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是個人與陌生人第一次接觸後所知覺到的主體印象。他人所感知到第一印象,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
第一印象的形成,也就意味著先入為主思想的建立,假如是肯定和喜歡的印象,對彼此的後續接觸將會有很大幫助;但如果是否定或是不喜歡的印象,那下一次交往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我們人際交往的工具逐漸轉換成電話、微信等形式,其中,微信是我們最常用的聊天工具。
建立人際關係從加對方的微信開始,那麼,我們的微信頭像就是我們給他人的第一印象。他人會根據我們設置的微信頭像,對我們有一個初步的定義。
據腦科學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會根據不同的外在刺激作出兩種應激反應模式。
一種是大腦自動化的反應模式,是依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和思考習慣簡化而來的模式;另一種是需要注意力與意志努力的複雜模式。
在複雜模式中,我們常常需要有意識地投入自己的精力,進行分析與思考,得出一個較為客觀的結論。
比如,快速瀏覽一本書並歸納出它的中心旨意,此時,你需要靜下心,仔細閱讀書中的內容,最後經過歸納得出主旨。
而在簡單的反應模式中,你並不需要過多進行意志努力,類似條件反射,比如計算出3x5的答案,很快就可以得出結果。這種反應模式依靠的事件的簡單性以及自己的靈活性,它是直觀而感性的。
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的微信頭像透露給他人的就是一種直觀而簡單的信息,會讓他人快速地對我們形成第一印象。
並且,微信作為一種最常用的聊天工具,他人在反覆使用時會增加我們頭像的曝光度。
根據曝光效應(the exposure effect),他人反覆觀看會強化我們與頭像相似的印象,因此我們的頭像會給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交往過後,隨著大腦加工的進一步匹配,我們的形象就與他人首次的判斷逐漸趨同。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將簡單分析以下幾種常見的頭像給人的直觀印象。
用自拍做頭像
用自己的自拍做頭像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自戀的人。而且,其中大多數人也是長得或是打扮得較好的人,這讓他們有充分的自信使用這類頭像。
人都有追求美的本能,看到這些照片會讓人心生愉悅,雙方交流起來也更快樂。
用合照或是戀人圖片做頭像
一般用和家人、戀人或是與好友合照做頭像的人,想向他人展示自己擁有的親密關係,以及表示這段親密關係具有穩定性,讓他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可靠的人。
類似地,用和自己有親密關係的他人的照片做頭像,比如戀人,也可以向他人傳達「他是我的」這種思想,既表達了兩人關係的穩固,也向他人宣誓了主權。
用笑臉做頭像
用笑臉做頭像的人,一般都比較積極樂觀。這種陽光、向上的心態同樣也會帶動身邊的人。
當人們看到這種頭像,會不自覺地被他們的溫暖和樂觀打動,認為他們平易近人,於是想要進行下一步的交流。
用搞怪圖片做頭像
用搞怪圖片的人,既想彰顯自己的個性,又想讓他人注意到他們。選擇這些與眾不同的照片,能讓他人瀏覽朋友圈或是聊天時記住這個人,以此來獲得觀眾的注意。
當然,這裡面也不乏一些在生活中非常有趣的人,能給家人和朋友帶來歡樂。
用小動物或可愛的圖案做頭像
用小動物或是可愛的圖案做頭像的人,想給他人一種天真、可愛的感覺。
當人們看到這類頭像,也會不自覺地將這些詞彙聯想到本人身上,讓人十分想與他們親近。
用風景做頭像
用風景做頭像的人,一般都比較嫻靜,豁達。
美麗的風景人人都愛,當人們看見這些美麗的風景,會產生一種寧靜、嚮往之感,認為和他交流起來也比較輕鬆。
隨便選取一些背景做頭像的人
這類人,一般選擇自己家庭的一角,比如廚房、臥室等地方的背景作為頭像,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心理學家認為,這類人一般缺乏社會責任感。
社會交往中,他人感受到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這讓我們更加注重他人對自己第一印象的管理。
作為當代人際關係建立的第一步,一張微信頭像的照片就可以帶給他們如此多不同的感覺,因此我們應該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微信頭像,給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sychology and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