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數據工程實踐中心上課的學生
書聲琅琅與企業蓬勃發展之聲,共同演奏的美妙樂章;政企聯合,攜手把準數字經濟發展脈搏;黨建引領,「雅雲6+X」助力新經濟企業做大做強……這是川西大數據產業園,菁雅匯·數字夢工場的實景圖。
菁雅匯·數字夢工場是由雅安經開區打造的大數據企業初創孵化及人才培訓平臺,一期面積約3000平方米,主要布局黨群服務中心、夢想空間、人才實訓三大板塊,於今年10月投入使用。
27日至28日,記者來到菁雅匯,實地探訪這座數字經濟「夢工廠」。
人才+企業 窺見「夢工廠」效應
暖色調的燈光,極具科技感的裝修,無人機、3D列印區羅列其間,步入菁雅匯,讓人讚嘆聲連連。
27日,菁雅匯「大數據工程實踐中心」教室內,雅安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專業的35名同學正在上大數據應用技術課。
「課堂學理論,實訓基地練『實戰』,枯燥的理論輕鬆上手。」該班學生王臣君告訴記者,在位於川西大數據產業園的菁雅匯學習,能感受到濃厚的職場氛圍,明白要學什麼、學來做什麼,迅速產生專業認同、提升專業自信,喜歡上專業學習。
記者看到,在教室外設置有課程安排,該校大數據與物聯網專業3個班共計231名學生將輪流在「大數據工程實踐中心」與「軟體技術工程實踐中心」開展教學實踐。
「我們開設的課程由學校、聯合培養企業及川西大數據產業園共同研究,緊密圍繞大數據產業所需的崗位能力來構建課程體系。」該院智能製造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王梅介紹,實踐中心的建立,推動了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三結合」,引入生產項目案例,開展職業素養及專業教學,實現學生知識、技能與崗位的融通,縮短學生能力與崗位需求的距離,全面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在人才實訓模塊不遠處,夢想空間內,已入駐菁雅匯的「茶商在線」則是另一番景象。
「大數據賦能傳統銷售模式,簡直是打開了另一片天地。」茶商在線董事長向從明一邊仔細檢查訂單,一邊告訴記者。
自菁雅匯投入使用後,茶商在線立即入駐,開始了其自有的孵化過程。茶商在線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對不同地區客戶與潛在客戶的購買習慣、喜好和口味等,進行精準「畫像」,並結合分析所得數據,對生產鏈、銷售鏈、運輸鏈進行逐步完善,以達到精準營銷的效果。
成效十分明顯,不到3個月的時間,茶葉已銷售4000公斤。
28日,初嘗大數據賦能甜頭的向從明組織20餘名企業家來到菁雅匯,以自身的經歷與企業家們共同探討怎樣利用大數據為企業發展服務,及中國「雅雲」與企業怎樣結合融入發展。
菁雅匯夢想空間內,已初見「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位化」的雛形。
黨建引領合力 孵化創新模式
菁雅匯·數字夢工場大門右側就是布置溫馨的黨群服務中心。
隨著川西大數據產業園的發展,入駐的新經濟企業和創客組織越來越多,如何引領和服務這些兩新組織,如何讓這些兩新黨組織和組織中的黨員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好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這就成為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
自今年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經開區黨工委高度重視兩新黨建工作,率先在數字夢工場布局黨群服務中心,以「黨建引領聚合力,群團建設添動力」,提出「雅雲6+X」六大服務功能,注重黨組織活動與兩新組織經營管理相結合、黨組織文化與企業建設先進文化相結合、黨組織的服務性與企業的社會擔當相結合。通過六大服務平臺功能的發揮,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影響力、吸引力、向心力和號召力。
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菁雅匯·數字夢工場,針對企業孵化,有自己的一套,那就是「打包孵化,寬進嚴出」。
菁雅匯·數字夢工場主要以科技型小微企業為服務對象,採用「兩共享和兩支撐」的模式,通過「空間共享+服務共享」和「投融支撐+市場支撐」的全方位孵化,為初創企業解決創業難題。企業孵化畢業後,也可進入中關村創新中心進行加速孵化,升級孵化。
「入孵企業條件十分簡單,但是想要順利畢業,可不容易。」軟通智慧西南大區戰略資源部部長巫殷文說,入孵的「創客」們可以享受創客空間、創客公寓、創客融資、創客培訓等扶持政策,想要畢業則需滿足4個條件中的2個,比如被認定為智慧財產權試點企業、創新型企業或高新技術企業。
由軟通負責經營運營的數字夢工場也為初創企業帶來了解決其生存根本的「乾糧」——夢工場引入了軟通眾包分包平臺來解決業務來源問題,通過平臺,將軟通在全國的中小項目進行分包,夢工場就是西南發包基地。(楊宇龍)