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對孩子來說很快樂,對家長來說,可能會挺煩惱。因為平時上學的時候,在學校有老師管束著,自己不用太操心。但是放暑假後,孩子每天太自由了,肯定該天天出去玩,家長就會很操心。
7歲男孩航航(化名)放暑假後,因為爸爸媽媽要上班,所以奶奶負責全職照看。而航航又特別的淘氣,每天都吵著要出去玩。航航家附近有一個小公園,奶奶幾乎每天都會帶航航來這裡玩,航航最喜歡的就是在草地裡打滾、翻跟頭了,每天衣服都是髒兮兮的,因為奶奶也挺寵溺孫子,所以不怎麼管。
有天下午回到家,航航一直用手撓自己的耳朵,看上去特別不舒服。一開始奶奶以為是耳屎多,也沒當回事,媽媽回家後發現情況不對,就算有耳屎也不該撓這麼長時間。然後趕緊找了個手電筒,想要一看究竟。
當燈光照進兒子耳朵裡時,媽媽被嚇了一跳,耳朵裡竟然有一隻蟲子,而且還會動,媽媽的腿當時都快嚇軟了。女人一般都害怕蟲子,平時蟲子爬到自己身上,都會害怕的尖叫起來,而現在蟲子卻在自己兒子的耳朵裡,媽媽不僅被嚇得腿軟,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於是,媽媽馬上帶兒子前往附近的醫院,找醫生尋求幫助!
醫生檢查過後,用專業的設備,把蟲子給取了出來,發現是一隻「西瓜蟲」。好在蟲子沒有給航航的耳朵造成實質性傷害,聽力一切都恢復正常,媽媽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醫生說,幸虧發現的早,以前他們接收過一個同樣的患者,蟲子都在耳道裡面產卵了才發現。
回家後,媽媽告訴航航和奶奶,以後不許再去那個小公園了,更不允許在地上打滾、翻跟頭了,要是真出現了什麼意外,耳朵聽力受損了,到時候再後悔就晚了。航航經過這次教訓,自己也收斂了許多,答應了媽媽的要求,奶奶也一直自責自己沒有看好孫子。
耳朵裡面飛進蟲子,這樣的案例還真不少。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名女子在馬爾地夫旅遊,不幸被蟑螂爬進了耳朵裡,但是當地的醫療水平有限,無法給予合適的處理。在苦苦煎熬了五天後,回到當地人民醫院進行了處理。幸好蟑螂已死,患者鼓膜沒有受到損傷。
我們都知道,蟲子進了耳朵,有可能會繼續飛,在耳朵裡面飛來飛去,就容易碰到耳膜,碰到耳膜人就會感覺到痛,並且有嗡嗡作響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自己是沒有辦法把耳朵裡面的蟲子趕出來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醫院尋求幫助。
當然了,大部分情況下,蟲子進耳朵後,也是生存不良的,不過存活的時間會長一些。一般情況下不會對耳膜造成傷害,這個大家不必過分擔心,但及時做處理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預防蟲子進入孩子耳朵呢?
1、不去陰暗、潮溼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蚊蟲較多,飛來飛去的,說不定就會亂飛到耳朵裡。
2、不去草叢、樹林裡玩,草叢裡面的螞蟻、小蟲子非常多,在上面打滾很容易被蟲子爬上身體。
3、帶孩子玩,要選環境衛生好、乾淨清爽的地方,這樣的地方蚊蟲較少,一般不容易被蚊蟲傷害。
4、每次帶孩子外出玩耍回家後,要仔細檢查孩子身上,是否有蟲子,或者是破潰的地方,早發現早治療。
5、如果孩子有撓耳朵、挖鼻孔的行為,家長要及時幫助查看,確認是否有異物進入。
6、孩子外出玩耍,家長可以在孩子衣服上噴一些花露水,花露水的香味能有效軀幹蚊蟲。
如果發現蟲子進入孩子耳朵,應該怎麼辦?
1、不可以用手指、棉籤去挖蟲子,可能越挖蟲子越容易被推入耳道深處,或者是催促蟲子亂爬一通,會導致更加危險。
2、將鑽進蟲子的那一側耳朵朝下,輕輕拍打耳朵,蟲子經過震動可能被倒出來。或者用手電筒照著耳朵口,蟲子可能會朝著光源飛出來。
3、往耳朵裡滴幾滴香油,這樣可以把蟲子黏住,避免其亂爬亂動,很快蟲子就會被淹死。
4、在自己不確定能取出來時,不要用挖耳勺、鑷子強行取蟲子,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5、任何時候,在自己不確定的情況下,都要去醫院尋求幫助,畢竟醫生是最專業的。
總結:提前預防最關鍵,就看家長用不用心。如果真有蟲子進入孩子耳朵後,不要心慌錯亂,心理素質好、有經驗的,可以自己在家處理,心理素質差的、距離醫院近的,馬上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