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的孝賢純皇后:痛失雙子後病逝,太懂事的女人最苦

2021-01-16 妖妖的微笑

「皇上,臣妾為您新縫了一個荷包。」皇后富察氏緩緩抬手,幫乾隆把舊的換下,新的戴上。

要說這個荷包,乾隆是很喜歡的。它與眾不同:不用金線,而是用鹿羔絨搓成線,再縫製,外形十分簡樸。不像宮裡其他東西,動不動就全是金線,華麗得沒有一絲人氣。不過,簡樸歸簡樸,但樣式審美可一點不差,富察氏親手出品,能引領宮中時尚。

「不用金線」這個靈感,來自乾隆跟富察氏的閒聊。有一次,乾隆看完一本他爺爺康熙編的辭典,就跟富察氏讚嘆:咱們滿族人有智慧啊!當年在關外,生活條件艱苦,做衣服沒什麼好材料,就用鹿尾絨毛搓成線,代替金線繡在袖口,做出來的衣服照樣好看!

富察氏是個有心的姑娘,從此就記住了這個梗,把它改良一下,用在縫荷包上,也體現了她的不忘本之意。

其實,不光在荷包上,富察氏平時生活節儉,不喜歡鋪張浪費,很少戴那些金銀珠寶,要戴就戴那種絨花,用絲絨做成的,很簡樸。

富察氏這種品德是很難得的。要說她出身可不低:爸爸、兩位伯父、爺爺、太爺爺,都是當大官的,有總管、保和殿大學士、統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戶部尚書、太子太保……個個都是功勳顯著,受朝廷器重。

出身於這樣一個名門望族,富察氏卻不驕奢、不矯情,識大體顧大局,那是很懂事、很難得了,對比一下《甄嬛傳》裡的華妃年世蘭就知道了。

天不憐完人,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皇后,卻要接連承受喪子之痛。

富察氏總是忘不了永璉那乖巧可愛、聰明伶俐的小模樣,每每睡夢中,似乎能聽到永璉像往常一樣,小碎步跑到她床前,等她睡醒。她多希望兒子能再慢慢搖醒自己,叫著「額娘,額娘,陪我玩。」

乾隆更是傷痛不已,他本來已經把永璉立為皇太子,想著將來自己的位子給他繼承,沒想到這孩子沒過9歲就夭折了。

富察氏35歲時,有了第二個兒子。35歲的年齡,擱現在已經是大齡孕婦了,何況條件不先進的清代,那時候哪有什麼剖腹產,情急之下難產、大出血什麼危險情況都有,但富察氏冒死也要生,可見有多想要一個自己的兒子。

這一次,富察氏小心翼翼,對這個兒子倍加關愛,給他起名永琮,希望他像玉一樣,不但溫潤如玉,還能長壽久安。乾隆也很喜歡,有意立為太子。

誰知,永琮出天花,才一歲多又夭折了。那一年的除夕,當千家萬戶的百姓們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中,皇宮裡卻一片死靜,沒人敢說點什麼,這一次對富察氏的打擊簡直太大。

富察氏一生生了4個孩子,2兒2女,最後活下來的,只有1個女兒,其他都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回顧這一生,富察氏心有不甘,她身為皇后,侍奉皇上盡心盡力,主管後宮不妒不偏;身為兒媳,敬慈敬孝;身為母親,殫精竭慮。

如果說,上天因為給予這個女人太多,而剝奪了她作為母親的快樂,那麼我想,如果讓大多數女人來選,她們肯定寧願選擇能成為一個幸福的母親,而捨棄那所謂的榮華富貴。

永琮去世的第二年正月,元旦剛過33天,傷心的富察氏作為皇后,還是跟著乾隆東巡了。東巡這個事兒,之前就已經定好,那還是在皇太后的生日宴上,永琮還在襁褓中,乾隆一高興,決定全家東巡謁孔林、祀泰山,並通知山東方面做好準備。

如今,孩子雖然不在了,但皇太后的事兒不是小事,何況,富察氏一向識大體、端莊賢淑,說白了就是懂事,她沒經過多少考慮,習慣性地答應,就收拾行裝。

懂事的女人,雖讓人心疼,但所有的苦楚,最後還是要自己來承擔。

那一路很折騰,古代不比現在,還有平穩的馬路行駛,有舒適的轎車可以坐,古代即使皇家貴族,那也得是抬著轎子,一路顛簸,暈頭轉向。

而且,這次皇太后也在,皇后富察氏作為兒媳,一向懂事的她,少不了鞍前馬後的照料老太太;可她自己才剛剛痛失愛子、心結鬱悶,在老人面前又不能老是一副苦瓜臉,還要強作歡笑,這一外一內的勞累,難免積勞成疾,到泰山行宮時,終究病倒了。

本來身體就虛弱不堪(35歲高齡生孩子,身子總有損傷),加上行進中這一勞累,再感染點風寒,皇后終於有點挺不住了。

這一次,懂事的皇后,終於忍不住向皇上開口:「臣妾身子不佳,希望能早日回京療養。」

神經大條的乾隆,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結束出巡,往回返。

誰知,在龍舟行至山東德州時,富察氏病情加重,她再也堅持不住了,咽下最後一口氣。唯一活下來的女兒固倫和敬公主守在她身邊,親眼看到額娘閉眼。

那一年,富察氏年僅36,乾隆37。

這個本來很有後臺、地位很高的女人,本來至少可以活到頤養天年,看著兒孫滿堂,但她看不到那一步了,她能留下的,就是在後宮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在乾隆心中留下揮之不去的影子。

乾隆還記得其他貴妃逝世時,富察皇后說:「我朝在諡號上都用『孝』字,假如臣妾逝後能加個『賢』字,那我會一生以此自勉,以符合這兩個字。」乾隆回想,夫妻一場,她對皇太后最孝,對自己最賢。他還算不辜負皇后,給她定的諡號為「孝賢純皇后」。

富察皇后去世後,她使用過的衣服、妝檯、家具等,乾隆命令一律保留,要原樣擺放。她生前住著的長春宮,誰也不能入住,原樣保存。每年到富察皇后的忌辰,乾隆都親自憑弔,一直持續了40多年。可見,這個懂事的女子,在乾隆心目中的分量。

富察氏葬在裕陵,乾隆每次謁東陵,都會到這裡祭上一杯酒,懷念她。據統計,乾隆一共去過17次,最後一次是帶著新繼位的嘉慶,當時已經86歲的乾隆,跟富察陰陽分隔了48年,仍然在懷念著這個女子。

乾隆一生可謂風流成性,但唯獨這個女子,讓她念念不忘,為什麼?因為她不但是一個好妻子、好兒媳、好母親、好皇后,還是一個好知己、好紅顏,識大體顧大局,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堪稱整個清代後宮典範。

這樣的富察皇后,無論哪個角色,都做得到位,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活成了眾人期待中的富察皇后,究竟是不是她自己真正想要的那個樣子?究竟有沒有活出真正的自己?

她讓人想到《紅樓夢》裡的薛寶釵,她一樣地會處世、懂人心、圓融,跟愛使小性的林黛玉相比,薛寶釵很會做人,但實際上,她真的開心嗎?並不。

薛寶釵要面對的是,父親早逝,一個整天惹是生非的哥哥和一個不能理家的母親,她只能讓自己成熟起來,在長輩那裡察言觀色,在平輩這邊周全迎合。

對薛寶釵來說,她不能不顧一切地「做自己」,她身上背負著家庭太多的責任和負擔。這樣的她,沒有輕鬆開懷地大笑過幾次。

這跟富察氏的處境很相似。雖出身高貴,富察氏不需要太去爭什麼東西,但為了維護住地位、維持住家族聲譽,她一樣需要成熟。她若沒那麼懂事,可能還輕鬆些,可她偏偏很懂事,要做個既孝且賢的女人,結果很可能就是, 壓抑了自己。

畢竟,身在皇宮,想要率性真摯地活著,是一種奢侈。

————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有意思,可點個讚鼓勵一下。謝謝。

我是【妖妖的微笑】

一個熱愛讀書、寫作、講書、旅行的女子。

相關焦點

  • 祖孫二人一同嫁給皇帝,祖母入主中宮成皇后,孫女長壽被奉為皇祖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畫像不過最特殊的還要數孝賢純皇后與皇祖晉妃。雖然二人並沒有直系血緣關係,不過她們均屬滿洲鑲黃旗,姓氏均為富察氏,乃是出自同一家族,在輩分上,孝賢純皇后乃是後者的祖母。而且一向自戀的乾隆皇帝,居然把自己能夠勤政治國歸功於富察皇后的支持,稱「朕躬攬萬幾,勤勞宵旰。宮闈內政,全資孝賢皇后綜理。皇后上侍聖母皇太后,承歡朝夕,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十餘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這樣的高度評價,可見乾隆皇帝對於富察皇后的疼愛與欣賞。
  • 乾隆一生中最愛的三個女人,兩個讓他愛不釋手,一個卻被他親手毀掉
    他的一生中一共有后妃41人,皇后3人,3人都是他最愛的女人,但是最終的結果和待遇卻是天差地別。 一、孝賢純皇后(富察皇后) 「皇后姿容窈窕卻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飾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
  • 太懂事的女人,往往沒人疼,運氣也都不怎麼樣
    文|上官青曼-01-太懂事的女人,往往比常人活得更累。她們會因為顧慮別人而忽略掉自己,遷就別人而麻煩自己,成全別人,而委屈了自己。女人,不要在婚姻裡太過懂事,你受了那麼多苦,又有誰理解和心疼你呢?不要讓自己在婚姻裡太過懂事,那麼懂事幹嘛,難不成要讓自己老公拿著錢去寵一些「不懂事」的女人。女人太「懂事」,付出得越多,會導致男人付出得越少。從而,也會破壞夫妻之間所建立的模式,變成一個不顧家的男人。男人一旦習慣你的懂事,又怎麼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考慮。相反,如果平時你是一個不太懂事的女人,偶爾的一次懂事會讓男人感到意外的驚喜和感動。
  • 執掌六宮,打壓小燕子和紫薇,她竟是《還珠》中最可憐的女人!
    對能跟她兒子十二阿哥爭儲位的五阿哥,皇后更是沒有針對過。至於討好太后老佛爺,哪個在後宮混的女人,不得討好婆婆呢?皇后最大的錯,不過就是沒有順著乾隆的心意,說話做事處處都讓乾隆不爽,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后,這樣當然沒有好下場。乾隆為什麼不喜歡繼後?
  • 富察皇后真實畫像曝光,像極一位當紅女明星,怪不得乾隆如此痴迷
    然而不幸的是,到1748年時候,富察皇后便因為身體疾病而去世,年僅37歲,為此乾隆悲痛萬分為其親定諡號「孝賢」,專門寫下《述悲賦》悼之。穿戴素服12日,每天都要到皇后生前居住的長春宮進行祭拜,除此之外,乾隆還表示,這並非自己偏愛,實在是富察太過於賢惠: 「從來知臣者莫如君,知子者莫如父,則知妻者莫如夫。朕昨賦皇后輓詩。有聖慈深憶孝。宮壼盡稱賢之句。思惟孝賢二字之嘉名。實該皇后一生之淑德」。
  • 乾隆繼後那拉氏:從受盡寵愛到忤旨斷髮,只因嫁入無情帝王家
    乾隆皇帝即位後的一個月,那拉氏與乾隆潛邸時期的妻妾們都得到了晉封,那拉氏被乾隆皇帝封為嫻妃,「嫻」字在滿語中有著「安靜、恬靜」的美好寓意,乾隆選擇這個字作為那拉氏的封號,由此可見,在乾隆皇帝心中,那拉氏應該是一個性子不錯的女人。這時的那拉氏在乾隆皇帝的後宮之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皇后富察氏和已經被封為貴妃的高氏。
  • 清朝最幸運的公主,一生受乾隆皇帝寵愛,兒子破了古代一項紀錄
    清朝最幸運的公主,一生受乾隆皇帝寵愛,兒子破了古代一項紀錄 《延禧攻略》正在熱播中,還有幾集就要大結局了,該劇播出至今有很不錯的收視率和話題度。劇中的人物個個形象鮮明,深入人心,就連裡面的宮鬥戲碼都看得讓人直呼過癮,這樣的好劇自然經得起推敲。
  • 太后選的兒媳婦竟是她的外孫女,當舅舅的皇后就是孤獨終老,這就是...
    一般太后喜歡選自己的娘家侄女為兒子的皇后,可是漢朝的呂后居然選了自己的親外孫女張嫣作為自己兒子漢惠帝劉盈的皇后,外甥女嫁親舅舅,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真不知道呂后是怎麼想的。其實呂后應該選個娘家侄女呂氏女為皇后,哪怕年齡小點,因為張嫣的年紀也不大,嫁給漢惠帝劉盈時也不過十一歲。
  • 乾隆6位寵妃真實畫像:富察皇后端莊賢淑,圖四令妃真漂亮!
    乾隆6位寵妃真實畫像:富察皇后端莊賢淑,圖四令妃真漂亮!1、富察皇后。孝賢皇后是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也是他畢生的摯愛,就跟電視劇中展現的白月光是一樣的。她出身名門,是清朝八大姓之一的富察氏,端莊賢淑的樣子很大氣。2、嫻妃(皇后輝發那拉氏)。
  • 郎世寧曾給乾隆12位皇妃畫像,你認為哪個最漂亮?可能是富察皇后
    第一幅畫像: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富察皇后,乃乾隆的結髮妻子,在他尚未登基之時,雍正就一眼相中富察氏,覺得她是皇后最佳人選,便親自為二人舉辦婚禮。少年時期的愛情,是最刻骨銘心的,對於髮妻,乾隆打心底愛她。畫像中的富察氏,正襟危坐,端莊大方,微微帶笑,給人很親切的感覺。
  • 《清平樂》曹皇后:自尊心太強的女人,不易獲得幸福
    大婚第二天吃完早飯,曹皇后就把皇上趕走了,看到這時為曹皇后點讚,喜歡皇上是真的,但也不能太慣著他,讓他吃吃癟,也是讓他自己反省下。但是看到後面十幾集,好幾年都過去了,曹皇后依然對皇上保持距離,那她沒能得到皇上的寵愛,這就不能完全責怪皇上了。皇后強烈的的自尊心,是她不幸福的根源。
  • 武敬皇后: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貧賤夫妻真感情,衲衣留後入七廟
    武敬皇后: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貧賤夫妻真感情,衲衣留後入七廟劉裕作為南朝劉宋的開國皇帝,他的傳奇故事很是不少,因為出身寒微又姓劉,所以常和劉邦、劉秀、劉備進行比較,當然這四個人確實多少有些血緣關係。但是今天小編想介紹的是他的結髮妻子臧愛親,這個女人相比同為開國皇帝原配的呂雉、陰麗華來說,她在生前並沒有享受多少丈夫帶來的榮華富貴,甚至幾乎一生都過著貧苦節儉的生活,但是她死後卻享受著同皇帝一樣的待遇,葬入天子七廟。其實臧愛親就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她和劉裕都是家世平平,但是教養還是很好的,也很會持家。
  • 無兒無女無寵愛,卻在宋仁宗三位皇后中笑到了最後,曹皇后憑啥?
    聽說了蘇軾的處境後,早已捲簾歸政多年的宋神宗祖母太皇太后曹氏坐不住了,她對宋神宗說:「聽說蘇軾是因為作詩而招致了牢獄之禍難道這不是仇人有意陷害中傷麼?我的病已經非常嚴重,千萬不要在濫殺無辜了。」太皇太后曹氏以自己病重為由,不讓宋神宗冤殺蘇軾,而蘇軾最終也確實因為曹氏的求情而被赦免死罪,被宋神宗貶至黃州。
  • 「結婚兩年,出軌四次」:女人,你真的不需要太懂事
    於是,馮女士又選擇非常「懂事」地理解丈夫的行為。可是,最讓她崩潰的事出現了。丈夫這十來年攢了點錢,準備買一套房,付首付的時候差了一萬五,馮女士拿了五千給他,嶽父也給了他一萬。然而買完之後,馮女士才發現,房產證上竟然只有丈夫一個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