要確認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而這一切的外在反應就是「愛」,來自父母和其他周圍人的愛才是上述存在的表徵,如果沒有愛,缺少愛,他(她)就會變得自卑,甚至孤僻,不再相信自己。

在成年之後,我們受到各種道德層面與理性層面的約束,被諸如我們應該怎麼樣,我們要去怎麼樣,可結果呢?我們總是在內心深處體驗到自卑,因為自卑情緒的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變得痛苦,我們的理性總是與我們的感性糾纏、打架,最後我們不得不體驗著痛苦,過著自卑的人生。

心理學:自卑

緊張、焦慮

前面我們說過人生而弱小,我們要從父母那裡獲取我們生存下來的最初土壤,我們要學習並建立關係的最初模型,那麼在缺少愛的這種成長環境下,我們就會變得緊張和焦慮,一個在童年期缺少愛的人,他(她)會覺得生活中處處充滿了不確定性,甚至有潛藏的「危險」,這種心理表現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緊張、焦慮。

人除了生而弱小之外,還總是在尋求一種確定性,對於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用心呵護、關愛的孩子,他(她)由於確定了父母的這種愛,知道父母一直在自己身邊,無論發生什麼,父母都在守護著他(她),所以他(她)不容易體驗到緊張、焦慮的情緒,反之那些經常得不到父,母回應,缺少父母關愛的人就很容易變得緊張、焦慮。

心理學:焦慮

我們與父母、與家人最初的關係就是我們成年之後的關係模型,如果在最初的關係裡我們沒有體驗到應有的關愛,也就是在童年時期缺少關愛,那麼在成年之後我們通常會表現的缺乏安全感、自卑、緊張和焦慮,而這些會造就我們人生路上的種種挫折,讓我們難以體驗到應有的幸福。

作者簡介:非著名心理諮詢師,關係助推者,心理健康教師,筆名心理相先生,致力於探索心理,讓有緣人成長和發展的更好。

相關焦點

  • 缺愛是人生不幸福的關鍵,缺愛的人都有這五大特徵,你中槍了嗎?
    而缺乏愛的人則會在生活中遭遇各種各種問題與困惑,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的人,缺愛的人大抵人生都不幸福,帶給人無限感慨,缺愛的人主要有這五樣特徵:作家張愛玲由於從小沒得到父母的愛,她被父親虐待,與母親關係疏離,所以在愛的面前很不自信,遇到胡蘭成,說自己像是低到塵埃裡,這也是她愛情不幸福根本原因,不懂得怎麼愛,在聽到甜言蜜語後就完全淪陷,沒有自己準確的判斷。
  • 從小一直缺愛的女生會有哪些特徵?
    一個童年缺少愛的少女,她的內心深處也一定是有別人不能觸碰的地方的。 這種近乎童年陰影的遭遇極有可能使其不敢與人交流,或在某些方面認為自己與正常人相差巨大,造成自卑心理。
  • 缺愛的人,是需要真心的呵護和關懷!缺愛的人會有這三個特徵
    愛,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它能讓一個人充滿力量,他能讓一個世界變得和諧。愛,存在於世間萬物之中,也隨世間萬物的變化而變化。愛,是偉大而平凡的東西。 缺愛,是一種什麼體驗?缺愛本質上缺少的是安全感和對自己的認可,缺愛的人不自信,缺愛的人在自己的內心裏面是孤獨的。
  • 心理學:長期缺愛的女人,有三個明顯特徵
    可以說,一個女人有魅力讓她被人疼愛和注視,同時他人的喜愛也讓她在生活中一直充滿信心,這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當然了,生活中有受歡迎的女人,也會有一些女人因為沒有人喜愛,她就會變得沒自信,經常會用一些外在方式來掩蓋自己內心的缺失,然而卻因此陷入一個死循環,越來越不討人喜歡,也把自己生活過得糟糕。
  • 女人長期缺愛,常常會伴有這3個特徵!尤其是第二個,太準了!
    愛能讓人充滿力量,愛也能讓人失去力量。獲得愛,能讓一個人的內心感到幸福與溫暖,而失去愛,則會讓一個人的內心變得非常陰暗。愛,對於人類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尤其是心思細膩的女人。在本期節目當中,文哲就與大家分享一個小知識,那就是長期缺愛的女人,大體會有以下三個特徵:第一,女人的脾氣會非常暴躁。男人的脾氣之所以會暴躁,往往都是因為男人遇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事業的發展遭受了一定的挫折。
  • 心理學:虐貓、虐狗、報復社會的變態心理,都是從童年缺愛開始的
    覺得自己不缺啥的人,比較稀少吧? 感覺自己完全不缺愛的人,可能沒有吧? 完全沒有感受過愛的人,比較喜歡虐待小動物並報復社會,這你一定是聽說過的。 可明確的是,這些人的心理,已屬於變態。
  • 長期缺愛的女人,肢體語言會散發這些「味道」,大多很容易追
    在生活當中,有的女人是長期在愛當中長大的,但是在生活當中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是如此的幸運,有的女人是長期缺愛的。在幸福當中長大的人身上會有一些特徵,但是在勸業的環境當中,長大的女人身上也會有一些特徵,這些特徵會通過肢體語言發出來,成為了女人身上獨特的味道。
  • 心理學:真正愚蠢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希望你沒有
    心理學:真正愚蠢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希望你沒有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人生在世,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社會上生存的很好。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能力的話,即便你有超強的交際能力,也照樣一無是處。聰明的人懂得兩者把控,愚蠢的人總是具備以下三個特徵。一、不愛思考。大腦這個東西,不用則退。思考相當於解決問題的鑰匙,但凡是成功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用腦多的人,這類人他們善於思考也勤於思考,所以總是能找到工作中的關鍵問題所在,然後解決。
  • 你是那種缺愛的女孩嗎?為啥越缺愛,偏偏越得不到愛?
    愛,真是普羅眾生一直在追尋的事物,但也是多數人 渴望而不可及 的。   對於愛這件事的理解,一定是起源於你的原生家庭,是從小父母給你灌輸的概念。一個生活在幸福家庭裡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有滿滿的幸福感。
  • 和缺愛的人一起生活,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聽聽他們的內心獨白
    《奇葩說》裡有這樣一句話:心裡有很多苦的人,需要很多甜才能填滿。也有人這樣反駁:心裡有很多苦的人,一絲甜就能填滿。其實我更偏向於後者,我們常說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的不幸,往往會讓人迫切的渴望被愛,如果被愛,就會用盡全力,毫無保留,可一旦被拋棄,他(她)們又會歇斯底裡,痛到無法呼吸。這些都是因為兩個字缺愛,因為缺愛,他(她)們渴望被愛,因為缺愛他(她)們害怕失去愛,那麼和缺愛的人一起生活,究竟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 長期缺愛的女人,見到男人後,這3個表現很明顯!
    而一個沒有被男人用愛澆灌和滋養的女人,就像許久沒有澆水的鮮花,不再充滿活力,也失去了原有的芬芳。那麼這樣的女人在生活中就是非常缺愛的。可能有些人不明白,怎樣才算是缺愛?女人缺愛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其實,簡單點說,女人缺愛就是她們內心長期缺少男人的關心與陪伴而形成的一種心情表現形式。一般,長期缺愛的女人,見到男人後,這3個表現很明顯。
  • 孩子以後會不會孝順,不用等到長大後,小的時候有4個特徵很明顯
    表妹還寄希望於孩子長大後,懂事了,可能就好了。雖說很多人養孩子不再是為了防老,但也一定不希望養出一個自私自利、不孝順的孩子來。很多人都說,孩子孝不孝順,就看孩子長大以後了。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其實,孩子孝順不孝順,小時候就能看出來。1.毫不掩飾對父母愛的孩子演員孫儷曾在微博上發了張兒子等等寫給她的一封信。
  • 從小有這3個特徵的男孩,長大後可能不好找女朋友,家長要操心了
    其實,現在男孩找對象難,很大的遠遠是跟自己原因,根據大數據的調查:從小有這3個特徵的男孩,暗示長大後很難找媳婦,與有錢沒錢無關!從小有這3個特徵的男孩,暗示長大後很難找媳婦1、事事順從的「媽寶男」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出現了「媽寶男」,這樣的男孩是沒有一點主見的,什麼事情都有問媽媽,有很強的依賴感,即使到了成年也是如此,跟這樣的男孩在一起真的非常累
  • 讀完這12本心理學的書,你會更愛你自己
    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以下心理學書單,相信當你讀完這12本心理學書,你會更愛你自己。這12本心理學書,我為大家分成四個維度,分別是:認識心理學、認識自我、療愈自我和提升自我。這也不是心理諮詢研究的範疇。不管我們學習哪一門學科知識,最好要先有一個基本的結構體系,這樣學習的內容才能容易建立圖式,進行內化。所以,我通常最先會推薦這本《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非常經典,美國史丹福大學多年來用作教材,同時也是美國許多大學裡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如今已出版到第19版。
  • 心理學:擁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往往有不好的童年
    01你身邊有害怕社交的人嗎?無法融入到新的群體生活,喜歡宅在家裡,寧願整天躺著,也不願意出去跟別人說話,交流。其實,這就是很典型的社交恐懼症患者,這類人通常都很敏感,加上自己的性格過於偏執,就容易導致自己受傷。
  • 用愛給孩子的童年上色,別讓孩子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作者羅尼·索蘭博士是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師從很多心理學大師,比如我們都知道的心理學大師皮亞傑,就是索蘭博士的授業老師之一。《童年之謎》是索蘭博士50多年心理治療經驗的凝練,揭示了嬰兒在口欲期(0-18個月)和肛欲期(12個月-3歲)的早期心理發展,及其對嬰兒正常或病理性發展過程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父母對孩子情緒發展的影響。
  • 幸福的家庭都有這四個特徵,你家有幾個?
    幸福的家庭是充滿愛心的,每一個家庭成員之間都相互關心,彼此牽掛,無論發生了什麼,都能夠相互諒解;無論幹什麼,都有家人做你堅強的後盾;無論什麼時候,想到家內心就會充滿幸福和溫情;無論你走到哪裡,家都是你永遠的歸宿。一個人的一生,擁有幸福的家庭,就會生活在家人的愛心裡,活得溫暖而美好,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有這四個特徵,你家有幾個?
  • 曾國藩:內心陰暗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徵,遇到儘快遠離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可能非常讓你討厭,也許他們說話很煩人或者是做事比較自私。這樣的人不可怕,因為他們是表現外在的,我們只需要遠離他們就行了。但是有一種人表面上看著和正常沒什麼兩樣,但是內心缺陰暗,一旦和別人有什麼衝突或矛盾就很可能冷不防地做出一些傷害別人的事。
  • 有這3個特徵的女人,往往更容易接受男人的追求,別錯過了!
    在很多人的眼中戀愛是甜美幸福的,戀愛是拯救傷痛的最好解藥,同時愛情也是兩個人關係不斷發展的催化劑。但是,我們要接受的事實就是,愛情是不會突然降臨的,所有的愛情的發生都有其特定的時間和原因。而愛情中的女人,也不是任何一個男人的玩物,隨時都可以信手拈來,畢竟愛情有時候更多的就是一門學問。
  • 心理學:如果一個女生有這3種特徵,那她很可能睡過很多人
    心理學:如果一個女生有這3種特徵,那她很可能睡過很多人現代的中國女性大多都是思想比較開放,在很多方面都已經完全拋開了以前的一些陳腐思想,比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等一些固定思想。尤其是在感情這一方面,現在主張戀愛自由,有很多人在還沒結婚之前已經談過好幾段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